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大帝為了鞏固和加強西漢帝國大一統格局,採取的措施有哪些?

2020-12-18 岢苡1966
漢武帝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一公元前87年)字彘,西漢第七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後世稱之為漢武大帝。

漢武帝

漢武帝統治期間,漢武帝吸取了前幾代皇帝執政的經驗教訓,既有繼承也有發展,多有建樹,合理適時地調整統治政策,西漢帝國出現政治、經濟、文化大一統格局,封建中央集權統治得到鞏固加強,西漢帝國開始進入鼎盛時期。那漢武大帝為了鞏固和加強西漢帝國大一統格局,採取的措施有哪些呢?

一、政治方面:

1、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和限制蕃王的「附益之法」。推恩令規定:諸侯王死後,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為列侯,由郡守統轄,這就削弱了漢初的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強化完善封建法制,打擊豪強地主勢力,維護封建社會秩序。

2、改革官制,加強皇權。打破封侯為相的慣例,起用布衣為相,對丞相完全控制,任用低級的官吏和侍從人員為尚書令、侍中等職,共議軍國大事。形成「中朝」決策機構,其中尚書令權力越來越大,以丞相為首的三公九卿制組成的機構,演化成一般的執行機構,稱為「外朝」。

3、大量選撥人才,重視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加強皇帝對地方官僚的控制。實行察舉制,公元前106年,漢武帝把全國分為13州,每一州作為一個監察區,設刺史一名進行監察。

二、軍事方面:

1、集中兵權,充實中央的軍事力量,改革兵制,建立侍從皇帝和警衛首都的侍從軍和禁衛軍。

2、派衛青、霍去病三次北伐大敗匈奴,使北部邊境得以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西北邊疆。

3、進軍西南夷和南越,在西南夷設立犍為等郡,在南越設置南海等九郡。

三、經濟方面:

1、釆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取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

2、採納桑弘羊的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由國家壟斷鹽鐵的生產和銷售。

3、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增加國家經濟實力。

4、興修水利,開鑿六輔渠、白渠,治理黃河。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

5、改革幣制,公元前115年下令鑄造五銖錢,作為通行全國的法定貨幣,禁止郡國鑄幣。

6、頒布世界最早的治蟲法規。

四、對外關係:

1、朝鮮半島的三韓曾多次派人來漢,晉見漢武帝。

2、漢武帝時,日本有三十多個國家通過朝鮮半島「使譯通於漢」。

3、張騫通西域後,開闢了陸上「絲綢之路」。

五、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大力推祟儒學,在長安設太學,在地方設立學校。太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考試合格後,可以直接擔任官員。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中國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高一歷史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西漢的建立,吸取秦亡的教訓,在政治、經濟上採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兩漢的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又採取了什麼政策?這一時期,在文化上的成就怎麼樣呢?下面我們來學習吧!一、西漢帝國(公元前202—公元9年,都城長安)(一)初期——興(
  • 西漢與東漢
    在我國歷史上,有些朝代被分為兩個部分,如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
  • 新視角教學設計 第4課 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
    ⑴講清漢初統治者劉邦、文帝、景帝實行「黃老無為思想」措施的表現及其帶來的影響,並指出,西漢初年面臨的這些問題,直到漢武帝時才得以解決。⑵結合史料,以思維導圖解讀的方式,歸納漢武帝加強君權和中央集權的措施、開疆拓土、尊崇儒術等舉措⑶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評價漢武帝的功過是非。
  • 同時期的國內外帝王——漢武大帝與凱撒大帝
    1、漢武大帝(前156年-前87年)劉徹,西漢的第一位黃帝,將「獨尊儒術」作為鞏固政權的工具;採用法術、刑名,加強統治。頒行「推恩令」,以削弱割據勢力。設十三郡刺史,加強對地方的控制;經濟方面,實行鹽鐵專營和場輸平準等措施,並打擊富商大賈;農業方面,實行「代田法」,移民西北屯田;曾兩派張騫至西域,加強對西域統治和經濟文化交流,用衛青、霍去病為將進擊匈奴,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 中國歷史上大一統帝國疆域圖(精美圖集)
    大漢帝國是大秦帝國之後的中華第二個大一統帝國。大漢帝國初期,因為戰亂的原因,大漢帝國的領土有了大幅度的縮水。經過幾十年休養生息,漢武帝時期,大漢帝國重新開疆拓土。第一,大宋帝國喪失了養馬地,只能以步兵對抗騎兵,先天不足。第二,大宋帝國的對手,契丹與西夏,已經全面漢化,全面封建化,這樣的對手更加難對付。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大宋帝國依然取得了不小的開疆拓土成績。大宋帝國向西開拓河湟故地,拓地千裡,設立隴右都護府進行管轄。在對西夏的戰爭中,大宋帝國採取逐步蠶食的方法,收復大量領土,將西夏死死壓制在橫山山脈之後。北宋末年,更是收復了燕雲十六州。
  • 華夏大一統帝國的構建
    此外秦代還設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官職:「掌通古今」的博士要通曉古今史以備皇帝諮詢,同時負責圖書收藏;典屬國與典客一樣主管少數民族事務,不同的是典客掌管與秦友好的少數民族的交往,而典屬國則負責已投降秦朝的少數民族;詹事管理皇后和太子的事務。秦王朝建立的這套中央集權機構的政權一直被此後歷朝歷代所仿效。在進行中央和地方的官制改革的同時秦始皇也致力於從經濟、文化等方面鞏固帝國的統一。
  • 西漢皇帝綜合實力排名,漢武帝不是第一名!
    西漢從漢高祖劉邦開始到王莽篡漢之前,一共有12個皇帝,享國210年。是秦朝之後的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 從國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國歷史上的「華夷」與「大一統」
    中國歷史上各民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緊密聯繫,為多民族的「大一統」觀念和格局奠定了基礎;而在「大一統」觀念和格局下多民族之間的互動與治理方式的借鑑吸收,則成為中國歷史上統一多民族國家不斷發展鞏固、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的重要動力。  在關於歷史上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與發展的研究中,「大一統」和「華夷」的關係是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
  • 莫臥兒帝國時期印度有哪些成就?
    阿克巴為了緩和外族統治與當地民族勢力的矛盾,所以在內政方面,採取了鎮壓與寬容相結合的玫策,他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來加強自己的集權統治。阿克巴首先冊封了一位拉其普特的公主為皇后,通過聯姻關係,使他與北印度最強大的政治組織一拉其普特之間建立起鞏固的同盟。另外,對他們的親屬授以極高的級位,給以特殊的榮寵,並且還任命印度教王公擔任政府要職。
  • 西漢時期,統一著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人們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觀念上,對自身所屬的民族如夏族、商族、周族等都有著較強的依賴性和認同感。在這種情況下,述祖性講史的內容集中表現為對本族祖先的活動與本族發展歷史的追述。到西漢時期,述祖性講史由於時代的發展而在內容上發生了兩個方面的變化,首先是黃帝作為華夏共祖的地位得以確立。西漢時期,隨著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 和塞爾維亞領土收復主義息息相關的條款,奧匈帝國方面採取的措施
    今天編就和大家聊一聊。維斯納說他在回維也納的路上搞清了這一切。既然奧匈帝國一向以最嚴格的法律手段來處理這個事件,那麼毫無疑問塞爾維亞對其來說就與塞拉耶佛事件有直接的關係。關於受過訓練的兇手及入境塞爾維亞等方面的相關證據已經掌握得夠多了,只差確認具體是塞爾維亞的哪些組織與之相關。
  • 鹽鐵會議——大漢帝國的重生之路
    鹽鐵會議——大漢帝國的重生之路漢武大帝在位五十六年,連年徵戰,加上帝王的好大喜功導致漢王朝危機四伏,政府財政危機加劇一時間有亡國之禍,武帝末年,他意識到了統治危機的到來,對政策進行了大的調整試圖緩和帝國統治危機。
  • 相隔數百年,都是實行分封制,西周與西漢有什麼不同之處
    西漢王朝的疆域內,原燕趙齊地,吳楚故地,民風剽悍,東方六國舊貴族勢力在當地還頗有影響。如何加強王(皇)權,維護統治和發展,達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使王朝千秋萬代,是西周王朝、西漢王朝統治者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在此背景下,因時制宜的「分封制」應運而生。
  • 為何大一統是中國專屬?
    而高度統一時期,被稱為大一統王朝的漢唐,其政治局面,其「大一統」也是相對的,只是側重點偏向於郡縣制。例如,漢朝是大一統的王朝,但版圖格局卻是與匈奴對峙;唐朝在中晚期,藩亂成為了宿疾。唐朝之後,大一統的元明清三朝,側重點則是朝貢體系。
  • 西漢盛世持續時間為何長於東漢,最後一個原因讓人沉默不已!
    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同為大一統王朝的大漢,西漢盛世持續時間為何長於東漢呢?對於此,我們就需要辯證、客觀地對各個層面進行深度解剖。狡兔死,走狗烹」,西漢高祖劉邦對開國功臣給予壓制,雖然「過河拆橋」飽受世人爭議,但從維護中央集權和鞏固皇權上來看,這不得不說是一條「妙計」,也為後世皇帝維護皇權做出了「好榜樣」!君不見文景期間的周勃、周亞夫父子以及昭宣時期的霍光,雖然他們位高權重,但卻很難對皇權造成根本性的威脅和打擊。
  • 西漢和東漢區別很大,西漢為農民起義扮豬吃老虎,東漢為皇族光復
    1.西漢和東漢實質上是兩個獨立的大一統王朝西漢建立在前,劉邦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左右逢源,扮豬吃老虎,建立了不朽的功業,於公元202年正式稱帝。在西漢建立之後,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都處於軍功地主和內部爭鬥之中,因此西漢初期的國家政局十分並不穩定。
  • 七年級歷史教學設計:漢初的休養生息和文景之治
    教學目標   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西漢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都城;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國之亂。   二、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西漢初年,統治者為什麼要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漢初休養生息政策措施的實施與文景之治局面出現的關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 國家移民局:採取五方面措施加強邊境疫情防輸入工作
    對此,國家移民管理局將採取哪些措施防範疫情經陸路邊境輸入境內? 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在2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表示,依託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聯防聯控機制,加強邊境疫情防輸入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遠端的防控。密切跟蹤毗鄰國家疫情形勢發展,建立信息研判、風險評估機制。
  • 西漢之後,為何那麼多政權都喜歡以「漢」為國號?足足有20個
    秦朝雖然開創了封建時代,但由於是它滅掉了東周,讓正統血脈徹底斷絕;再加上秦朝和儒家互不待見,包括孔子在內的絕大部分儒學代表都不入秦。而秦始皇又弄出了焚書坑儒這檔子事,所以正統就跟秦朝沒有關係了。到了漢朝時期,漢武大帝為了集中權力,看中了儒家推崇的皇權天授,於是開始獨尊儒術。
  • 不只「書同文、車同軌」,秦始皇還幹過精神信仰大一統,同樣偉大
    這些祭祀也是受華夏原始宗教衍生出來的祭祀,秦帝國將其容納到帝國的祭祀中來,構建成為大一統帝國祭祀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一些普通祭祀降格,並設立祠官,由地方祠官主持祭祀。同時廢除了一大批祭祀。秦國這麼做,是為了弱化重要祭祀的地方性,將其統一到國家祭祀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