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嘴硬?澳大利亞媒體「警告」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將兩敗俱傷

2020-12-09 吳學蘭的吳觀大局

早在今年10月份,澳大利亞多家媒體就報導稱,中國叫停澳大利亞煤炭進口。這件事也讓澳大利亞政府官員有所顧忌。而在11月份,澳媒繼續炒作,稱在中國港口有53艘煤炭船滯留,價值高達7億澳元,已經被通關程序卡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或許是看到了中國強硬的態度,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也急忙討好稱:「澳大利亞希望與中國和諧相處,建立積極關係。」

如今,澳煤炭對華進口問題一直也牽動著澳國內煤炭行業的心。可澳大利亞媒體卻認為,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的行為將是兩敗俱傷。

澳大利亞媒體12月9日在報導中稱,雖然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的決定讓澳大利亞價格暴跌,但中國同樣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澳媒表示,中國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後,導致澳優質硬焦煤的價格下跌了22%,對澳大利亞煤炭行業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在之前,澳大利亞詢問中國,為何阻止53艘煤炭船入關,有相關人士透露,是因為澳大利亞的煤炭質量無法達到質量安全檢查和環保項目檢測的要求。可澳媒卻認為,這不過是中國對澳大利亞採取制裁的藉口。

在澳媒看來,中國對澳煤炭進口禁令是中澳貿易衝突中的最大升級,僅僅通過禁止煤炭一項,澳大利亞一年就將損失150億澳元。本來澳大利亞的經濟在今年的疫情中就遭到了重創,再被中國制裁如同雪上加霜。

但澳媒也指出,因為對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限制,中國國內的煤炭價格飛漲。全球價格報告機構阿格斯的澳大利亞通訊員喬·克拉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4月初以來,澳大利亞的煤炭和中國煤炭的價格差異一直在增長。澳大利亞的優質煤炭交易價格在103美元/噸左右,比中國國內煤炭165美元/噸 要便宜的多。而且澳大利亞對自己煤炭極為自信,認為在同等價位上,根本找不到這樣高質量的煤炭。

克拉克認為,雖然中國可以從其他國家購買煤炭,但是相比澳洲煤炭,中國將要支付更高的價格。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一直是高品質煤炭的主要供應國,為了得到優質鋼材,需要使用品質更高的煤炭。所以,克拉克相信,放棄了澳大利亞市場,中國去加拿大買煤成本更高,價格更貴。

而加拿大公司泰克資源也表示將增加對中國煤炭的銷售,並提出了比澳大利亞更高的價格。

蒙古雖然也一直在向中國提供煤炭,但因為疫情原因,蒙古國的煤炭運送可能會相對滯緩。對中國大量煤炭的需求也是遠水無法解近渴。

克拉克也對此表示奇怪:「既然澳大利亞的煤炭成本更低,何必去買加拿大的煤炭,這裡面都是政治在作祟。」

克拉克也坦言,加拿大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份額,也就意味著一些老顧客可能會來購買澳大利亞的煤炭。如果中澳兩國在煤炭方面大打出手,那兩個國家必然會兩敗俱傷。所以中國應該考慮,是否對澳大利亞的煤炭動手。

雖然澳大利亞媒體說的煞有其事,但實際上,澳大利亞煤炭遭排斥是必然。

早在今年9月22日,中國於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力爭於2030年前將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努力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這一提議讓澳大利亞認為,可能會導致中國對澳化石燃料的進口額大幅減少。

有專家指出,未來中國減少煤炭用量的行為是大勢所趨,中國向轉型為經濟低碳的過程中需要這樣做。在這一時刻利用煤炭教訓澳大利亞也再合適不過。

雖然澳大利亞多名政客都認為,這番話不過是中國說說而已,可在現實面前,他們也不得不考慮如果真的失去了中國市場,澳大利亞的經濟或將受到怎樣的打擊。

相關焦點

  • 操縱鐵礦石漲價,打到中國軟肋?澳總理:禁止澳煤會「兩敗俱傷」
    針對澳大利亞對華煤炭出口受限問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2月15日表示,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決定將會「兩敗俱傷」。這話很明顯是「話裡有話」,因為中澳經貿關係近期正經歷考驗,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的煤炭、海鮮、牛肉、葡萄酒和原木等商品都受到限制或制裁。
  • 澳大利亞還在嘴硬,紐西蘭卻學乖不敢得罪中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國也是受害國,舉全國之力也用了3個月才慢慢恢復過來。然而,澳大利亞卻響應美國號召,要求對中國展開病毒源頭調查。對這種是非不分的走狗,中國當然要關門打狗。於是,先是禁止進口澳大利亞四家廠商、涉案價值百萬美元的牛肉,再對澳大麥徵近80%的重稅。
  • 澳總理: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 中澳煤炭進口能否恢復?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環球時報》英文版的一篇報導,隨後藉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和總理莫裡森相繼對上述報導表態。
  • 「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澳媒:可能使澳大利亞每年損失150億
    文章表示,雖然澳政府目前還沒有收到關於這項禁令的正式書面通知,但如果該禁令成真,在中澳貿易關係不斷緊張之際,它將標誌著「迄今為止衝突的最大升級」。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妍】「中國的煤炭禁令可能使澳大利亞每年損失150億澳元。」
  • 澳政客還在嘴硬?中國再對澳葡萄酒出手,民眾憂心更多行業受打擊
    另外,中國對澳葡萄酒徵收關稅,讓澳大利亞政府很不滿,澳政客稱,他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的行動並非是基於貿易問題。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9日還暗示,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和葡萄酒徵收關稅,違反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 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日前正甚囂塵上,就在這時候,《紐約時報》「提醒」澳大利亞:中國正在迫使澳大利亞面對許多國家已看到的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報導17日稱,煤炭的使用加速了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許多國家現在都已在重新思考它們對這一化石燃料的依賴。
  • 美媒:中國正迫使澳大利亞面對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
    (觀察者網訊)「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炒作日前正甚囂塵上,就在這時候,《紐約時報》「提醒」澳大利亞:中國正在迫使澳大利亞面對許多國家已看到的現實——煤炭時代正在結束。報導17日稱,煤炭的使用加速了氣候變化帶來的破壞,許多國家現在都已在重新思考它們對這一化石燃料的依賴。
  • 中國禁澳大利亞煤炭促使電力短缺?澳媒:中國居民因斷電無法供暖
    中國禁澳大利亞煤炭促使電力短缺加劇 澳媒:逾千萬中國居民因斷電無法供暖冬季來臨各家各戶都忙著供暖,中國在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後促使電力短缺加劇。澳大利亞新聞網(News Australia)指出,中國各城市對電力進行定量配給,目前有逾千萬中國居民因斷電無法供暖。
  • 澳煤遭華下達禁令?澳大利亞以受害者自居,中國回應:倒打一耙
    澳媒紛紛將此解讀為,在放緩清關速度後,中國正式對澳煤發出進口禁令。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煤炭是澳洲的經濟支柱之一,2019年為其創收超3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86億元)。因此,該國總理莫裡森也坐不住了,呼籲中國儘快澄清澳媒的報導,否則中國就是在違反國際貿易規則。
  • 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輸華正式實施禁令?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問:中國官方媒體今天報導稱,澳大利亞輸華煤炭清關正受到限制,並稱中方對澳煤炭輸華正式實施了禁令。外交部可否提供更多細節?報導並援引官員消息稱,中方正放鬆對來自蒙古、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煤炭的進口限制。這些限制具體指什麼?汪文斌表示,我不了解你所說的情況,請向有關主管部門詢問。
  • CNN:澳大利亞對中國限制煤炭的報導,深感不安!
    今日,CNN發文稱: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戰似乎正在升級,據報導,北京方面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實行了新的限制。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12月15日表示,關於中國已禁止從澳大利亞進口某些產地的煤炭,他對此「深感不安」。官方經營的小報「環球時報」在上周末報導稱:中國國家發改委(NDRC)已批准發電廠不受限制地購買海外煤炭,但澳大利亞除外。
  • 澳主持人「驚人言論」:不買我們的煤炭,10億中國人在嚴寒中掙扎
    「超過10億中國人正在嚴寒中憤怒地掙扎,就是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近段時間,澳媒不斷炒作「中國將封鎖澳煤炭進口」的消息。12月18日,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主持人克裡斯·史密斯(Chris Smith)就此事發表了一番秀智商的「驚人言論」。
  •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說了什麼?澳煤炭業喊話澳政府...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說了什麼?澳煤炭業喊話澳政府:修復對華關係怎麼回事?12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稱,澳將就中國決定對澳大麥徵收關稅一事,正式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關鍵時刻中國果斷出手,澳媒大打悲情牌,這回拉上印度也白搭
    【南方+12月17日訊】據國內媒體12月16日報導,由於澳大利亞煤炭船在中國港口滯留,澳媒以船上的印度船員為炒作點,大打悲情牌。但事實上,由於疫情原因,許多船員是被禁止下船的。早在11月10日,針對澳媒拉來印度船員大打悲情牌的招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就明確表示,中國對口岸疫情防控、船員檢疫要求都有明確的規定,中國也一直在規定允許的範圍內向有關船員提供便利。澳媒沒完沒了了?澳方自身問題,這次拉上印度船員也沒用!
  • 澳大利亞比誰都清楚,訂單不會消失只會轉移,請中國坐下來談談
    在中澳政治關係惡化下,澳總理莫裡森試圖在國際社會上大苦情牌,在呼籲同中方對話的同時,他也一再表示,澳大利亞沒有錯。澳大利亞和政府是在堅持「自由民主的價值觀」,維護澳大利亞的主權以及推動正確的新冠疫情起源調查。
  • 73艘澳煤船被禁止靠岸,澳媒稱收到中國明確答覆:從哪來的回哪去
    因為檢出澳煤炭存在質量問題,海關總署暫時停止了進口,這使得數十艘澳運煤船被禁止靠岸卸貨,只能在海上漂著。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年,這些運煤船究竟該如何處理,想必不少人也很關心,就在最近,相關消息終於傳來。《澳洲財經在線》1月14日報導稱,該媒體日前獲悉,中國方面已向滯留在港口附近的澳運煤船主表明了態度,船上的貨物不被允許在中國卸貨,從哪來的就回哪去。
  • 中國嚴查澳國煤炭,並將百億大單送給印尼
    近日,一向對華持有強硬立場的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罕見表達出了友善的言論,他表示澳政府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其實是被中國「誤解」了,並坦言澳大利亞樂於見到中國經濟的騰飛,沒有任何想要遏制的意思。同時,莫裡森還公開喊話,聲稱願意立刻針對兩國目前存在分歧的一些議題,與中國展開直接對話和溝通,從而緩解雙方的緊張關係。莫裡森的講話,被諸多澳媒解讀為他對華示好的信號。
  • 澳媒現在才知道自己錯了?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來說有多麼重要
    澳媒體終於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澳大利亞媒體終於還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在11月19日的時候,澳媒體就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的市場了,並表示,中國市場對澳大利亞還是很重要的。澳媒體稱,由於中國和澳大利亞經濟糾紛不斷升級,澳大利亞一些出口商業開始尋找一些其他市場。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學副教授石賀凌稱,雖然一些商品可以找到其他市場,但是留學資源轉移卻沒有那麼容易。不僅如此,澳大利亞的礦業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也比較大。
  • 俠客島:南方限電是因中國打擊澳進口煤炭?別逗了
    但島叔也看到一種觀點,認為南方「電荒」是因為中國近段時間禁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導致國內電煤供應不足。言語間頗有點「中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意思。島叔查閱了資料,今年1-11月,中國原煤產量34.8億噸,煤炭進口量2.6億噸;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7000餘萬噸,佔中國用煤總量的約1.9%。
  • 澳煤炭企業有「肉」吃了,韓國出手相助莫裡森,一次購買200萬噸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加上中澳貿易摩擦不斷,讓澳大利亞商品出口嚴重受阻,諸如煤炭、牛肉和大麥等多種暢銷商品出現了滯銷。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截至目前,依舊有60艘以上的澳大利亞煤炭船在中國港口焦急等待驗貨通關,其中積壓的煤炭價值達數億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