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著來講講騎兵中的另外一個兵種──重騎兵。如果說輕騎兵屬於戰場上的精靈,那麼重騎兵就屬於戰場上的王者,破壞之王。
重騎兵的特點
我們來講講重騎兵的特點,重騎兵也屬於騎兵的一直,其配備最優質的戰馬,最精銳的戰士,最厚重的戰甲以及鋒利的武器,在古代戰場上就像人肉坦克一樣,通過戰馬衝鋒的速度產生巨大的動量,對地方陣地造成壓制性的突破,打開局面。
冷兵器時代中,重騎兵是王者,厚重的鎧甲可以很好的防護戰士和戰馬,由於配備都是最好的,同時重騎兵也就成為了古代歷史上最昂貴的兵種,當然也是最榮耀的兵種。
相比於輕騎兵來講,重騎兵沒有那麼快速優越的機動性,主要就是依靠戰馬衝擊產生的動能摧毀地方陣地,在古時候,每個朝代每個軍中的重騎兵都不多,能夠達到幾千人已經是最大的配置了。
重騎兵的價格
我們講到重騎兵是最昂貴的兵種,它是貴在哪裡呢?
1、戰馬。作為騎兵的戰馬一般都擁有非常好的適應能力,從養馬到選馬到買馬,在到自己保養,都需要巨大的資金,而重騎兵使用的戰馬,都是最頂尖的那一批,正常來講,一般一名重騎兵戰士會配備3匹戰馬,所以消耗比普通士兵的十多倍,可想而知這是多大的人力財力投入。
2、戰士。戰士也是一種投入,越是優越的戰馬越有脾氣,所以有寶馬配英雄之說。尤其在那個年代,英雄輩出,只有最精銳的戰士才能配最上等的戰馬,而一個軍中有多少精銳的戰士,基本都是十幾萬人出幾千人而已。
3、鎧甲。重騎兵與輕騎兵的最大卻別就是鎧甲的不同,重騎兵的鎧甲,從戰士到戰馬,全都採用重甲圍的嚴嚴實實的,裡面配置鎖子甲,外面配置鐵甲,如果換成西歐的重騎兵,一名戰士摔倒後憑藉自己的力量是站不起來的,由於可以很好的抵擋住當時的絕大多數兵器,可以說就是boss的存在。
重騎兵的戰術地位
在古代戰場上,重騎兵的定位比較單一,就是在平原野戰中一鼓作氣,摧毀敵人,對於攻城戰襲擊戰等都用不上重騎兵。
而重騎兵的戰術也相對簡單,就是在關鍵決戰時刻,一往無前的向前衝,依靠厚重的裝甲防禦敵方的攻擊,依靠戰馬的速度,鎧甲的重量摧毀敵方陣營,並且需要義無反顧的向前衝鋒,戰場中,重騎兵一旦失去速度,很容易就會被四面八方的敵人拉下馬來擊殺;當第一次貫穿敵人陣營後,需要掉頭繼續做第二次第三次衝鋒,直到摧毀敵人的戰鬥意志。
所以勇氣是重騎兵不可缺少的東西,義無反顧的衝到底,衝出去就是勝利。
重騎兵的缺點
這麼強大的戰力,同樣也有自己的缺點。
1、戰場環境受限大。重騎兵一般都用在平坦的野戰地帶,對於其他的戰場,重騎兵作用不大,並且對於敵人修築的一些野戰工事也會受到嚴重的阻礙。
2、造價昂貴。另外主要的問題就是造價太昂貴了,戰場上總會損失重騎兵,有人做過一個統計,在戰場上,10名步兵殺掉對方一名重騎兵,就是戰術的成功,如果5名能夠兌換掉,對方指揮官會非常高興的。
3、重騎兵即使能夠依靠強大的衝擊力摧垮敵軍,自身也會受到相當大的損傷,重騎兵的價值極高,不管是訓練還是維持都要消耗大量金錢與資源,因此這樣的損失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可接受。
所以一般軍隊中不會配備太多的重騎兵,由於過於單一的作用,成本過高。主要是損耗不起啊。
怎麼應對敵方的重騎兵
戰場上有攻就有防,你有重騎兵,我也有應對重騎兵的方法。
一般能夠使用到重騎兵的戰場都是野戰,這樣的戰場地勢平坦寬闊,適合重騎兵衝鋒,而戰場上應對重騎兵有以下幾個辦法:
1、強弩。強弩可以破壞重騎兵的盔甲,給重騎兵造成傷害,所以後來的諸葛連弩在三國時期非常出名。但是由於複雜的製造工藝,在當時那個環境中,很難大批量的製造,並且也非常容易損壞,所以這個不是一個經常使用的辦法。
2、重騎兵。對於重騎兵來講,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對耗,重騎兵對重騎兵,看最後誰耗的過誰。
3、簡易工事以及陣型的調配。重騎兵的優勢在於衝擊力,當衝擊力降下來後,衝入人群中的重騎兵完全沒有威脅,所以精明的主帥可以用一些簡易工事,配合陣型的調配,避開重騎兵的衝擊,逐漸降低重騎兵的衝擊速度,就可以完勝重騎兵了。
關於重騎兵的一些個人理解
重騎兵在戰場上固然是利器,但是在戰場上對上地方精明的主帥,能夠起到的作用不會像想像中那麼大,精明的主帥不會傻乎乎的用自己的步兵去和重騎兵對戰的。
古時候為什麼有戰陣的出現,就是為了對付重騎兵的,重騎兵衝擊起來,只會像前衝,很難控制方向;所以出現了戰陣,利用戰陣的縱深,利用盾牌兵的抵禦,迫使重騎兵降速變道,重騎兵和步兵的消耗只要達到1:10,戰術就是成功的。
所以對於冷兵器時代來講,重騎兵不能沒有,這個利器誰都想擁有,但是由於過多的限制,不會經常使用,只要一使用,就都是到了最後的決戰時刻了。
#新手作者專屬活動#
關於重騎兵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同時關注作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小編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