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是中國證券市場充滿變革和活力的一年,這一年裡發生的很多事情,為證券市場在新世紀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站在世紀的門檻上,我們有必要回望歷史。十天來,經過讀者投票和本報經濟編輯部評選,2000年證券市場十大新聞今日終於新鮮出爐。
1.國家醞釀在深圳推出創業板
雖然中國設立創業板速度創下了世界記錄,但是中國的股民仍然覺得這個過程太過漫長。從1999年8月到2000年10月,它的名稱經歷了「高新技術企業板塊」、「第二交易系統」、「二板市場」到「創業板」的三次變化。開設地也經歷了從朦朧到清晰的過程,直到10月19日深交所公布相關諮詢文件,各種猜測才煙消雲散。
創業板將是中國證券市場走向新世紀的新起點,也將是深圳走向新世紀的新支點。
2.上證指數和深證綜指創出歷史新高
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很多股民都已經意識到,2000年中國股市將創出歷史新高。但是,龍年股市創新高的方式,還是讓所有的人有些吃驚。
當8月22日深滬綜指分別見到644.62點和2114.52點之後,大家都以為今年也就這個樣子了。但是創業板和國有股減持推遲後,市場激情梅開二度,終於在11月23日和24日寫下2125.72點和656.21點的新紀錄。
3.證監會加大市場監管力度
如果說創業板和國有股減持方案即將推出造成了8月22日兩市第一次轉折,那麼這條新聞則造成了11月24日以後龍年股市的第二次轉折。證監會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增設9個監察局,處理一批違規案件,這些對股市都構成長期利好。但是違規資金不寒而慄,短期內市場只能以調整作為回應。
4.基金黑幕事件
一個鬍子拉茬的男人雙手託腮,深色的墨鏡上映著股市行情的數字,他的臉上壓著「基金黑幕」幾個大黑字。2000年10月號《財經》雜誌的封面,一看就給人一種「出事了」的感覺。這份由上交所檢察部工作人員趙瑜綱撰寫的報告,在被《財經》摘登後,成為中國證券界關注的焦點。隨後,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和《財經》各自發表充滿火藥味的聲明,吳敬璉、梁定邦、高西慶、周小川、王連洲等重量級人物也在此後1到2個月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5.轉配股上市流通
轉配股「子生孫、孫又生子」的問題,著實讓股民和管理層頭痛,一不留神,還會出現長虹轉配股的紅股「漏網」上市的情況。於是,在猶豫了多年之後,管理層在今年3月14日下定了決心讓它上市。當時,深交所上市公司中70家含有歷史遺留的尚未流通的轉配股總量為65650萬股,上交所上市公司中共有99家含有轉配股,股份總額為263553萬股。原計劃在24個月解決的轉配股問題,在2000年下半年再次加速,估計到明年1季度,轉配股就將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
6.ST鄭百文實現重組
鄭百文有個令人羨慕的好代碼:600898,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鄭百文業績泡沫和它的起死回生,帶有濃重的傳奇色彩。新東家山東三聯表示,雖然三聯買殼花了3億元,將來注資還要4億元,但是比起以三年時間跑上市,還是值得的。這句話可以解讀鄭百文不死的大部分原因:我們的證券市場門檻還是太高了,這門檻裡,很多是企業難以應付的東西。有這個門檻,就難保將來不出第二個鄭百文。鄭百文重組,救了7萬股民,傷了千萬股民的心。
7.海南凱立狀告證監會
在十大新聞截稿的最後一刻,本報編輯部決定收入這一事件。原因很簡單: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在12月18日作出一審判決,海南凱立勝訴!法院責令中國證監會恢復對海南凱立股票發行的核准程序,並在判決生效起兩個月內作出「核准」或「不核准」的行政行為,判決同時「駁回海南凱立的其他訴訟請求」。這樣,這起官司在中國證券史上就有了更為深刻的含義:判決結果首開司法機關糾正證券監管機構審批上市程序的先河,這將對中國證券監管體制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8.股票質押貸款推出
股票質押貸款在龍年搶了兩次鏡頭。一次在2月中旬,是各大銀行對券商的業務,修成了正果;另一次是在11月,中國銀行在廣州和成都進行的試點,被人民銀行部分否定。於是,後者就成了股票可以質押並貸款,但是貸款不能流回股市。但無論如何,只要能從銀行拿到錢,證券市場的資金就會有增量,哪怕是間接的。由於整體市盈率偏高,這項業務並沒有全面展開,但是對股民構成了重大的心理上的支持。2000年2000點,應該與此有關。
9.新股發行方式大變革
今年新股發行方式的新探索層出不窮,最重大的當然是3月17日見報的審批制改為核准制了。核准制出臺,將企業的上市門檻大大降低,也會減少康賽集團式的腐敗。2000年新股發行還引入了戰略投資者、推行了二級市場配售,雖然都不太成功,但是總是有益的嘗試。此外,新股增發限制放寬,重組股、H股和B股都湧入A股市場爭切蛋糕。
10.國有股減持排上日程
減持國有股的想法和開端,都源於1999年。但直到2000年,這個想法才變得目的性更強一些——為大中型國有企業職工籌集社保基金。減持不等於流通,方式可以有回購、配售、場外轉讓和配售給基金等等。專家們一口氣提了十多個方案,但是減持的事情還是推遲到了2001年。但是,國有股減持的事情,像個影子,籠罩著2000年股市,讓人無法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