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了「視聽語言的基本內容(下)」,如果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因為我們的課程是由淺入深的。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重要部分——蒙太奇的進階課」。
蒙太奇作為視聽語言裡面最難理解,最難把控的一部分需要單獨拎出來講解。
這篇文章我將分成「理性蒙太奇」、「長鏡頭與蒙太奇」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
理性蒙太奇
讓·米特裡給理性蒙太奇下的定義是:它是通過畫面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通過單純的一環接一環的連貫性敘事表情達意。
目的在於讓觀眾引起一系列的遐想,進行電影深度的思考。
理性蒙太奇往往更難理解,更加抽象。其中包括雜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三個大類。
1、雜耍蒙太奇
導演應用一系列與電影劇情不相關的鏡頭,從而使得觀眾進入導演構建的電影世界。
雜耍也就是思考的一個重要時刻,電影與觀眾產生互動,最終達成表現內涵的目的。
電影《戰艦波將金號》裡的敖德薩階梯就是著名的雜耍蒙太奇片段,將大約2分鐘的場面延長至10分鐘,表現了另類的緊張感和真實感。
《戰艦波將金號》
但是雜耍蒙太奇往往並沒有一定的目的性,因其強烈的藝術性,可能會使得影片劇情混亂、跳脫。
2、反射蒙太奇
反射蒙太奇相較於雜耍蒙太奇更加理性、有秩序。
通過鏡頭組接展示一個空間內兩個物體的相互照應,形成特定的含義,類似於聯想的作用。
3、思想蒙太奇
由導演維爾託夫創立,是指引用一定的文獻以及影像資料來讓觀眾進行思考,參與時刻完全理性,類似於「間離效果」。
比如電影《普通法西斯》是其經典運用,現在也常用於電視節目裡引用影像資料。
長鏡頭與蒙太奇的關係
長鏡頭我沒有單獨在視聽語言裡的鏡頭篇單獨說,是因為現在長鏡頭以及變成了一種影片風格和電影拍攝技法,不只是單獨的鏡頭時間長短了。
長鏡頭就是指大約在30s——10min長度的鏡頭,連續性的拍攝一個場景或一段畫面,具有真實性,但是極其枯燥,很考驗導演的「場面調度」功力。
比如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拍攝的《俄羅斯方舟》,全片80分鐘從開機到關機沒有停止,是難度係數很高的電影。
現在的長鏡頭更多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除了可以展現導演功力,並且長鏡頭紀實性很強。中國第六代導演常用長鏡頭來表現電影,客觀而真實的記錄了故事情節。
很多人對於長鏡頭和蒙太奇有爭議,因為這是兩種極端的電影拍攝技法。
蒙太奇就是通過鏡頭的組接產生全新的效果,但是熱衷於長鏡頭流派的導演認為蒙太奇失去了電影的紀實性。
結語
這篇文章介紹了理性蒙太奇、長鏡頭和蒙太奇的關係。視聽語言差不多就這些大致的分類,以及能夠幫助你分析電影了。
掌握視聽語言是很重要的,才能挖掘不同的觀點。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留言私信,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
我是情感近話論,請期待下一節《怎麼樣才能結合視聽語言談電影?這樣做才能把握好電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