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未來首席,請你發言】第二期:Z世代,誰能抓住這屆年輕人的心。本篇稿件來源:李睿雯,20歲,中山大學大一。
Z世代,是指在1995—2010年出生的人群。根據Zebra IQ 發布的《2019年Z世代》中的數據統計,目前,Z世代共有24億人,佔據全球人口的32%,而在中國,Z世代人群的數量達到了1.84億人,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3.2%,作為未來消費的中堅力量,Z世代的「後浪」們正引領著泛娛樂的新經濟形態。
B站近日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月活用戶1.724億,同比增長70%,其中,超過80%的用戶是90後和00後。而就在不久前,B站市值超過愛奇藝,這個曾今不被看好的「小破站」正在努力通過各種方式贏得「後浪」們的認同,縮小B與Z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騰訊、阿里、索尼都在投資B站,原因很簡單,因為誰抓住了這屆年輕人的心,誰就掌握了未來。
一、Z世代是個性與包容的結合體
Z世代生長於一個多元化的環境,不受制於條條框框,追求自己的個性與喜好,同時,也願意去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而B站正是給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Z世代提供了一個豐富包容的內容平臺,擁有不同愛好的人都可以在B站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內容多元,不僅限於「二次元」
B站的創站之初內容以動漫和番劇為主,主要是為二次元愛好者們提供一個可供交流和分享的社區平臺,而如今的B站,正在不斷地擴大覆蓋圈層,努力「出圈」,滿足不同的需求,跟人們印象中「二次元」為主的形象已大不相同。2019 年第四季度,平均每天約有 94700 個視頻上傳至平臺,同比增加約66%,涵蓋廣泛的興趣領域,包括動漫、遊戲、音樂、時尚、生活方式和技術,以及現場紀錄片等不同風格。
2019年年報顯示,生活、娛樂、遊戲、動漫和技術是 2019 年第四季度視頻最受歡迎的五個主題。其中,動畫類的視頻播放量僅位於第四位。
數據來源:極樂實驗室
持續「破圈」之路
2019年初,B站以一場與眾不同的跨年晚會,邁出了「破圈」的第一步,成功引起了更多人對於B站的關注。晚會吸引了逾8200萬人在線觀看,豆瓣評分9.1,被網友們稱為「最懂年輕人的晚會」。
而B站的跨年晚會之所以能爆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仍堅持了以優質內容為基礎的理念,從用戶角度出發,了解用戶真正的真正需求,給予不同用戶多樣化的內容。
B站的跨年晚會,緊緊抓住年輕人記憶中的經典IP,《哪吒》《流浪地球》《千與千尋》《權力的遊戲:冰與火之歌》等等,並將其通過二次創作等方式用音樂舞蹈等不同形式再次呈現,引起觀眾共鳴;請來了央視段子手朱廣權作為主持人,專業而不失活潑的主持風格受到了年輕人的一致好評;異次元的碰撞也直擊年輕人的心,理察克萊德曼和《哈利波特》的結合,方錦龍與洛天依的同臺等等都在年輕人中大獲全勝。
來源:豆瓣
2019年11月, B站花5000萬元讓鬥魚一姐馮提莫入駐B站,加碼直播業務,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電商及其他收入為1.57億元,同比增長64%;2019年12月,B站不惜花8億元籤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三年內的獨播版權,通過遊戲直播為B站遊戲業務添磚加瓦;2020年5月4日,《後浪》刷屏朋友圈……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在不斷破圈,通過多樣化的內容贏得更多年輕人的青睞。
二、Z世代渴望通過社交來尋求歸屬感和認同感
受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大多數Z世代都是獨生子女,而獨自一人的生長環境也導致了他們的孤獨感,渴望通過社交來滿足內心的需求而與前幾代人相比,在「蜜罐」裡長大的他們,物質基礎得到保障,更願意追求精神上的一致與認同感,同時,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他們的成長與網際網路發展同步,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網際網路,所以他們也更喜歡通過網際網路提供的虛擬平臺進行圈層社交。
數據來源:翟振武 《中國人口科學》 2007
用戶自身的需求才產生了B站
而在如何同時滿足Z世代對於優質內容和歸屬感的雙重需求這一問題上,B站的打法可謂是另闢蹊徑。不同於以PGC的電視劇綜藝等為主的愛奇藝,用戶常常僅是被內容吸引,節目結束後可能就會流失。B站依託於PUGC(專業用戶生成內容)內容生態,通過建立一個兼具內容和社群的生態平臺,滿足Z世代用戶的內容獲取需求和社群交流需求,同時也讓Z世代up主們通過創作實現自我表達和個體價值,從而使得他們可以基於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話題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和屬於自己的圈層文化,正如CEO陳睿所說,「不是B站帶給了用戶什麼內容,而是用戶自身的需求才產生了B站。」而這種用戶生成內容的模式,促進了up主和觀眾之間的雙向互動和良好的社區生態,這不僅為原創內容的輸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也造就了B站用戶的高粘性,從而鑄造了B站的護城河。2019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B站官方會員超過6790萬,同比增長49.9%。更重要的是,B站就像一個吸引新用戶的無底洞,用戶來了就不想走,在2018 年每個月訪問平臺的官方成員,12 個月留存率超過 80%。
MAU增長率維持高位,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遠超其他平臺
B戰的這種特殊模式,也為其在競爭激烈的泛娛樂領域,搶佔了不少用戶時間,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高於愛奇藝等視頻平臺。同時,儘管B站用戶基數低於愛奇藝,但是MAU(月活躍用戶)的同比增長率卻保持在40%左右,遠高於愛奇藝。
數據來源:QUESTMOBILE,民生證券研究院
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每個季度三個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的算術平均,如 2020Q1 數據為 2020 年 1~3 月人均當日使用時長算術平均值
獨特的社群生態
B站花了十年時間,打造的一個專屬於B站用戶的社群生態,是一種既輕鬆調侃,自由開放,但同時又有底線的氛圍。首先,彈幕文化是B站社區的靈魂,配合著彈幕的視頻就像是二次創作,增加了互動性和趣味性。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觀眾對著同一個視頻內容用彈幕自由地進行吐槽和交流,互相玩著「一鍵三連」、「下次一定」、「火鉗劉明」梗,從別人的彈幕中看到自己沒有發現的細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沉浸式體驗。
其次,要想成為B站正式用戶自由發言,先得通過100題的考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在註冊階段就對用戶進行了初篩,從而使留下來的用戶具有基礎三觀的一致。
這種社區氛圍平時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極高的壁壘。因為當用戶習慣於這種生態文化的時候,當他們切換到別的視頻平臺時就可能會不適應。例如,儘管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也增加了彈幕功能,卻沒有取得良好效果,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社群生態。「彈幕」是一種文化,而不是「形式」,單單加入「彈幕」功能,卻沒有給Z世代歸屬感,也就自然很難獲得Z世代的認同。以大家熟知的《哈利波特》為例,同樣的電影,在B站的彈幕總數達到了44.5萬,而愛奇藝的評論僅為1.5萬。
來源:嗶哩嗶哩網站 來源:愛奇藝網站
三、Z世代在B站搞學習?!
2019年,B站學習類UP主數量同比增長151%,學習視頻播放量也同比增長274%,泛知識學習類內容的觀看用戶數則突破5000萬,相當於2019年高考人數的5倍,B站儼然成為了一個學習APP。
2020年疫情期間,B站推出「B站不停學」專題,學校課程類內容主要面向高中和大學生,聚焦Z世代青少年用戶,與北京大學等知名院校開展公開課合作,推出高質量的系列課程。
來源:嗶哩嗶哩網站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B站在學習領域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良好的生態。首先,從PS到概率論再到「高大上」的機器學習,B站眾多的學習內容滿足了Z世代不同的需求;其次,北大清華學霸的學習經驗分享,雲自習室等陪伴式學習直播,彈幕和評論的互動都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看視頻提升自我的同時,也找到了一種志同道合的陪伴感。
四、Z世代喜愛具有創新創造力,腦洞大開的優質內容
B站上可謂是大神雲集,各種各樣具有想像力創造力的優質內容層出不窮。
比如,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關於5G速度的測評,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先以幾次失敗做鋪墊,最後用日常場景的超快速度讓人直觀體會5G速度;再比如,各種影視劇高燃踩點的混剪視頻,用合適的音樂對剪輯片段進行烘託,進行二次創作,令人拍案叫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up主將專業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比如利用專業的工科軟體和工具進行高還原度「B站小電視」餅乾的製作等等。
這些令人看後驚嘆於up主才華和創造力的視頻,是別的平臺所沒有的,其滿足了Z世代對於有創意,腦洞大開的新奇內容的需求,自然也就成為了B站吸引Z世代的重要武器。
來源:嗶哩嗶哩網站
四、Z世代喜歡輕鬆詼諧的知識輸出
如今,表情包和層出不窮的梗是Z世代生活中的必備品,在日常的微信聊天中,三句話不離表情包似乎已經成為常態,而年輕人似乎被打上了「不正經」的標籤。但其實,Z世代並非不願意接受正經嚴肅的知識,相反,他們的正義感和對世界的探索欲相對強烈,但Z世代們在接受乾貨內容輸出的同時,更喜愛輕鬆、寓教於樂的表達。
B站大量知識區UP主的湧入,也說明隨著Z世代的崛起,越來越多硬核知識的提供者們,也在嘗試轉型,積極融入B站這個年輕人聚集的平臺,用Z世代喜歡的方式去輸出知識。
比如,最近火出圈的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羅翔老師,以法外狂徒張三千奇百怪的案例,結合社會熱點事件,一本正經地講述著法律知識,一個月內漲粉500萬,成為一代「網紅」,這也說明,Z世代更願意接受寓教於樂的教育輸出,希望被平等對待而非死板說教
再比如B站著名的財經類up主「硬核的半佛仙人」的視頻就是在科普硬核財經知識的視頻裡融入大量的表情包和梗,也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五、Z世代樂於擁抱泛娛樂的新經濟形態,卻也更青睞有思想、有質量的內容
儘管如前文所述,Z世代喜歡輕鬆詼諧的內容,但Z世代並非「娛樂至死」的一代,他們具有比前幾代人更高的審美力,更青睞也更願意欣賞那些有深度、高質量的內容。
2016開始,大火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便是很好的例證。
數據來源:嗶哩嗶哩網站
而B站也抓住了Z世代具有強烈求知慾和探索欲這一特點,通過購買版權、聯合出品等方式不斷推出優質紀錄片,將梗與內容融合,努力用年輕化的表達,既有趣又有深度地向Z世代講述中國故事。
以2018年開播的《歷史那些事》為例,截至2020年5月29日,評分高達9.7,總播放量為2599萬。
來源:bilibili官網
結語:Z世代是難以被定義的一代,他們身上具有強烈的個性,而想要更好地擁抱「後浪」,B站需要堅持現在平等的姿態,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抓住Z世代的心,並在未來不斷探索更好的方式。
文獻參考:
【1】 東方證券:Z世代的新需求、新文化與新經濟
【2】 央視網:知道嗎?這屆年輕人愛上B站搞學習
【3】 B站2019年年報 B站2020年Q1財報
【4】 民生證券: 復盤一季度,愛優騰芒業績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