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海軍將於21日接裝首艘裝備「鎧甲-M」防空系統的軍艦

2020-12-22 科技生活快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1月18日消息 俄羅斯國防部新聞與信息管理局海軍發言人伊戈爾·德加洛表示,俄海軍將於11月21日接裝第一艘裝備「鎧甲-M」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軍艦。

消息稱:「根據俄羅斯海軍總司令葉夫梅諾夫的指示,22800型『奧金佐沃』號小型飛彈艦的列裝儀式將於11月21日在波羅的斯克舉行。」

消息顯示,「奧金佐沃」號將成為俄羅斯海軍首艘裝備「鎧甲-M」防空系統的水面軍艦。

據悉,22800型「奧金佐沃」號小型飛彈艦成功完成國家測試的消息於2020年11月14日宣布。俄海軍總司令在幾天後批准了接收單。

俄羅斯22800型小型飛彈艦裝備有高精度武器,即「口徑」系統、「鎧甲-M」防空彈炮系統以及現代化指揮、無線電技術裝備、無線通信、導航、無線電電子鬥爭和對抗、反破壞武器系統,便攜防空飛彈系統。

相關焦點

  • 俄海軍核動力巡洋艦將升級改造,恐成為水面艦艇編隊「航母殺手」
    但不像空天軍和陸軍還保有大量裝備,俄海軍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一直處於萎縮狀態,尤其是大型水面艦艇的補充遲遲無法到位,使得俄羅斯海軍在面對美國海軍挑釁的時候多少顯得力不從心。作為少數幾艘俄海軍大型水面艦之一,也是俄海軍北方艦隊旗艦。更是目前世界上服役的唯一一型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俄羅斯水面力量的一面旗幟。近年來,有關彼得大帝號進行大修升級的消息接連不斷,它到底情況如何?
  • 身披「隱身衣」火力強大 新型護衛艦將提升俄海軍戰力
    參考消息網5月21日報導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5月20日報導稱,俄海軍20386型護衛艦將採用聚合材料作為偽裝手段來躲避敵方雷達探測。相關內容編譯如下:俄海軍20386型(輕型)護衛艦的上層建築將塗上聚合物塗層——這有助於吸收和耗散雷達波。
  • 2020年,沒錢也要造軍艦,俄海軍勒緊腰帶,推出海牛號核動力航母
    收到1艘潛艇,8艘水面艦艇,17艘快艇和保障船,4套「舞會」和「稜堡」岸防飛彈系統,1萬多件現代化通信技術裝備。俄羅斯海軍艦艇在2019年共完成111次遠洋航行,目的地包括北極地區,大西洋中部和北部,加勒比海以及亞丁灣的海盜出沒區域,還積極參加位於東南亞和印度洋的聯合演習。
  • 22350M型護衛艦:俄海軍中堅力量繼承人
    小而兇 體重翻倍  22350M型護衛艦:俄海軍中堅力量繼承人  專家聊裝備  關於俄羅斯22350M型護衛艦的消息已經屢見報端。俄羅斯媒體近日刊文稱,有關新軍艦俄羅斯22350M型護衛艦的大部分資料是保密的,已知的是排水量為8000噸。
  • 越改越小,俄羅斯將7000噸排水量軍艦改成護衛艦,已服役32年
    按照俄羅斯軍方計劃,2020年底,俄海軍,將開啟沙波什尼科夫上將號反潛艦的改造工作。改造後該型軍艦將成為一艘護衛艦。 為了提升該型軍艦的綜合作戰能力,沙波什尼科夫上將號反潛艦還將艦首B炮位,改裝成16單元可兼容反潛,反艦,陸攻等多種飛彈的3S14垂髮系統。
  • 俄羅斯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對抗巡航飛彈新利器
    特別是在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已經開始研製全新的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為此俄羅斯必須加強自身的防空能力,才能有效對抗美國的新式飛彈武器。從2019年至今的俄羅斯多次防空大演習中,代號為"鎧甲S1"的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成為俄軍末端反導系統的核心。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由俄羅斯圖拉儀器製造公司研製,是目前俄羅斯最先進的末端防空反導系統。
  • 「核海獸」復出——俄海軍「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據稱,完工後該艦將成為俄海軍中除航母外,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同時也將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再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傳奇。冷戰產物俄羅斯是傳統的海上強國。另據報導,該艦還將搭載「鋯石」高超音速飛彈,射程超過500千米。該彈也被集成到這組發射系統中,提升了該艦的打擊力和威懾力。防空飛彈方面,保留原先的S-300F系統垂直發射系統,用於發射最新型48Н6E2遠程防空飛彈。其最大射程150千米,總共搭載96枚。
  • 俄海軍「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升級...
    據稱,完工後該艦將成為俄海軍中除航母外,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同時也將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再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傳奇。冷戰產物俄羅斯是傳統的海上強國。另據報導,該艦還將搭載「鋯石」高超音速飛彈,射程超過500千米。該彈也被集成到這組發射系統中,提升了該艦的打擊力和威懾力。防空飛彈方面,保留原先的S-300F系統垂直發射系統,用於發射最新型48Н6E2遠程防空飛彈。其最大射程150千米,總共搭載96枚。
  • 首次試射「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俄北極集團軍防空部隊首次在亞歷山大地島完成「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試射。 俄北方艦隊新聞處8月8日宣布,此次發射的是無彈頭飛彈,旨在檢驗該系統在高緯度地區的性能。測試由部署在亞歷山大地島「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的戰術部隊執行。
  • 俄新型艦載鎧甲-M系統,到底有多強大?
    眾所周知俄羅斯有這樣的傳統,俄羅斯的軍艦上武器堆砌非常嚴重,滿滿的重金屬味道。俄羅斯的航母上都部署大型反艦飛彈,遠程防空飛彈。小型艦船上也是如此,可謂武裝到牙齒,這是俄羅斯的一個傳統。這艘小型艦船上安裝了俄羅斯最新版本的彈炮合一武器系統「鎧甲-ME」。「鎧甲-M」是「鎧甲-S1」陸基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的海基型,最新版本是「鎧甲」-ME型近防彈炮合一武器系統,該系統於2018年研製出來。「鎧甲-ME」彈炮合一防空系統主要是對空防禦,和攔截反艦飛彈武器。據俄羅斯方面披露,這套系統能夠同時攻擊4個飛行速度超過1000米/秒的來襲彈藥或者是飛行目標。
  • 投入不小,俄多用途登陸艦開建,這艘軍艦能搭載50輛裝甲車輛!
    在這種情況下,俄海軍肩負著在戰略一線應對北約壓力的重要使命。為了遏制北約的囂張氣焰,俄軍開始打造重點方向的主力艦隊成為當務之急,其中以北方艦隊最具代表性。波羅的海、黑海與地中海被認為是俄羅斯與北約對抗的焦點地區,這裡幾乎每天都有北約軍艦與軍機靠近的消息傳來。為應對這些威脅,北方艦隊近年來的水下潛艇數量不斷下「餃子」,水面艦艇不斷得到升級,還裝備了新的超音速反艦岸防飛彈。
  • 俄羅斯暫停開發大型軍艦,莫斯科號巡洋艦大修後繼續服役
    這意味著俄海軍的大艦夢再一次擱淺。而作為應對,俄海軍的光榮級巡洋艦首艦莫斯科號終於完成了大修,將於5月9日勝利紀念日再次進入黑海艦隊服役。圖為俄海軍軍艦從領袖級的參數來看,俄海軍也算是頗為懷念那個大紅海軍的怪獸時代。領袖級艦長200米,寬20米,排水量達17500噸,採用了核動力。
  • 俄海軍光榮級巡洋艦莫斯科號完成升級,重返部隊服役
    該艦長186米,艦寬20.8米,滿載噸位達11490噸,使用大型燃氣輪機主機,最高航速可達32節,是俄海軍中少數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大型水面艦艇,也是蘇聯時代,紅海軍的核心主力巡洋艦,其地位僅次於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和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
  • 俄海軍無畏級驅逐艦大升級,反艦火力超過055,未來10年已定型!
    無畏級驅逐艦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就在前不久,首艘經過改裝後的無畏級驅逐艦「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前出日本海進行一系列海上測試工作,引發外界關注。改裝後的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從目前已經掌握到的信息來看,此番針對無畏級的改進主要涉及到火力系統的層面:將艦首的一座AK-100型火炮替換成新型100毫米速射炮,同時將另一門AK-100
  • 臺灣專家擔心大陸對臺灣軍艦實施「飽和攻擊」
    據臺媒報導 蔡英文前天主持沱江級巡邏艦首艘後續艦下水、首艘快速布雷艇交艇典禮,但相較於小型水面艦發展順利,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系研發工作卻遭遇挑戰。臺灣專家呼籲,大陸在戰時可能對臺灣艦艇施以「飽和攻擊」威脅下,新型巡防艦務必採用「神盾」戰鬥系統或同等戰力,才能精進區域防空能力以肆應敵情威脅。臺灣康定、成功、濟陽三型巡防艦皆服役逾20年,尤其曾為美國海軍一份子的濟陽級巡防艦,更是自1970年代服役迄今。
  • 單35mm轉膛炮的防空精銳——談談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在最近的央視節目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展示了一種輪式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系統,安裝了4枚天燕90防空飛彈,其單管35mm炮還採用比較少見的轉膛設計,他就是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VN-1車重21噸,而SWS2的戰鬥全重23噸,可見其炮塔增重之多,其最大公路速度也從100公裡/小時降到了90千米/小時,其車體尾部開有兩扇尾門,分別為人員進出門以及動力系統維修門。當然選擇了VN-1就意味著最高承載重量受到限制,那麼就得在炮塔上做文章來減重。
  • 俄「核巨獸」將復活,搭載400多枚飛彈,專門對付美航母戰鬥群
    到了21世紀,美國憑藉其性能優越的11艘大型核動力航母,建立起了完備的航母作戰體系,使得美國海軍具備了強大的遠海打擊能力,並穩坐世界海洋霸主的地位。 原本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幾乎就已經包括了所有海上作戰的武器系統,比如「花崗巖」反艦飛彈系統、由SA-N系列防空飛彈組成的防空系統等,能對航母這種大型水面戰艦進行有力的打擊。
  • 用輕型艦艇傳承「武庫艦」的傳統,俄海軍22350型護衛艦做到了
    ,具備良好的隱身能力,22350型護衛艦還整合了俄羅斯現有的各種新設備和系統,可以說是現代俄羅斯艦艇科技的集大成者,雖然被命為護衛艦,但在俄海軍的計劃中,該型艦艇將在很長的時間裡保持海軍艦隊的主力位置。
  • 從紅場瞻望戰場,俄羅斯受閱武器裝備有何「弦外之音」?
    由此可見,未來俄將形成以圖-160M、圖-22M3、米格-31K為主要平臺,涵蓋戰略、戰役、戰術多個層次的「超聲速空中打擊平臺+高超聲速飛彈」打擊體系,這是近年來俄武器裝備建設的重大成果,是可以對戰略對手形成優勢的重要領域。空中隱身打擊力量方面,蘇-57戰鬥機的現身備受關注。和5月9日空中閱兵時一樣,依然是不多不少的四機編隊。
  • 驅逐艦中的「偏科生」:專注防空、其餘性能平平的051C驅逐艦
    「裡夫」M區域防空飛彈系統是前蘇聯時代開發的基於S-300F區域防空飛彈的艦載型號,該系統裝備的30N6E1型「墓石」單面旋轉陣面式相控陣雷達,工作在S波段,探測距離可達300千米。有低空、中高空、彈道飛彈三種掃描模式,最多可以同時跟蹤48個目標,並引導12枚飛彈攻擊其中的6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