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沙土板慄薯,品名秦薯四號,產地臨潼,它因靠渭河旁,地質鬆軟特別適合紅薯生長,口感綿蜜如沙,如板慄般粉糯幹甜,果瓤面糯無硬心,色澤迷人,沁人心扉,粉而不噎,再細再小都沒有徑,所以深受廣大朋友的喜愛,五斤淨重,大概15到20個左右。默認百世匯通快遞,新疆、西藏不發貨!
大火蒸煮30分鐘,裡面成熟後微黃,夏天天氣炎熱,蒸熟後的紅薯待放涼後,必須放到冰箱冷藏儲存,放到外面容易壞。紅薯也可以跟小米、玉米糝、大米一起煮飯,那樣更加好吃、黏糯。
收到紅薯的親們,因為紅薯是現挖現發水分多,最近高溫,在三天左右快遞運輸中箱子捂一段時間,有個別紅薯可能會長芽,收到後請您務必第一時間打開包裝放於通風口!可以保存很長時間。
紅薯為什麼曬一段時間後變甜?
最佳答案:因為曬過太陽的紅薯,容易在澱粉酶的作用下,將一部分的澱粉轉化為糖,所以曬過的紅薯會變的更甜 所以推薦大家收到紅薯先曬2天再蒸或烤,非常美味。
炸好的紅薯丸子又香又軟,家裡大人小孩都愛吃,
【炸紅薯丸子材料】紅瓤紅薯,中筋麵粉,白砂糖,植物油。紅薯洗淨切塊蒸熟。去皮,放入碗內趁熱加點白砂糖用勺子壓成泥,分次放入麵粉。能成軟軟的麵團即可,加多了會很硬的。不過麵粉太少了丸子也容易不成形,炸不成,一放油裡就散開了。手上沾點水,用虎口擠丸子,下入油鍋。油溫不好把握的話,可以用筷子插裡面試試,筷子周圍迅速冒小泡泡就可以下丸子了。這個時候火不要大了,小火就行,丸子下鍋後,要注意翻動,炸成金黃色,用笊籬撈出來控油。
乾隆皇帝壽致89歲,在我國歷代皇帝中享年最高。據傳,他在晚年曾患有老年性便秘,太醫們千方百計地為他治療,但總是療效欠佳。一天,他散步路過御膳房,一股甜香氣味迎面撲來,十分誘人。乾隆走進去問:「是何種佳餚如此之香?」正在烤紅薯的一個太監見是皇上,忙叩頭道:「啟稟萬歲,這是烤紅薯的氣味。」並順手呈上了一塊烤好的紅薯。乾隆從太監手裡接過烤紅薯,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完後連聲道:「好吃!好吃!」此後,乾隆皇帝天天都要吃烤紅薯。不久,他久治不愈的便秘也不藥而愈了,精神也好多了。乾隆皇帝對此十分高興,便順口誇讚說:「好個紅薯!功勝人參!」從此,紅薯又得了個「土人參」的美稱。
紅薯又名白薯、地瓜、紅苕、朱薯、金薯,屬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塊根。據《閩書》與《農政全書》記載,其原產海外,大約在明代萬曆中(公元1589~1608年)傳入我國的福建省,並漸播中原各地。在《醫林纂要探源》(約公元1760年)藥性中,首先記載了它的藥用價值,雲其生用能「止渴,醒酒,益肺,寧心」。熟用能「益氣,充飢,佐穀食」。當代《中華本草》在第6冊、第18卷對其性味功能進行了總結,雲其:「味甘,性平。歸脾、腎經。」功能「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主治脾虛水腫,便洩,瘡瘍腫毒,腸燥便秘」。
現代研究證實,紅薯含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餘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而且,每100克鮮紅薯僅含0.2克脂肪,產99千卡熱能,分別為大米的1/4與1/3,是上好的低脂肪、低熱能食品。再者,本品所含的大量膳食纖維等,在腸道內無法被消化吸收。從而,既能刺激腸道,增強蠕動,促進大便的排洩,對老年性便秘有較好的療效。同時又能有效地阻止糖類變為脂肪,有利於瘦身減肥。故營養學家稱其是營養最平衡的保健食品,最為理想的減肥食物。時下,日本人把烤紅薯作為一種美味健康食品,歐美人還設計出以紅薯為原料製作的冰淇淋、點心、糖果等。
然而,紅薯與其他藥食兼用之品一樣,也不是人人均宜食用。中醫認為,其甘膩斂溼、礙胃滯氣,在不合理服用時,將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引發脘腹脹滿、燒心泛酸,乃至胃脘疼痛等。故食用不宜過量,溼阻脾胃、氣滯食積者應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