未來10年,樓市的問題可能不再是高房價,而是這3大難題

2020-12-26 專聊樓市

誠然,現在高房價問題是很多人一直關心的問題,因為房價過高,很多購房者不得不背負巨大的房貸壓力,有些人甚至因為房價過高而買不起房子。總而言之,現在高房價問題確實是樓市一直存在的問題。

不過隨著樓市的發展,如今的樓市已經逐漸進入新環境,房價正在一步步進入穩定狀態,過去房價大漲的趨勢也已經不復存在。當然即使房價穩定下來,高房價的問題依然會存在,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在不斷上漲,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房價能夠維持在穩定的水平,或者房價的漲幅低於工資水平的漲幅和物價的上漲速度,對於老百姓來說,高房價的問題就會慢慢消失。

近日社科院發布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報告主要給出了兩點信息:

首先預測2021年房價的平均漲幅在5%左右,另外就是預測在十四五期間,有可能會開徵房產稅。

關於房產稅的問題,本文不過多討論,筆者一直認為,房產稅可能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

關於社科院對房價的預測,筆者認為房價上漲5%算是比較合理的預測,社科院關於房價的預測還是比較準確的。根據前幾年社科院對房價的預測和房價的實際漲幅,基本上都算比較準確。不過近幾年來,社科院對房價預測的漲幅一直在收窄,去年預測2020年房價上漲6.1%,而今年預測2021年房價上漲5%,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大的趨勢,就是房價的漲幅一直在收窄,房價也在向著平穩的方向發展。

可以預測,未來10年,房價的漲幅將會持續收窄,對於大多數城市來說,未來房價會維持在一定的水平。所以未來10年,樓市的問題可能不再是房價,樓市可能會面臨以下3個新的難題。

01空置房增多,住房過剩

房子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房子存在的年限比較長,一套房子的產權為70年,即使一般的房子住不到70年,也基本上能居住30年以上。從1998年房改以來,第一批商品房的壽命也只有22年,也就是說這些年來我們國家一直在建房子,但是淘汰的房子很少。目前仍然存在這樣的問題,房子建了可以存在很長時間,很少會有房子被淘汰,但是每年新建的房子卻一點也沒有減少,這也就意味著新建的房子數量要遠大於淘汰的房子數量,房子越來越多是整體趨勢。

即使是現在,我們國家的房子也基本上已經足夠居住。據不完全統計,我們的房子已經足夠30億人居住,並且每年房子的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根據西南財經大學發布的《2017年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一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為16.8%,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分別為22.2%和21.81%,一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已經偏高,而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已經嚴重偏高。

這是2017年的統計數據,近些年來,開發商一直不停地建房子,而因為房齡過長而淘汰的房子並不多,可以預估2020年的住房空置率要高於2017年。並且未來隨著開發商不斷地建房子,空置房只會越來越多,住房只會嚴重過剩,如果房子建了之後處於空置狀態,將會是非常大的浪費。

02部分房子面臨有價無市

過去人們買房,基本上只需要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在過去的時候,不管什麼樣的房子都比較好賣出去。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對房子的居住體驗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很多家庭都開始追求改善性住房,這也就意味著過去那些居住體驗比較差的房子將越來越難賣出去。

經濟學家馬光遠曾說過,未來中國只有20%的城市的房子值得投資,而一個城市也只有20%的房子值得投資。馬光遠的意思就是隨著住房擁有率越來越高,人們對房子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過去人們只追求買到房,而現在人們都開始追求買好房。因此未來可能會發生這樣一種現象,那些居住體驗比較差的房子,以及那些地段不好或者城市不好的房子,可能會面臨有價無市的現象。

其實現在樓市已經開始出現有價無市的現象,不過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二手房市場。隨著建築水平的提高,現在新房的建築質量和居住體驗只會越來越好,而過去的二手房的居住體驗是參差不齊的,特別是一些房齡比較長的二手房,本身就因為各種老化問題居住體驗比較差,同時一些老房子的建築方式和戶型設計都比較落後,也會影響居住體驗。因此目前的樓市,二手房有價無市的現象比較普遍,未來隨著樓市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房子可能會面臨有價無市的問題。

03房子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差

長期以來,很多人都把買房當作最賺錢的投資品,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就是過去這些年房價不斷上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子的流動性比較強。不管是什麼投資,都需要看重投資品的流動性,流動性強的投資品意味著投資品的變現能力比較強,只有投資的產品比較容易變現,這樣的投資才有意義。

過去房子的流動性非常強,很重要的一個表現就是過去人們把房子等價於金錢。在生活中,我們衡量一個人是否有錢或者家裡有多少資產,通常就看家裡有幾套房子,為什麼在很多人的眼中房子可以等價於金錢,其根本原因在於房子的流動性很強,只有房子的流動性很強的時候,房子才能等價於金錢。

為什麼說未來房子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差,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們國家的住房擁有率越來越高,根據央行的統計數據,城鎮家庭的住房擁有率已經超過96%,基本上實現每家每戶都有房子。很多家庭都沒有房子的時候,人們住房的需求量比較大,房子的流動性自然很大,當住房擁有率越來越高,人們基本上都不缺房子的時候,房子的流動性就會逐漸減弱。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未來持房成本會越來越高,未來可以確定的是房產稅不會缺席,如果房產稅出臺之後,房子的持有成本會大大提高,相信選擇買房的人也會越來也少,房子的流動性自然越來越差。

相關焦點

  • 年輕人先不要急著買房,未來樓市將面臨這3大難題!
    年輕人先不要急著買房,未來樓市可能將面臨這3大難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遇到一樣的問題,那就是在老家的城市裡買了房,而自己又在大城市打拼,一年回去的次數屈指可數,房子放在那裡沒人住,每次回去到處都是灰塵。很多時候都想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湊個首付在大城市買個小點的房子,可是面對像深圳這樣的高房價又只能望而卻步。
  • 如果明年德州的樓市出現下降,這可能只是個開始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全國的樓市都比較低迷,德州也不例外。關於德州房價的後續走勢,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覺得德州的房價會隨著經濟的回暖大幅的上漲,另一部分人覺得房價會繼續走低。具體情況如何,我們來分析一下。
  • 「2019年樓市」不會是未來10年最好一年?經濟學家10字「暗示」
    這些年,在快速城市化和房價快速增長過程中,我們很多人只是實現了住房夢,但居住環境和面積等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未來10年,將是改善需求的持續釋放期。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和年輕人獨居市場還會以近幾年年均30%以上的速度繼續保持高增長。看跌或者看漲樓市的人,如果要把聚集到一起討論,估計3天3夜也難有個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
  • 白巖松直言不諱,怒批房地產,直言高房價正在毀掉年輕人
    有因必有果,前人埋下的種子最終肯定會生根發芽,過去很多人通過高房價獲利,現在就有更多的人來為高房價買單,這些都是樓市的因果關係。即便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高房價已經導致了很多社會弊端的出現,但仍然有不少人垂涎於樓市所帶來的暴利,期待房價再來一次大漲。
  • 樓市釋放3大信號,2021年不能「閉眼」買房了!
    就連一向「看好」的首席分析師梁中華也表示,如果未來房價漲幅有限或根本不漲,那麼持有房地產就等於「虧損」。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2021年馬上就要到來。新的一年,中國樓市會迎來轉機嗎?到底還能不能買房呢?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當前房地產市場釋放的三個信號,這些變化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可以供大家參考。
  • 河北樓市泡沫最大的不是石家莊,而是衡水
    這這些年石家莊的房價漲到了一個歷史的高位,這更引發了人們的共鳴。很多人覺得石家莊的樓市泡沫已經非常嚴重,到了搖搖欲墜的階段。其實這個看法是比較片面的,雖然石家莊的房價比較高,但是整體的購買力以及城市的發展潛力都是省內最強的,相比之下雖然衡水的房價比石家莊低,但是樓市泡沫要高於石家莊。
  • 高房價問題亟需解決,國家何時出手?未來房子多真的是好事嗎?
    而如果是京滬深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是很難買房立足的,那邊的高房價也讓很多人對此望而卻步。而讓人奇怪的是,明明房價很高,卻總有人說「房價不高,再低就會導致社會問題」、「買不起房不是因為高房價,而是因為部分人的低工資」。這些人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持之以恆的告訴大眾:不是房價高,是你還不夠拼!
  • 高房價讓我們失去了什麼,現實如不改變,未來堪憂
    房價高買房難,這已經是擺在大多數人面前的一個難題,在我們從上到下都在房子而奮鬥,都在為房貸而拼搏的時候,我們衡量一個人成不成功的標準,變成了他擁有一套房子,也許有人覺得這沒什麼不好房子就是資產,這個社會就是看你能賺多少的錢,但問題是高房價已經扭曲了大眾的觀念,導致社會功利,人心浮躁。
  • 深圳樓市:「正確地回答了錯誤的問題」
    (彼得·德魯克,無考證) 大疫之下,全球經濟斷崖式下跌,國民收入下降,失業壓力增加,深圳豪宅卻被「秒光」,引發房價上漲的擔憂。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如何整治深圳樓市被爆炒的問題?
  • 樓市不再「裸奔」,保消費而不是保房價,對房企做到「仁至義盡」
    樓市不再「裸奔",經濟的支柱地位已變成消費。 在前幾天23部門聯合發布的促進消費的文件中,關於樓市的信息隻字未提。這充分表明房地產這個曾經的經濟支柱地位已徹底動搖,消費才是經濟發展轉型後的主力軍。
  • 大力發展租賃住房,高房價趨勢已經不可逆了
    之後的幾年裡,各地開始變著花樣出臺各種政策,打壓房價、限制房地產發展。比如北京出臺的認房認貸、限競房和共有產權房政策等,強力壓制房價,硬生生的將市場強行從火熱狀態壓的冰涼一片。過去幾年裡,在北京成功買房上車的人,可以說吃到了政策紅利,趁著政府強行創造出的低房價窗口期,買房上車了。2021年開始,這樣的福利越來越少,甚至要說拜拜了。
  • 手握1.3萬億房產!他們才是中國高房價的「元兇」!簡直難以置信
    有人說,這是因為城市化的加速,大量外來人員進城買房,催生了需求,導致了高房價;也有人說開發商成本的增加導致房價上漲,這個道理就跟生豬決定豬肉價格,麵粉決定饅頭價格的道理一樣!還有一點就是,房地產行業的預售制度給開發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機會,開發商每次都能在預售中獲利,讓他們的雪球越滾越大,因為這一點也讓房地產市場比其他市場擴張的快得多。
  • 北師大主任:高房價不是問題,你「窮」才是
    而這也就恰好從另一個角度,再次驗證了房價高的觀點。不過房價再高,依舊有不少人完成購房願望,這又是為何呢?我們可以從我們買不起房的角度出發,或許能夠找到些許的答案。有人總結,我們之所以買不起房子無疑是兩種原因:一個房價高,另外一個則是你窮。不知道這樣的總結性觀點,你是否認可。
  • 樓市新信號,成也高房價敗也高房價,跟著年輕人步伐買房就對了
    一線城市因為高房價讓很多城市望塵莫及,也讓很多年輕人高攀不起,想立足卻無力承擔高昂的房價支出,過高的房價,過多的需求換來的調控雖然讓房價穩住了,但是依然高高在上的房價不是你我普通百姓所能承擔得起的。這反倒是給了二線城市特別是強二線(新一線)城市一些機會,房價不是特別高,但是未來潛力巨大。一線城市,京滬戶籍難得,廣深房價太高。
  • 樓市開始「伺機報復」,房企「價格戰」襲來?這兩類城市跌超20%
    另外,浙江新聞也在10月3日報導:黃金周杭州全市新房僅成交11套,二手房成交1套。由此可見一夜之間,高房價似乎都遭遇了「關門上鎖」-漲不起來了。高房價遭遇「關門上鎖」,房企「價格戰」襲來?今年「金九銀十」銷售旺季似乎不再暢銷,自9月初在恆大「全國房價7折」帶動下,國內各城市房價均不斷下調。
  • 2021新規落地,夫妻離婚後,房產將不再「五五分」?樓市給出答案
    文|校長據有關數據統計,高房價所帶來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在年輕群體中「丁克」(不結婚、不戀愛、不生育)的比例越來越高。毫不避諱地講,年輕人正在一步步被高房價「摧毀」。1、明年起有「新規落地」,夫妻離婚後,財產將不再「五五分」。
  • 慕容晏:未來3年,鄭州樓市最重要的15個問題
    當然,未來3年,具備這「六差」的房子唯一的下場就是貶值,拖著它們的業主不斷階層下滑。 躍升還是下滑,如何在3年內分得鄭州樓市最大一杯羹,就必須搞清楚本文的15個大問題。
  • 10大瞬間回顧瀋陽樓市這一年
    更不要說最近來襲的寒流,白天的氣溫已經低到零下15度,可以這樣說,2020的瀋陽樓市,從寒冬中走來,以同樣的寒冬結束。 寒冬之中,我想用10件事回顧一下2020年的瀋陽樓市。
  • 當代年輕人的「佛系」,不過是現在社會高房價之下的惡果
    這部分人群正變得越來越多,雖然現在有「丈母娘」經濟,但是很多年輕人是有心無力,在低微的收入面前,很多人都放棄了結婚,生育和買房的打算。總之,高房價正在「毀掉」一大批年輕人的事實,已經不容反駁。
  • 四川樓市泡沫最大的城市並不是成都,而是巴中
    最近關於成都房價的討論比較多,這些年成都的房價實現了大漲,目前整體均價已經接近了兩萬大關,這樣的房價也讓很多在成都打拼的人感到壓力很大。很多人覺得成都的樓市泡沫已經非常的嚴重。其實這種看法是比較片面的,雖然成都的房價比較高,但是成都的綜合實力以及整體的購買力是省內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