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村黨組織換屆後續工作,方溪鄉充分發揮老幹部的優勢,當好「指導員」、「監督員」和「講解員」,提升年輕幹部的政策和業務能力,助力換屆圓滿成功。
「前浪」引路
「徵地工作的難題,要學會抓住關鍵,逐個擊破。做農村工作,一定要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並調動好黨員、村民代表的工作積極性。」在方溪村抽水蓄能項目現場,有著多年幹部經驗的村黨總支副書記金永松正在耐心地給新支委王林軍講解工作思路。
在本次換屆中,年輕大學生王林軍進入到支委班子。為使其儘快適應角色,當選後,支委內部3名老班子手把手開展「傳幫帶」,每天帶著他走訪農戶、熟悉情況。3名老幹部都有數屆的任職經歷,除了對村內情況熟悉,對政策處理工作更是都有一套自己的「門道」。在工作中,他們總是時不時將這些「門道」融入到具體的事情中,讓作為「後生」的年輕幹部更好地理解。
在八迭嶺村,老支書何挺鍾也全力協助新支書陸勇奎開展各項工作,遇到難題不但點出思路,還積極引導他樹立信心,放開手腳大膽去幹,並且手把手幫助,使各項工作實現無縫銜接。
與此同時,方溪鄉還建立了「三級聯帶」機制,即一名駐村領導、一名駐村幹部、一名村老同志三人聯合幫帶一名新選幹部,從思想、理論、本領等方面給予全面幫帶。
「後浪」奔湧
腳步跟緊老書記,眼睛盯緊老書記,嘴上不停追問,認真向老同志們學習農村工作本領。92年出生的深坑村支委陳怡妃將所學所想一點一滴都記錄在了本子上。
為了讓自己儘快上手,方溪村支委周月信即使有多年的外出經商創業經驗,也不敢放過一刻的學習機會,從最簡單的村級事務一點點學起。
「雖然我們經驗不是很足,但每當工作遇到『瓶頸』,班子裡的老同志就會耐心給我們講解,思維馬上就開闊了。」得益於聯帶機制的推動,上陸村班子已迅速進入角色,全力推進深坑口攔水壩、花漾村莊等重點項目建設。
本次換屆,方溪鄉圍繞配強黨組織班子這一目標,通過下水深摸本地大學生、退役軍人、在外優秀人士「三張清單」,擇優回引,7名35周歲以下年輕幹部進入到支委班子。
在老班子的帶領下,目前方溪鄉的幾名年輕支委都成長迅速,不僅較快熟悉了村中各項事務和重點工作,還各自發揮年輕思路開闊、熟悉計算機操作等的優勢,主動承擔起了村委換屆中的各類文職工作,積極引進來料加工生產點,與此同時,也提出不少民宿、農業產業發展等金點子,通過「前浪」引路,實現了「後浪」奔湧。
來源:縉雲新聞網 作者:徐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