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 澳國內擔憂更多產品受影響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商務部決定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國內擔憂將有更多產品出口受兩國貿易摩擦影響

【環球時報記者 郭煒桐 木子西 王逸】中國商務部10日發布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各公司比率為6.3%—6.4%。這是中國商務部繼公布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裁定後的又一重要措施。輿論認為,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將使該行業面臨愈發沉重的壓力。

中國商務部網站發布的公告顯示,2020年8月31日,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調查初步認定,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本次調查範圍為,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商務部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取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的形式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進口經營者在進口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從價補貼率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商務部此前已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決定自11月28日起採用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各公司保證金比率為107.1%—212.1%。

香港《南華早報》10日稱,澳大利亞葡萄酒現在總計面臨最高218.5%的臨時關稅。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這些關稅最長可維持9個月。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10日報導認為,中方針對澳葡萄酒採取的兩次關稅措施,幾乎扼殺了澳本土生產商進入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的機會。美國《華爾街日報》10日稱,中國上述最新舉措預計將使澳中關係更加緊張。不過,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0日稱,中國政府的最新措施不大可能造成什麼影響,因為此前高達200%的反傾銷關稅已讓澳對華葡萄酒貿易陷入停頓。

今年以來,中國已對多個領域的澳大利亞產品加徵了禁止性舉措或加強進口產品檢測,除葡萄酒外,受到影響的澳大利亞產品還包括大麥和肉類等。ABC稱,幾個月來,澳中貿易爭端愈演愈烈,形勢失控的局面一觸即發,澳國內要求澳大利亞政府考慮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的呼聲越來越高。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9日聲稱,中國近段時期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已經給該國多個行業帶來「災難性」的影響,並無端指責中方未遵守中澳自貿協定的相關內容。

針對澳貿易部長毫無根據的指控,中國駐澳使館發言人9日表示,中澳自貿協定實施以來,中方積極履行義務,從2015年至今連續6年調低澳進口商品關稅,目前約95%自澳進口商品享受零關稅待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8年以來,十多個中國赴澳投資項目被澳方以莫須有的「國家安全」或「國家利益」理由拒絕。自2016年至今,澳大利亞政府共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25起。澳方的這些舉措顯然與中澳自貿協定的文字和精神不符,不僅損害中方企業利益,也給雙方經貿合作帶來消極影響。發言人同時強調,希望澳方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精神的事,以推動中澳關係早日重回正軌。

澳大利亞ABC電視臺8日援引美國市場研究機構IBIS World的一份最新報告稱,隨著中澳關係進一步僵化,澳大利亞蜂蜜、水果、乳製品和維生素等生產商可能面臨威脅。而澳大利亞小麥和棉花的種植者也在擔心自己被影響。澳大利亞新聞網10日稱,自5月以來,受到澳中貿易摩擦波及的澳大利亞農產品總額預計已超過70億澳元。澳政府估計其小麥和棉花行業的預期出口損失可能會接近12億美元,分別是5.68億美元和6.11億美元。澳大利亞農業部門1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此前三年間,平均有近50%的澳大利亞棉花出口到中國,報告還猜測,中國可能很快對澳大利亞小麥出口施加與大麥類似的貿易限制。路透社10日援引匿名人士消息稱,澳大利亞正尋求從越南、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提振其棉花需求。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10日評論認為,事實上,自澳大利亞於2018年出臺「反外國幹涉法」以來,該國與中國的外交關係就已停滯。近來,澳大利亞藉口「中國威脅論」,出臺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等措施。上周,澳總理莫裡森還以一己之力挑起事端,令澳中關係跌至新低點。澳大利亞人最近幾個月一直呼籲減少對華依賴,但實際上該國並不太可能輕易為其出口找到中國那樣的新市場。如果可以,澳大利亞出口商早就這麼做了。市場表明,澳中貿易關係將變得更重要,而不是更不重要。據報導,包括澳工黨領袖安東尼·阿爾巴內塞在內的不少澳政客均敦促莫裡森修復對華關係。

相關焦點

  • 商務部決定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大利亞坐不住了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郭煒桐 木子西 王逸】中國商務部10日發布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各公司比率為6.3%—6.4%
  • 澳政客還在嘴硬?中國再對澳葡萄酒出手,民眾憂心更多行業受打擊
    此前,我國宣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11月27日,商務部宣布對原產自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收取107.1%-212.1%不等的反傾銷費用,現在,中國再次對該國的葡萄酒出手了。
  • 澳記打不記疼,中國又揮出一記重拳,對澳葡萄酒實施「雙反」懲罰
    澳大利亞今年的葡萄酒出口產業,怎可謂一個「慘」字了得,中國對其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後,近日又採取了臨時反補貼措施。不過,這一切全都是澳大利亞自己「作」出來的。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亞成為中國第一大葡萄酒進口國,金額約3.18億美元,佔整個進口葡萄酒市場份額的38.18%。但由於澳大利亞葡萄酒存在傾銷,中國商務部於今年8月宣布對其進行反傾銷調查。消息一出,澳媒爭相報導,稱澳葡萄酒成為了中澳關係惡化下的「犧牲品」。
  • 商務部對澳葡萄酒反補貼調查,中國成為波爾多特級葡萄酒最大市場
    (1)12月10日商務部公布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12月10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8號公告,公布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認為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確實存在補貼行為,損害了中國國內葡萄酒行業的實質利益,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各公司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比率為6.3%—6.4%。
  • 商務部將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採取臨時反補貼措施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 2020年12月10日,中國商務部在官網發布了2020年第58號《關於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初步裁定的公告》。這份公告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並將對這些進口商品採取臨時反補貼措施。
  • 中方再次對澳商品出手,西方18國為澳喊冤,呼籲支持其對抗中國
    商務部12月10日消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相關規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存在補貼行為,導致國內葡萄酒相關產業受到實質損害,將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時間自2020年12月11日起。
  • 澳記打不記疼,出臺對華不友好新法,中國再揮重拳,反擊又快又狠
    從緊追美國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到攛掇對新冠病毒起源進行所謂「獨立審查」,再到插手南海、香港等問題,為了討好美國,澳政府正在將澳中關係推向「火坑」。受此衝擊,澳中貿易關係遭重創,中國已相繼對澳牛肉、大麥、葡萄酒採取措施,並且對澳進口煤炭、龍蝦等產品加強檢測,澳業界已經嘗到「切膚之痛」。
  • 對澳大利亞進口相關葡萄酒採取臨時反補貼措施
    調查機關對被調查產品是否存在補貼和補貼幅度、被調查產品是否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及損害程度以及補貼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反補貼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調查機關作出初步裁定。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初步裁定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抵制中企」在澳炸鍋?中國商務部「重拳出擊」,澳教授說出真話
    據環球時報援引《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稱,隨著中澳貿易關係越發緊張,「抵制中國貨」和「抵制中國企業」成為了不少澳大利亞網民的口頭禪。而上傳這份名單的人,除了鼓吹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背後有中國資本操控外,還鼓動澳大利亞消費者自覺抵制上述企業的產品。
  • 商務部初步裁定:對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徵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
    來源:藍鯨財經12月10日,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8號公告,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並決定自2020
  • 商務部對部分澳大利亞原產進口葡萄酒進行反補貼立案調查 - 新京報...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趙方園)8月31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即日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裝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反補貼調查
  • 要對中國動手了?澳政客出了個主意,澳媒發出警告:註定失敗
    不久前,商務部網站宣布,中方經過調查發現,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進口葡萄酒存在傾銷,將對其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中方的反傾銷措施讓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公司股價集體下挫。
  • 向澳洲葡萄酒加徵反補貼稅,對國產葡萄酒影響幾何?
    一、國產葡萄酒迎來機遇據媒體A股通、時報財富資訊報導,援引中國商務部官網,商務部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的初步裁定,裁定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中國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了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並決定自2020年12月11日起採用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形式對上述產品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
  • 吳國雄:中國商務部為何不直接限制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數量?
    來函諮詢:我國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臨時反補貼,既然澳洲葡萄酒對中國低價傾銷、澳政策還給其補貼,那麼中國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限制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數量,海關直接執行就可以了。難道法律上有什麼特別要求嗎?
  • 中國漫畫諷刺澳軍真實暴行,澳總理氣炸
    澳部長:最終還是中國說了算對於澳大利亞進口葡萄酒的傾銷問題,我商務部日前終於出手整治。值此之際,澳方又拿之前的大麥關稅說事。今年5月,中國宣布對澳大麥徵收合計80.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當地時間11月29日,澳貿易部長伯明罕(Simon Birmingham)接受採訪稱,就中國針對澳大麥的關稅問題,澳政府仍在繼續計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
  • 中國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 國產葡萄酒或將迎來新機遇
    「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傾銷,並採用保證金形式對相關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各公司保證金比率為107.1%—212.1%。」日前,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9號公告,公布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相關葡萄酒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這使得澳大利亞葡萄酒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一時間,澳大利亞葡萄酒該何去何從,誰又來彌補這個市場的空缺?引發了行業的強烈關注。
  • 莫裡森嘗到苦頭,中國第二輪懲罰來了:明天起對澳紅酒徵反補貼稅
    12月10日,中國商務部發布2020年第58號公告,繼11月28日對原產於澳洲的葡萄酒徵收最高達212.1%的反傾銷保證金之後,決定對其再徵收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保證金比率維持在6.3%-6.4%之間,執行時間為12月11日。這也代表著中國商務部針對澳紅酒的第二輪懲罰正式降臨。
  • 葡萄酒被制裁!澳大利亞民眾:抵制中資企業,與中國有關係也不行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澳大利亞民眾在推特掀起呼籲浪潮,誓言抵制國內部分大型葡萄酒品牌。這源自於臉書出現41家與中國有聯繫的清單。該推特帖文也同時表明,他們實際上都是由中資公司所擁有,這使得澳大利亞全國的葡萄酒愛好者感到驚訝。
  • 別以為中國不敢再次出手,12月10日,澳大利亞噩耗再次降臨
    商務部網站12月10日發布《關於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反補貼調查初步裁定的公告》。公告稱,調查機關初步認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國內相關葡萄酒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補貼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 外媒關注中國對澳紅酒加徵反補貼稅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0日報導,中國將從11日開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加徵關稅,對這個已經受到關稅打擊的行業構成又一次打擊。報導稱,中國商務部當天在一份公告中說,將從12月11日起,採取臨時反補貼稅保證金的形式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