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法關鍵是筆鋒,筆鋒關鍵是中鋒運筆,中鋒運筆關鍵是提按頓挫

2020-12-12 書法有雲

今天來聊一聊筆法。

筆法,我們在書法中又將它稱為「用筆」或者是「運筆」,他是書法學習和創作的關鍵。古往今來的書法大家們都用自己的書法實踐來探討筆法的問題,有的談論點畫的寫法,有的論述筆鋒的運行,還有的談一些運腕的方式等等。

關於筆法的定義,有人總結概括為:筆法可做廣義和狹義的兩種解釋,廣義的是指使用毛筆的方法,狹義的是指字中點畫的寫法。這種概括性的定義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因為,使用毛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寫好點畫。也就是說筆法的存在是為點畫服務的。

中國的書法歷史將近3000多年,人們的審美習慣認為具有質感與力度的點畫是富有藝術魅力的。所謂的質感就是點畫給人們的一種形狀感覺,所謂力度是指點畫深入紙內凝重沉實的感覺,而以上的質感和力度的感覺,主要是通過筆法裡頭的一個共同原則:中鋒用筆來實現的。

中鋒用筆,就是筆鋒在運行中處在點畫的中間,墨汁由筆鋒注入紙面後向兩邊洇化中間濃而兩邊淡,使線條呈現立體感。

做到中鋒用筆他的基本要求是:首先執筆要正,執筆正筆鋒自然就正,其次要注意提按頓挫的應用。我們在寫字的時候,一旦落筆運行,筆鋒就會偏向運行的反方向,筆鋒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加以調整就直接轉向,筆鋒勢必會偏向一邊,就會出現偏鋒的情況。因此在轉折的地方必須要注意筆鋒的調整,以此來保證中鋒運筆。

提按頓挫的理解

提,就是提起筆桿,靠筆毛自身的彈性使筆鋒回復到正中位置;

按,就是在提的基礎上按下筆鋒轉換方向寫下面的筆畫;

頓挫,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是一種蓋印章的動作,需要向四面轉動,在轉動中使筆鋒得到調整,復歸到垂直的位置。

筆法的關鍵是筆鋒,而筆鋒的要求是對中鋒的把握,而要把握中鋒運筆按頓挫是關鍵。

相關焦點

  • 筆鋒
    1.中鋒又稱正鋒,執筆較端正,筆鋒平鋪紙上,保持在線條的中間,畫出的線條圓渾、勻整、厚重、含蓄而具有彈性,這是書畫中最重要的筆法。常用中鋒勾花卉輪廓、葉脈、勾禽鳥的眼、嘴、腿、爪等結構嚴謹、勁健、豐實的形象。寫意花鳥畫疏放瀟灑,僅用中鋒是不夠的,必須中側結合,才能做到橫塗豎寫、揮灑自如。
  • 中鋒用筆沒那麼簡單,中鋒用筆的秘訣其實是這一點
    說到寫書法,就不得不說運筆方法,但運筆方法以「中鋒行筆」是為各書家所強調的,但就這個「中鋒」絕不僅僅是說說而已。運筆之法是書法藝術的基本技法,也是所有書法愛好者都需要了解的一個書法基礎知識。那麼什麼是運筆法呢?掌握這些用筆方法到底有那些作用呢?運筆技法又有哪幾種呢?
  • 筆鋒使用技法23種,一次全教給你!
    01/中鋒又稱正鋒,執筆較端正,筆鋒平鋪紙上,保持在線條的中間,畫出的線條圓渾、勻整、厚重、含蓄而具有彈性,這是書畫中最重要的筆法。常用中鋒勾花卉輪廓、葉脈、勾禽鳥的眼、嘴、腿、爪等結構嚴謹、勁健、豐實的形象。
  • 筆法的秘訣是什麼?
    千變萬化,也是組合而成,無非如下這幾個要素: 1.筆按下的重與輕,重則粗,輕則細。 2.筆鋒的正與側。正,則莊重厚樸,側,則浪漫飄逸。 3.運筆的遲與速。遲則凝重,速則輕捷。
  • 楷書中鋒與側鋒運筆轉換技巧分析,如何轉鋒
    #精華視頻#在上一節中我們對運筆的中鋒與側鋒進行了分析,並對中鋒和側鋒運筆產生的形態進行了說明,本節我們對運筆過程中中鋒與側鋒的轉換技巧進行說明在楷書的書寫過程中,筆畫往往結合著中鋒與側鋒進行運筆書寫,我們如何熟練地對筆鋒進行轉換,決定了我們筆畫的形態。
  • 寫意鯉魚的畫法示例|墨色|用筆|筆鋒_網易訂閱
    步驟一:掌心向下執筆,臥鋒落紙,向右上方運筆,並在運筆的過程中將筆鋒緩緩提起,將臥鋒用筆在逐漸提筆的過程中轉換為中鋒用筆,使筆觸逐漸變細並拖出尾柄。隨即勾出尾鰭的一半。之後再加一筆,勾出尾鰭的另一半。
  • 書法理論|筆鋒使用精髓
    在書法的學習中,用筆使墨,結構布局,形式章法等均為其中尤以筆法為其核心,而書法之中又首推筆鋒的運用,對如何利用毛筆的筆鋒來寫出高質量的線條,自古便有界定
  • 中鋒和側鋒的相互相成
    該如何理解書法中的筆筆中鋒和中側相輔呢?筆筆中鋒是對書法用筆嚴謹,起承轉接的提按中力感和質感的本位體驗。中側鋒互用是對筆筆中鋒的有效補充和多角度詮釋,讓書法的用筆更趨理性和完美、豐富。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認為:只有很好地理解了中鋒用筆,才能更明晰地體驗中側鋒並舉的魅力無限。反之,只有充分感知了中側鋒互用的妙處,才算對筆筆中鋒有更立體的認知。這時從學書者對中鋒和側鋒綜合應用的角度來理解中鋒和側鋒的。書法中的筆法變化原則,應以中鋒為要,其它輔之。但中鋒行筆要使之八面生鋒才能盡顯變化。這裡就需要側鋒的融入。
  • 「絞轉」的筆法在用筆時要不停的換面,這是怎樣做到的?
    如是,書法中的「筆法」就被按照毛筆的運動方式簡化為三種——「平動、提按和絞轉」。「平動」就是毛筆在一個平面內前後左右的運動,「提按」是指毛筆在空間的上下運動。那麼是「絞轉」呢?中央美院的博導邱振中把它定義為「筆毫與紙接觸的錐面不斷發生變換的旋轉運動」,又稱「筆鋒不會離開紙面並做連續的滾動」,並且把這種絞轉的筆法說的神乎其神。
  • 如何練好中鋒
    書法中的筆鋒較多,一般是指字畫中的鋒芒,是運筆時,筆鋒產生的結果。筆鋒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實鋒、虛鋒、全鋒、半鋒等八種。其中中鋒是書法中的主筆,即正鋒,歷來書家多主張「筆筆中鋒″。中鋒用筆,頓實厚重,為之法也!
  • 張旭與徐渭筆法比較——一個「平動、絞轉」一個「提按、頓挫」
    筆畫是具體可見的,是靜態的,而筆法是時間性的,是無法從作品中直接觀察的,是書法作品以外的東西,但卻是形成和決定書法作品優劣的關鍵。所謂筆法,邱振中先生在《關於筆法演變的若干問題》中認為,筆法所研究的是筆鋒的運動形式,即「所有的筆法都能分解為絞轉、提按、平動這三種基本的運動,任何複雜的筆法,都可以由這三種基本的運動組合而成」,文章進一步認為「平動是各種書寫工具、書寫任何文字都離不開的基本運動方式;而絞轉、提按卻是給書法線條帶來無窮變化的兩種獨立運動」。
  • 書法筆法——執筆的方法和書寫的姿勢
    虞永興《筆髓》,云:「筆長不過六寸,一真、二行、三草」,這是約言執筆去筆頭的遠近。唐張懷瓘云:「執筆亦有法,若執淺而堅,掣打勁利,掣三寸而一寸著紙,勢有餘矣。若執筆深而束,牽三寸而一寸著紙,勢已盡矣。」一般的原則是:寫小字及楷書時,執筆部位可偏下;寫大字或行、草書時,執筆部位可偏上一些,這樣筆鋒運轉幅度大,筆法流轉靈活。
  • 國畫中的基本筆法和基本墨法介紹,新手收藏!
    基本筆法1.基本運筆技法中鋒筆管垂直,行筆時鋒尖處於墨線中心。用中鋒畫出的線條挺勁爽利,多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2.筆鋒的運用運筆的快慢、提按、轉折、順逆、虛實都是用筆的節奏變化產生的,在節奏變化中最明顯與最重要的是快慢變化。快慢指行筆過程中左右前進速度的急緩,即行筆的快慢。
  • 《靈飛經》筆法與藝術賞析
    《靈飛經》筆法之妙筆法是書法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執筆、運筆、用筆三方面內容。一、學書貴用筆,用筆貴用鋒。點畫用筆是筆法的最終實現和具體反映,故而人們常把筆法歸結為用筆。古人曾說道:學書貴用筆,用筆貴用鋒。確實,一千多年來書家總結出來的用筆方法都是圍繞如何用好鋒而展開的。古人總結的用筆法至多至繁,還時時夾雜一些神秘色彩。二、使轉自然,筆斷意連。
  • 圖解「八面出鋒」,原來筆是這麼用的!
    關健是能夠「立鋒」運筆,筆鋒立起,不專門倒向哪一邊,「鋒正則四面勢全」,這 時無論走向哪個方向都得中鋒。所以,凡頓筆後,(不管在起筆或在運行中段)均要盡力將倒下的筆鋒撐立起來,要撐起筆鋒,要領是兩個字——「回頂」(古人著述中常見的回鋒、挫鋒、蹲鋒、駐鋒等,都是指把筆回頂一下,用勁的輕重深線有別而已),是運筆中最要緊的技術動作,是功力的標誌,掌握之後,很多運筆問題都以此迎刃而解。
  • 一文搞懂書法中的「筆鋒」
    蔡邕(yōng)說「令筆尖在點畫中行」,即指中鋒用筆。中鋒運筆時,筆尖時刻保持在線條的中心部位,落紙後,筆尖的方向和筆運行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中鋒行筆時,筆尖在筆畫中間,兩邊的筆毫一齊用力,墨跡向兩邊滲透均勻,寫出來的筆畫厚實、凝練。中鋒在篆書、楷書、隸書中運用的特別廣泛。 二、側鋒
  • 終於分清什麼是八鋒、正鋒、中鋒、偏鋒、藏鋒、隱鋒、露鋒
    所謂「八鋒」就是指八種用筆的方法。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解釋為:「筆鋒有 中鋒、側鋒、藏鋒、露鋒、實鋒、虛鋒、全鋒、半鋒八種。」正鋒是運筆方法中的一種,它指的就是中鋒,強調書寫時筆鋒要保持在點畫的正確 位置。
  • 古人說中鋒
    徐用錫嘗云:「用筆者,柳誠懸所云「筆正」也,筆正則鋒中。」可見柳公權所謂的「筆正」就成了「鋒行畫中」的技術註解。行筆過程中若筆鋒不得「中」時,則須用捻管或提筆之法來調鋒。以「鋒行畫中」為「中鋒」者認為:由於筆鋒行於筆畫的中間、中心,輔毫行於筆畫的兩側,墨從筆鋒處注入紙面,體現在點畫形質上,則一畫中墨色會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