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班族來說中午的時間很寶貴,沒必要在午餐上面花太多時間,所以很多人的午餐都是到餐館或者點外賣吃,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人來說這也是一件很糾結的事兒,餐館和外賣可供選擇的飯食種類太多讓人不知道該吃啥,石家莊有一位體格壯實的大叔開餐館21年,去他家餐館吃過飯的人都說這是一家相當任性的餐館,老闆也很有意思。
大叔不是石家莊本地人,每年臘月和夏天都給自己放假回內蒙古老家,寒暑假加起來至少放兩個月,平時星期天大多數也是休息,這大叔的餐館營業時間真是很佛系。每天上午忙活買菜洗菜切肉,中午十一點一刻營業到下午一點鐘,每天的主要營業時間就是中午的兩小時,掙的就是周圍上班做生意人過來吃午餐的生意。餐館不大談不上啥裝修風格,他的餐館也不像別人家的小餐館會在牆上掛一塊大菜單牌子供客人點餐,連菜單本也沒有,他的餐館二十多年從沒有過供人點菜的菜單,到他的飯館不是你想吃啥菜讓他炒,而是他炒的菜都放在桌上你想吃哪盤菜就端過去吃,他這裡的菜價設置的很簡單,就是純大葷菜一個價,半葷半素一個價,全素一個價。
老闆說他這麼做倒也不是為了耍個性,而是小餐館不容易像大飯店那樣固定菜譜去採購食材,他這是小本生意每天逛菜場看到什麼菜價格實惠就大量買什麼菜,而且也不能全部買便宜菜,也得多買一些品種蔬菜,那樣自己炒菜發揮空間大客人吃飯也有得挑選。不少來這裡吃飯的客人都說這種不用糾結吃什麼的感覺真不錯。一些上了年紀的朋友可能看過一部張國立主演的古裝系列電視劇,這部劇可以叫《皇帝的變形記》,也可以叫《康熙皇帝下鄉裝嗶記》,原名叫《康熙微服私訪記》,這部這部電視劇有一個片段就是皇帝到一家飯館吃飯,但是這家飯館是把飯菜裝在一個大碗裡,飯在上菜在下吃到什麼菜全憑運氣。大叔開的餐館就有點兒電視劇的味道。無形中讓客人來這裡吃飯充滿期待。
雖說餐館沒有菜譜,老闆是個不苟言笑壯實的中年大叔,但是每天中午餐館都能坐滿人,比很多裝修漂亮菜品種類繁多的餐廳生意好很多。咱們中國人對器物的定義相當仔細,就拿生活中最尋常不過的盤子來說吧,咱們把深的叫盤子淺的叫碟子,很多餐館裝菜都用淺碟子,看上去菜很多很漂亮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量,而這位佛系大叔用的都是深盤子。餐館裡素菜是6塊一盤子,米飯兩塊錢一人不限量,也就是說如果不吃肉的話在這裡花8塊錢就能吃得很飽。
大叔每天上午把菜準備好之後就開始燒一些大菜,比如大豬蹄子和紅燒雞腿這些菜。然後再炒各種素菜,最後是炒各種肉絲,菜炒好後放在一個電動保溫的平板上等客人自己來挑選。大叔炒菜很捨得放油,各種調味料都挺多,幾乎每一道菜都放醬油。
有人問大叔不搞個菜譜讓客人點菜不怕留不住客人嗎?大叔覺得他沒必要一味地迎合顧客,只要菜味道不錯價格實惠就行了,沒必要整一些虛頭巴腦沒用的東西,他這也不是大酒店,來這裡吃飯的客人也不會覺得有啥不妥的,午飯能吃飽吃好就行了,不是所有餐館都得學海底撈火鍋那樣處處迎合顧客,小餐館有小餐館的營生之道。有人說這不就是快餐盒飯嘛,如果這麼說好像也沒啥問題,可實際上他這裡跟別家的快餐盒飯還是有一點區別的,那就是他這每道菜都是小灶單獨炒出來的,不是大鍋菜一鍋燴。
各位讀者朋友你們當地有類似這樣沒有菜譜,餐館老闆做什麼菜顧客就吃什麼菜的店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