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工作需要將就嗎?判斷一個公司值得的標準是什麼?

2020-12-27 別致一雅

疫情的情況下,很多公司面臨困境,有的正常離職,有的被變相裁員。我身邊已經有兩位朋友中招了,一位離職了幾個月,工資還未發齊,公司二十人聯名仲裁,還在等結果中,另外一個朋友還在考慮要不要仲裁,因為仲裁耗時耗力,弱勢的打工仔是需要「穩食」的,他們哪裡有資本耗得起?

說實在的,疫情下的打工仔似乎更加艱難了,「社畜」這個詞似乎比平時更加合適他們。

但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要降低標準去找工作,再次面臨被「裁員」的可能呢?做慣了豬仔被宰殺,還不會學聰明一點嗎?所以,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就必須要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一家公司。

就是要化被動為主動。我們主動去做決策,判斷一個公司值不值得留下,擇優選擇後,被裁員的風險是不是變小了呢?

那,如何判斷一個公司值不值得呢?

一 、只用加班來衡量員工的好壞

曾經有朋友跟我說,她去一個公司上班一個月,本來工作時間是朝九晚六,但她從來沒有準時下過班,每天加班的理由,她居然也不知道,因為,加班也沒事可幹。

她只知道一件事,每天到點下班時,幾乎所有人都坐著不動,沒有一個人要下班的。朋友是新員工,大家都不走,她自然也不敢下班。

有一次,朋友家裡有事6點下班就走了,當天又恰巧在公司門口看到老闆,當時她還親切地跟老闆打了招呼。第二天上班她就接到通知,說被炒了魷魚。

她糊裡糊塗,思前想後,她覺得自己工作沒出什麼差錯,而且效率還挺高的,為什麼就被辭退了呢?

後來忍不住了,她發信息問一個平時交往比較好的同事,同事告訴她,因為她在老闆下班前就下班了,老闆說一個不願意加班的員工,自然不是好員工。

天吶,這是什麼理由?難到天天加班才能說明自己盡責,才能成為公司的好員工嗎?

《奇葩說》蔡康永說:總是996的公司不是一家好公司,員工不知道在忙什麼,才總是加班,一般的公司最多也是月初或者月底加班,你總知道你幹嘛加班,而不是把加班當成常態,所以這是我們要逃離的公司。

而且,總是996,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步履艱難,比如:消耗自己健康的身體;沒時間陪伴家人,讓親情降溫;沒時間約朋友,讓生活變窄;沒時間學習新的知識,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有可能出了這個公司就會面臨被淘汰;而且,還沒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讓自己變得迷茫……

即使,有時候,你願意996,你付出了努力,也許明天你的方案就被否決,你確實認為自己努力了,但往往只是因為領導一個錯誤的決定而買單。

所以,我們要看清楚總是加班的企業的本質,我們竭盡全力,沒有自己的人生,有時只是為別人的夢想賣命,老闆賺錢,公司不被超越,而你,得到了什麼?

蔡康永還說:做老闆賺自己的錢,創自己的業,出自己的名,而叫別人付出他們的人生,不得已可以這樣做,可是把它講成理當如此,而且沒有別的選擇,這個太過分了。

最後,把加班當成常態的公司,它的企業價值觀本身就偏離了員工工作的核心,我們大家工作,是為了能更好活著,而不是讓自己反而沒有了生活

二 、 常常無理由拖欠工資還理直氣壯

前公司有一個同事,她忽然發信息給我。

同事:姐,能借我點錢嗎?我:怎麼了?同事:公司又拖欠工資了,每個月可以用花唄買吃的,但房租刷不了花唄信用卡的,只能交現錢。我:那公司總拖工資,有給你們理由嗎?同事:給什麼理由呀,我去問,還被人家說催什麼催,這麼點工資天天催,欠你百萬呀?不能理解一下公司的難處嗎?

老闆拖欠工資,常常被認為理所當然,不但不給你解釋,還會覺得你不能和企業共患難。

而有些公司總是讓你理解公司的立場,但是誰來理解員工的立場呢,有些員工是一家之主,一份工資維持著整個家庭的運作,上有老下有小;而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獨自漂流異鄉奮鬥,用每個月的工資養活著自己,房租、柴米油鹽等都需要及時錢……

不存在說用「體諒」去道德綁架別人,付出努力,得到工資,這是公平交易,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啊!

偶爾一兩次拖欠工資,還給員工一個正當理由的公司,還是可以接受,但常常拖欠員工工資的公司,就不是一家好的公司。

從人性的角度上看,拖欠工資肯定讓人心慌慌,導致員工對公司產生不滿情緒,削弱公司的凝聚力。因為,員工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錢,在該發工資的時候,沒有錢到他們手裡,肯定會影響到他們工作積極性 。如果經常遲發,一大批優秀的員工就會選擇離開,留下來的都是缺乏經驗或者等著退休的「老弱殘兵」,試問,這樣的公司又怎能有一番作為呢?

從經濟的角度上看,有可能是公司資金鍊出了問題。這時候,老闆覺得,拖欠員工工資時付出的成本最低,因為拖欠供應商會涉及合同違約付賠償金;抽調公司運營的成本會導致公司的業績下降直接影響公司的利潤。而,拖欠員工的工資卻沒有看到太多表面的影響,因為很多員工即使不滿被拖欠工資也只能選擇默默等待。

更可悲的是,有些員工就是因為被拖欠了幾個月的工資沒辦法抽身啊 ,而且,嚴重點說,萬一,企業倒閉了呢?所以,在公司一開始萌芽拖欠工資這個苗頭的時候,得果斷辭職,及時止損。

三 、 「病了」當豬宰,缺乏人情冷暖

一位網友跟我說,她之前在公司,見過一個被辭職的事情。

我的同事,暫且喚她小音。一天上班,小音突然哭著衝出公司,有人攔著她,她說,沒事,我靜一靜再回來拿東西。後來,我們才知道,她剛被辭退了,老闆瞞著她招聘了新員工,新員工到職當天,小音被勒令當天立即離開公司。小音後來說,她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她名牌大學畢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工作上,她也認為自己雖然沒有很大的經驗,但也盡力做到最好,畢竟剛畢業不久,但,這樣瞞著被辭退的打擊真的太大了。

網友雖然對這件事感到唏噓,但她沒想過,被辭退的事很快就降臨到她的身上。

她在體檢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生病了需要做一個小手術,她從住院到出院也才請假一個星期左右,而且在住院期間,她天天都通過手機進行工作,她認為自己盡責了,即使住院也完全沒有影響到工作的進度。

但回到公司不到一個月,上級經理就找她談話,說進行工作改革,以後經常出差,怕她的身體短期內無法承受,讓她調崗。

網友在這裡工作三年多,偏偏在這個時候改革?她已經知道公司的意思,想要逼她主動辭職。她堅決不接受公司的調崗,並表示如果辭退要按勞動法正常程序走。因為她態度堅定,得到了和老闆親自談判的機會,一開始老闆就明確說:「賠3個月太多了吧?公司沒這麼多錢。」

網友明白,企業想噁心你,真的有1000種方法。我們身為小員工,維權的成本太高了,而企業違法的成本太低了,雖然勞動法明確規定很多,但真正做到的企業又有多少呢?他們可能就抱著僥倖的心理,去賭你嫌麻煩而放棄告企業的機會,一旦你態度堅定,它就會退一步。但真正做到能和企業平起平坐談賠償的難度真的太大了,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見好就收。

所以最後,網友也只能退一步,雙方達成協議,最終賠償2個月工資和協助辦理失業保險。

在剛入職的時候,很多公司強調要把公司當家,要員工有歸屬感。但進去之後才發現「很多謊言」,比如,工資造假、福利造假等等,跟招聘網頁提到的待遇都對不上號,就連一開始的「員工關懷」都是假話,一旦你暫時失去價值,你就如同廢紙,立刻被丟掉。

或許會有人說,公司和員工就是一種交易的關係,公司付工資,員工付勞動力,還談什麼感情?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總有偶爾江郎才盡的時候,一個人總會有突然生病的時候。

打個比喻,如果你從公司成立到成長,辛苦為公司付出過很多,晉升為總監,但,一旦你突然身體不舒服了,立刻沒收了你總監的位置,把你踢出公司,你瞬間跌回那個一無所有的位置,那你之前的付出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一腔心血付諸東流,選擇企業就要重視起來。

結語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成功,都想要過上美好的生活,得到尊重,擁有成就感,為了這些,我們願意付出努力和時間。

但是我們不願意「將心錯付」,把自己的辛勤和心血錯交付給一家"錯誤"的公司,因為這樣的公司,永遠不會珍惜你的付出,甚至會在你「無用」的時候,一腳把你踢開,所以,你也不會在這樣的公司得到你想要實現的價值。

俗話說:慧眼識英雄。不論對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同樣需要。

優雅拒絕被裁員,就要從識別一家公司值不值得開始做起。以上,我們通篇在講公司的「內核」部分,但是我們也是需要好好地判別一下「硬體」部分,比如自身的職業規劃、公司的發展前景等等。

最後,奉勸大家,不要覺得疫情之下隨便找一份工作完事,你即使做那麼幾個月,沒有發展的可能性,這不是在浪費自身的時間嗎?時間才是最高昂的東西。

不如把眼光放長遠一些,入職需謹慎。

-end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關於婚姻,我們需要知道的一個真相:「不將就」的人,找不到對象
    但這找對象具體標準是什麼,亦或愛情中什麼情況會定義為將就呢?仿佛並沒有一個定數。這些提出觀點的人,只告訴你他個人總結出的結論,卻沒有告訴你評判標準,導致很多年輕女孩理解錯了意思,反而做錯了選擇。如果你找一個,發現不好就換一個,一個接著一個,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到最後不能得償所願不說,還白白蹉跎了歲月。認真說起來,兩個人交往中,一定的將就與妥協,並不是什麼壞事。愛情也好,婚姻也罷,從來不是「1+1=2」而是「0.5+0.5=1」。
  • 如何通過offer發放方式,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值得去?
    小李最近有跳槽的計劃,一邊工作的同時也在堅持投遞簡歷。他接到一家公司HR的電話,稱小李已經被錄用,要他儘快入職。 小李問對方什麼時候發offer,對方卻說,「你直接來就可以了。」 沒想到小李入職時,HR臨時改了主意。
  • 「退而求其次的選擇,都是將就」
    1一次妥協,次次妥協去年,斌子公司爆雷,讓好不容易爬到經理位置的他瞬間失了業。一開始他也躊躇滿志,想著自己是名牌大學畢業,又有這麼漂亮的工作經歷,再找個類似的工作總不難。有句話說:「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無所得。」意思是說:你標準高,達成的目標才可能高;你要求嚴,得到的結果才可能好。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妥協一下,就會獲得一個比較完美的結局。
  • 心理學:直覺判斷哪串氣球會飛得最高?測你不會對什麼將就
    心理學:直覺判斷哪串氣球會飛得最高?測你不會對什麼將就A.B.C.D.答案分析:A.你不會對自己將就,也就是說,你永遠不會讓自己活在得過且過裡,你是個很懂得愛自己的人,你自身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財產,所以你很明白,在這個世界上,讓自己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事。你不一定要多麼光輝的未來,你要的是每一刻都閃閃發光的當下,這讓你生命中的每一刻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
  • 「一個人過的好,真的比不上兩個人將就嗎?」
    02研一的時候認識一個姐姐,她長我五歲,在上海某銀行工作,認識不久她邀請我去她的新家做客。她一個人在上海買了車買了房,雖然房子貸了款,可我不得不承認即使現在銀行願意貸款給我,我仍沒有勇氣在上海買下一套百平米的房子過日子。姐姐待人溫和,而且是那種相處起來很舒服的人,只是她沒有男朋友。
  • 蒼雲科技分享:判斷好員工的標準是什麼?
    蒼雲科技自來圈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判斷好員工的標準,希望能夠有所收穫。能夠聽從安排,努力工作,為公司賺錢的員工,就叫好員工。無所事事,人浮於事,只會混日子甚至惹麻煩的員工,就叫壞員工。蒼雲科技自來圈一個人要一直保持工作狀態很難,但是無工作狀態,就顯得極不專業和靠譜。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我們現在早晨9:30要求到公司,不打卡。
  • 婚姻中的將就是什麼意思?媽媽說別人都能將就,怎麼就你要離婚
    「湊合」有多少人聽到這個詞,腦海裡馬上就會閃出一個想法,「我為什麼要湊合?」可是當成年人聽到這個詞以後,第一反應就是,誰的生活不是在將就?不喜歡的工作,因為想著家裡上有老下有小,還要還房貸車貸,也只能忍著不如意,繼續將就下去。
  • 營銷工作目標設計的步驟是什麼?好目標的標準又是什麼?
    公司資源狀況和公司決策層的意見來確定下年度工作目標。有些公司會合而為一,有些公司則需要一個個列出來,以便讓決策層的領導們看得更加清晰明白。部門工作開展計劃,就是個人行動計劃制定的最佳參考。正是在部門工作開展計劃的基礎上,每一個銷售人員需要制定出自己的階段性行動計劃,確保年度工作目標的完成。
  • 採光妨礙判斷標準及賠償標準是什麼?
    下面,房地產小編為您詳細介紹有關採光妨礙判斷標準及賠償標準是什麼的知識內容。採光妨礙判斷標準既然採光權作為相鄰關係法的調整內容,那麼如何構成採光妨害須依照處理相鄰關係的忍受限度規則加以衡量判斷。至於這一容忍限度如何成為司法實踐具體操作的標準,物權法第八十九條規定妨礙相鄰建築物的採光和日照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準。可見,我們在司法實踐中可以將國家有關的建築標準作為是否構成採光妨害的標準。本案的判決也正是採取這一辦法,參考《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的有關規定,認定本案被告構成採光妨害。
  • 三十而立,「立」的判斷標準就2個字,30歲的你,「立」了嗎?
    那麼它的標準是什麼呢?三十而立,「立」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就這2個字!「三十而立」出自《論語》,來源於我們孔聖人所說的話。那30歲的孔子,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狀態呢?在孔子三十歲這年,齊景公與晏嬰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秦穆公稱霸的問題。
  • 公司辭退員工需要支付多少補償?附不同情形下的詳細補償標準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將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打亂,這次疫情改變了一些人的生活方式,不少企業也出現了經營困難。企業業績不好,除了縮減不必要的支出,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員,並且要求HR儘量減少裁員成本,也就是能不少給員工補償就少給,能不給就更好。
  • 疫情下工作不好找?歐洲獵頭:我們招人更難!
    2021年的第一個月轉眼就要過完了,但是歐洲的新冠疫情還是沒有消退的跡象。不僅法、德、英等國的疫情仍然「高位運行」著,捷克、西班牙、葡萄牙更是成了高風險國家……可是生活總要繼續,人們開始慢慢習慣在疫情下的生活、工作,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 下廚房:慢公司遭遇流量暴增
    王旭升介紹,以往下廚房的工作狀態是每周開會,現在的開會節奏則變成以小時計;以往公司沒有經歷過流量高達兩位數的增長,以至於在疫情下流量暴增時,團隊一度懷疑是有黑客攻擊或者看錯了數據,缺乏應對經驗只好找外腦幫助。這也讓公司從更長的時間尺度去考量如何應對風險。更關鍵的是,這段時間的經歷也顛覆了王旭升以往的觀念。
  • 活法| 下廚房:慢公司遭遇流量暴增
    王旭升介紹,以往下廚房的工作狀態是每周開會,現在的開會節奏則變成以小時計;以往公司沒有經歷過流量高達兩位數的增長,以至於在疫情下流量暴增時,團隊一度懷疑是有黑客攻擊或者看錯了數據,缺乏應對經驗只好找外腦幫助。這也讓公司從更長的時間尺度去考量如何應對風險。更關鍵的是,這段時間的經歷也顛覆了王旭升以往的觀念。
  • 一個標準籃球場需要多少燈
    一個標準籃球場需要多少燈 隨著運動比賽場館數量的增多,室內運動場館設施的照明開始為人所關注。那麼一個室內場館需要多少燈?什麼樣的照度才恰當?
  • 愛是我不願意將就
    是嫌男方窮嗎?姑娘開口:不是為了錢,是沒法溝通!我錯就錯在,以為年紀大了可以將就!從認識到現在,單獨吃飯沒超3次,沒看過一場電影。如果是你,你願意將就嗎?如果你將就了,你會勸別人將就嗎?電視劇《何以笙簫默》熱播,何以笙有句臺詞戳到了很多人的心窩。他說:「如果世界上有那個人出現過,那麼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
  • 各國音樂經紀公司疫情下的生存現狀,誰是下一個哥倫比亞?
    文化生活也近乎停擺,本月初,美國最重要的古典音樂經紀公司:哥倫比亞經紀公司,由於資不抵債宣布倒閉。這會是全球音樂經紀行業大規模倒閉潮的前奏嗎? 為了不成為下一個倒閉的經紀公司,150多為行業成員在在美國成立了為了不成為下一個倒閉的經紀公司,150多為行業成員在在美國成立了表演藝術經理人和經紀人聯盟(PAMAC),向美國國會呼籲經濟援助。
  • 第一份工作薪資重要嗎?就業時還應看重什麼?
    又因疫情影響,造成企業招聘需求和計劃調整。應屆生們也不得不根據形勢作出改變:工資多少我不在乎了,今年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剛畢業,沒有經驗,只要公司肯要我,工資多少無所謂,重在學習。工資後面可以慢慢升,主要是先參加工作,慢慢積累工作經驗。
  • 律師:你回去工作了嗎?工資降低了嗎?公司減薪合法嗎?
    在家呆了一個月後,盼星星和月亮終於希望回到工作崗位。也有「降薪」與一起來的恢復有關。那麼,企業強迫員工減薪是否合法?我應該注意什麼?小瀚將逐一回答問題。疫情期間企業減薪合法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明確,企業因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的,可以通過與員工協商一致合作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減少或減少裁員。我們可以調整工資,輪流休息,縮短工作時間等等。
  • 彈性工作制劃定標準是什麼,加班如何界定?每經專訪勞動法領域律師...
    每經記者:李彪 每經編輯:陳星7月15日,一則「騰訊以每天在崗不足8小時為藉口,開除公司高級工程師,該工程師以彈性工作制為由提請仲裁」的新聞成為焦點。一時間,彈性工作製成了熱議話題。目前在我國,工作時間制度有三種,分別是:標準工時工作制、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不定時工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