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牙膏將被列入普通化妝品。《條例》禁止化妝品宣稱具有醫療作用,禁止隨意誇大化妝品功效,各種品牌牙膏的功效宣傳可能也要進一步加以規範。
記者走訪超市發現,大部分牙膏都在醒目位置,標註了各種各樣的功效,有防蛀的,有抗過敏的,還有美白的,止血的,讓人眼花繚亂。
超市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一款標價67元的牙膏,聲稱含有「活性肽」,針對口腔潰瘍 、牙齒修復有很好的療效,其中的成分也都是廠家保密的。
在即將實施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允許牙膏宣稱具有防齲、抑牙菌斑、抗牙本質敏感、減輕牙齦問題等功效。對此,江蘇省口腔醫院的專家說, 牙膏的這些功效都是已經被廣泛認可的。
江蘇省口腔醫院牙周科主任醫師孫穎介紹,牙膏裡面有一些化學藥物的成分,可以麻痺我們的神經,牙齒感受冷熱的敏感性下降,只要是經過合格認證的,在一定程度上他們都是有抗過敏功效的。
而對於一些牙膏經常宣稱的美白功效,則不在新《條例》允許宣傳的範圍內。專家說,一些牙膏所謂的美白效果是利用過氧化物和多磷酸鹽等化學成分對牙齒表面進行漂白,有的是使用遮色效果,牙膏的微顆粒附著在黃色牙齒表面 ,使人產生牙齒變白的錯覺。
專家提醒,對於牙齦出血等症狀,如果牙膏宣稱是通過藥物作用來止血,則不推薦。
孫穎介紹,牙齦出血的原因一般就是細菌感染、細菌菌斑、牙結石,出血是炎症的表現,又像一個警報器。如果止血牙膏單純地通過藥物來止血,其實相當於說是延誤病情的處理,這樣的止血牙膏不建議大家使用。
新《條例》還規定,化妝品註冊人或者備案人要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負責,並且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公開依據摘要,接受社會監督。 如果化妝品廣告違反規定,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江蘇臺記者/李璇 張健 編輯/胡超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