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因|維米爾筆下怯怯凝視著的女孩,是否真嫁了個屠戶

2021-01-09 澎湃新聞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成為繪畫史上經典的圖式,隨著同名小說、電影的創作,公眾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充滿了各種想像,但這幅作品的模特可能是維米爾年齡最大的女兒瑪麗亞。史料記載,維米爾在43歲(1675年)溘然長逝,這位安靜且內省的藝術家,如今和梵·高、倫勃朗並稱為荷蘭三大畫家,但維米爾卻被遺忘了長達兩個世紀,直到19世紀50年代,被法國藝評家杜爾發現,這位埋沒的偉大風俗畫家才光照史冊。

揚·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1665年,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藏

她側身、回眸、凝視,而人們已經淪陷在她無邪的眼神裡。

她用無邪的眼睛,與觀畫者直愣愣地對視了350年,沒有人能洞悉這眼神背後的東西,也沒有人能識透畫面黑色背景的寓意。

這種莫名的緊張關係,是維米爾用畫筆營造的謎。

或許,這原本就是一幅簡單的、類型化的人臉肖像(tronie),模特無名無姓,無從考證。只是少女因黑色背景所反襯出的明媚,她微啟的雙唇,她的欲言又止,讓人有了過度解讀的衝動。

1999年,美國作家特蕾西·雪佛蘭腦洞大開,創作了一部小說。四年後,英國導演彼得·韋伯又將小說搬上了銀幕,首次執導即大獲成功。小說、電影,均與畫作同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特蕾西·雪佛蘭和彼得·韋伯攜手虛構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一則略顯悽美的愛情故事,發生在畫作者維米爾與畫中人葛裡葉之間。作為「淫媒」的,就是戴在葛裡葉左耳的那隻碩大的珍珠耳環。有必要強調一點:這隻珍珠耳環,屬於維米爾的太太卡薩琳娜。

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劇照

諳熟套路的讀者(觀眾),沒準已經猜出故事的結構,一個高仿當代都市情感劇的維米爾風流小傳,時間是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地點是荷蘭南部小城代爾夫特。

葛裡葉家境貧寒,迫於生計,到維米爾家做女傭。註解:與其說維米爾家,不如說是維米爾丈母娘家,畫家是入贅女婿。女婿是半子,入贅女婿是全子,當然全子也是犬子。在這個家裡,真正當家做主的是趾高氣昂又見錢眼開的老夫人和頤指氣使又敏感善妒的少夫人,以及畫家維米爾與少夫人卡薩琳娜開足馬力生下的一大堆孩子。所以,你能想像美麗、清純、無邪的女傭葛裡葉在維米爾(丈母娘)家的處境有多糟。

更糟的是,僕人眼裡有了英雄。未諳世事的女傭對風華正茂的、「吐詞仿佛含著肉桂香味」的藝術家生出了淡淡的情愫。這份情愫,像打翻了的胡椒粉,播灑在女傭休息的閣樓裡、勞作的廚房裡、藝術家創作的畫室裡、藏著光與影秘密的暗箱裡,也在少夫人卡薩琳娜的眼裡。

維米爾,《倒牛奶的女僕》,1660

嚴防死守下,淡淡的情愫也猶如驚弓之鳥。儘管在電影裡,維米爾與葛裡葉身體接觸的極限,是後者為前者研磨顏料時兩人手指電光火石間的一觸。尺度,甚至沒有超越西斯廷教堂天穹畫《創世紀》中上帝與亞當指尖的距離。阻止兩人完成突破的,是樓下女主人的一聲呼號。

曖昧有所附麗才能心安理得,而藝術是最佳旗號。丈母娘與贊助人範·拉文聯手催逼新作,維米爾決定以葛裡葉為模特創作一幅畫。他指揮她擺姿勢,讓她摘掉白色的頭罩,換扎了藍色的頭巾;她拿出尖錐,讓他在自己耳垂上穿出耳洞,戴上屬於他太太的珍珠耳環。萬事俱備,他把她落實到了一塊比八開紙稍大的畫布上。

藍色頭巾下的珍珠耳環,是整幅畫的點睛之筆,而好事也終因這隻耳環而敗露。卡薩琳娜聽到傳聞,看到了畫作,印證了傳聞。悲憤中,卡薩琳娜用一句「這太淫穢了」為畫家與女僕即將出軌的事故踩了剎車。故事大體結束。

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劇照

美好的收尾是:女傭離開了既不愉快也不般配的畫家,嫁給了一直追求她的屠戶彼得。彼得與葛裡葉年齡相仿,生得唇紅齒白,一表人材,想必也沒有胸毛。在作為屠戶老婆的生活開啟時,她收到了他送來的那副珍珠耳環……

小說和電影所要表現的,是被階級壁壘所窒息的愛情。這種流俗的詮釋,可以視作作家和導演對畫作背景的胡亂塗抹。譬如,在電影裡扮演葛裡葉的美國大妞斯嘉麗·詹森,用力過猛,篡改了少女的表情——畫中人的眼神是無邪的,而銀幕上葛裡葉的眼神是怯怯的。

這份怯,是虛構作品在事實面前必然的信心闕如,儘管關於維米爾的史料是有限的。

事實上,維米爾創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時33歲,而他搬到丈母娘家居住是在成畫七年之後,所以哪怕真有一個叫葛裡葉的女傭,她也沒機會被老夫人刁難。事實上,維米爾雖在當時畫壇有一定名聲,但其生活狀況可謂窮困潦倒,《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畫面如此之小,因為大面積的畫布對窮漢畫家而言是一次經濟上冒險,所以哪怕虛擬的葛裡葉與真實的維米爾真有什麼曖昧,他們之間也沒有階級壁壘,而只有倫理困境。

維米爾,《小街》, 1657 –1658

虛構唯一命中真相的靶點是,維米爾和太太卡薩琳娜的確生了一大堆孩子,11個,恰好是一支足球隊的首發陣容。比較接近真相的考證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模特可能是「足球隊」中年齡最大的女兒瑪麗亞。

史料記載,維米爾在43歲的壯年(1675年)溘然長逝,死時一貧如洗,負債纍纍。他欠麵包房的錢,足以在代爾夫特買一棟房子。那一年,距《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成畫整十年。如果真有一位叫葛裡葉的女傭,如果她的命運真如小說和電影所表現的,想必此時她一定過著衣食豐足的日子,也生了一大堆孩子。不過,有些事她肯定不知道,維米爾死後竟然被藝術界遺忘了兩個世紀,直到1850年代才被法國人杜爾打撈出來。

維米爾重見天日,在於他用畫筆展現了人們日常的生活。在日常生活裡,有太多清純女孩嫁了屠戶的例子。

維米爾,《織花邊的少女》,1658-1660

維米爾,《繪畫藝術》,1666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瞬間的凝固,永恆的遐想——維米爾的女性寫實油畫
    維米爾作品《葡萄酒》1、勞動者是最美的人——勞動女性的形象特點維米爾筆下的女性形象以勞作中的女子最為常見維米爾作品《花邊女工》3、貴婦也文藝——金錢買不到的就是內涵維米爾筆下的貴族女性都是比較模式化的,身上沒有過多的世俗氣息,畫中人物一般都是身著體現尊貴地位的服裝和配飾,或者至身於能夠體現具有文化內涵、比較文藝範的場景之中,他描繪了很多彈琴、凝視、讀信、交談的場景,畫面中的人物都專注於自己的思緒,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
  • 隱藏在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畫中的那些信息
    於是,葛麗葉來到了畫家維米爾家。在這個看起來富有的家庭裡,維米爾與妻子、嶽母和六個孩子過著安定體面的生活。但事實上,這不過是繁華的外表。維米爾懷孕的妻子嫉妒成性,完全不理解丈夫的藝術,甚至不被允許踏入他的畫室一步;而主掌家務的嶽母則威嚴又難纏。在這個母系社會的家庭裡,維米爾像一個格格不入的外人。
  • 聽說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維米爾畫的,該怎麼聊聊這位畫家?
    維米爾這一生只流傳下來34幅畫,但他依然被稱為「荷蘭國寶級畫家」。要知道,另一位獲此稱號的倫勃朗,可是留下了上千多幅畫作。2. 維米爾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他有著非凡的感知力。維米爾的畫大都是描繪荷蘭人的日常生活,但他卻能夠從這些平凡的瞬間裡,挖掘出極具魅力的一面,並將它呈現給觀眾。
  • 世界史:介紹極富藝術天分的維米爾
    維米爾的繪畫過程雖然利用暗箱技術,有時非常精細緩慢,但其作品並不是對暗箱所顯現的影像的直接描摹,透露出他對於景色背 後蘊含的意義的獨特理解。《代爾夫特風景》很可能是根據暗箱技術畫成的,其圖像與真 實的圖景非常相似或逼真。這幅風景畫所反映的景觀非常開闊,但是畫的尺幅並不大,描 繪的似乎是代爾夫特在雨過天晴以後或是陰雨即將來臨時的景色。
  • 美學欣賞: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 維米爾Vermeer
    該畫作描繪了一個女子,也許只是個擠奶女工或者清潔女傭人,她正在將粗陶罐裡的牛奶倒盡。雖然畫中沒有窗,但由透過的光線我們下意識的知道:那裡肯定有一扇窗。藍色的衣服給人寧靜的感覺,讀信的動作在一瞬間凝止,女人的心裡也許波濤洶湧卻也隱沒在畫家筆下的時光膠囊中了。
  • 安格爾、維米爾、雷諾瓦筆下的那些情書與告白
    藝術中的浪漫愛情約翰內斯·維米爾《情書》約翰內斯·維米爾《情書》荷蘭黃金時代的著名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曾描繪過一位女子剛收到情書時的情景,畫中充滿了具有含意的細節,但主要是用來表現軼聞趣事,而不是出於純藝術的考量
  • 荷蘭畫家維米爾,畫風精巧,是藝術界公認的畫室內光線最好的畫家
    ,有的畫普通風景,還有的畫靜物。《黛安娜和她的同伴》1656-1657年照這樣來分類的話,維米爾就是主攻風俗畫的畫家,也畫了少量的風景畫。德爾夫城遠眺 1660-1661年 荷蘭海牙莫瑞修斯博物館藏欣賞維米爾的畫時你會感嘆,他怎麼會把日光從窗戶照進房間的樣子畫得這樣好?
  • 西方史:分析維米爾一生經歷的歷史過程
    但是法定遺囑執行人、當時的著名科學家列文虎克知道這幅畫作的去處,認為 在維米爾家庭已經破產的情形之下應該依法將此畫拍賣掉,最後維米爾的妻子沒有如願以償。 維米爾逝世以後,他的名字就被大家忘記了。直到19世紀以後,法國共和派政治家、 作家、記者和藝術史家泰奧菲勒·託雷·博格再度 認識到維米爾的偉大的藝術才華與高貴的精神價值。
  • 約翰內斯·維米爾
    這位維米爾的繪畫不僅給人一種真實性,而且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信仰上的真實感。維米爾最偉大的作品之一「The Milkmaid」中文叫倒牛奶的女工就像我們展示了一位僕人形象的尊貴。一位不怎麼好看卻又專心致志地把手上工作做好的女僕成為畫面的主角。這個氣質的原型與當時的人崇尚基督教,並且在生活工作上效法基督僕人的態度可是吻合。
  • 約翰內斯 · 維米爾|穿梭光影之中,捕捉光線和色彩
    其實用好看這個詞來形容維米爾的畫我覺得真的是再合適不過,區別於同時期別的畫家的畫幅之大,維米爾的畫小巧精緻,他的畫屬於第一眼的好看,而且越看越好看的畫。如果說其他的畫家的作品可以用宏偉或是壯觀等詞來形容的話,維米爾的畫更多的是在刻畫市井之相,平凡之景。
  • 維米爾:最了解我的人竟然是個「騙子」
    說起約翰尼斯·維米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著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57年12月15日,維米爾悄然離逝,這個生在荷蘭藝術史黃金時期的偉大藝術家,僅僅留下了34幅作品以及一段謎樣的人生。直至200多年後,他才得到世界應予的崇拜,19世紀開始維米爾的畫,成了收藏界千金難求的至寶。
  • 每日一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 約翰內斯·維米爾
    作品名:戴珍珠耳環的少女Het meisje met de parel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藝術家:約翰尼斯·弗美爾/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
  • /維米爾名畫背後隱藏了什麼?
    明年最值得期待的維米爾大展號稱美術館史上最精彩的展覽之一維米爾最重要的大展將於明年2月19日,在德勒斯登的Semperbau博物館開幕!展品包含《在窗前讀信的女孩》在內的10幅維米爾的畫作,而要知道維米爾現存於世的作品僅有35幅。
  • 維米爾,看不夠_鳳凰網
    Johannes Vermeer約翰內斯·維米爾1632.10.31 - 1675.12.15維米爾出生於荷蘭代爾夫特,與哈爾斯、倫勃朗合稱為荷蘭三大畫家1675 年,維米爾在貧病交加中去世,終年 43 歲,從此在荷蘭畫壇銷聲匿跡。直到 19 世紀 50 年代,才被法國藝術評論家杜爾發現,並竭力尋求整理他的遺作並公布於世,才使這位偉大的風俗畫家再度光照史冊。
  • 這位清華小哥的水墨風速寫,筆下的女孩個個撩人到腿軟……
    這位清華小哥的水墨風速寫,筆下的女孩個個撩人到腿軟…… 但是畫者本人卻是個小哥哥 叫遲遲 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 謎一樣的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和他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1665年創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7世紀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油畫。是其代表作之一。該畫描繪了一位無名少女,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黃、藍色頭巾,氣質超凡出眾,寧靜中淡恬從容,欲言又止的神態栩栩如生,看似帶有一種既含蓄又惆悵、似有似無的傷感表情,驚鴻一瞥的回眸使她猶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無華而奪目,所傳遞出的平實情感具有了淨化人類心靈的魅力。
  • ...推出全新功能「口袋裡的藝術畫廊」:以VR 方式觀賞維米爾完整作品
    28年前,兩名專偷藝術品的小偷偽裝成警察潛入了位于波士頓的伊莎貝拉斯圖爾特加德納博物館,偷走了多件藝術品,其中包括一幅維米爾(Vermeer)的畫作《音樂會》,而這也是維米爾僅有的 36 件作品之一。目前,維米爾的其他作品分散在七個國家的 17 個藏品集中,人們從未有機會在一個地方看到維米爾的所有作品。 而且,由於其中一些作品現在非常脆弱而無法被運送至其他地方展出,它們只能永久保存在同一個地方。但現在,人們終於可以一次性欣賞到維米爾所有的藝術作品,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體驗。
  • 劉知白的「心像山水」畫是真厲害,不輸張大千筆下的山水作品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另一位大師劉知白的作品,他筆下的特色繪畫「心像山水」令人佩服,而且嚴格一點來講,影響力其實不輸張大千筆下的山水作品。 不仔細看,他的作品就如漫不經心畫出來的,而且融為一體,沒有任何的章法與界線,甚至連筆黑的線條感都沒有。
  • 畫作傳世總共才幾十幅的十七世紀荷蘭偉大畫家維米爾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 Jan Vermeer),出生於荷蘭代爾夫特(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荷蘭優秀的風俗畫家,被看作「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 代表作品有《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花邊女工》、《士兵與微笑的少女》。
  • 一位被忽視的文藝復興畫家,莫羅尼帶來的五百年前的凝視
    喬萬·巴提斯塔·莫羅尼(Giovanni Battista Moroni,約1520-1578),一位被長期被忽視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畫家,紐約弗裡克收藏博物館(Frick Collection)一個新展揭開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筆下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