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種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2020-12-09 八兩科學

在一個半世紀前,科學家將人類按膚色分為3個不同的人種(種族):黑種人、黃種人及白種人,細分之下還有棕色人種。這幾大人種之間不僅膚色差異大,而且體格、毛髮和眼睛顏色、某器官長度等等都不一樣。但無論差異有多大,各個人種之間都不存在生殖隔離,可以自由結合併繁育後代,混血兒到處可見。

那麼問題來了,黃種人、黑人和白人的地域曾相隔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形成生殖隔離?

人類屬於同一個種!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了解什麼是生殖隔離。在科學層面上,生殖隔離一般用來界定物種。通俗來說,如果兩個族群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它們屬於不同的物種。其中生殖隔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同物種之間不會結合(普遍現象),另一種則是不同物種能相結合,但所產下的後代沒有生育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馬和驢生下的騾子沒有生育能力,因為騾子的染色體不成對

至於為什麼人類不同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答案很簡單,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以及棕色人種都屬於人屬(Homo sapiens),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而不是不同的物種。再者,「種族」二字只是過去人們根據語言、膚色和相貌等外部特徵劃分而來,屬於文化(社會)概念,不是生物學的概念。

但歸根結底,人類各個人種之間沒有形成生殖隔離,主要還是人種分化的時間太短了。

根據人類學家的研究推測,人類整個繁衍歷史只約短短的幾百萬年。在大約80萬年前,非洲的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開始分道揚鑣。尼安德特人到達歐洲後,一部分又進化出了丹尼索瓦人。而一直蝸居在非洲智人約20萬年前走出非洲(也有理論說是7萬年前走出非洲),最後在大約3-4萬年前被智人滅掉。

不過現代基因測序顯示,現代人類大約有1%-4%的基因來源於尼安德特人。也就是說,非洲智人在滅絕尼安德特人的戰爭過程中曾與尼安德特人通婚,還誕生了數量不少的混血後代。顯然,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分化了幾十萬年都沒有形成生殖隔離,現代人種的分化才幾萬年,基因積累的變異太少不足以形成生殖隔離。要積累足夠多的變異,至少要以百萬年為單位。比如黑猩猩與人類的祖先在600多萬年前分開,這才真正形成了生殖隔離。

歐洲人如何成為「白人」?

既然現代人都是同源的,為什麼在膚色上有這麼大的差異呢?正如其他人指出的,膚色的變化由體內黑色素的變化控制。表面上看,人類的膚色與太陽光照強度有直接關係,膚色的變化主要是體內黑色素產生變化。但本質上,是維生素D生成和防護紫外線之間的平衡。

維生素D對人體各種生理過程都很重要,例如骨骼發育和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但維生素D在許多食物中都不是天然存在的,主要是通過暴露在陽光下產生的。

這裡可以將黑色素的產生視為一種蹺蹺板。如果紫外線持續不斷且強烈,那麼您獲得的陽光就足以生產所需的維生素D。在這些情況下,您需要大量黑色素生成以防止細胞受損。另一方面,當陽光很少或變化很大時,光線對細胞造成損害的風險確實很小。在這種情況下,過多的黑色素就會成為限制因素。而減少黑色素可以使紫外線更輕鬆地穿透皮膚,從而產生更多的維生素D。

通俗來說就是:

高紫外線=細胞傷害風險高,易於製造維生素D→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增加黑色素;

低紫外線=細胞傷害風險低,難以製造維生素D→為更易獲得維生素D=減少黑色素;

因此當人類走出非洲進入歐洲,從低緯度地區進入了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人類為保暖穿上厚厚的皮毛。太陽光強度變弱,就不需要那麼多的黑色素了。而皮膚合成黑色素也需要耗費能量的,減少黑色素的個體獲得了生存優勢。久而久之,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類的膚色就變得越來越淺了。

所以歐洲人的膚色在1萬年前還是和非洲人一樣,都是那麼黝黑。有研究佐證: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在一具具有1萬年歷史的遠古遺骸「切達人(Cheddar Man)」的頭顱中取出DNA作臉部重建,結果顯示英國人祖先竟是黑皮膚、藍眼睛和黑色捲髮

而科學家檢測發現,歐洲人由黑變白的關鍵是SLC24A5基因的出現,出現時間應該是在7000年前。也就是說歐洲人的膚色變成白色與古埃及文明只相差2000年左右。

另外研究表明,最初的歐洲人由三個不同的群體組成。第一批進入歐洲是以狩獵為主的人類祖先,大約在40000年前。第二批是大約7000-9000年前,來自中東(可能是土耳其)的人類進入歐洲。第三批是歐亞大陸的原始印歐人祖先,約在4500年前進入歐洲,接著他們徵服了整個歐洲。

黑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相信大家都清楚,不同膚色的人種結合,他們後代的膚色也會有所改變,不過黑人與白人結合的後代都是黑色皮膚(當然,並不是絕對百分百的黑色皮膚)。那黑人需要混幾代白人,膚色才會變白?

答案是5代或更少,即第一代黑白結合的後代都與白種人結合。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普希金。普希金的外曾祖父是純正的黑人,到普希金是第三代混血,其身上依舊還有黑人特徵。但到了普希金的外孫女(第五代混血),基本上沒有黑人特徵了。

那黑人和白人的結晶有沒有可能出現白人呢?也有,概率是四分之一。

最後:

其實生殖隔離是基因保護的一種機制。有了生殖隔離,地球物種才會豐富而又不會亂套,生物界才會有序。

相關焦點

  • 黑人要和白人混血幾代才能接近白人膚色?
    但整個非洲土地上,大約還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是黑種人 ,並且,其中大部分都是白種人,只有馬達加斯加這個地方生活著很少的黃種人。實際上,黑人和黑人也不一樣,黑人中最大的兩個分支就是班圖尼格羅人和蘇丹尼格羅人,前者主要生活在「兩河一湖」一帶,後者則全非洲總人數最多的種族。
  • 為什麼黃白黑棕四種人沒有生殖隔離?黑人需要幾代才能「洗白」?
    因此,根據膚色來劃分的4種人實際上還是一個物種,用膚色劃分人種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現在得益於生物學的發展,生物學家可以根據遺傳染色體和線粒體來追蹤人類祖先,從而了解人類繁衍史,相信對人類發源地有一個更全面的看法。那麼黑人需要幾代混血皮膚才能「洗白」呢?
  • 黑人混血幾代之後才能完全沒有黑人特徵?後代的膚色由誰決定?
    雖然現在地球上人的膚色不同,但總歸還是一家人,都屬於智人。有一種約定俗稱的分類方法,就是黃種人,白種人和黑人。但是在學術意義上卻沒有這種分法,畢竟大家沒有生殖隔離,不同膚色的人互相之間都可以結合,生出來我們俗稱的:混血兒。
  • 白人與黑人結婚,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接近白人膚色
    非洲撒哈拉以南的是黑人,歐洲、北美洲是白種人,亞洲東部和北部的是黃種人。在這個人種中,最為突出的的人種是黑人,黑色的皮膚,卷卷的頭髮,厚厚的嘴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一般大眾眼裡,白色的皮膚可能會更被眾人所喜歡。在中國,一句俗語曾說過,「一白遮百醜」就說明白色的膚色更是亞洲人民容易接受的美麗。但是其實在黑人中對皮膚黝黑的膚色趨之若鶩。認為越是黑色的皮膚越是健康的、漂亮的膚色。
  • 神奇的人類基因: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
    根據人類的膚色的特點,世界上主要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以及棕種人。其中黃種人只要分布在亞洲,南極地區以及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白種人最早起源於北非土著,但由於人口的流動,以及環境的變遷,最後他們都搬到北非、南亞、歐洲甚至逐漸擴散到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棕種人主要來自於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他們的祖先是美洲土著。
  • 黑人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變成白人?翻閱大量資料,終於找到答案
    ,還是可以分為四大人種的,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其實,這個問題單純靠黑人離開了非洲,來到了高緯度的寒冷國家,由於陽光照射減少,從而讓自己體內的黑色素減少,讓自己變白的角度來回答,完全是一個錯誤答案,也是不可行的,真正想要解決,那就需要通過混血才可以。
  • 印度人那麼黑為啥屬於白種人,區分黑種人和白種人不是靠膚色嗎?
    地球上有70億人口,就要劃分為四個大類分別是黃種人種,白種人中,黑種人種和棕色人種。在這其中白種人的數量是最多的,佔了總人數的55%。現在也是呈現著逐年上升的趨勢。其次就是黃種人了,我們黃皮膚大約佔了人類總數的37%,黑種人佔了總人數的8%,棕色人種佔據的比例是最小的也就是說全球的人加在一起,白種人佔了一大部分,基本上是兩個人當中就會有一個是白種人。在很多人看來,世界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是中國和印度,而這兩個國家都屬於東方國家。在中國和印度他們看起來並不是白種人,我們都知道中國是黃種人。
  • 需要多少代混血,膚色才能變白?
    需要多少代混血,膚色才能變白?大家都知道,目前全世界主要存在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當然,這個種類的區分,僅僅是皮膚顏色的劃分,而不是基因上面,如果要從基因的角度來說,人類其實沒有所謂的種族之分。對此,很多人都不認同,認為他們認為,黑種人的基因太強了,往往和黑種人生出來的後代,一般還是黑種人,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從基因的角度上面來說,我們確實無法確定下一代的膚色。
  • 黃種人、黑人和白人各自發展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答案很簡單,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以及棕色人種都屬於人屬(Homo sapiens),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而不是不同的物種。再者,「種族」二字只是過去人們根據語言、膚色和相貌等外部特徵劃分而來,屬於文化(社會)概念,不是生物學的概念。
  • 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完全擁有白人特徵?
    比如:已經退役的NBA球星諾維斯基就是個典型的案例,他老婆屬於黑種人,他則屬於白種人,他們一共有4個孩子,老大的膚色和特點與黑人差不多,老二則是呈現中間態,介於白人和黑人之間,而老三和老四則是很典型的白種人的膚色和特點。
  • 黑人需要混血多少代,才能完全擁有白人特徵?
    遺傳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有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的概念,實際上無論是什麼膚色,都屬於智人人種。雖然同屬於智人,不同地區的人長相都有所不同,而且有很多標誌性的特點。那麼問題來了,一個黑種人需要混血幾代,才可以讓自己沒有黑種人的特點呢?
  • 四大人種因何而分,膚色黝黑的印度人為何大都被歸為白人
    北歐人種高加索人種又可分為北歐顯白人種與地中海暗白人種南北兩大類,「北歐白人」膚色更白,身材更高大,且常有金髮碧眼的特徵,而「地中海白人」膚色、發色、眼色都較深,與黃種人差不多,大鬍子印度人也屬於暗白人種,擁有大眼睛、高鼻深目等特徵三、尼格羅人種又稱非洲人種,俗稱黑種人,其原生地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廣大地區,主要體型特徵為黑皮膚
  • 混血兒需要幾代,才能變成「白人」?其實基因沒你想的那麼強大
    現在黑人在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常見了,在我國境內就經常能夠遇到這些非洲兄弟們他們膚色那麼明顯,遠遠的一眼就能看到,而和中國人結婚的非洲兄弟也越來越多,他們的孩子往往也會擁有很明顯的深色皮膚和捲曲頭髮。如果大家去看美國的話,就會發現更多的混血兒,即便是經過幾代混血,依舊能夠看出明顯的黑人特徵,於是就有很多人表示黑人的基因難道真的這麼頑固嗎?混血兒究竟需要幾代才能夠完全變成白人呢?其實有實際案例證明基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強大。
  • 膚色怎麼和全世界都不一樣?
    白種人的定義丨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人種,是體質學概念,涉及人體生理結構,不止膚色、毛髮等表面特徵。 白種人,又稱歐羅巴人種、高加索人種,並非僅指傳統歐洲白人。地中海區域南歐人,及周邊西亞人、北非人,還有南亞人,他們皮膚要比歐洲白人深,但他們真的是白人。 白人原住民分布: 歐洲、北非、西亞、中亞和南亞。澳大利亞人是早年被流放的歐洲人。 人種認定,除了膚色和外觀特徵,還有生理認證,比如骨骼。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其實並不是我們的膚色真的從白色變成了黃色,而是世界變了人們的看法思想變了而已在人類的歷史上種族被分為三六九等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同樣世界上的人也根據膚色和體質等特點,把這個世界的所有人給分為了三大種類: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也有得分為四個種類在加上一個棕色人種。
  • 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沒有什麼辦不到的
    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沒有什麼辦不到的黑色人種最大的特點就是全身都是黑色的,據統計,美國黑人力有1/3為黑白混血種人,他們當中有些人比白人還要白,那麼它們經歷了幾代混血,皮膚才變白的呢。都說黑暗的基因非常大,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黑人身體強壯,爆發力強,在很多田徑運動項目上都很有天賦,在一串上也體現了這一點,基本上不管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然後和黑人結婚生出的第一個孩子,大部分都會議論黑人的特徵。
  • 非洲人「變白」是什麼體驗?一天24小時被人保護,血液比黃金還貴
    我們都知道,在這世界上有三種膚色的人種!而我們是黃種人!那些白種人大多數分布在歐美國家,還有一些黑種人多數都在非洲!不過因為歷史的關係,所以黑種人在很久之前是沒有人格可言的,所以那些地區也比較落後,加上海上運行流行,所以很多西方資本家開始對黑人進行販賣!
  • 論合影殺手只服吳亦凡,對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完成了「全殺」!
    文/煮娛君關注娛樂圈的人,應該都知道。在這樣的地方,很多人,還是喜歡比拼的。有顏值的,比拼顏值;有身材的,比拼身材;有身高的,比拼身高……畢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板,而在各種比拼中,基本上都是揚長避短。
  • 白人女孩為何鍾情NBA黑人,除了身體強壯還有兩個原因
    球迷們在欣賞精彩的比賽之餘,自然會注意到NBA賽場有很多著名的明星都是黑色人種,我們熟知的詹姆斯、哈登、萊昂納德等人,都是黑種人,無獨有偶,很多黑種人在擇偶時,身邊往往都是一些漂亮美麗的白人女孩,這裡面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 黃種人體質稍遜一籌?白種人和黑種人,體質上更佔優勢?
    在如今這個社會群體中,有著不同的群體,國家與國家不同,也會產生差異感,從膚色就能明顯看出不同,主要會有三種膚色,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黃種人就是中國人,那首《龍的傳人》中就有描述,我們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