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深處有人家

2020-12-14 中國青年報

圖片為桃園村新貌。

攝影:趙洪文

桃園非園,為村名,全名四川省蒼溪縣龍王鎮桃園村。

桃園有桃,每家每戶房前屋後,常有三兩棵。每年三月,五馬盤山紅粉如雲,村子添一抹亮色,村人染一分喜色。

但桃沒有給桃園帶來多少改變。桃園村土薄地瘦,山大路遠,碩大的桃子年年只夠換點油鹽醬醋。

給桃園帶來改變的,是天麻,和被桃園人心懷感激地稱為「天麻姑娘」的楊敏。

外出讀書十餘年,歸來的楊敏每天行走在這五馬盤山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也陌生得不能再陌生——

怎麼還是原來的樣子?田地怎麼撂荒成這樣?村莊的日常怎麼全是留守的婦孺老人?……

一連串的「怎麼」,楊敏想不明白。想不明白的楊敏問在浙江打工的父母。父母說,別瞎操心。

忽然,幾棵粗壯的青槓樹進入眼帘。楊敏想起,讀大學時,就在這青槓樹下,她掏到一窩野生天麻,繳夠了一年學費。

天麻比桃金貴。楊敏笑了。桃園能夠長出野生天麻,就可以種植天麻。

打定主意,楊敏隻身到達安徽霍山。人生地不熟的她,只有個菌物研究所的電話號碼,早在手心捏出了汗。好在所長人不錯,同意楊敏先留在所裡幹些雜活。

第二天,楊敏第一個來到了菌物研究所。打掃院子,洗菜拖地樣樣幹,髒活累活搶著幹。一個月後,所長感動:這個徒弟,我收下了。

楊敏欣喜若狂,一學三年,家也沒回。霍山話聽不懂,旱螞蟥常偷襲,思念親人朋友,楊敏苦沒少吃。選種育種,加工生產,宣傳營銷,楊敏技術沒少學。

學成歸來,楊敏胸有成竹,躊躇滿志,要在桃園幹出一番名堂來。

桃園最不缺的就是林地。全村耕地九百九十四畝,林地達一萬一千二百三十畝。

仿野生林下種植天麻,不佔耕地,不砍大樹。除去荊棘雜叢,林間半陰半陽,簡直就是種植天麻的不二之選。

火帽子山,五馬盤山梁上的一面小山坡,楊敏流轉到五十畝林地。2013年5月,第一批天麻原種如期下地。第二十一天,楊敏記得清晰,刨開細沙,原種突起了丁點嫩白。那是胞芽,更是希望。

楊敏的希望,也點燃了桃園人的希望。那年秋天,老支書特地發出通知,在村村通的高音喇叭裡喊,火帽子山,天麻豐收現場會。

楊敏的父親開鋤,幾鋤下去,三平方米的地方,挖出九十斤天麻。按市價,就是一千五百元。開鋤的父親笑了,旁邊的楊敏卻哭了。

想跟著楊敏種天麻,桃園村民欲言又止。楊敏爽朗一笑,免費提供技術,墊資供給菌種,你們負責好好侍弄。村民心頭一暖,日子有了奔頭,一定好好侍弄。

2013年秋天,跟著楊敏種天麻的村民喜獲豐收。村民們沒有送錦旗,而是送給楊敏一個雅號——「天麻姑娘」。

楊敏臉一紅,不敢當。暗自思忖,真不敢當呀。

楊敏不敢當的,是怕愧對鄉親們的期待。

村民張文,常年在外挖煤,十多年一晃,兒子也到了成家的年紀。年底,張文又找楊敏,想回家種天麻。

三年前,張文央求楊敏訂購五十畝天麻菌種。楊敏熱情,幫忙張羅。臨了,張文卻甩下一句「我不種了」,楊敏五萬元墊資款打了水漂。有此舊事,楊敏如今大可拒絕。

但這次,張文說得誠懇:自家五十畝山林,不敢再錯過,掙點錢改造土坯房,兒子好娶媳婦成家。楊敏在張文眼裡看到了光亮。有光亮就有希望,楊敏始終堅信。

這次,張文的五十畝天麻按時下種,侍候得盡心盡力,當年見效,淨賺近十萬元。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2014年,在相關部門扶持下,楊敏組建成立蒼溪縣雍河天麻中藥材合作社,首批社員近百戶。

合作社,產供銷一條龍。重擔在肩,楊敏常常一天搖身幾變。合作社社長,技術員,銷售員,甚至送貨員。省內省外,批發市場,超市專櫃,製藥企業,食品廠,楊敏馬不停蹄。考察市場,收集信息,銷售談判,拓展業務,楊敏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

很快,在桃園產業基金的扶持下,天麻、藥百合等桃園中藥材走進了各地超市藥企,走進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社員們樂開了花。楊敏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014年,桃園村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五十五戶、一百八十八人。

桃園村向貧困宣戰,種植天麻是首選。楊敏想,要從培養技術「明白人」開始。

願學的,楊敏歡迎。不願學的,楊敏挨家挨戶動員,親自授課,現場示範。當年,培訓群眾近千人次,其中留守婦女八百多人次。

能種會種,還要種子好。楊敏請來農科院專家,研發有性繁殖天麻。楊敏的丈夫陳義府,專程前往雲南引種,雨天長途駕駛,不幸遭遇車禍,肋骨和小腿骨折。看著病床上的丈夫,楊敏第一次萌生了退卻的念頭。這一閃念沒有逃過陳義府的眼睛。現在是離夢想最近的時候,除了堅持,還是堅持!陳義府反過來安慰楊敏。

這一年,桃園天麻有性繁殖成功,建成有性繁殖育種基地二十畝。

這一年,合作社種植天麻五百畝,藥百合兩百畝,帶動周邊農戶種植中藥材一千畝,戶均實現增收一萬元。

2016年底,桃園村委會兩間會議室裡,兩堆疙瘩柴火,一邊是村民民主測評,一邊是黨員選舉。一陣熱烈掌聲後,楊敏當選村支部書記。全票。眾望所歸。

老支書語重心長:楊敏帶著大夥,桃園脫貧奔小康有希望!楊敏感覺到肩頭責任更沉了。

第二天,楊敏帶隊,村兩委班子,駐村第一書記,一起走進了五十五戶貧困戶家裡。摸排到癥結,楊敏心裡有了底:有勞動力的貧困戶,發展中藥材和獼猴桃,長短期結合;弱勞動力的貧困戶,發展生態養殖,短平快增收。

合作社裡,楊敏召開股東大會,五十五戶貧困戶,沒有入社的全部吸納為社員,一戶不少。每戶貧困戶落實一名技術幫帶人,提供一萬元天麻發展基金,股權量化土地或產業資金入股,進行保底分紅和二次分紅。2017年,僅此一項,全村貧困戶戶均增收三千元。

張正孝,三口之家,精準識別中,他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立合作社時,楊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正孝。

張正孝肢體二級殘疾,但人勤快,肯吃苦,有幹勁,是家裡的頂梁柱。

天麻見過,沒種過,那麼金貴,我能行?張正孝很感動,更多的卻是遲疑。你個女孩子家創業不易,我不能拖累你。

楊敏兩眼發酸,鐵了心,一定好好扶持張正孝一家。

少有出門的張正孝夫妻,小心翼翼走進了種植場,楊敏手把手指導。培訓會場,張正孝是聽得最認真的。

張正孝選了塊林地,種上兩畝天麻;一塊耕地,種上一畝重樓。鋤草施肥,精心管護,長勢喜人,收成喜人。

張正孝幹勁更足了。幫扶單位送來雞苗,一些人家的雞且養且「丟」,張正孝家卻一隻不少。養豬養牛,發展辣椒種植,張正孝都比周圍人家養得好種得好。

張正孝很快成為桃園產業發展之星。省裡脫貧驗收,張正孝家,人均收入九千五百元。

2017年,一首《天麻姑娘》唱響五馬盤山間。站在院壩邊上,張正孝深情地唱著《天麻姑娘》,妻子竟聽得淚眼汪汪——

「桃園開滿天麻花,山高水也長……」

桃園大變樣,消息經了脫貧村民的口,傳到當年桃園知青的耳朵裡。他們時隔半個世紀,相約從各地趕來。釣魚遊玩,觀山賞雲,如同遊子歸家,一住就是一個月。

辦個農家樂吧,我們每年輪流回來住一個月。離開前,知青們提議。

好點子一試就靈。農家樂接二連三開起來,生意紅火,村民自家地裡長的、樹上結的、山間散養的,也順帶銷售一空。

鄉村旅遊,桃園大有可為。楊敏扳起指頭數:馬鞍山,五馬盤,雞石寨;樂園水庫湖泊,千年古樹群落,萬畝雲端林海,家家別致小院,戶戶川北民宿,桂花園桂花香……

經專業規劃,楊敏把桃園村定位為康養旅遊度假區,主打生態康養、露營垂釣、徒步研學,全域打造鄉村旅遊品牌「桃園深處有人家」。

2019年春節,第二屆「桃園深處有人家」徒步遊桃園活動舉行。楊敏擺起百桌壩壩宴,常年在外的桃園人回鄉過新年,遊新園、許新願、話新景,盛況空前。眾鄉親議定,每年正月初二,桃園人徒步遊桃園。

2019年10月,桃園迎接省檢,全村成功脫貧!

製圖:趙偲汝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桃園深處有人家(決勝2020)
    老支書語重心長:楊敏帶著大夥,桃園脫貧奔小康有希望!楊敏感覺到肩頭責任更沉了。第二天,楊敏帶隊,村兩委班子,駐村第一書記,一起走進了五十五戶貧困戶家裡。摸排到癥結,楊敏心裡有了底:有勞動力的貧困戶,發展中藥材和獼猴桃,長短期結合;弱勞動力的貧困戶,發展生態養殖,短平快增收。
  • 白雲深處有人家
    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 武陵深處桃園綻放
    武陵深處桃園綻放 2020-03-30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言情推文】《寂靜深處有人家》
    《寂靜深處有人家》作者:Twentine晉江VIP2014-04-23完結非V章節總點擊數:70993   總書評數:826 當前被收藏數:994 文章積分:17,122,938文案:八歲那年,袁飛飛站在院子裡,梗著脖子,突發奇想地喊道——【我叫你張平!】那時,張平沉默著點了頭。
  • 「白雲生處有人家」 還是「白雲深處」?人教社:綜合文獻價值和詩意...
    「白雲生處有人家」 還是「白雲深處」?人教社:綜合文獻價值和詩意考慮選用「生處」「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不少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現在了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然而,最近有人提出疑問,不是「白雲深處有人家」嗎?到底是怎麼回事?
  • 崔中華|唐莊桃園
    桃園在唐莊,青堌集鎮西南面的一個小村,靠近黃河故道。把車停靠在唐莊的小廣場上,桃園就在小廣場旁邊,沿著新修的柏油路,一群人往桃園深處走去。唐莊的桃園兩千多畝,比胡窯村的桃園大了許多。桃樹枝頭,綻放的花朵流淌著桃紅,還有許多花骨朵在等待暖暖的南風吹來,等待風中的綻放。在桃園深處邂逅了一位給桃花授粉的老人,姓王,七十歲左右的年齡,黑瘦的面孔,身板看上去很硬朗。老人很健談,在和老人的交流中,桃園變得感性而生動。
  • 精選好文:寂靜深處有人家,暴力蘿莉vs啞巴鐵匠大叔,養成文
    書名:寂靜深處有人家作者:Twentine簡介八歲那年,袁飛飛站在院子裡,梗著脖子,突發奇想地喊道——【我叫你張平!】那時,張平沉默著點了頭。七年後,袁飛飛站在院子裡,抱著手臂,冷眼看著張平,說——【臭啞巴,你當真?】那時,張平沉默著點了頭。
  • 秋山深處有人家 (阮小籍)
    人到中年,突然會有 「逃」的念頭——逃離謹小慎微的工作,逃離雞毛蒜皮的生活,逃離嘮嘮叨叨的老婆……一句話,逃離當下的日子。推窗就是日日遙望的南山,在這初秋的天氣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名勝志》裡說:「玉泉山在洛陽東南三十裡,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龍祠,祈禱甚應。」玉泉山又名萬安山,山上石怪林密,清泉湧流,曲徑通幽。東接嵩嶽,西達伊闕,共同構成洛陽南面的屏障。有山有水就是好風光,斜斜的山路、白雲朵朵、兩三聲犬吠,杜牧上山是為了看那漫山的紅葉,我一個人進山,惦記的確切地說羨慕的是那些山裡的人家。
  • 遊子山下「桃花源」 茶香深處有人家
    如今,壟上已是小有名氣的文藝網紅村,茶室、書院、咖啡廳等錯落有致。順著壟埂上起伏有致的荊東路,穿過層層疊疊的茶樹,一條蜿蜒美麗的青石板路綿延鋪展,帶領記者「闖」入壟上這一方隱蔽靜謐的「世外桃源」。茶香深處有人家壟上村建築造型各異,灰色做舊的牆面看上去略顯斑駁,卻別有一番古樸韻味。在村口的九星塘,村民朱三頭正忙著清理雜草、垃圾。「氣溫高,雜草生長速度快。熱了吧,快進去坐坐,喝杯茶涼快下。」
  • 一程山水一程歌 白雲深處有人家
    坐落於海南腹地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一道道褶皺的山脈高低盤桓,山裡有草木、飛鳥、走獸,也有村寨、人家和風情,它們彼此依偎、若即若離,尋古探幽感受歷史足印動輒成百上千年的古樹遮天蔽日,山林深處似與世隔絕,不經意間耳畔卻又傳來一陣陣歷史的迴響。位於瓊中黎母山鎮北部的水上市村,幾條不起眼的小土路隨意橫亙於橡膠林中。
  • 三國中有桃園三結義嗎?桃園三結義的意義有哪些?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一段盪氣迴腸、催人淚下的劇情。劉關張三人偶然結識,因為同樣的政治抱負三人走到一起,義結金蘭,從此關羽張飛對劉備生死相隨,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但是在正史中,沒有桃園三結義的記載。那麼,羅貫中先生寫桃園三結義的意義何在呢?
  • 初中語文《竹林深處人家》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中的詞語。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的美麗景色。3.感受作品的內容美和語言美;在欣賞、感受自然美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方式,品析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江南竹鄉的美麗景色。
  • 由《如皋桃園記》想到的
    □陶建兵數年前,如皋桃園鎮廣場豎起一面書法碑廊,上面刻有如皋書法家陳秀驥為文並書的《如皋桃園記》,碑名用篆書,正文為行草,筆力矯健,真氣瀰漫,書風取法魯公三稿。文詞多四、六句,古雅典麗,有駢賦韻味。我老家在花園,北面是桃園,南面是下原。
  • 韓國瑜選臺北或桃園市長?臺名嘴:把臺北、桃園市民當白痴
    你們(民進黨)玩完了,看起來臺北市長就輸了呢,人家是蔣萬安耶,還有講韓國瑜在後面,甚至聽說柯文哲可能跟韓國瑜合作」。針對此問題,顏若芳回應,臺北市長柯文哲也可能跟臺北副市長黃珊珊合作,還有外傳柯文哲可能跟「時代力量」黃國昌合作,對民進黨而言,現在講2022年選舉還太早,執政黨眼前如果防疫、執政沒做好、美豬沒把關好,這很多東西都會影響到2022。
  • 桃園最終站 韓國瑜高喊臺灣不能窩囊下去
    中國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桃園傾聽之旅最終站1日晚上舉行幸福團結晚會,黨提名的六席桃園「立委」全到場展現大團結。  韓國瑜桃園傾聽之旅最後一站舉行幸福相會桃園起飛團結晚會,國民黨桃園市所提名的六名區域「立委」全到齊,包括第一選區陳根德、第二選區吳志揚、第三選區魯明哲、第四選區萬美玲、第五選區呂玉玲、第六選區陳學聖。
  • 2020桃園文博會「走桃花」創意視覺海報
    桃園文創博覽會繼 2018 年舉辦第一屆後,2020 年第二屆持續透過連結文化、創意、設計、產業來建構桃園的軟實力,由格式設計展策統合 2020 桃園文創博覽會的展覽內容,以地方採集作為策展方法,從人文地理的角度看地方性認同,在桃園既有的原民、客家、農業、教育的土壤中,以嶄新的眼光與具體的作為
  • 桃園新村等老小區改造在即,有何經驗可循?居民們有話要說
    目前,第一階段的連淮揚鎮鐵路周邊改造工作正在進行;潤州區的桃園新村和京口區的醫政路等老舊小區改造是第二階段,時間是在6月底7月初,我們最近走訪了桃園新村,看看居民們如何看待即將進行的小區改造。桃園新村小區 居民:違章建築是一塌糊塗,老小區它沒有車庫,亂搭亂弄。再說我們靠著風景區——金山隔壁。外地人來看,環境一塌糊塗,人家什麼印象。對於居民們反映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屬地和平路街道桃園第一社區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桃園新村即將設施的改造共涉及49棟樓,1000多戶居民,工程量大,居民對於房屋改造的意願比較強烈。
  • 桃園雜記
    最好的時候大概還是春天吧,遍野紅花,又恰好有綠柳相襯,早晚煙霞中,罩一片錦繡畫圖,一些用低矮土屋所組成的小村莊,這時候是恰如其分地顯得好看了。到得夏天,有的桃實巳屆成熟,走在桃園路邊,也許於茂密的秀長桃葉間,看見有剛剛點了一滴紅唇的桃子,桃的香氣,是無論走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聞到的,尤其當早夜,或雨後。
  • 遠山的迴響 | 竹林深處有人家
    就像接到老朋友的問候,胡喜明看起來頗為興奮,放下手機就和記者講,「以前不太愛講話,現在有什麼事只跟你講,這說明什麼?」他將問題拋給記者,隨後又快言快語,「你參與到她的生活裡了,你不是外人了。」「走走停停,和納涼的村民們抽上幾口旱菸,聊會天;看到人家的牛,像農戶一樣,掰開牛的大口,看牙齒骨。牙口好,說明這戶人家生活好。」如此一來,村民的狀況一目了然。天黑到家了,一路調研也完成了。這就是胡喜明對標的點,「油鹽柴米與雞毛蒜皮中,真扶貧沒別的辦法,只有時間。」
  • 走,老下關人帶你去逛小桃園!
    城牆腳下,挹江門外,有一處老下關人的秘密花園:小桃園。在古城牆的映襯下,盛開的桃花更顯嬌嫩。一陣微風吹過,落英繽紛。似乎在講述著過去的故事。曾經有一家姓郭的農戶,安家在此。迷漫市囂渾不覺,勝棲山野幾人家。」因此而得名「小桃園」。如果將聞名遐邇的玄武湖比作大家閨秀,那麼小桃園公園,則有小家碧玉的秀麗、顯得楚楚動人,別有一番情趣。「城邊壕畔碧桃花,毓秀亭臺水一涯。迷漫市囂渾不覺,勝棲山野幾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