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購和存儲過程中通常用四個標準:水份、雜質、不完善粒、生黴粒等作為衡量玉米品質,接下來為大家講解下玉米的水分、雜質、不完善粒、生黴粒的檢測方法及計算公式。
一、水分
1.玉米水分檢測方法:烘箱法
(1)樣品:烘乾後玉米
(2)試驗儀器:鋁盒、電熱恆溫乾燥箱、粉碎機、乾燥器、乾燥劑、電子天平0.1mg
(3)試驗方法:首先預熱乾燥箱,達到105℃後放入鋁盒烘乾,分別稱量試樣4g左右,然後置於105℃乾燥箱中,第一次需要烘乾4個小時,冷卻0.5小時後稱重,之後進行第二次烘乾1小時,冷卻0.5小時稱重,重複步驟,直到恆重為止。
2.玉米水分扣量係數(僅參考根據當地收購標準為準)
(1)實際水分含量低於標準規定,以標準指標為基礎,每降低0.5個百分點扣量0.75%,低於標準2.5個及以上百分點時,不再扣量。
(2)實際水分含量高於標準貴點,以標準指標為基礎,每降低0.5個百分點增量1.35%,低或高不到0.5個百分點時,不再增扣量
3.玉米水分計算公式:水分%=(烘前試樣-烘後試樣)/烘前試樣量×100
二、雜質
1.玉米雜質檢測方法:
(1)大樣雜質檢驗:從平均樣品中,按規定取樣品,精確至1g.,按規定
的篩選法分兩次進行篩選(特大粒糧食、油料分四次篩選) ,然後揀出上層篩的篩上大型雜質(糧食籽粒外殼剝下歸為雜質)和下層篩的篩下物合併,稱量(m1),精確至0.01g。
(2)小樣雜質檢驗:從檢驗過大樣雜質的試樣中,按規定分取試樣至表1規定的小樣質量(m2),小樣質量不大於100 g時,精確至0.01g;小樣質量大於100g時,精確至0.1g,倒人分析盤中,按質量標準的規定揀出雜質.稱量(m3),精確至0.01g。
2.玉米雜質扣量係數(僅參考根據當地收購標準為準)
(1)實際雜質含量低於標準規定的糧油,以標準中規定的指標為基礎,每低0.5個百分點扣量0. 75%。
(2)實際雜質含量高於標準規定的糧油,以標準中規定的指標為基礎,每高0. 5個百分點增量1. 5%;低或高不足0. 5個百分點的,不計增扣量。
3.玉米雜質計算公式:
(1)大樣雜質含量(w1)以質量分數(%)表示,按式(1)計算:w1=m1/m*100
(2)小樣雜質含量(w2)以質量分數(%)表示,按式(2)計算:w2=(100-w1)*(m2/m3)
(3)式中:
m1一大樣雜質質量,單位為克(g);m一大樣質量,單位為克(g)。
m3-小樣雜質質量,單位為克(g);
m2-小樣質量,單位為克(g)。
(4)在重複性條件下,獲得的兩次獨立測試結果的絕對差值不大於0.3%,求其平均數.即為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
(5)雜質總量(w3): w3=w1+w2 計算結果保留到小數點後一位
三、不完善粒
1.玉米不完善粒檢測方法:在檢驗小樣雜質的同時,按質量標準的規定揀出不完善粒,稱量(m4),精確至0.01g。
2.玉米不完善粒扣量係數(僅參考根據當地收購標準為準)
不完善粒含量高於標準規定的糧油,以標準中規定的指標為基礎,每高1個百分點,增量0. 5%;高不足1個百分點的,不增量;低於標準規定的,不扣量。
3.玉米玉米不完善粒計算公式:
不完善粒(w4):w4=(100-w1)*(m4/m2)
四、黴變粒
1.黴變粒介紹:
(1)粒面明顯生黴並傷及胚和胚乳(子葉)無食用價值的顆粒。
(2)檢驗中關鍵要觀察黴變現象是否傷及胚或胚乳,未傷及胚或胚乳的是生黴粒,傷及胚或胚乳的是黴變粒。
(3)當依據GB1353玉米進行質量指標檢驗時,黴變粒有兩種歸屬。無食用價值,但有使用價值的黴變粒歸屬為不完善粒。既無食用價值又無使用價值的黴變粒歸屬為雜質。
2.玉米黴變粒檢測方法:數粒法、稱重法、感官檢測法。
3.玉米黴變粒扣量係數(僅參考根據當地收購標準為準)
生黴粒含量高於標準規定的糧油,以標準中規定的指標為基礎,每高1個百分點,增量1.0%,高不足1個百分點的,不增量;生黴粒低於標準規定的,不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