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2020-12-09 歷史小灶

「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黑眼睛 黑頭髮 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其實並不是我們的膚色真的從白色變成了黃色,而是世界變了人們的看法思想變了而已

在人類的歷史上種族被分為三六九等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同樣世界上的人也根據膚色和體質等特點,把這個世界的所有人給分為了三大種類: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也有得分為四個種類在加上一個棕色人種。但是由於黃種人是後來才被劃分出來額一種顏色,導致爭議非常之大,其他三種顏色的人種可以肉眼就看出來區別,唯獨黃種人比較難通過膚色進行判斷,你說黃又不是特別黃還有一些人長得特別白。

其實早在唐代的時候,西方人說我們中國人的皮膚跟他們都是一樣的,都是白種人,都是神聖高貴的。他們自己稱讚自己說歐洲是一個被上帝祝福和保護的地方,是全人類的文明發源地,由於歐洲人信奉基督教,所以歐洲人就說白種人是純潔高貴神聖,聰明優雅智慧的,其他膚色的人都是野蠻的無知的。由於古代的中國非常的強大,還有商貿非常發達,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國家,所以那個時候的西方人自然而然就把中國,歸做和他們一樣高貴聰明的白種人,中國就這樣被劃到了白種人的行列裡面去了。

中國被分為「白種人」之後,又怎麼會被一步步的變成黃種人呢?其實一直以來人種膚色的劃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研究機構或者是成為一門學科,也不是人類生物進化的研究科目。只不過是西方人的文化政治原因,是他們暗藏詭計的一個方式,才有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這種說法而已。

如果單單的從顏色來斷定中國人,其實我們的膚色也不是說就是正宗的黃色,就算是把中國人放在全世界的人種中看,中國人也是屬於那種比較白皙的。除了一些北歐靠近極地的高寒地區被迫因天氣原因所造成的白種人外,歐美和同樣被劃分為白種人的阿拉伯人的膚色,其實很多看起來比中國人的膚色還要深沉呢。

事實上古代一些達官貴人或者是公主小姐,由於身份尊貴所以不用風吹日曬,在古代的時候他們的皮膚是非常的白皙的,到了18世紀中期,西方人在描述中國人的長相的時候,除了認為中國人就只是長相五官特徵和他們有所不同之外其他的別無差別,膚色也是一模一樣的,只是認為中國南北方略有一點不同而已。南方沿海地區的人由於風吹日曬皮膚比北方人略暗沉一點。

古代的西方都認為中國是白種人,但是隨著世界的發展經濟的推動,西方國家實行了工業革命,導致西方快速的走向了資本主義道路,卻經濟實力大幅增強,世界話語權不斷提高。而中國卻原地踏步甚至開始退步落後於世界,從乾隆時期開始就不斷的墮落。一邊是西方國家的不斷崛起,一方面是不斷衰退的中國,西方列強已經認為落後的東亞人已經不配擁有白種人的稱號了,我們的膚色就在他們的口中逐漸變黃,而黑種人最他們的眼中是最下賤的,黃種人就成為了低俗貪婪和病態的代表了。

換句話說,就是西方崛起變得強大之後,開始虛榮心膨脹了。不但實現了對經濟、文化、技術、科技的一系列東西進行壟斷,還要搶奪審美的霸權,開始想像自己是上帝開始對人種進行劃分,開始主宰別人的生死。自此之後,就沒有西方人承認中國人為白種人了就連描述膚色的時候連白色兩個字都不會用,因為白色是代表高貴、智慧、神聖的,只有西方人可以擁有,別人種族是不能觸碰的。

除了是西方列強強行施加的名號之外,其實當時還有兩種其他的說法。第一個就是當時處於戰亂年代,我們國家出現了很多沒有人處理的屍體,屍體的顏色都是呈現蠟黃色的,這個是東亞人所獨特擁有的一種顏色。而白種人就沒有這種現象,由於體質和生活環境的不同,他們不管生前皮膚是什麼顏色,死了之後都是冷灰的顏色。而黑人就更簡單,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是黑色,很少會出現其他的顏色,

這第二個原因多多少少有美國人的關係,從現在的新聞就不難知道美國社會是一個種族問題多麼嚴重的社會,其實這些問題都是從以前積累下來的。以前的美國社會種族劃分就非常的嚴重,由於白人佔據主導地位,所以這裡每一個人出生就是必須帶上顏色。要不是白、要不就是黑、再者就是黃。你只能在這三個顏色裡面選擇,就算你自己不想選擇,不用怕社會自動幫你劃分。

雖然這個稱呼是西方給我們強加的稱呼,但是我們如果想擺脫也是有機會的。為何我們會沿用至今呢,不在以前就把他摘除呢?

在我國古代,黃色一般代表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那是九五之尊的象徵,高貴的代名詞。還有就是人文始祖叫做黃帝,中國母親和叫黃河,所以準確的來說,黃色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種高貴神聖的顏色,就像西方認為白色是高貴、智慧、神聖的顏色一樣。由於東西方的強烈的文化差異,結果造成他們強行給我們的侮辱之名,一下子就被我們給接受了下來,並且沿用至今,他們認為白色才是最高貴的顏色,而我們卻認為黃色才是。

所以到這裡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人膚色其實並不黃,還要被叫做黃種人。其實就是西方列強的心理需求導致,他們的崛起就得給東方人創造一種有別於他們的顏色,然後才能對他們進行貶低,進行侵略。不過話又說回來,本文並沒有說黃種人就低人一等,白種人就高人一等,而只是在針對歷史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究而已,只是單純的解釋黃種人是如何來的。另外在我們的理解裡,其實膚色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尊重對方,禮貌待人,怎麼稱呼都是沒問題的。

其實隨著我們國家的日漸強大,在全世界範圍內來說,幾乎已經不存在人種膚色這種高低貴賤的說法了(個別國家除外),現在我們國家已經沒有人提起了,除了個別外國新聞,社會問題有勾起人們的回憶之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
    為什麼中國人膚色不黃,卻被歐洲人稱為「黃種人」?自人類歷史發展以來,世界將人類劃分為各個種群,以國家以及社會的方式來相互並存,每個國家都有著各自的地域和領地。並且從此生根發芽,塑造出各式各樣的地方文化和特色。
  • 西方人把中國人定為黃種人,中國人卻欣然接受,其實我們很自豪
    謝霆鋒唱過一首名叫《黃種人》的歌,裡面有這樣幾句歌詞:「黃種人來到地上,挺起新的胸膛,黃種人走在路上,天下知我不一樣......」。人類分為四大人種:亞洲人種(黃種人)、高加索人種(白種人)、非洲人種(黑種人)、大洋洲人種(棕種人)。
  •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終於明白了
    很多中國人應該都在心裡偷偷問過自己,中國人的膚色明明很白嫩,為什麼被稱為是黃種人呢? 首先,我們先說一下,黃皮膚這個詞到底是怎麼出現的。
  •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竟是這樣的
    在我們的認知裡,中國人一直以來就是黃種人,而白種人都生活在西方,非洲人都膚色黝黑。我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黃皮膚黑頭髮引以為傲,中國人的外貌特徵被稱為典型的東方美。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中國人為何被稱為是黃種人呢?
  • 200年前,我們比一些白種人還要白,為何如今被稱為「黃種人」?
    事實上,先秦時期記錄百姓生活和社會的著作《詩經》裡就已經很明確地給了我們答案,尤其是針對女性體態和容貌的描寫,除了普遍的讚美之外,還充分肯定了古代中國美女「以白為美」的大眾審美特點,這說明自先秦時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認識到了自己膚色的問題,加上如今有「一白遮三醜」的說法,更是讓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千百年前祖先膚色的問題了。
  • 杜鋼建:將中國人等同黃種人是西方種族主義的陷阱
    自古華夏由多種膚色族群組成,中國人的概念無論在西方人看來,還是東方人看來,都是由多民族組成的,是由多膚色族群組成的。但是,隨著西方種族主義陷阱設下以後,中國人的形象被變成黃種人。在古代西方人的記載中,中國人一直屬於白人種群。直到18世紀西方種族主義抬頭,開始從各個學術領域努力將中國人等同於黃種人。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看完明白了
    也就是說,「黃種人」這一概念出現的歷史不過兩百年左右,根本不像謝霆鋒在《黃種人》中所唱的那樣「流過五千歲的汗」!那麼在「黃種人」一詞出現之前,西方世界是如何稱呼我們中國人的?其實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也能感覺到,雖然中國人的膚色整體偏暗一點,但還是有很多人的皮膚非常白皙,根本看不出「黃色」的影子,而西方國家自詡為「白種人」,但葡萄牙等國家人種膚色一點都不白,甚至比我們中國人的膚色還暗淡!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按照現在被公眾所認可的說法,皮膚泛黃的中國人似乎按照人種劃分屬於黃種人。其實,如果是在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麼,為何現在會有這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中國人是黃種人呢?以前的中國人是什麼膚色,會跟今天的我們有很大的差異嗎?
  • 中國人其實最早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有首歌叫做《黃種人》,「……黃種人,來到地上,挺起新的胸膛,黃種人,走在路上,天下知我不一樣……」,歌詞中滿是中國人對自己身為黃種人的自豪驕傲,這其實是就近代以來西方白種人對存在的種族偏見進行的反駁。
  • 中國人比很多白種人更白,為何近代人種劃分時,卻被劃為黃種人?
    文 | 歷史九點半根據膚色和體質特徵的不同,世界上的人種主要被分為三大類: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也有的劃分四類,外加棕色人種。圖:世界人種分布圖實際上不僅古代中國人看自己皮膚是白的,18世紀中期,即近代人種劃分之前,西方人在描述中國人的相貌特徵時,認為除了長相和他們有差別外,膚色也幾乎沒有區別,中國人的膚色大多也是比較白皙的
  • 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中國人最早被西方旅行家稱為「白人」,後來隨著種族偏見加重,變成了「黃皮膚」1、歐洲人因在中、日兩國傳教失敗,於是不再將東亞人歸為「高貴」的「白人」在古代西方人看來,歐洲是「被上帝祝福過的地方,是人類文明的中心」,他們白皙的膚色是同基督教信仰聯繫在一起的。
  • 中國人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200年前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炎帝、黃帝在古代並不連用,清朝末年,孫文提出「五族共和」,炎黃子孫這才開始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炎黃子孫」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這也是一種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中國人在膚色劃分上屬於黃種人。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究竟是什麼膚色?
    晚清時期,西方列強用槍炮打開了中國大門,各種不平等條約相繼籤訂,康有為眼看白色人種的優越性,就提出「白色改革」,將黃種人變成白種人,他在《大同書》當中就提出了改良的辦法。
  • 為何中國人說自己是黃種人,日本人說不
    如奇邁可書中所言,東亞人是1800年開始慢慢「變黃」的:在馬可·波羅與十三世紀一些西方傳教士的旅行筆記中,東亞人被描述為「膚色白皙」。「黃種人」是歐洲十九世紀的發明,基於非常有限的樣本和簡陋的「科學」方法,更多是西方想像的產物,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為什麼後來變成黃種人了?
    有DNA專家給了一個DNA組合:父親是亞洲人,母親是歐洲地中海南歐人。大家一看肯定覺得是個從外貌一看就能看出來的混血人,其實不然,這樣的組合,每13個日本人裡就有1個,每5個韓國人裡就有1個,每10個中國人裡就有1個。顯然我們身邊沒有這麼多「混血」。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人種,在很久以前,經過通婚後,是雜糅的結果。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真相顛覆認知
    晚清時期,西方列強用槍炮打開了中國大門,各種不平等條約相繼籤訂,康有為眼看白色人種的優越性,就提出「白色改革」,將黃種人變成白種人,他在《大同書》當中就提出了改良的辦法。無非是有兩種,一、走出去,二、走進來,他的想法就是中國人到歐美各國去發展,同時引進洋女人,久而久之,黃就白了,不得不說康有為的建議實在太瘋狂了,太盲目崇拜西歐人,不過中國人在被定義為「黃種人」之前,並不是黃,而是白種人。
  • 原來黃種人稱號是從西方得來的,知道真相的中國人,也欣然接受?
    中國給人的感覺一直是黃色的皮膚,所以中國人還有以另外一種稱呼叫作黃種人,甚至許多年輕一輩都標榜自己是黃種人的後代,那麼世界上為什麼會出現黃種人和黑種人以及白種人呢?按道理來說,中國人的皮膚也不都是黃色的,許多女性的皮膚顏色都是雪白的,為何得了一個黃種人的稱號呢?
  • 為什麼中國人接受成為"黃種人",而日本人卻始終抗拒?
    如奇邁可書中所言,東亞人是1800年開始慢慢「變黃」的:在馬可·波羅與十三世紀一些西方傳教士的旅行筆記中,東亞人被描述為「膚色白皙」。「黃種人」是歐洲十九世紀的發明,基於非常有限的樣本和簡陋的「科學」方法,更多是西方想像的產物,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膚色?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分別是白種人,黃種人以及黑種人三大人種。而細分的話就是在三大類型下分類。而實際上在最開始,還有一個人種的分類就是紅色人種,指代的原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只不過印第安人幾乎快要被殖民者滅族,所以這個人種的劃分也就漸漸消失了。而現存的印第安人,就被歸類到黃種人一類。我們中國的人種,則也被歸類到黃種人一類之中。當然了,中國人也很高興自己是黃種人。
  • 中國人是怎麼變成黃種人的?以前都是什麼膚色?
    所謂三大人種,指的是膚色分別為黃、白、黑的這三類人群。其中,黃種人主要分布在亞洲,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美洲,而黑種人則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的部分區域。關於這三類人種是如何形成的,歷代科學家們也做了不少的研究。1995年,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已經成為了目前公認的結論,那就是「性選擇」所佔據的比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