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鐵
太原地鐵是服務於中國山西省太原市及太原都市圈各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第一條線路於2020年12月26日開通試運營,使太原成為中國內地第39座開通地鐵的城市。
截至2020年12月,太原地鐵已開通運營線路共1條,為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截至2020年12月,太原地鐵在建線路為太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總在建裡程達28.74千米。根據2015年8月太原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太原地鐵規劃線網由5條市區線和3條市域線組成,遠期規劃線網總長約266.2千米 。
太原地鐵1號線
太原地鐵1號線,是中國山西省太原市正在建設的一條地鐵線路,其一期工程於2019年12月30日正式開工,預計於2024年開通試運營,標誌色待定。
太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西起萬柏林區西山礦務局站,經過迎澤區,下穿汾河、太原站、太原南站等地點,終至小店區武宿機場站,整體呈西北-東南走向 。
太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全長28.9千米,全部為地下線;共設24座車站,全部為地下站;採用6節編組A型列車。
太原地鐵1號線線路站點——車站列表
車站名稱,車站形式,換乘線路,所在行政區:
太原地鐵1號線 經過萬柏林、迎澤、小店三個行政區經過萬柏林、迎澤、小店三個行政區,於太原市內呈倒「L」形分布,東西向沿西礦街、迎澤大街,途經太原客運西站、太原理工大學、大南門、柳巷、五一廣場、太原站、太原南站、武宿機場等客流集中點,南北向先後沿太行路、馬練營路敷設。
西山礦務局站,地下島式,——,萬柏林區;
西銘路站,地下島式,——,萬柏林區;
客運西站,地下島式,太原地鐵4號線(規劃),萬柏林區;
金陽路站,地下島式,——,萬柏林區;
小井峪站,地下島式,——,萬柏林區;
下元站,地下島式,太原地鐵3號線(規劃),萬柏林區;
迎澤西站,地下島式,太原地鐵6號線(規劃),萬柏林區;
桃園路站,地下島式,——,迎澤區;
大南門站,地下島式,太原地鐵2號線,迎澤區;
柳巷南站,地下島式,——,迎澤區;
五一廣場站,地下島式,太原地鐵5號線(規劃),迎澤區;
建設北路南站,地下島式,——,迎澤區;
太原站東廣場站,地下島式,——,迎澤區;
迎澤東大街站,地下島式,——,迎澤區;
朝陽街站,地下島式,——,迎澤區;
南內環東街站,地下島式,——,迎澤區;
東太堡站,地下島式,——,迎澤區;
長風東街站,地下島式,太原地鐵4號線(規劃),迎澤區;
學府街東口站,地下島式,——,小店區;
省農科院站,地下島式,——,小店區;
太原南站,地下島式,——,小店區;
中心街東站,地下島式,太原地鐵3號線(規劃),小店區;
龍城大街街東站,地下島式,——,小店區;
武宿機場站,地下島式,——,小店區。
地鐵1號線一期共設24座車站的位置
方案顯示,太原軌道1號線一期工程(本文簡稱地鐵1號線)起點為西山礦務局,終點到武宿機場。經過萬柏林、迎澤、小店三個行政區,於太原市內呈倒「L」形分布,東西向沿西礦街、迎澤大街,途經太原客運西站、太原理工大學、大南門、柳巷、五一廣場、太原站、太原南站等客流集中點,南北向先後沿太行路、馬練營路敷設。
太原地鐵1號線走向圖示
太原地鐵1號線共設置24座車站,分別為西山礦務局站、西銘路站、客運西站、金陽路站、小井峪站、下元站、迎澤西站、桃園路站、大南門站、柳巷南口站、五一廣場站、太原站東廣場站、迎澤東大街站、朝陽街站、南內環東街站、東太堡站、長風東街站、學府街東口站、省農科院站、太原南站、中心街東站、龍城大街東站、武宿機場站。
太原地鐵1號線24座車站詳細選址首次曝光,用地控規將迎調整。
按照《太原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擬對該工程沿線23座車站涉及地塊控制線、用地性質、用地邊界、用地指標進行修改。
1、地鐵1號線西山礦務局站選址方案
2、地鐵1號線西銘路站選址方案
3、地鐵1號線客運西站選址方案
4、地鐵1號線金陽路站選址方案
5、地鐵1號線小井峪站選址方案
6、地鐵1號線下元站選址方案
7、地鐵1號線迎澤西站選址方案
8、地鐵1號線桃園路站選址方案
9、地鐵1號線大南門站選址方案
10、地鐵1號線柳巷南口站選址方案
11、地鐵1號線五一廣場站選址方案
12、地鐵1號線建設北路站選址方案
13、地鐵1號線太原東廣場站選址方案
14、地鐵1號線迎澤大街東站選址方案
15、地鐵1號線朝陽街站選址方案
16、地鐵1號線南內環東街站選址方案
17、地鐵1號線東太堡站選址方案
18、地鐵1號線長風東街站選址方案
19、地鐵1號線學府街東口站選址方案
20、地鐵1號線省農科院選址方案
21、地鐵1號線太原南站選址方案
22、地鐵1號線中心街東站選址方案
23、地鐵1號線龍城大街東站選址方案
24、地鐵1號線武宿機場站選址方案
太原地鐵1號線線路走向
太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西起太原市萬柏林區西山礦務局站,後分別沿西銘路、西礦街、迎澤大街向東走行,於迎澤大橋附近下穿汾河,隨後繼續沿迎澤大街走行並下穿太原站,之後拐入東中環路,並沿東中環路向南走行,下穿太原南站,隨後沿北營南路、馬練營路繼續向南走行,終至小店區武宿機場站。
線路走向
太原地鐵1號線設備設施
太原地鐵1號線車輛設施:太原地鐵1號線開通試運營後擬採用4動2拖6節編組全自動運行A型列車,最高設計速度為80千米/時 。
太原地鐵1號線運行系統:
1、太原地鐵1號線檢修基地:太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設1處停車場,為西山停車場,位於西山礦務局站附近;設1處車輛基地,為馬練營車輛基地,位於龍城大街街東站與武宿機場站之間 。
2、太原地鐵1號線供電設施:太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設2處駐變電站 。
太原地鐵1號線價值意義
太原地鐵1號線開工建設,對於太原市完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步伐,推進太原都市區建設和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太原地鐵1號線聯結多個鐵路、公路客運及航空樞紐,開通試運營後將為太原城市交通再添一條大動脈 。
除此之外,太原地鐵1號線的先行地點選擇了汾河以西,也表明河西在當下太原城中的地位,應了那句老話,「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整個西山片區煥然一新。
太原地鐵1號線的建設最受益的無疑是站點附近的住宅
「站點附近」四字意味深長,規範來講,距離地鐵站點步行5分鐘可到達的房子稱之為「正地鐵房」,10分鐘內到達稱為「準地鐵房」,15分鐘內到達稱之為「近地鐵房」。
作為老百姓,時時刻刻都關注著太原軌道交通的進展,畢竟建成後的地鐵1號線能和即將開通運營的二號線形成「力」字地鐵網,極大的緩解太原市區的交通壓力,成為太原市公共運輸體系中的重要支柱。
太原(山西省省會)
太原,簡稱「並(bīng)」,古稱晉陽,別稱并州、龍城,是山西省省會、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
太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主要的旅遊景點有 晉祠、天龍山石窟、永祚寺、崇善寺、竇大夫祠、蒙山大佛、泰山等
太原北接忻州市,東連陽泉市,西交呂梁市,南鄰晉中市,是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太原,簡稱「並(bīng)」,古稱晉陽,別稱并州、龍城,是山西省省會、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6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6909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42.15萬人,城鎮人口375.27萬人,城鎮化率84.88%。2019年常住人口446.19萬人。
太原下轄6個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6909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4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42.15萬
太原地處中國華北地區、山西中部、太原盆地北端,北接忻州市,東連陽泉市,西交呂梁市,南鄰晉中市,是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是中國北方軍事、文化重鎮,晉商都會,也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太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 全市三面環山,黃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9年6月,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開通運行。 2019年8月13日,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