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情況下,很多公司面臨困境,有的正常離職,有的被變相裁員。我身邊已經有兩位朋友中招了,一位離職了幾個月,工資還未發齊,公司二十人聯名仲裁,還在等結果中,另外一個朋友還在考慮要不要仲裁,因為仲裁耗時耗力,弱勢的打工仔是需要「穩食」的,他們哪裡有資本耗得起?
說實在的,疫情下的打工仔似乎更加艱難了,「社畜」這個詞似乎比平時更加合適他們。
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要降低標準去找工作,再次面臨被「裁員」的可能呢?做慣了豬仔被宰殺,還不會學聰明一點嗎?所以,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就必須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一家公司。
就是要化被動為主動。我們主動去做決策,判斷一個公司值不值得留下,擇優選擇後,被裁員的風險是不是變小了呢?
那,如何判斷一個公司值不值得呢?
一 、只用加班來衡量員工的好壞
曾經有朋友跟我說,她去一個公司上班一個月,本來工作時間是朝九晚六,但她從來沒有準時下過班,每天加班的理由,她居然也不知道,因為,加班也沒事可幹。
她只知道一件事,每天到點下班時,幾乎所有人都坐著不動,沒有一個人要下班的。朋友是新員工,大家都不走,她自然也不敢下班。
有一次,朋友家裡有事6點下班就走了,當天又恰巧在公司門口看到老闆,當時她還親切地跟老闆打了招呼。第二天上班她就接到通知,說被炒了魷魚。
她糊裡糊塗,思前想後,她覺得自己工作沒出什麼差錯,而且效率還挺高的,為什麼就被辭退了呢?
後來忍不住了,她發信息問一個平時交往比較好的同事,同事告訴她,因為她在老闆下班前就下班了,老闆說一個不願意加班的員工,自然不是好員工。
天吶,這是什麼理由?難到天天加班才能說明自己盡責,才能成為公司的好員工嗎?
《奇葩說》蔡康永說:總是996的公司不是一家好公司,員工不知道在忙什麼,才總是加班,一般的公司最多也是月初或者月底加班,你總知道你幹嘛加班,而不是把加班當成常態,所以這是我們要逃離的公司。
而且,總是996,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步履艱難,比如:消耗自己健康的身體;沒時間陪伴家人,讓親情降溫;沒時間約朋友,讓生活變窄;沒時間學習新的知識,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有可能出了這個公司就會面臨被淘汰;而且,還沒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變得迷茫……
即使,有時候,你願意996,你付出了努力,也許明天你的方案就被否決,你確實認為自己努力了,但往往只是因為領導一個錯誤的決定而買單。
所以,我們要看清楚總是加班的企業的本質,我們竭盡全力,沒有自己的人生,有時只是為別人的夢想賣命,老闆賺錢,公司不被超越,而你,得到了什麼?
蔡康永還說:做老闆賺自己的錢,創自己的業,出自己的名,而叫別人付出他們的人生,不得已可以這樣做,可是把它講成理當如此,而且沒有別的選擇,這個太過分了。
最後,把加班當成常態的公司,它的企業價值觀本身就偏離了員工工作的核心,我們大家工作,是為了能更好活著,而不是讓自己反而沒有了生活。
二 、 常常無理由拖欠工資還理直氣壯
前公司有一個同事,她忽然發信息給我。
同事:姐,能借我點錢嗎?我:怎麼了?同事:公司又拖欠工資了,每個月可以用花唄買吃的,但房租刷不了花唄信用卡的,只能交現錢。我:那公司總拖工資,有給你們理由嗎?同事:給什麼理由呀,我去問,還被人家說催什麼催,這麼點工資天天催,欠你百萬呀?不能理解一下公司的難處嗎?
老闆拖欠工資,常常被認為理所當然,不但不給你解釋,還會覺得你不能和企業共患難。
而有些公司總是讓你理解公司的立場,但是誰來理解員工的立場呢,有些員工是一家之主,一份工資維持著整個家庭的運作,上有老下有小;而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獨自漂流異鄉奮鬥,用每個月的工資養活著自己,房租、柴米油鹽等都需要及時錢……
不存在說用「體諒」去道德綁架別人,付出努力,得到工資,這是公平交易,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啊!
偶爾一兩次拖欠工資,還給員工一個正當理由的公司,還是可以接受,但常常拖欠員工工資的公司,就不是一家好的公司。
從人性的角度上看,拖欠工資肯定讓人心慌慌,導致員工對公司產生不滿情緒,削弱公司的凝聚力。因為,員工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錢,在該發工資的時候,沒有錢到他們手裡,肯定會影響到他們工作積極性 。如果經常遲發,一大批優秀的員工就會選擇離開,留下來的都是缺乏經驗或者等著退休的「老弱殘兵」,試問,這樣的公司又怎能有一番作為呢?
從經濟的角度上看,有可能是公司資金鍊出了問題。這時候,老闆覺得,拖欠員工工資時付出的成本最低,因為拖欠供應商會涉及合同違約付賠償金;抽調公司運營的成本會導致公司的業績下降直接影響公司的利潤。而,拖欠員工的工資卻沒有看到太多表面的影響,因為很多員工即使不滿被拖欠工資也只能選擇默默等待。
更可悲的是,有些員工就是因為被拖欠了幾個月的工資沒辦法抽身啊 ,而且,嚴重點說,萬一,企業倒閉了呢?所以,在公司一開始萌芽拖欠工資這個苗頭的時候,得果斷辭職,及時止損。
三 、 「病了」當豬宰,缺乏人情冷暖
一位網友跟我說,她之前在公司,見過一個被辭職的事情。
我的同事,暫且喚她小音。一天上班,小音突然哭著衝出公司,有人攔著她,她說,沒事,我靜一靜再回來拿東西。後來,我們才知道,她剛被辭退了,老闆瞞著她招聘了新員工,新員工到職當天,小音被勒令當天立即離開公司。小音後來說,她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她名牌大學畢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工作上,她也認為自己雖然沒有很大的經驗,但也盡力做到最好,畢竟剛畢業不久,但,這樣瞞著被辭退的打擊真的太大了。
網友雖然對這件事感到唏噓,但她沒想過,被辭退的事很快就降臨到她的身上。
她在體檢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生病了需要做一個小手術,她從住院到出院也才請假一個星期左右,而且在住院期間,她天天都通過手機進行工作,她認為自己盡責了,即使住院也完全沒有影響到工作的進度。
但回到公司不到一個月,上級經理就找她談話,說進行工作改革,以後經常出差,怕她的身體短期內無法承受,讓她調崗。
網友在這裡工作三年多,偏偏在這個時候改革?她已經知道公司的意思,想要逼她主動辭職。她堅決不接受公司的調崗,並表示如果辭退要按勞動法正常程序走。因為她態度堅定,得到了和老闆親自談判的機會,一開始老闆就明確說:「賠3個月太多了吧?公司沒這麼多錢。」
網友明白,企業想噁心你,真的有1000種方法。我們身為小員工,維權的成本太高了,而企業違法的成本太低了,雖然勞動法明確規定很多,但真正做到的企業又有多少呢?他們可能就抱著僥倖的心理,去賭你嫌麻煩而放棄告企業的機會,一旦你態度堅定,它就會退一步。但真正做到能和企業平起平坐談賠償的難度真的太大了,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見好就收。
所以最後,網友也只能退一步,雙方達成協議,最終賠償2個月工資和協助辦理失業保險。
在剛入職的時候,很多公司強調要把公司當家,要員工有歸屬感。但進去之後才發現「很多謊言」,比如,工資造假、福利造假等等,跟招聘網頁提到的待遇都對不上號,就連一開始的「員工關懷」都是假話,一旦你暫時失去價值,你就如同廢紙,立刻被丟掉。
或許會有人說,公司和員工就是一種交易的關係,公司付工資,員工付勞動力,還談什麼感情?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總有偶爾江郎才盡的時候,一個人總會有突然生病的時候。
打個比喻,如果你從公司成立到成長,辛苦為公司付出過很多,晉升為總監,但,一旦你突然身體不舒服了,立刻沒收了你總監的位置,把你踢出公司,你瞬間跌回那個一無所有的位置,那你之前的付出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一腔心血付諸東流,選擇企業就要重視起來。
結語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成功,都想要過上美好的生活,得到尊重,擁有成就感,為了這些,我們願意付出努力和時間。
但是我們不願意「將心錯付」,把自己的辛勤和心血錯交付給一家"錯誤"的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永遠不會珍惜你的付出,甚至會在你「無用」的時候,一腳把你踢開,所以,你也不會在這樣的公司得到你想要實現的價值。
俗話說:慧眼識英雄。不論對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同樣需要。
優雅拒絕被裁員,就要從識別一家公司值不值得開始做起。以上,我們通篇在講公司的「內核」部分,但是我們也是需要好好地判別一下「硬體」部分,比如自身的職業規劃、公司的發展前景等等。
最後,奉勸大家,不要覺得疫情之下隨便找一份工作完事,你即使做那麼幾個月,沒有發展的可能性,這不是在浪費自身的時間嗎?時間才是最高昂的東西。
不如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入職需謹慎。
-end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