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的是22勇士還是12勇士?為何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2020-12-11 歷史八卦社

1935年5月,我紅一方面軍紅一師紅一團全體將士,在楊得志、黎林的率領下成功奪取安順場渡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大渡河天險,渡河成功。但是,由於守河的川軍毀壞了大部分船隻,我軍多方尋找也只是找到幾艘小船,要想全軍過河,勢必要浪費很多時間,怎麼辦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軍迅速下了決斷。由已經渡河的紅一團,以及陳賡率領的幹部團,沿著大渡河東岸北上;而由楊成武、王開湘率領的紅四團,則沿著大渡河西岸北上,兩軍前後夾擊,奪取瀘定橋,以便主力部隊從瀘定橋過河。

得知了我軍將要奪取瀘定橋的消息,守河的川軍接到命令:抽掉瀘定橋上的木板,讓紅軍插翅難飛!但由於川軍戰鬥力差,執行能力也弱,等到我軍趕到時,只抽調了一部分木板,這就為我軍的飛奪瀘定橋提供了條件。

為了迅速趕往瀘定橋,與敵人爭奪時間差,我紅四團全體將士一日急行軍240裡,打了川軍一個措手不及。在楊成武、王開湘的指揮下,紅四團挑選出22名勇士,組成突擊隊,由二連連長廖大珠率領,浴血奮戰,突破瀘定橋。此時,紅一團和幹部團組成的東路軍也抵達瀘定橋對岸,雙方合力夾擊,守河的川軍哪裡抵擋得住?他們幾乎是光著屁股,惶惶如喪家之犬般逃得無影無蹤。

飛奪瀘定橋的22位勇士,大多數都犧牲了,甚至大部分都沒有留下姓名。建國後,經過多方查證,只確認了八位勇士的名字,除了突擊隊長廖大珠,還有王海雲、李友林、趙長發、雲貴川、楊田銘、劉金山和劉梓華。記住這些光榮的名字吧,沒有他們的犧牲,哪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呢?

但是由於時代所限,飛奪瀘定橋一事有很多記載上的爭議。在最早期的飛奪瀘定橋中,記載的是21勇士,直到經過楊成武將軍親自確認,才確定為22人。其實之所以出現21人和22人之議,很可能是一開始沒將突擊隊長算進去,記載突擊隊長廖大珠率領21勇士,實際上加隊長就是22人了。

在我軍搶佔大渡河天險一事上,也出現過類似的爭議,就是到底是17勇士還是18勇士的爭議。後來經過親歷此事的聶榮臻元帥、楊得志將軍親自確認,才認定為18勇士。而大渡河18勇士之所以會出現爭議,就是因為率領突擊隊渡河的孫繼先將軍,在最早的描述中沒有把自己算進去,才造成了17勇士的誤記。

1991年,參加過百色起義的革命元勳覃應機在回憶錄《硝煙歲月》中,出現了另一個飛奪瀘定橋的版本。在覃應機的回憶錄中,記載著紅三軍團十三團,在團長彭雪楓的指揮下,飛奪瀘定橋,而當時覃應機擔任突擊隊隊長,率領12勇士成功奪取瀘定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截然不同的版本呢?

其實,這是由於年代久遠,覃應機出現了記憶偏差導致。除了覃應機的硝煙歲月外,其他所有的資料記載,飛奪瀘定橋的都是楊成武、王開湘率領的紅四團。這一點,在黃克誠、王平、張宗遜、李志民、伍修權、張震等革命元勳的回憶錄中,都可以找到佐證。

此外,當時紅一軍團發給朱老總的電文,也可以佐證這一點,電文中說道:

我四團於今晨六時趕到瀘定橋附近,於十七時攻佔瀘定橋,敵向天全退去,餘另告。

那麼當時紅三軍團紅十三團在不在瀘定橋呢?不在,我們看下紅三軍團軍團長彭老總的回憶文章怎麼說的:

我一軍團主力很順利地從安順場渡過了大渡河,擊敗了劉文輝河防部隊;另一部強奪了瀘定橋,使全軍得以迅速北進。三軍團佔天全、蘆山經寶興北進,翻越夾金山,在兩河口與張國燾會合。

看到沒,紅三軍團壓根沒去瀘定橋,他們是從安順場直接坐船過的大渡河哦。我們知道,覃應機是參加百色起義的革命元勳,他肯定不會說謊話的,那麼,為什麼他的回憶錄會出現這種說法呢?這是因為,在長徵途中,紅十三團確實飛奪過一座鐵鏈橋,但這個橋並不是瀘定橋。

我們看下當時朱老總在電文中提到的這件事:

三軍團有奪取天全之龍衣、沙壩頭兩鐵索橋,並相機襲佔天全的任務。雪楓率先頭兩個團由現駐地經思金壩,以一部奪取沙壩頭,主力奪取龍衣。成功則相機襲佔天全,不成則進行下遊架橋

也就是說,當時的紅十三團,在彭雪楓的指揮下,曾經奪取過龍衣、沙壩頭兩座鐵索橋,而當時擔任奪橋突擊隊隊長的,正是覃應機將軍。覃應機寫回憶錄時已經是1991年了,時年已經76歲,而覃應機去世的年份是1992年,一位76歲的老人,回憶起50多年前的事情,出現偏差是非常正常的。

紅十三團奪取龍衣、沙壩頭兩座鐵索橋,同樣是我軍在長徵中的壯舉,只是知名度遠遠比不上飛奪瀘定橋了。最後,我們要說,以廖大珠為首的飛奪瀘定橋22勇士,與以覃應機為首的奪橋12勇士,都是英雄事跡,都值得讚揚。而兩次奪橋的指揮者楊成武、王開湘和彭雪楓,同樣名垂青史,功勳卓著。

最近讀了一本個《苦難輝煌》,對紅軍長徵有著豐富詳細的記載,文筆細膩,閱讀體驗感極佳,能夠很好地了解長徵中的各種細節,厚厚的一大本,只要68塊,性價比還是挺高的,大家感興趣的話,就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吧。

本文作者:搖光。

相關焦點

  • 紅軍長徵途中「飛奪瀘定橋」的22勇士,後來如何?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他是飛奪瀘定橋的少年英雄,臘子口之戰一根竹竿定勝局
    當紅一方面軍紅一團搶佔安順場渡口後,為了大部隊能以最快的速度全體渡過大渡河,中央再下軍令:命令紅四團一日之內趕到安順場北面的瀘定橋,與已經渡過大渡河的紅一團一起,夾河從兩岸北上,奪下瀘定橋!紅四團在楊成武、王開湘的率領下,一日間急行軍320裡,抵達瀘定橋西邊,隨後,紅四團派出由連長廖大珠率領的22名勇士,組成突擊隊,僅用兩小時時間即奪下了瀘定橋,創下了不朽的成績。當時,雲貴川就位列22勇士之中,他利用從小練就的攀巖本領,在瀘定橋木板被抽掉的情況下,攀著生鏽的鐵索越過瀘定橋,將對岸的川軍打的落荒而逃。
  • "飛奪瀘定橋"虛構的?盧毅:臺"國史館"藏有電報
    今年是紅軍「飛奪瀘定橋」勝利85周年。長期以來,「飛奪瀘定橋」一直被視為紅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典型戰例。但近年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甚至以訛傳訛,混淆視聽。如英籍作家張戎宣稱:「其實,在瀘定橋根本沒有戰鬥。
  • 川軍老兵揭開謎題,紅軍飛奪瀘定橋時,敵軍為何沒能守住?
    大家可能看過《勇士》這部電影,裡面的紅軍戰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攀鐵索搭木板的神勇身影,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而之後,這座由堅信勝利的意志和為勝利犧牲自我的勇氣搭建而成的長橋,讓紅軍部隊順利的度過了大渡河,完成了之後一系列的戰略勝利。
  • 飛奪瀘定橋:紅四團一天行軍240裡,拿下紅軍生死存亡一戰
    那就是左岸的紅軍主力因為無法過河而被殲滅,但至少還是有一部分紅軍突圍了出去。不過,如果紅軍主力都沒有了,那麼剩下的這一小部分紅軍又能在環境惡劣的川西地區打出多大的局面呢? 所以,就當時的情況而言,中央紅軍其實是已經近乎陷入絕境。能夠幫助紅軍扭轉敗局的只有一個地方,那就是瀘定橋。只要紅軍趕在國民黨追兵之前,奪取到瀘定橋,並且從這裡過河,那麼紅軍便能絕處逢生。
  • 201 鐵鎖橫江-瀘定橋
    瀘定橋又稱為鐵索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瀘定橋位於中國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相傳康熙帝統一中國後,為了加強川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橋,並在橋頭立御牌。瀘定橋兩岸的橋頭古堡為漢族木結構古建築,為中國獨有。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於康熙45年(1706年)。
  • 大旅遊時代瀘定橋紅色景區如何「突圍」?
    長徵時期,在此發生的飛奪瀘定橋戰役、以及「大渡橋橫鐵索寒」等膾炙人口的詩句,賦予了瀘定橋長徵裡程碑的重要地位和深厚的紅色歷史文化內涵。在紅色旅遊蓬勃發展的時代,瀘定橋,作為老牌的紅色旅遊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今年也鄭重決定發揮出長徵時的突圍精神,力求在眾多紅色景區中突出重圍,打造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示範地、中國紅色第一橋!
  • 《勇士》曝主題曲MV TFBOYS唱響《不息之河》
    電影《勇士》由李東學、于小偉、聶遠、宋佳倫、徐洪浩、王梓程、鄭好、曾肖龍、林妙可、寧寧出演。影片以紅軍長徵途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史實為原型。作為課本上耳熟能詳的故事,「飛奪瀘定橋」是幾代人共同的記憶,此次重現大銀幕,亦將煥發出不一樣的新生力量。電影《勇士》將於10月14日全國公映。
  • 鎧甲勇士:奧飛註冊鎧甲勇士封神鎧甲商標,粉絲表示續作還是動畫
    鎧甲勇士系列雖說和日本一些主流特攝還存在一些差距,但在國內來說的話鎧甲勇士系列的質量還是相當不粗的。畢竟日本主流三大特攝基本上都有了半個世紀的歷史,存在一些差異性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在今年奧飛註冊了鎧甲勇士封神鎧甲的商標,這一舉動還是引起不小的討論!
  • 40噸鐵鏈的瀘定橋,是怎麼一年建成的?古人的智慧讓人嘆服
    現在趙州橋依然會吸引了很多遊客觀望,大家都會去趙州橋上打卡拍照,去領略一下我們古人智慧的結晶。趙州橋固然出名,但大家別忘了,我們課本上還學過別的橋,瀘定橋就是其中一個。四川省的瀘定橋,想必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近代史時期,飛奪瀘定橋的故事了吧。瀘定橋作為連接漢藏兩地之間的交通要道,將湍流放置於人們腳下,成為兩地來往的必經之路,也成為了自修成以來的兵家必爭之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 《暗殺遊戲》《圓夢巨人》《勇士》首映!
    普通商船上為何有大量毒品?一樁悲劇背後所隱藏了什麼驚天陰謀?層層謎團等待被解開……二號廳   毛澤東在1925(免費紅色電影) 18:40     二號廳   勇士    20:20     影人:寧海強 / 李東學 / 于小偉 / 聶遠 / 宋佳倫簡介:電影《勇士》以紅軍長徵途中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英雄史實為原型,展現勇士們在敵人的圍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戰生死…
  • 川軍為何守不住瀘定橋?火力太弱,後路也被包抄
    對於飛奪瀘定橋這一英雄故事,相信不少人應該都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看到過,書中所寫的場景極其兇險,紅軍戰士只能在鐵索上爬行前進,周圍是敵人猛烈的火力攻擊,在爬行的過程中還要使用武器進行反擊。但是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又是真實的歷史,那麼當時的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瀘定橋原本沒有軍隊駐守,是川軍在留意到紅軍的行軍方向後,才匆忙派遣了李全山第38團到瀘定橋應戰,而且總兵力僅幾百人。當川軍到達瀘定橋後,剛把橋上的木板卸下,還沒有好好休息,紅軍就已經趕到了橋對面,所以這支川軍並未做任何戰前準備。
  • 【方志四川•資治】紅軍飛奪瀘定橋什月坪「起飛」的思考與探索
    毛澤東主席《七律·長徵》中的這句詩我們都很熟悉,其中「鐵索寒」指的就是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戰鬥。飛奪瀘定橋的故事早已選入小學課本,幾乎家喻戶曉,筆者在這裡不再贅述22名勇士奪橋過程的激烈和奪橋勝利後的喜悅,而是通過重溫從石棉什月坪「飛」到瀘定橋的那段紅色歷史,揭開背後鮮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蘊含的深厚意義。
  • 瀘定橋到底有多牛?
    一座建成於十八世紀初的西南古橋,難度更堪稱升級版:瀘定橋。在中國近現代革命戰爭史上,坐落在今天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境大渡河畔的瀘定橋,是一座多次見證重大歷史的橋。這裡既記錄了石達開的悲愴一戰,更縮影了紅軍勇士們的壯烈奇蹟。但放在世界橋梁科技史上,瀘定橋,也是一座開創了奇蹟的橋。
  • 打卡紅軍當年浴血奮戰的「瀘定橋」,大渡河的水流依然很急
    四川的「瀘定橋」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因「飛奪瀘定橋」戰鬥而聞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紅色旅遊勝地之一。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途經瀘定橋,以22位紅軍為先導的突擊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在鐵索橋上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衛。瀘定橋河寬數百米,終年水流湍急、深不可測。
  • 瀘定橋之戰,敵軍為何不直接炸橋單單拆了木板?川軍老兵道出真相
    今天我們所說的「飛奪瀘定橋」就是其中的一個片段而已。飛奪瀘定橋的歷史背景故事發生在工農紅軍順利橫渡大渡河之後,當時紅軍面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事實真相浮出水面在不斷的走訪中,一名親身參與飛奪瀘定橋的川軍老兵說出了實情。
  • 變形金剛——飛箭勇士
    ,今天來聊超能勇士中的另一位女性角色——飛箭勇士。不過好在第一個發現她的是犀牛勇士,被犀牛勇士一通修理,好歹還是修好了,起碼掃描修通是恢復了,但是就是還有一個問題,這個所在的區域非常荒涼,在掃描範圍內沒有生物啊,好在最後的關鍵時刻飛來了一隻鳥,這才成功獲得野獸形態,成為了飛箭勇士。唉,當初如果變異變體是狼蛛勇士或者是犀牛勇士先找到的話,估計也能活下來。
  • 飛奪瀘定橋時,敵人為什麼只拆木板而不炸橋?川軍老兵說出了答案
    現如今的中國之所以有不錯的發展,正是老一輩革命家用生命拼死換來的,可以說沒有他們的無私付出,我國就不會有今天的成果。這段歷史必須銘記,而他們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尊敬。提到這些革命先驅就必須提到紅軍,他們的精神一直被我們歌頌至今。
  • NBA常規賽勇士戰勝快船,領先22分的快船為何被勇士大逆轉?
    北京時間12月9日,金州勇士主場迎戰洛杉磯快船,在落後22分的情況下,勇士完成了超級逆轉,最終以115-105戰勝快船。 勇士在第三節最多落後22分,卻在第三節末和第四節初打出了一波32-7的高潮,直接將比分反超。帶領勇士完成這波高潮的,就是庫裡和一眾替補。 勇士的替補打得有多好,看正負值就知道了。達米恩·李+22、帕斯卡爾+21、貝茲莫爾+16、穆爾德+27、沃納梅克+6、盧尼+10。
  • 東部大黑馬力克勇士,特納22+12,庫裡20分威金斯22+7
    NBA常規賽,金州勇士隊最近連戰連捷,兩連勝升到西部第六名,庫裡狀態回暖之後,勇士全隊的實力也在提升。步行者6勝4負東部排名第四,布羅格登、奧拉迪波和小薩博尼斯最近打得非常不錯,步行者的黑馬實力很強。勇士和步行者相遇,誰能更勝一籌?勇士如果能夠爆冷擊敗大黑馬步行者,他們會繼續升到西部第五,可惜,拒絕爆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