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破站」擁抱奔湧的「後浪」,B與Z的距離正逐漸縮小

2020-12-23 和訊網

編者按:【未來首席,請你發言】第二期:Z世代,誰能抓住這屆年輕人的心。本篇稿件來源:李睿雯,20歲,中山大學大一。

Z世代,是指在1995—2010年出生的人群。根據Zebra IQ 發布的《2019年Z世代》中的數據統計,目前,Z世代共有24億人,佔據全球人口的32%,而在中國,Z世代人群的數量達到了1.84億人,約佔中國總人口的13.2%,作為未來消費的中堅力量,Z世代的「後浪」們正引領著泛娛樂的新經濟形態。

B站近日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月活用戶1.724億,同比增長70%,其中,超過80%的用戶是90後和00後。而就在不久前,B站市值超過愛奇藝,這個曾今不被看好的「小破站」正在努力通過各種方式贏得「後浪」們的認同,縮小B與Z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騰訊、阿里、索尼都在投資B站,原因很簡單,因為誰抓住了這屆年輕人的心,誰就掌握了未來。

一、Z世代是個性與包容的結合體

Z世代生長於一個多元化的環境,不受制於條條框框,追求自己的個性與喜好,同時,也願意去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而B站正是給追求個性化多元化的Z世代提供了一個豐富包容的內容平臺,擁有不同愛好的人都可以在B站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內容多元,不僅限於「二次元」

B站的創站之初內容以動漫和番劇為主,主要是為二次元愛好者們提供一個可供交流和分享的社區平臺,而如今的B站,正在不斷地擴大覆蓋圈層,努力「出圈」,滿足不同的需求,跟人們印象中「二次元」為主的形象已大不相同。2019 年第四季度,平均每天約有 94700 個視頻上傳至平臺,同比增加約66%,涵蓋廣泛的興趣領域,包括動漫、遊戲、音樂、時尚、生活方式和技術,以及現場紀錄片等不同風格。

2019年年報顯示,生活、娛樂、遊戲、動漫和技術是 2019 年第四季度視頻最受歡迎的五個主題。其中,動畫類的視頻播放量僅位於第四位。

數據來源:極樂實驗室

持續「破圈」之路

2019年初,B站以一場與眾不同的跨年晚會,邁出了「破圈」的第一步,成功引起了更多人對於B站的關注。晚會吸引了逾8200萬人在線觀看,豆瓣評分9.1,被網友們稱為「最懂年輕人的晚會」。

而B站的跨年晚會之所以能爆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仍堅持了以優質內容為基礎的理念,從用戶角度出發,了解用戶真正的真正需求,給予不同用戶多樣化的內容。

B站的跨年晚會,緊緊抓住年輕人記憶中的經典IP,《哪吒》《流浪地球》《千與千尋》《權力的遊戲:冰與火之歌》等等,並將其通過二次創作等方式用音樂舞蹈等不同形式再次呈現,引起觀眾共鳴;請來了央視段子手朱廣權作為主持人,專業而不失活潑的主持風格受到了年輕人的一致好評;異次元的碰撞也直擊年輕人的心,理察克萊德曼和《哈利波特》的結合,方錦龍與洛天依的同臺等等都在年輕人中大獲全勝。

來源:豆瓣

2019年11月, B站花5000萬元讓鬥魚一姐馮提莫入駐B站,加碼直播業務,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電商及其他收入為1.57億元,同比增長64%;2019年12月,B站不惜花8億元籤下《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三年內的獨播版權,通過遊戲直播為B站遊戲業務添磚加瓦;2020年5月4日,《後浪》刷屏朋友圈……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在不斷破圈,通過多樣化的內容贏得更多年輕人的青睞。

二、Z世代渴望通過社交來尋求歸屬感和認同感

受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影響,大多數Z世代都是獨生子女,而獨自一人的生長環境也導致了他們的孤獨感,渴望通過社交來滿足內心的需求而與前幾代人相比,在「蜜罐」裡長大的他們,物質基礎得到保障,更願意追求精神上的一致與認同感,同時,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他們的成長與網際網路發展同步,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網際網路,所以他們也更喜歡通過網際網路提供的虛擬平臺進行圈層社交。

數據來源:翟振武 《中國人口科學》 2007

 用戶自身的需求才產生了B站

而在如何同時滿足Z世代對於優質內容和歸屬感的雙重需求這一問題上,B站的打法可謂是另闢蹊徑。不同於以PGC的電視劇綜藝等為主的愛奇藝,用戶常常僅是被內容吸引,節目結束後可能就會流失。B站依託於PUGC(專業用戶生成內容)內容生態,通過建立一個兼具內容和社群的生態平臺,滿足Z世代用戶的內容獲取需求和社群交流需求,同時也讓Z世代up主們通過創作實現自我表達和個體價值,從而使得他們可以基於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話題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和屬於自己的圈層文化,正如CEO陳睿所說,「不是B站帶給了用戶什麼內容,而是用戶自身的需求才產生了B站。」而這種用戶生成內容的模式,促進了up主和觀眾之間的雙向互動和良好的社區生態,這不僅為原創內容的輸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也造就了B站用戶的高粘性,從而鑄造了B站的護城河。2019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B站官方會員超過6790萬,同比增長49.9%。更重要的是,B站就像一個吸引新用戶的無底洞,用戶來了就不想走,在2018 年每個月訪問平臺的官方成員,12 個月留存率超過 80%。

MAU增長率維持高位,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遠超其他平臺

B戰的這種特殊模式,也為其在競爭激烈的泛娛樂領域,搶佔了不少用戶時間,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高於愛奇藝等視頻平臺。同時,儘管B站用戶基數低於愛奇藝,但是MAU(月活躍用戶)的同比增長率卻保持在40%左右,遠高於愛奇藝。

數據來源:QUESTMOBILE,民生證券研究院

註: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為每個季度三個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的算術平均,如 2020Q1 數據為 2020 年 1~3 月人均當日使用時長算術平均值

獨特的社群生態

B站花了十年時間,打造的一個專屬於B站用戶的社群生態,是一種既輕鬆調侃,自由開放,但同時又有底線的氛圍。首先,彈幕文化是B站社區的靈魂,配合著彈幕的視頻就像是二次創作,增加了互動性和趣味性。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觀眾對著同一個視頻內容用彈幕自由地進行吐槽和交流,互相玩著「一鍵三連」、「下次一定」、「火鉗劉明」梗,從別人的彈幕中看到自己沒有發現的細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沉浸式體驗。

其次,要想成為B站正式用戶自由發言,先得通過100題的考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在註冊階段就對用戶進行了初篩,從而使留下來的用戶具有基礎三觀的一致。

這種社區氛圍平時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極高的壁壘。因為當用戶習慣於這種生態文化的時候,當他們切換到別的視頻平臺時就可能會不適應。例如,儘管愛奇藝等視頻平臺也增加了彈幕功能,卻沒有取得良好效果,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社群生態。「彈幕」是一種文化,而不是「形式」,單單加入「彈幕」功能,卻沒有給Z世代歸屬感,也就自然很難獲得Z世代的認同。以大家熟知的《哈利波特》為例,同樣的電影,在B站的彈幕總數達到了44.5萬,而愛奇藝的評論僅為1.5萬。

來源:嗶哩嗶哩網站 來源:愛奇藝網站

三、Z世代在B站搞學習?!

2019年,B站學習類UP主數量同比增長151%,學習視頻播放量也同比增長274%,泛知識學習類內容的觀看用戶數則突破5000萬,相當於2019年高考人數的5倍,B站儼然成為了一個學習APP。

2020年疫情期間,B站推出「B站不停學」專題,學校課程類內容主要面向高中和大學生,聚焦Z世代青少年用戶,與北京大學等知名院校開展公開課合作,推出高質量的系列課程。

來源:嗶哩嗶哩網站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B站在學習領域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良好的生態。首先,從PS到概率論再到「高大上」的機器學習,B站眾多的學習內容滿足了Z世代不同的需求;其次,北大清華學霸的學習經驗分享,雲自習室等陪伴式學習直播,彈幕和評論的互動都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看視頻提升自我的同時,也找到了一種志同道合的陪伴感。

 四、Z世代喜愛具有創新創造力,腦洞大開的優質內容

B站上可謂是大神雲集,各種各樣具有想像力創造力的優質內容層出不窮。

比如,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關於5G速度的測評,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先以幾次失敗做鋪墊,最後用日常場景的超快速度讓人直觀體會5G速度;再比如,各種影視劇高燃踩點的混剪視頻,用合適的音樂對剪輯片段進行烘託,進行二次創作,令人拍案叫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up主將專業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比如利用專業的工科軟體和工具進行高還原度「B站小電視」餅乾的製作等等。

這些令人看後驚嘆於up主才華和創造力的視頻,是別的平臺所沒有的,其滿足了Z世代對於有創意,腦洞大開的新奇內容的需求,自然也就成為了B站吸引Z世代的重要武器。

來源:嗶哩嗶哩網站

四、Z世代喜歡輕鬆詼諧的知識輸出

如今,表情包和層出不窮的梗是Z世代生活中的必備品,在日常的微信聊天中,三句話不離表情包似乎已經成為常態,而年輕人似乎被打上了「不正經」的標籤。但其實,Z世代並非不願意接受正經嚴肅的知識,相反,他們的正義感和對世界的探索欲相對強烈,但Z世代們在接受乾貨內容輸出的同時,更喜愛輕鬆、寓教於樂的表達。

B站大量知識區UP主的湧入,也說明隨著Z世代的崛起,越來越多硬核知識的提供者們,也在嘗試轉型,積極融入B站這個年輕人聚集的平臺,用Z世代喜歡的方式去輸出知識。

比如,最近火出圈的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羅翔老師,以法外狂徒張三千奇百怪的案例,結合社會熱點事件,一本正經地講述著法律知識,一個月內漲粉500萬,成為一代「網紅」,這也說明,Z世代更願意接受寓教於樂的教育輸出,希望被平等對待而非死板說教

再比如B站著名的財經類up主「硬核的半佛仙人」的視頻就是在科普硬核財經知識的視頻裡融入大量的表情包和梗,也獲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五、Z世代樂於擁抱泛娛樂的新經濟形態,卻也更青睞有思想、有質量的內容

儘管如前文所述,Z世代喜歡輕鬆詼諧的內容,但Z世代並非「娛樂至死」的一代,他們具有比前幾代人更高的審美力,更青睞也更願意欣賞那些有深度、高質量的內容。

2016開始,大火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便是很好的例證。

數據來源:嗶哩嗶哩網站

而B站也抓住了Z世代具有強烈求知慾和探索欲這一特點,通過購買版權、聯合出品等方式不斷推出優質紀錄片,將梗與內容融合,努力用年輕化的表達,既有趣又有深度地向Z世代講述中國故事。

以2018年開播的《歷史那些事》為例,截至2020年5月29日,評分高達9.7,總播放量為2599萬。

來源:bilibili官網

結語:Z世代是難以被定義的一代,他們身上具有強烈的個性,而想要更好地擁抱「後浪」,B站需要堅持現在平等的姿態,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抓住Z世代的心,並在未來不斷探索更好的方式。

文獻參考:

【1】 東方證券:Z世代的新需求、新文化與新經濟

【2】 央視網:知道嗎?這屆年輕人愛上B站搞學習

【3】 B站2019年年報 B站2020年Q1財報

【4】 民生證券: 復盤一季度,愛優騰芒業績表現

相關焦點

  • 藝海徵途,從「星」啟航,這些青春活力的「後浪」正奔湧而來
    藝海徵途,從「星」啟航,這些青春活力的「後浪」正奔湧而來 2020-07-19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奔湧吧,設計師——一位80後建築師的「奔湧吧 後浪」思考
    2020年5月4日,B站出了一部「奔湧吧,後浪」的短片,看完了以後,感觸頗深。整個短片充滿了對年輕一代人的肯定,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一代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看到了社會科技發展對年輕一代生活和思想的改變,看到了社會文化的多元化是多麼的燦爛輝煌。
  • 【GO浪】正奔湧翻騰的中國CSGO後浪
    PAL亞洲區夏季賽,TYLOO奪得冠軍,iG、VG分獲亞軍和季軍但在本次PAL夏季賽上,3支中國戰隊不僅包攬了前三,而且還發現不少令人驚豔的中國年輕選手,希望他們能夠像奔湧翻騰的後浪一樣,撐起中國CS:
  • 奔湧吧,後浪!直擊邳州高考首日
    奔湧吧,後浪!奔湧吧,後浪!今天是高考第一天踏入人生的重要考場自信滿滿高考,我來了我們看著你們就像回望激情燃燒的歲月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加油吧,後浪!
  • 凝「新」聚力 | 象法「後浪」奔湧來襲!
    凝「新」聚力 | 象法「後浪」奔湧來襲!綜合辦公室 沈喜穎我是沈喜穎,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寧波象山人。表達自我,擁抱世界年輕人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喲原標題:《凝「新」聚力 | 象法「後浪」奔湧來襲!》
  • 後浪奔湧,140名萌新開啟buff加成之旅
    後浪奔湧,140名萌新開啟buff加成之旅 2020-08-24 1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後浪》:持之以恆追逐夢想的你,永遠都是奔湧的後浪
    2020年5月3日晚,B站的短片《後浪》在朋友圈刷屏了。國家一級演員何冰登臺演講,以老一輩的口吻,對年輕人表達了羨慕、敬意和感激,滿滿的都是對年輕人的讚賞。而我認為:不管你年齡幾何,持之以恆追逐夢想的人,永遠都是奔湧的後浪。
  • 後浪進擊,品牌如何掘金Z時代年輕消費市場?
    「品牌年輕化」「擁抱Z世代」……這些熱詞不斷刷屏,近乎所有品牌都在搶佔年輕消費者。不論是肯德基近期在B站召開的「玩心宇宙發布會」,還是破圈年輕世代的百度好奇夜,將目光瞄準年輕人,迎合年輕群體的喜好,已逐漸成為營銷界的共識。今年,這群備受品牌追捧的年輕人有了專屬的名詞:「後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Z世代。
  • 致「奔湧的後浪」的90後
    今天上班,偷著空閒,漫無目的的刷著微博,當刷到兩會中代表委員對我們90後高度評價的視頻時,我愣住了,此時的內心彭拜而又自豪,想想,曾經的90後非主流,是長輩眼中的異類,不學無術的少年,而在我們心中,這是潮流,是時尚的前沿,我們從不會看世俗的眼光,盡情彰顯著我們的個性,因此被時代貼上了腦殘
  • 【教育整頓先進典型】韓立兵:蓄勢奔湧的90後警營「後浪」
    【教育整頓先進典型】韓立兵:蓄勢奔湧的90後警營「後浪」 2020-11-30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查處約談B站 讓「後浪」安全衝浪需要平臺自覺
    原標題:讓「後浪」安全沖浪需要平臺自覺 全國掃黃打非辦近日發布通報,針對B站(嗶哩嗶哩)某些內容涉色情低俗等突出問題進行查處約談。通報提到,本年度相關部門對B站行政立案處罰6次,約談十餘次。B站回應稱,已組織專項人力排查處理相關稿件,將不斷加強內容審核能力。
  • 奔湧吧,後浪!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期待你的加入!
    奔湧吧,後浪!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公安局期待你的加入! 編 輯:鵬 宇審 核:張 群點原標題:《奔湧吧
  • 「艇」進2020年東京奧運會 中國水軍「後浪」奔湧
    因此,東京奧運會延期應該說給了我們的生力軍更充裕的時間與更大的進步空間,是彌補短板、縮小差距的難得機遇。直面挑戰,善用延期謀進步東京奧運的延期,給中國船艇老將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船艇是體能項目,年齡與傷病的困擾,還有「後浪」的衝擊,絕非單純靠努力、意志力就能撐住的,廣東的幾位船艇老將就是如此。
  • 奔湧吧「後浪們」 | 水務青年說⑤:水務熱線人
    奔湧吧「後浪們」 | 水務青年說⑤:水務熱線人 2020-12-15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縉雲]方溪鄉:「前浪」引路,實現「後浪」奔湧
    為使其儘快適應角色,當選後,支委內部3名老班子手把手開展「傳幫帶」,每天帶著他走訪農戶、熟悉情況。3名老幹部都有數屆的任職經歷,除了對村內情況熟悉,對政策處理工作更是都有一套自己的「門道」。在工作中,他們總是時不時將這些「門道」融入到具體的事情中,讓作為「後生」的年輕幹部更好地理解。
  • 對標b站《後浪》,快手靠《看見》翻盤出圈?還不夠!
    但人總會老去,今天的「後浪」或許就是10年後的「前浪」,年輕的保質期帶給人的是時間上的緊迫感。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那麼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除了鼓勵之外,「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更像是對前文的割裂打上一個補丁,不過,「依然需要」又像另一個窟窿,
  • 《後浪》刷屏後,網友們吵起來了!B站回應:這是個有意思的過程……
    昨天晚上,B站發布「獻給新一代」演講視頻《後浪》,演講人為北京人藝的國家一級演員何冰。這段視頻剛一發布,就火了!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們的祝福,那麼,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一夜之間,朋友圈和微博刷屏了!
  • 奔湧的後浪,胡明軒的崛起,正是廣東復興的一個縮影
    廣東新星胡明軒,顏值超高,球風飄逸,22歲的他,經過兩個賽季的磨練,在本賽季進步明顯,人氣不斷躥升,成為廣東復興道路上,最奔湧勢頭最強勁的「後浪」。但胡明軒迎合時代的,可不只是他漫畫版帥氣的外形,三分精準、突破犀利、傳控出色,在崇尚三分和速度的小球時代,胡明軒全能而高效的進攻技術才是異於其他「後浪」的致勝法寶。
  • B站「浪」出圈:視頻網站的前浪後浪
    01後浪刷屏,B站回應《後浪》首次亮相於5月3日《新聞聯播》之前,這是B站首次登陸央視黃金時段。不久後,這部短片出現在朋友圈的廣告裡,不僅被人民日報公眾號轉發,還得到了王興、王小川等創投界人士的手動點讚。
  • 年輕人得多麼有錢才能像「後浪」一樣奔湧?
    五四青年節那天,刷屏網絡的《後浪》,當何冰滿懷深情的對著屏幕前的年輕人說:「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時,不知被多多少少的人罵得狗血淋頭。網友們也紛紛表示,我作為韭浪,努力大學畢業,努力工作,但是也不可能成為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