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蔣蔣的兵工廠
在最近的央視節目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展示了一種輪式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系統,安裝了4枚天燕90防空飛彈,其單管35mm炮還採用比較少見的轉膛設計,他就是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中小國家的牽引式防空高炮在日益強大的空對地火力面前已經顯示出了組成鬆散、作戰空域小、機動能力不足的重大缺點,急需一款擁有全天候晝夜自主行進間作戰能力和多層次的高效火力打擊能力的新型輪式防空炮,這就成為SWS2的研發背景。
SWS2型彈炮結合系的總設計師為裴益軒,立項研製時間為2013年,北方工業於2016年在珠海航展上展示,採用了VN-1型8X8輪式裝甲車底盤,也可換裝其他底盤。VN-1型輪式步兵戰車是在自用的ZBL-08輪式步兵戰車改進的外貿版,採用箱形承載式車體,輪式8×8布局,安裝有河北華柴按許可證生產的330千瓦德國道依茨BF-6M 1015CP中冷增壓V型水冷式柴油機,安裝有自動變速操縱系統,H型傳動系統,滑柱擺臂式獨立懸掛,助力轉向和雙氣動迴路制動系統等,SWS2在其基礎上改為動力後置、駕駛艙前置、戰鬥艙中置的布局,還新增了前駕駛窗,該車有3名乘員,分別是駕駛員,車長和炮手,並排坐在車輛前部的駕駛室內。VN-1車重21噸,而SWS2的戰鬥全重23噸,可見其炮塔增重之多,其最大公路速度也從100公裡/小時降到了90千米/小時,其車體尾部開有兩扇尾門,分別為人員進出門以及動力系統維修門。當然選擇了VN-1就意味著最高承載重量受到限制,那麼就得在炮塔上做文章來減重。
該車車體中央上部安裝有一個可以360度轉動的大型無人炮塔,無人炮塔前部為了減重只安裝有一門35毫米轉膛炮,右側安裝有四枚天燕90防空飛彈,左側安裝有三合一光電跟蹤系統轉塔,炮塔後部安裝一部搜索/跟蹤一體式相控陣雷達,一體化程度非常高。
雖然SWS2使用了單炮管,但是其設計師卻宣稱該炮的射速是PG99牽引炮單管550發/分的兩倍,達到1000發/分以上,因為其應用了轉膛炮技術。轉膛炮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大左輪槍,炮管後面是一個轉輪彈槽,轉輪後面安裝一個不斷往復向彈槽內裝彈的自動機,因為只需要按固定線路推彈,其結構可以做得比較簡單可靠。
SWS2的單管35mm轉膛炮採用採用的是內能源驅動導氣式設計,在射擊前需要是用壓縮空氣從炮塔吊籃內的彈藥箱提取3發炮彈裝進轉輪彈槽,在擊發後通過燃氣驅動自動機進行撥彈、輸彈和轉膛連射的,需要根據之前轉輪裝填的彈種在火控系統上選定模式,因此無法在射擊過程中切換彈藥。該炮的垂直方向射界-2°~85°,最大作戰斜距4000米,最大有效射高3000米,車上攜帶400發備彈,採用雷達和光電設備控制,並且具有使用35毫米阿海德炮彈的能力。該炮具有重量較輕、體積較小、射速較高、結構簡單、動作可靠的多重優點,但其研製和生產的難度也是超級高的,比如彈膛定位機構必須要有高精度,身管和轉輪之間密閉性要非常好防止容易漏氣,還要做好對轉輪的散熱,防止火藥自燃,在材料選取、加工工藝、加工精度、裝配水平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技術要求。
國外類似結構轉膛炮
我國為了給09式高炮引進射速更快的火炮,曾經選擇了南非的GA35簡化版火炮,其零件數量比瑞士的原版KDC從294種減少到143種,但很快就暴露出了大量的故障,而且都是當時中國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後不得不花高價進口瑞士轉膛炮重新研製,期間也是特別艱難。SWS2輪式底盤比較輕,射擊過程中的衝擊振動對立靶密集度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SWS2在火力控制上做一些特殊的適應性設計,保證了平射的立靶密集度與履帶底盤相當。
該車炮塔上安裝有4枚天燕90防空飛彈,飛彈垂直射界-5°~75°,由於採用了模塊化設計,也可以方便地換裝其他可攜式防空飛彈。天燕-90飛彈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設計用來進行直升機空戰的空空飛彈,國內稱PL-90,這種飛彈在90年代中期研製成功之後被迅速整合到我軍直-9W等武裝直升機身上,成為了了我軍直升機空戰的主力武器。該彈安裝有四片電力驅動前部控制舵與四片固定式尾部安定翼,彈長約1.862m,直徑90mm,重20kg,射程500~6000m,最大速度2馬赫,過載達20g,能迎頭攻擊速率400m/s的目標或尾追攻擊速率320m/s的目標,該彈採用冷銻化銦紅外線導引頭、雷射近炸引信和3千克的連續杆戰鬥部,具有全向攻擊、分辨紅外線誘餌以及離軸發射能力,殺傷半徑為5m,單發命中率達80%以上,可有效對付世界現役多種武裝直升機和低飛的噴氣式戰機。
SWS2彈炮合一系統飛彈和火炮相互配合,能夠撐起一把防空保護傘,因此我國軍方亦一度試用其去掉飛彈的版本,似乎命名為PGL12輪式自行高炮,本來準備拿來給中型合成旅做伴隨火力,但兩個大問題直接使其失去了競爭力,首先其備彈太少,射速又快,撐不了多久就得呼叫彈藥車,另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錢,這貨光電設備和相控陣雷達、火控系統一樣都不少,價格也一點不比PGZ09便宜。這種情況下陸軍只能先湊合著等更好的裝備。
但對於外貿市場來說,SWS2彈炮合一系統價格是1100萬美元左右的「鎧甲」-S1的幾分之一,而且由於採用模塊化設計,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將SWS2的無人炮塔適配到各種底盤上,或者為SWS2選配用戶指定的飛彈和探測器,再配合專用的連指揮車與用戶的防空系統融合,在國際市場還是很有殺傷力的,就看其什麼時候能夠斬獲訂單了,也許泰國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