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莫測的 劈掛掌

2021-02-13 武術之家

  劈掛用掌,不但攻守可以互變,而且攻守其實一致。亦即是:由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終至於攻即是守,守即是攻之無上境地。

 

一、劈掛掌之名稱

 

    中國語文使用之習慣,修辭之方法,常以兩個技術的名謂,稱呼成套技術之全體。

 

    例如按摩:則按,與摩,乃是按摩醫療技術中的兩個常用手法而已。其他,尚有捶、拍、揑、揉、搓、提、撐、撕,等等等等. 按摩,是以部份而代全體的簡單表述。

 

    在武術中,也常採用這種語文上的規則。比如擒拿,擒之與拿,只有兩技:擒是施術之始,拿是施術之成;其實引領著眾多同屬此類使敵不能逃逸的方法。比如摔角,摔之與角,亦是兩組技術群:摔是絆子,角是搶把;其中包含許多將敵跌翻倒地的武技。

 

    劈掛掌法也同此例;劈,是由上而下的動作,主攻;掛,是由下而上的動作,主守。

 

    用劈,與掛,不但類舉了攻,與防,而且分述了上下移動於主軸上的基本掌法,以該全體。

 

    不過,武人不文,以音代字,本門掌法,也有不同的寫法;如:批掛、劈刮 . 不能盡述。

 

二、劈掛掌之由來

 

    劈掛掌法之由來不詳。 傳說數種,各不相同;相同在均無確證。因而,憾無時、地、人、各方面之信史。

 

    就其技術特長觀察,似應是採取拳術中之優良掌法,熟練專精,作深求,作發展;樹立風格,更增益以相關之內外功而遂漸成形。

 

    時間,應非一代;地方,或歷數處;而開宗立派,樹威立萬於武林者,亦必不止一人一姓。

 

三、劈掛掌之近況

 

    劈掛掌在明末的兵書武譜中,已曾記述。有清一朝,頗有發展;末年,漸成北派武學之名門。

 

    劈掛流傳於北方諸省,漢回二教,而以滄縣為主家。滄縣實有劈掛數家,亦有參合長拳,揉入通臂等類之支流。

 

    太師夫李書文老先生曾得劈掛掌法於名門──黃四海先生系統。厥後,更研發出個人色彩濃厚之劈掛掌。無論功法、套路、應用,均已蛻離故範,別化新裁,成為劈掛掌法發展史上之新裡程。

 

    家師劉雲樵先生,經常強調:本門所傳劈掛,須知不同之處凡三:

 

   一、是滄縣另有劈掛本門,我輩乃是兼祧。

   二、是技出李老先生晚年成熟之後,精美無匹。

   三、是勁力儲發與攻防應用,均多特別,易學難精。

 

   可惜雲樵師生平,公私課徒,一是皆以八極拳為主。劈掛之傳授,未暇多及。

 

四、劈掛掌之特色

 

    劈掛掌最明顯的第一特色,當然是純用掌法。而、中國武術家之所謂掌,與常人不同,與外國武術亦不同。

 

    一般言之,凡所謂掌,乃是手掌之謂。而武家之掌,必指全臂:大臂、肘、小臂、腕、掌、與指等等各部之全體。

 

    如果再作捶練,更上層樓,則武家掌法之要求,是在達到全身是一掌之最高境地。

 

    武術家喜用禽獸之形、性、與能,狀描其技。劈掛門雖以儉樸之技巧為名氏,而亦取鷹、蛇為別字,未能免俗。鷹取其兩翼,狀描雙掌;蛇取其長軀,繪寫腰胯。

 

    若要全身一掌,自必鷹蛇合演,以身運肢為最主要。而,旋腰運臂,必以纏絲。周身圈繞,一緊一弛,似發條又似彈簧;益佐之全掌卷擊,一張一合,如皮鞭又如彈弓。

 

五、劈掛掌之套路

 

    劈掛掌之各支系,一般各有套路三五。有的徑示號碼:一路、二路、三路. 而亦有各套路分錫佳名者,頗非一致.

 

    李書文老先生所傳,雲樵師所授,則僅有兩個套路:劈掛架、與劈掛掌。分稱:一(頭)路(套、趟)、二路(套、趟)。

 

    似此並不以多為勝之北派武術,並非罕見。一般均是兩個套路,叫前後、裡外、上下;或徑就是叫一二者,均有。

 

    凡此套路不多之門派,常是一:同一套路,每有不同程度之要求;二:另有單招,小串(數招)之訓練;三:鼓勵門人,編串自我風格之新套路。

 

    劈掛掌亦有溶入其他門派,參合習練者,如長拳劈掛,劈掛通臂等等屬之。套路較多,可能因為技巧較多。

 

    至於劈掛掌之與八極拳,本系各自獨立,內容完整之門派。只因同出一方土上,地緣關係密切。 來往較多,就容易參合。

 

    其尤緊切者,則在於之二門之功法,各有專擅。看似矛盾,卻又相反而相成。 習武者不一定皆能精挑細選,正確無誤地拜入切合一己身心條件之師門。時常,只是因為方便,只是為了慕名。

 

    其後,發覺不能發揚成長,必須彌補缺漏,斯乃有兼修合參之必要,與史實。先學八極,後學劈掛者,似乎較多;先學劈掛,後習八極者,較少。

 

    再者,個人合參二門內容之百分比率,與造詣高低,各有成就,而難以一概。仍在心性之好尚,沒有技術之絕對。

 

    需要注意者在,八極與劈掛,仍是獨立自足的兩個門派。合之,或可以俱美;分之,絕對不至於兩傷。八極並不必須參入劈掛始能有成,劈掛亦不期待八極乃為完璧。 只看兩門之中,歷代輩出名人,是其明證。

 

     至於特別推重李書文先生,認為合二門為一體,為其獨創,應屬武林中之大成就者。真實內容,仍待商榷。

 

    首先是,李老先生所傳,八極、劈掛之比重,無論是「三七開」、「四六開」;均是八極較多於劈掛,而非五五平分。

 

    其次是雲樵師所授之一般生徒,十之八九是八極,劈掛不過十之一二而已。其比例輕重,相去益遙。

 

    最後是習武在成就己身,一如不同之營養,攝取得益,使身強力壯,渾成一體。到斯境後,如何能分何者是八極之教,何者乃劈掛之功呢?

 

六、劈掛掌之勁道

 

    劈掛掌之奠基,動作必須以放鬆為主訴求。逐漸由找勁、懂勁、試勁、得勁、而運勁,終能成就柔裡調剛之純勁。

 

    吾人開蒙練武,一般已十餘齡。 日常生活之用力習慣,工作技巧之運作方法,大抵中人已深,牢不可拔。

 

    據此已有之習慣,習練武術,固可學來武術上之新鮮動作,而原有之運動習慣未除,必仍雜揉其中。因而,影響武技之純淨度,與精確性,遂不可免。成績可以力求,只可惜總是用力多而進步少,永不公平。

 

    是故,初學之時,全身放鬆,不許用力之不二法門,雖非劈掛所獨有,卻確是劈掛之所必須。據此,實無他途。

 

    而、握拳較易實固,放鬆便難;組掌自須松伸,利於替換舊習。青年壯士,喜習八極。可惜有人永難入門,永無希望者,正就是因為不知道要放鬆,捨不得那幾斤牛力的原故。 或許,這就是參習劈掛,以求松活的目的吧?

 

    理想化之圖樣,是回返到嬰兒期去,重新活過──而所有一舉一動,一概是以武術原理為動作之唯一指導。似乎舍武術外,不知尚有他法,以動肢體者然。

劈掛掌法述略

 

圖一:常是外國武術,及習中國武術而求速成,謀近功,以體健為依恃,因小有力而懼流失者之形象。

 

    練習自然帶來進步,只憾進步終極有限。 屆時,雖不滿足,多已太遲.

 

    圖二:與圖一一樣,是嬰兒狀態。 B是習武前後。 所異在:不向前進,求剛求猛,要快要強。 反而,向後倒退,求松求柔,在放在軟。 C是整旗鼓,是再出發。 D亦可以回復到初初習武前後之力度;而、其力量之質量,已大不同。飽含之潛力,不可同日而語。 E是示意淨化之後,純依武術用勁方式,努力以求,所可能取得之成就,至高志大。 實線以示與圖一之不一,虛線更是難以度量之前路。

 

    本門劈掛之掌勁,必須是經過此所謂「換勁」──「換」常人之勁,為武家之「勁」──之階段。否則,一世苦功,終盡還是門外漢,豈不可惜?

 

    「換勁」之後,再行研磨四個基本之主要勁道:劈、抱、撐、靠。

 

    得此四大勁後,則每一主勁再統屬四個勁道;一以化三,子母相乘,為十六把勁:抄、掛、劈、挑;採、抓、砍、抱;推、探、撐、按;挒、削、拆、靠。

 

    而不可或忘,時刻在身的纏絲,更將諸多勁道,揉成一體,飽蘊深含;觸之則發,隨遇而應;因境成像,變幻相生;迴環通貫,至於無極.

 

    本門運掌,痛快淋漓!比如一個劈字,絕不可將下劈之掌,自行停止於肩高;亦不允許下劈至斜指地面,成四十五度角。而是必須劈通、劈透、劈到底!不但獅子博兔,必用全力;即使直入己懷,亦正可以拍身反彈,更生次一連攻之掌勢。

 

七、劈掛掌之功法

 

    本門劈掛,最重基功。 有原地立之掌功凡四;行進間之掌功凡四,為最「吃功夫」。

 

    不但動作要絕對正確,練掌練身,而且要計數操演,逐日增添。此外,更還要擊打標的物。 滄縣舊俗,講究用秋後生毫之狗皮為囊。裝盛當地之細沙,或空懸,或放置,或貼掛,以操掌行功。

 

    更有沙袋床子,則是較大之沙袋,平放於大約腰高之木架上。習者站立面前,向袋搧打。而打出時,身上生勁之出發點,依進境,據程度,而有不同。 一般有肩發、腰發、足發;長、中、短勁之層次。

 

    練劈掛又極重內壯,必須站樁。 樁式散而為六:高舉、低劃、裡合、外張、上抬、下按;合而成八:合抱、雙分。

 

    功成之後,只此兩式,可概其餘。 或因個人得意,與需求,加練前六式中之若干,增減在心,亦無適而為不可。

 

    本門之排打功法,分存於基功、套路、及單功獨訓之中。 由四肢、而軀幹,至「罩門」。全身拍打,自力調功。平日,在強壯腑臟,求取康健之生活;應敵,則鼓脹內膜,減免可能之傷損。

 

    此功練來,必與呼吸相配合。由止息駐氣之「閉口功」,而呼吸兼行之「開口功」,終至於談笑、飲食,均無掛礙。則一但受蒙外擊,自作反射式之響應;保身護體,斯為大成。李老先生渾身似鐵,擅用「捨身」打法之功底,正在此處。雲樵師每述李太師父之指示:「他打你,你打他呀」!拳諺:「不招不架,就是一下」之精義,仍在本錢具足。

 

     本門劈掛掌法,由初始時便習丹田吐納。 無論基功、站樁、套路、排打、以及拍沙袋之所謂「狗皮掌」,無處不在、無式不行。

 

    俟丹田氣聚之後,一是以排打發之,由外而內,分求之於身上各處;一是以站樁引之,由內及外,分遣之於遍體周遭。全掌縱不劈擊,亦有手沈臂重之能量;體幹倘受攻打,便生如甕似壇之回音.

 

     至其終極,便是求一個意到、氣到、力亦到的一致之局。所謂全身是一掌者,豈止四肢軀幹,更含內外精氣。真如八臂哪吒,一舉動周身是掌,斯可以言應敵。

 

八、劈掛掌之應敵

 

     劈掛掌在實戰應敵之時,首先要辨明的是:手掌部位,是最常接觸目標,發射勁道的器具。其用,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除了掌緣、掌根、掌背、掌心之外。 劈掛掌絕對用拳,也用指。 此外,則突顯的肘之與肩;及容易忽略的大小臂,均要各盡其用。斯能算無遺策,以克敵致果。

 

    本門腿法,直貫天地人(上中下)三盤,橫該左右兩門戶;全側、半側,應敵取人。裡合、外擺,兼用腿、腳、膝、胯;而腳尖、腳根、腳緣、腳面,無不隨勢出入,全面施為。

 

    至於步法,尤其考究。 中門直入之鎖法,在開鎖啟戶,排闥直入;偏門側取之捆法,則看管封逼,關門捉賊。用足蹴人,顯而易見,似乎威厲。而其實步法才是取勝之契機,秘而不傳。 「手似兩扇門,全憑腳打人」之諺,講的不是踢法,正是步法。而況亦必須以步領身,斯可以三盤俱到。中國武術獨有之點、線、面戰法,方能應用發揮,至於無敵。

 

    劈掛用掌,不但攻守可以互變,而且攻守其實一致。 亦即是:由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終至於攻即是守,守即是攻之無上境地。

 

    為達如此之高遠目標,所憑依者,端在於纏絲勁之培育,與應用。

 

   纏絲是圓,而圓中有圈。無終無始,生息迴環,開合攏散,鬆緊擒縱。

 

   在圈上言之,則全圓、半圓,一角片圓;其弧度、角度、與長度,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向圈外而言之,則圓無方向,又全具大小諸向。任何方位,可以響應,可以變易;可生可化,去而復回。

 

    更何況,四肢軀幹、一身實具數圓。 如機器之齒輪、油滑珠走,互為正輔鋒衛,互為佐使君臣。一處動,諸處動;一處走,處處隨。吞招化勁,解勁進式。 小扣則小應,大扣即大鳴;如響應聲,如鏡生影。 必先舍己由人,自然無往不適。纏絲之用,真正是無窮無盡.

 

    至於劈掛掌法之所以能致殺傷,其勁力之投遞,亦不出於撞擊,與穿透,兩大類別。其中人之方,則有直接,與間接之配置使用。而亦非不可以混合併行,使人莫御。

 

    北方武學,有「打訣」之說;質言之:發勁是也。 所謂「打單訣」「打雙訣」,與「打三訣」者,即是能毫不間憩地發出多少勁數之謂。

 

    李書文老先生以「三訣」名世,所向無前;斃敵致命,不能「掐手」(中途自製,適可而止)者,實在是勁發連珠,同在一擊之中,無法用忍之故。

 

    雲樵師每每自嘆:一世用功,只打了個「雙訣」。 仰視李老先生,自慚雖肖難及.

 

    其實,打拳只演套路,功法不練,用法不會,何能發勁?何致傷人?中國武術之在今日,非但求一能「打單訣」者不易得,就是尚知一己「打」不出「訣」來,只怕亦非容易了!

相關焦點

  • 鬼神莫測的劈掛掌
    三、劈掛掌之近況           劈掛掌在明末的兵書武譜中,已曾記述。有清一朝,頗有發展;末年,漸成北派武學之名門。           劈掛流傳於北方諸省,漢回二教,而以滄縣為主家。滄縣實有劈掛數家,亦有參合長拳,揉入通臂等類之支流。
  • 【比武視頻】劈掛掌vs俄式拳擊,不懼神鬼的劈掛掌對戰俄式拳擊冠軍.兩種拳術特點都有所體現!
    邏輯上也十分靠譜,但遺憾的是劈掛掌的武術傳人,很少表演或者演示實戰技擊,這一點不得不說不如日本的八極拳做的好,日本的八極拳還是很偏重尋找技擊對抗的模式,並且和空手道的名將都有交流,打的是有來有往。但是,還好之前的電視上還是會有很多採訪,偶爾了還會讓嘉賓來體驗拳種的實戰能力,並且儘可能的體現拳種的格鬥特點。
  • 劈掛掌法述略
    三、劈掛掌之近況     劈掛掌在明末的兵書武譜中,已曾記述。有清一朝,頗有發展;末年,漸成北派武學之名門。劈掛之傳授,未暇多及。 四、劈掛掌之特色     劈掛掌最明顯的第一特色,當然是純用掌法。而、中國武術家之所謂掌,與常人不同,與外國武術亦不同。
  • 西北武術名家王建中先生演練的劈掛掌
    擅長的套路有:「十路彈腿」;「劈掛掌」之一、二、三路;「翻子拳」;「八極拳」;「戳腳」;「通臂二十四式」;(內練)「十二子母連環炮」;「形意拳」;「螳螂拳」;「西域武藝八門拳械繫列」(八門金捶;通背捶;分手拳;撕拳;搌母子;八門芯子;八虎單拳等)。短兵器有:「六合刀」;「劈掛刀」;「苗刀」;「銻袍劍」;「戳腳劍」。
  • 以前養牛要「掛掌」,現在養牛要「修蹄」,你家的牛蹄修了嗎
    記得小時候,村子裡有一家專門給牛和馬「掛掌」(就是用一種鐵製的工具給牛馬釘在蹄子上,類似與給牛馬穿了鞋)的人家,我們都把這戶人家叫做「鐵匠鋪」,其實就是一家私營的小作坊,平時也是以種地為主,除了給牛馬「掛掌」外,還可以製作一些農村日常使用的鐵製工具,那時候農村都是使用牛馬進行耕種,
  • 劈掛拳
    古稱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多用掌,故而又稱劈掛掌,擅長中,遠距離克敵制勝,講究放長擊遠,它將中國武術「一寸長、一長強」的技擊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於技擊空間的控制,講究遠則長擊,近則抽打,可收可放,可長可短,劈掛拳發展至今,技術體系完善,內容豐富多彩,拳械全面,不愧為中華武術的瑰寶。
  • 劈劈啪啪的意思、解釋及成語接龍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5-28 11:19:23 瀏覽:1次 劈劈啪啪 劈劈啪啪的意思 劈劈啪啪是什麼意思 劈劈啪啪什麼意思 劈劈啪啪的近義詞 劈劈啪啪的反義詞 劈劈啪啪的拼音
  • 跆拳道劈踢演示教學_劈踢又叫高壓、下劈、砍踢
    劈踢劈踢又叫高壓、下劈、砍踢等。為跆拳道的特色腿法,亦是跆 拳道技法中的主要腿法。下劈在世界各流派武道中除了極真會空手 有類似腿法外,在其它流派中很少見到。故用起來常使對手措手不 及,致使對手對於我施予的下劈攻擊極難防範。
  • 跆拳道劈踢演示教學_劈踢又叫高壓、下劈、砍踢
    劈踢劈踢又叫高壓、下劈、砍踢等。為跆拳道的特色腿法,亦是跆 拳道技法中的主要腿法。下劈在世界各流派武道中除了極真會空手 有類似腿法外,在其它流派中很少見到。故用起來常使對手措手不 及,致使對手對於我施予的下劈攻擊極難防範。但因在做下劈時要 求練習者的腳必須高過自己頭頂,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因為下劈要 求有較好的身體柔韌性,所以一般命做為較後面才學習的內容。
  • 全昱休的劈起球課程(1)劈起球的定義
    important} 一般球手在距離目標不到100碼的位置擊球時常常容易混淆切球和劈起球,導致失去不少分。今天,我們就來跟韓國多屆總統的高爾夫教練,直接指導韓國最佳選手、國家預備軍的高爾夫教練,同時也是世界頂級高爾夫教練之一的全昱休先生仔細詳細地了解一下什麼是劈起球吧!
  • 原神大劍怎麼平地跳劈 大劍平地跳劈技巧教學
    在原神中跳劈可以幫助我們打出高額的aoe傷害,那麼大劍怎麼平地跳劈?小編給大家帶來原神大劍平地跳劈方法,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原神大劍平地跳劈方法  對付大型史萊姆的時候,迪盧克可以不需要溫迪風場平地跳劈,迪盧克的跳劈倍率285%,相當於迪盧克的前2段平a。
  • 八極劈掛拳訣
    劉雲樵先生全文如下:八極之勁緊,劈掛之勁暢;八極之勢猛,劈掛之勢悠;八極之工架棚撐,劈掛之工架舒坦;八極一動以脊作軸,劈掛一舉本腰為根;八極之功以深沉為成就,劈掛之功以暢達為有得;八極所以濟劈掛之開敞,劈掛所以輔八極之倡促;八極最利埋身短戰,劈掛尤可遐舉遙擊;
  • 全昱休的劈起球課程(5)旗杆在果嶺後方的劈起球
    有時,在進攻100碼之外的果嶺時我們可以打一個能讓球快速停下來的倒旋劈起球,但是,這種球並不能夠適用於其它情況,比如說當旗杆位於果嶺後方時,倒旋球有可能會讓球離旗杆更遠,造成三推,今天就一起來跟韓國多屆總統的高爾夫教練,直接指導韓國最佳選手、國家預備軍的高爾夫教練,同時也是世界頂級高爾夫教練之一的全昱休先生學習怎麼樣在旗杆位於果嶺後方時,打出能讓球向前滾動的的劈起球的方法
  • 原神大劍平地跳劈方法教學 原神大劍怎麼平地跳劈
    原神大劍怎麼平地跳劈?跳劈可以幫助我們打出高額的aoe傷害,很多小夥伴還不清楚怎麼平地跳劈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原神大劍平地跳劈方法分享,快來看一下吧。
  • 《寶可夢劍盾》劈瓦技能怎麼樣 劈瓦技能屬性詳解
    導 讀 最近有好多小夥伴們都有在問寶可夢劍盾劈瓦技能效果是什麼?
  • 劈 拳 練 法
    慢練劈拳可以劈十分鐘,也可劈半小時,得用意不用力,就象去推汽車一樣,慢慢地推,意念中得有後勁,防到汽車一下跑出去了,而你又不會被摔倒,這樣就有養練合一的好處。這樣練的好處就在於在實戰中,對手的動作就是慢鏡頭一樣,你想是放人還是打人就隨你的意。慢打如老驢推磨,看似慢,骨節,筋肉都在緩慢的動作中積累力量。
  • 全昱休的劈起球課程(2)採用半揮桿的短劈起球
    important} 如何在距離目標50碼的地方打出越過水障礙或沙坑的劈起球,是讓很多球手感到棘手的問題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跟韓國多屆總統的高爾夫教練,直接指導韓國最佳選手、國家預備軍的高爾夫教練,同時也是世界頂級高爾夫教練之一的全昱休先生仔細地了解一下50碼的劈起球應該怎麼打吧!
  • 劈掛拳之烏龍盤打
    劈掛拳作為傳統拳術,在幾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有著獨特的演練風格和技擊特點,其中烏龍盤打是其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更是劈掛拳功與法之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