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0年的股市發生了什麼?

2020-12-14 綜投網

  2000年是中國證券市場充滿變革和活力的一年,這一年裡發生的很多事情,為證券市場在新世紀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站在世紀的門檻上,我們有必要回望歷史。十天來,經過讀者投票和本報經濟編輯部評選,2000年證券市場十大新聞今日終於新鮮出爐。

  1.國家醞釀在深圳推出創業板

  雖然中國設立創業板速度創下了世界記錄,但是中國的股民仍然覺得這個過程太過漫長。從1999年8月到2000年10月,它的名稱經歷了「高新技術企業板塊」、「第二交易系統」、「二板市場」到「創業板」的三次變化。開設地也經歷了從朦朧到清晰的過程,直到10月19日深交所公布相關諮詢文件,各種猜測才煙消雲散。

  創業板將是中國證券市場走向新世紀的新起點,也將是深圳走向新世紀的新支點。

  2.上證指數和深證綜指創出歷史新高

  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很多股民都已經意識到,2000年中國股市將創出歷史新高。但是,龍年股市創新高的方式,還是讓所有的人有些吃驚。

  當8月22日深滬綜指分別見到644.62點和2114.52點之後,大家都以為今年也就這個樣子了。但是創業板和國有股減持推遲後,市場激情梅開二度,終於在11月23日和24日寫下2125.72點和656.21點的新紀錄。

  3.證監會加大市場監管力度

  如果說創業板和國有股減持方案即將推出造成了8月22日兩市第一次轉折,那麼這條新聞則造成了11月24日以後龍年股市的第二次轉折。證監會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增設9個監察局,處理一批違規案件,這些對股市都構成長期利好。但是違規資金不寒而慄,短期內市場只能以調整作為回應。

  4.基金黑幕事件

  一個鬍子拉茬的男人雙手託腮,深色的墨鏡上映著股市行情的數字,他的臉上壓著「基金黑幕」幾個大黑字。2000年10月號《財經》雜誌的封面,一看就給人一種「出事了」的感覺。這份由上交所檢察部工作人員趙瑜綱撰寫的報告,在被《財經》摘登後,成為中國證券界關注的焦點。隨後,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和《財經》各自發表充滿火藥味的聲明,吳敬璉、梁定邦、高西慶、周小川、王連洲等重量級人物也在此後1到2個月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5.轉配股上市流通

  轉配股「子生孫、孫又生子」的問題,著實讓股民和管理層頭痛,一不留神,還會出現長虹轉配股的紅股「漏網」上市的情況。於是,在猶豫了多年之後,管理層在今年3月14日下定了決心讓它上市。當時,深交所上市公司中70家含有歷史遺留的尚未流通的轉配股總量為65650萬股,上交所上市公司中共有99家含有轉配股,股份總額為263553萬股。原計劃在24個月解決的轉配股問題,在2000年下半年再次加速,估計到明年1季度,轉配股就將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

  6.ST鄭百文實現重組

  鄭百文有個令人羨慕的好代碼:600898,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鄭百文業績泡沫和它的起死回生,帶有濃重的傳奇色彩。新東家山東三聯表示,雖然三聯買殼花了3億元,將來注資還要4億元,但是比起以三年時間跑上市,還是值得的。這句話可以解讀鄭百文不死的大部分原因:我們的證券市場門檻還是太高了,這門檻裡,很多是企業難以應付的東西。有這個門檻,就難保將來不出第二個鄭百文。鄭百文重組,救了7萬股民,傷了千萬股民的心。

  7.海南凱立狀告證監會

  在十大新聞截稿的最後一刻,本報編輯部決定收入這一事件。原因很簡單: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12月18日作出一審判決,海南凱立勝訴!法院責令中國證監會恢復對海南凱立股票發行的核准程序,並在判決生效起兩個月內作出「核准」或「不核准」的行政行為,判決同時「駁回海南凱立的其他訴訟請求」。這樣,這起官司在中國證券史上就有了更為深刻的含義:判決結果首開司法機關糾正證券監管機構審批上市程序的先河,這將對中國證券監管體制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8.股票質押貸款推出

  股票質押貸款在龍年搶了兩次鏡頭。一次在2月中旬,是各大銀行對券商的業務,修成了正果;另一次是在11月,中國銀行在廣州和成都進行的試點,被人民銀行部分否定。於是,後者就成了股票可以質押並貸款,但是貸款不能流回股市。但無論如何,只要能從銀行拿到錢,證券市場的資金就會有增量,哪怕是間接的。由於整體市盈率偏高,這項業務並沒有全面展開,但是對股民構成了重大的心理上的支持。2000年2000點,應該與此有關。

  9.新股發行方式大變革

  今年新股發行方式的新探索層出不窮,最重大的當然是3月17日見報的審批制改為核准制了。核准制出臺,將企業的上市門檻大大降低,也會減少康賽集團式的腐敗。2000年新股發行還引入了戰略投資者、推行了二級市場配售,雖然都不太成功,但是總是有益的嘗試。此外,新股增發限制放寬,重組股、H股和B股都湧入A股市場爭切蛋糕。

  10.國有股減持排上日程

  減持國有股的想法和開端,都源於1999年。但直到2000年,這個想法才變得目的性更強一些——為大中型國有企業職工籌集社保基金。減持不等於流通,方式可以有回購、配售、場外轉讓和配售給基金等等。專家們一口氣提了十多個方案,但是減持的事情還是推遲到了2001年。但是,國有股減持的事情,像個影子,籠罩著2000年股市,讓人無法迴避。

相關焦點

  • 2016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6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一、股市的運行概況及特點  2013年度的股市發展報告我們曾經預測2014年會出現第二個「5·19行情」,2014年度的股市發展報告我們進一步預測2015年的上證綜合指數將突破4000點,有望挑戰5000點。以上預測在2014年第四季度及2015年上半年都一一得到市場的驗證。
  • 2019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9年股市行情怎麼樣
    2019年股市回顧與反思(上):行情軌跡  2019 年,中國資本市場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推陳出新、對方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A 股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回首2019 年,大事回顧、行情節奏、驅動邏輯、結構特徵,從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經驗與教訓,對2020 年又有哪些啟示呢。  2019 年A 股運行的六個階段  2019 年全年,上證綜指累計上漲近20%,萬得全A 指數上漲近30%,上證50 指數和創業板指更是漲幅高達40%左右。
  • 2008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8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在2008年,一系列重大事件使得中國政府的關注點偏離了經濟工作。直到奧運會後,「救經濟,救股市」被提到戰略高度,救市政策也由以前的證監會一個部門「維穩」和個別措施,轉變為各部門協作和連續不斷的組合拳。
  • 2019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9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2019年股市回顧與反思(上):行情軌跡  2019 年,中國資本市場在金融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推陳出新、對方開放步伐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下,A 股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 2006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6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2006年證券市場這一波聲勢浩大的牛市行情,在年底收官之際,演出了今年最為靚麗的一個樂章,市場在輝煌的大合唱中達到了一個氣勢磅礴的高潮,為2006年股市做了一個完美的謝幕。
  • 2001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1年股市大事件
    一、2001年中國股票市場熱點回顧  1、證監會加強監管,違規事件不斷曝光。早在今年年初,證監會就表示要加強監管,並於1月10日中科創業案開始拉開了查處要案的序幕,在最集中的時候一個多月竟查處40多家。
  • 2003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3年股市大事件
    即將過去的2003年,對中國股民(或者應該稱為股票投資人)來說,依然是充滿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的一年。在快要告別2003年時,我們從今年的股市中選取了10個瞬間(或者叫10件事情),來回顧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
  • 2018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8年股市為什麼大跌?
    國信證券最新研報題為《復盤2018年股市,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跌下來的?》,文中認為A股的下跌主要由三個階段構成,第一階段從1月24日至2月9日,第二階段從3月12日至4月23日,第三階段是5月22日至7月5日,而各個階段的下跌又有不同的原因。
  • 1997年股市行情回顧 1997年股市大事件
    1997年我國股市在國民經濟成功「軟著陸」的基礎上,繼續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年初承接96年年底的大跌,指數略做整理後,再次昂起牛頭,緩步上揚。一月呈現單邊震蕩盤升的走勢。
  • 大財2021年春節股市行情會好嗎?歷年春節前後股市行情分析
    大家都知道2020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春節後的股市形勢非常嚴峻,雖然在中國節日前後每個行業都會發生一點變化,尤其是春節,但是今年的疫情是一個不定因素。對於即將來臨的2021年春節,股市走勢是什麼樣的呢?
  • 1991年股市行情回顧 1991年中國股市情況
    1991年對於中國股市來說,是大業初創的一年。新成立的兩個交易所,就像一對剛出生的嬰兒,嗷嗷待哺又渴望成長。但這對嬰兒在初生的歲月卻面對不同的命運:上海股市在第一年還算一帆風順,但深圳股市卻遇到了誕生以來的首次股災。 關鍵時刻,政府出手拯救了這個患"重感冒"的嬰兒。
  • 2013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3年股市大事件匯總
    2013年的股市可謂一波三折,上證綜指收於2116點,全年累計下跌6.75%。2013年的股市投資中,又有哪些值得我們總結和反思呢?  第一,股市仍具「賺錢效應」,但需要控制風險和主動擇時。  寬幅震蕩中,主動管理的魅力再次得以彰顯。據金牛理財網統計,2013年開放式主動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7.13%和13.44%。  2013年股市各行業板塊之間的輪動現象十分明顯,股票投資應審時度勢主動擇時以收穫理想的回報。
  • 2006年股市行情回顧 股市大事件及十大牛熊股
    即將過去的2006年我國股市「可圈可點」,上證指數從年初的1100多點一路上漲到年底的2300多點,漲幅超過了100%,創出了我國股市的歷史新高,滬深300指數漲幅躍入全球5強,A股融資總額全球第三,總市值從年初不到3萬億元膨脹到8萬多億元……我國股市成為全球牛市中的明星。
  • 1993年股市行情回顧 1993年中國股市大事件
    1993年2月開始,在國家遏制經濟過熱的宏觀緊縮政策影響下,中國股市開始進入長達3年的第一次大熊市。  今天最能代表中國股市的量化指標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100點),它的最初發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點報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點。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開股價,上證指數從前一天的623點衝到1,334點,並在5月26日達到全年最高點1,429點。
  • 2012年股市行情回顧 2012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2012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上證綜指上漲1.61%,成交1055.4億,波瀾壯闊的12月行情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短短一個月時間,滬指如同坐上「火箭」一般,從1949.46點的低位拉升,漲幅高達14.60%,不僅創下自2009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也幫助A股年線由綠翻紅,避免了年K線出現「三連陰」的尷尬局面。
  • 2009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9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2009年對中國證券市場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年度,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尚未走遠,經濟復甦任重道遠,限售股解禁壓力驟增。面對上述種種困難,A股市場迎難而上,最終交上了一份亮麗的答卷。
  • 今年美股與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的幾點相似 該如何面對?
    今年的股市波動與網際網路科技泡沫時期的幾點相似回顧歷史,很多人把今年的股市波動與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1995年到2001年的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相關領域的投機泡沫事件)的股市相比一方面,標普500指數的周期性調整市盈率(CAPE)現在已經攀升至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以外的歷史最高水平。「巴菲特指標」(Wilshire 5000指數衡量的市場市值與美國GDP的比率)顯示,美股泡沫程度繼續趕超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水平。
  • 1995年股市行情回顧 股市大事件及519行情回顧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實行T+1交易制度。  起始於1995年1月1日,主要是為了保證股票市場的穩定,防止過度投機,即當日買進的股票,必須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一種在股票交易中,為保護莊家臃腫身軀而設立的一種制度,該制度另一特點是扼殺散戶的靈活性.  T+1歷史軌跡:  1992年5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取消漲跌幅限制後實行了T+0交易規則。
  • ...美股估值超過1929年股市崩盤前水平 僅次於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
    德銀:美股估值超過1929年股市崩盤前水平 僅次於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 時間:2020年12月04日 14:34:10&nbsp中財網   德意志銀行信貸策略師Jim Reid近日發表報告稱
  • 股市四大行情
    上篇寫了股市年末行情,反響還挺熱烈。 有老闆期待下篇股市春節行情的推文。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事實上,春節行情已經開始悄悄啟動了。 所謂股市四大行情,已經寫過「分紅行情」和「年末行情」兩篇,還剩「國慶行情」和「春節行情」兩篇。 佬劉覺得還是別一篇一篇憋,不暢快。這次,就來個股市四大行情匯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