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不爭饅頭爭口氣」,無論是俄式發動機還是美制發動機,歸根結底還是受制於人,發動機這樣的「國之利器」決不能將主動權拱手讓出,C-919這類的民航大飛機也是如此,因為有人當初選擇了閉門造車,結果卻無法收場,這個國家便是俄羅斯。
其實從一定角度來說,C-919大飛機的成功研製意味著我國製造業水平的大幅提升,既然我們可以讓殲-20、運-20這樣的先進戰機上天,那C-919克服困難自然也沒問題。
C-919大飛機作為我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線客機,其身上承載了太多重要的意義。
自C-919大飛機圓滿完成六次試飛之後,便收穫了國內外上千個訂單,這標誌著我國國產大飛機C-919的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其實,C-919在研製過程中依然有許多問題存在,最大的短板便是發動機。
畢竟,我國航空工業技術中發動機一直都是最薄弱的環節,所以我國所有的國產戰機都存在有一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心臟病」。
據了解,C-919大飛機所使用的所有零件設備,國產率基本可以達到60%,在現如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從外國公司採購零部件並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但是問題在於,發動機是一架飛機的核心所在,如果依然採用外國產品,那就意味著始終需要依賴於其他國家無法擺脫「外國製造」的束縛。
目前C-919裝備的發動機型號是來自於CFM公司的一款LEAP-C發動機,其背後正是美國的聲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關鍵性的導航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也都離不開美國公司的影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免就會有人表示擔心,C-919的未來將怎樣發展?一旦美國航空製造企業為難採取斷供措施,那沒有了發動機和關鍵零部件的C-919如何運轉?我們又將怎麼應對呢?
近年來,國產航空發動機的主要研究方向還是以軍用為主,比如殲-20的最終目標是渦扇-15,雖然目前對於太行發動機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大批殲-11B和殲-16戰機已換裝國產太行發動機,並且性能表現依然優秀,讓我們更加堅信國產航發將帶來更多的驚喜。
有專業人士認為,未來C-919大飛機如果要裝備國產航發,那首選肯定是CJ-1000A發動機,從渦扇-20到CJ-1000A,再到現在的CJ-2000發動機,我們可以到中國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技術的快速提高。
雖然依然和西方國家具有差距,但C-919未來的路還很漫長,或將出現更多未知的挑戰,而我們擁有肯拼搏、後勁足的年輕一代,更有前輩科學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在自行設計的這條道路上,我們終究會實現屬於中國的成果,做到和西方平起平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