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徵兆需小心
大家對痛風最深刻的認識就是「疼痛」,但是高尿酸、痛風遠不止關節痛。它還可以導致關節功能受損,腎臟損害,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心梗、腦卒中風險等。
為了減少這些嚴重危害的發生,痛風的朋友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做到早發現早幹預。
痛風病情惡化時,常出現下面四個徵兆。痛風的朋友可以對照自己的情況,看看有沒有這些表現。
1. 發作頻率增加或時間延長
如果發作變得頻繁或單次發作的持續時間延長了,一定要立刻開始或繼續正規降尿酸治療。
若此時還想著「找找偏方,藥沒必要吃,能拖就拖」,持續的炎症將給關節帶來永久性的損傷,影響關節活動功能。
2. 痛風發生「轉移」
痛風首次發作的部位大多是大腳趾。但如果尿酸控制不佳,尿酸就會繼續沉積在其他關節處,從而出現踝關節(腳踝)、膝關節(膝蓋)、手指等關節疼痛,這是病情惡化的表現
3. 出現痛風結節
如果尿酸長期處於高水平,尿酸會沉積在軟組織中,形成一些小結節,即痛風石或痛風結節。
痛風石可以發生於身體各處,以手指、肘部以及耳朵等部位最為常見。
痛風結節是疾病進入嚴重狀態的警戒信號,一定要足夠重視。
4. 腎臟受損的表現
尿酸主要由腎臟排洩,如果腎臟出了問題,尿酸的排洩將會受阻,進而造成體內尿酸堆積。
痛風的朋友在關注痛風發作與否的同時,也別忘了腎臟情況。當出現下列情況時,一定要高度警惕腎臟受損:1、明顯的起夜增多;2、泡沫尿、腰痛或下肢浮腫;3、腎性高血壓。
痛風(不吃豆製品,粗糧,動物內臟,多吃埋在地底下的食物)
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溼的地方長期行走。
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湧泉穴。「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湧泉穴,按摩湧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噁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
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症狀。
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刺激神經,產生排尿反。這時一定要及時如廁,將小便排乾淨。否則,積存的小便會成為水濁之氣,侵害腎臟。因此,有尿時就要及時排出,也是養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吞津養腎:
口腔中的唾液分為兩部分:清稀的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為唾,由腎所主。你可以做一個實驗,口裡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來,不到一天時間,就會感到腰部酸軟,身體疲勞。這反過來證明,吞咽津液可以滋養腎精,起到保腎作用
飲食保腎: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養腎外,核桃、韭菜、蝦、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補腎養腎的作用。
睡眠養腎:
充足的睡眠對於氣血的生化、腎精的保養起著重要作用。臨床發現,許多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有過分熬夜、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的經歷。因此,不要過度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有利於腎精的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