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政客還在嘴硬?中國再對澳葡萄酒出手,民眾憂心更多行業受打擊

2020-12-11 騰訊網

此前,我國宣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11月27日,商務部宣布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收取107.1%-212.1%不等的反傾銷費用,現在,中國再次對該國的葡萄酒出手了。

據12月10日消息,我國商務部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並且這對國內的相關葡萄酒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自12月11 日起,將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加收6.3%-6.4%不等的費用。

當前,中國是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第一大買家,數據顯示,在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的9月30日這一財年中,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了價值12.6億澳元的葡萄酒。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在10日的報導中表示,中國徵收新一輪關稅,進一步加重了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衝擊。

不過,針對中國的反補貼裁定,澳大利亞政府和葡萄酒業並不服氣,他們否認存在反競爭行為,澳大利亞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執行長託尼·巴塔格利(Tony Battaglene)認為,澳葡萄酒產業中沒有大量的補貼,他表示,在此前的關稅基礎上,再增加6.3%的保證金,也沒什麼太大商業差異。

另外,中國對澳葡萄酒徵收關稅,讓澳大利亞政府很不滿,澳政客稱,他們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中國的行動並非是基於貿易問題。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9日還暗示,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和葡萄酒徵收關稅,違反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據悉,澳大利亞政府目前正在考慮向世貿組織發起上訴,此外,他們正在幫助澳大利亞企業開拓中國以外的其他市場。伯明罕稱,澳大利亞不僅僅在與中國貿易,與日本、韓國、加拿大、墨西哥、越南、印度尼西亞以及歐盟和英國都有貿易協定。

儘管澳大利亞政客嘴硬,該國國內種植業者和出口商已經充滿擔憂。澳媒指出,中國仍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約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0%,越來越多的人擔心,與中國貿易關係緊張將使澳大利亞更多的行業遭受打擊。

澳媒稱,澳大利亞已有四個州的木材被中國拒之門外,另外包括牛肉、大麥、海鮮和煤炭等在內的商品出口受阻,很多人擔心,澳大利亞的蜂蜜、水果、製藥、棉花和小麥行業會被列入「黑名單」。尤其是棉花和小麥行業從業者擔心他們會成為下一個目標,英國《每日郵報》稱,預計澳大利亞目前5.68億美元的小麥貿易和6.11億美元的棉花貿易將遭受重大打擊,總額將近12億美元。

正是因為中國放寬了澳商品的市場準入,澳大利亞才能從中國市場賺取豐厚利潤,但中國將澳大利亞當作友好貿易夥伴,澳大利亞卻頻頻傷害中國,給雙方的經貿合作帶來了消極影響。眼下,澳大利亞應該認清在後疫情時代中國市場對澳經濟復甦的重要性,畢竟該國經濟難以再承受重創,而美國不僅難向澳伸出援手,還會悄悄在背後搶走澳大利亞的生意。

相關焦點

  • 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 澳國內擔憂更多產品受影響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商務部決定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國內擔憂將有更多產品出口受兩國貿易摩擦影響【環球時報記者 郭煒桐 木子西 王逸】中國商務部10日發布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
  • 澳記打不記疼,中國又揮出一記重拳,對澳葡萄酒實施「雙反」懲罰
    隨後中國買家開始減少從澳進口葡萄酒,上個月23日,澳葡萄酒協會透露,近期發往中國的葡萄酒數量下降了至少50%;澳媒也指出,如果中國買家繼續減少,會有很多澳葡萄酒商面臨倒閉。一周後,也就是11月27日,我商務部宣布決定自11月28日起,以保證金的形式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保證金比率為107.1%-212.1%。
  • 中國制裁開始生效,澳大利亞葡萄酒陷入困境,澳政客卻還嘴硬
    但是莫裡森政府正在親手毀掉良好的貿易關係,中國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來警告澳方。近日,中國制裁就開始生效,澳大利亞葡萄酒面臨晴天霹靂,澳洲政客卻還在嘴硬。葡萄酒產業受損近日,中國針對澳洲出口的葡萄酒開始徵收反傾銷關稅,稅收比例高達107%-212%,這使得澳洲的葡萄酒產業受到巨大衝擊。
  • 澳政客叫囂以牙還牙,呼籲民眾抵制中國商品,胡錫進:紙貓一個
    澳大利亞的各種商品都在我國遭到了進口限制,近期中國商務部更是決定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採取反傾銷措施。對此,澳大利亞也坐不住了,聲稱就要將中國狀告到世貿組織,但是世貿組織並沒有受理澳大利亞的訴訟,同時對澳大利亞表示支持的那些盟友,反過頭來也在搶佔澳大利亞,離開之後的市場空缺。
  • 要對中國動手了?澳政客出了個主意,澳媒發出警告:註定失敗
    不久前,商務部網站宣布,中方經過調查發現,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將對其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中方的反傾銷措施讓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公司股價集體下挫。
  • 澳大利亞還在嘴硬,紐西蘭卻學乖不敢得罪中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中國也是受害國,舉全國之力也用了3個月才慢慢恢復過來。然而,澳大利亞卻響應美國號召,要求對中國展開病毒源頭調查。對這種是非不分的走狗,中國當然要關門打狗。於是,先是禁止進口澳大利亞四家廠商、涉案價值百萬美元的牛肉,再對澳大麥徵近80%的重稅。
  • 「抵制中企」在澳炸鍋?中國商務部「重拳出擊」,澳教授說出真話
    繼「抵制中國貨」在澳「炸鍋」後,近日,一份據稱「背後有中國資本支撐」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名單引爆了國際輿論。 商務部做出最新決定,澳葡萄酒企業被「打疼」 12月10日,中國商務部做出「重磅決定」,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並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取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的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行為,各公司的比率為6.3%—6.4%。
  • 中方再次對澳商品出手,西方18國為澳喊冤,呼籲支持其對抗中國
    商務部12月10日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相關規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存在補貼行為,導致國內葡萄酒相關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將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時間自2020年12月11日起。
  • 澳政客爭當對抗中國「出頭鳥」,「帶頭大哥」川普卻泥菩薩過河
    時隔13年後,澳大利亞今年重新參加美、日、印、澳四國聯合舉行的「馬拉巴爾」軍演。在雙邊防務合作方面,莫裡森此前訪問日本,和日方籤署《互惠準入協定》。協定詳細內容還沒有對外公布,但據日媒報導,協定生效後,兩國軍事部隊以共同訓練為由,入境對方國土,無需再經額外審查;攜帶訓練用武器及車輛等裝備的手續,也將予以簡化;兩國共同訓練的軍種,將從目前的海、空武力,進一步拓展到陸上部隊,實現全軍種的防務合作。一樁又一樁,莫裡森都把中國當成「假想敵」。
  • 對澳徵收新關稅後,多名澳高官請求和中國對話
    關於「中澳貿易關係的重要性」,相信澳大利亞政客早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但是,某些澳大利亞政客卻根本不珍惜中澳兩國的貿易合作夥伴關係,多次跟隨美國詆毀我國。澳洲葡萄酒被徵收關稅根據消息,我國於近日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徵收高額關稅,這勢必會對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出口貿易造成嚴重影響。
  • 還在嘴硬?澳大利亞媒體「警告」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將兩敗俱傷
    或許是看到了中國強硬的態度,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也急忙討好稱:「澳大利亞希望與中國和諧相處,建立積極關係。」如今,澳煤炭對華進口問題一直也牽動著澳國內煤炭行業的心。可澳大利亞媒體卻認為,中國禁止購買澳煤炭的行為將是兩敗俱傷。
  • 中國正式出手後,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損失慘重!
    中國作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如果外交關係受阻,那麼勢必會影響兩國的貿易往來。澳媒體認為莫裡森在中澳關係破裂中負主要責任但是一些澳大利亞政客還是不斷攻擊中國,不知悔改。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稱,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存在裂痕是情理之中的。
  • 澳政客叫囂要玩把大的,中國還未出手,第一個喊疼的已出來
    在此之際,部分澳大利亞政客不僅不悔改,反而還叫囂「要和中國玩把大的」。據環球網12月1日報導,由於澳大利亞屢屢對華進行商品傾銷,中國近期決定對澳葡萄酒、大麥等農產品實施反傾銷措施。但是一些澳方人士卻將中國的正當行為污衊為「經濟武器」,並呼籲抵制「中國製造」。
  • 商務部決定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大利亞坐不住了
    這是中國商務部繼公布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裁定後的又一重要措施。輿論認為,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將使該行業面臨愈發沉重的壓力。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10日報導認為,中方針對澳葡萄酒採取的兩次關稅措施,幾乎扼殺了澳本土生產商進入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的機會。美國《華爾街日報》10日稱,中國上述最新舉措預計將使澳中關係更加緊張。不過,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0日稱,中國政府的最新措施不大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因為此前高達200%的反傾銷關稅已讓澳對華葡萄酒貿易陷入停頓。
  • 中國大使善意提醒澳大利亞後,遭澳政客反擊:大家都別買中國商品
    今年4月,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會思考為何要購買澳大利亞出產的紅酒和農產品。」這一發言的背景是,澳大利亞在美國煽動下,不友好地掀起了對中國的「國際調查」。儘管進入5月以來,澳總理莫裡森已經多次為中澳關係「去火」,但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裂痕沒有那麼容易癒合。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喊話民眾,稱新冠疫情對於中國的打擊「全面且深入骨髓」,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 中國漫畫諷刺澳軍真實暴行,澳總理氣炸
    澳部長: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對於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傾銷問題,我商務部日前終於出手整治。值此之際,澳方又拿之前的大麥關稅說事。今年5月,中國宣布對澳大麥徵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當地時間11月29日,澳貿易部長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接受採訪稱,就中國針對澳大麥的關稅問題,澳政府仍在繼續計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
  • 大陸對澳重拳出手,蔡英文非要自取其辱?公開叫囂挺澳,引發群嘲
    近段時間,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因貿易問題和一幅諷刺畫作爆發輿論衝突,引發世界關注。上周五,中國商務部重拳出擊,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在此之際,歐美國家立即跳出來「拱火」。日前,由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等8國議員組成的所謂「跨國議會對華政策聯盟」,在推特上發起了「買澳葡萄酒、聲援澳大利亞」活動,妄圖對中國施壓。然而沒有想到的是,臺灣民進黨當局也急急忙忙趕來「蹭熱度」,刷存在感。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當澳大利亞面臨「極大壓力」時,臺灣民眾也會感同身受,也會支持澳大利亞。
  • 中國限制名單再添一家澳企,澳民眾緊急喊話莫裡森,不要放棄求和
    近日,中國限制名單再添一家澳企,澳洲民眾經濟喊話莫裡森,不要放棄修復和中國的關係,這對澳洲至關重要。是的,中國並不缺少澳洲這樣一個合作夥伴,但澳洲卻十分需要中國這樣規模的巨大市場。
  • 為解決中澳問題,澳政客將華裔比作「資產」,還稱絕不向中國低頭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澳政客們想出了很多「不靠譜」的辦法,還試圖藉助這些辦法來解決現在發生的事情。據澳媒報導,近日,澳大利亞前外交官戴夫·夏爾馬在出席智庫「中國事務」的研討會上又談及到了「如何應對中國」這一話題,當時他提到了「以華制華」的方法。據悉,參加當天會議的有工黨議員沃茨、澳大利亞國家評估辦公室前總幹事金格爾等。
  • 澳出口商品屢遭打擊,澳葡萄酒將徹底退出中國
    中國再次重拳出擊身為澳大利亞的總理,莫裡森不僅不正確引導澳大利亞人民群眾的價值觀,甚至堅稱這是中國在污衊自己,還揚言要對中國進行制裁行為。然而還沒有等到莫裡森對中國出擊,就先迎來了中方的再次重拳出擊。據新華社媒體,中國商務部記者會上,發言人高峰宣布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反傾銷措施延長至9個月,中國會在進行調查之後,確定最終反傾銷措施。如今澳大利亞的出口商品屢遭打擊,很多專家紛紛預測,澳葡萄酒很有可能將徹底退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