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我國得到了什麼?美國14年後才明白,中國決策有多深遠

2020-12-15 老譚世界百態

抗美援朝戰爭是二戰後我國參與的第一場戰爭,很多人不明白的是當時我國才經歷過長達14年的抗戰,國內的情況並不是很好,而且美國攻打的是朝鮮,並不是我們中國,我們為什麼要幫助朝鮮呢?那麼我國在這場戰爭中又得到了什麼呢?美國14年後才真正明白,中國當時的決策是有多麼的深遠。

首先我國幫助朝鮮的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朝鮮是我們的鄰國,和我國挨的很近,如果朝鮮被美軍佔領,那麼我國也會受到影響,在朝鮮戰敗後,美國的下一個目標很有可能就是我們中國,所以我國才會出手相助。

要知道當時我國的軍事力量根本無法和美軍對抗,但我們憑藉著熟練的戰術和戰鬥力最終還是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美國無奈宣布停戰。抗美援朝結束之後美國又發動了越南戰爭,而這一次美國沒敢在越南的北越發起進攻,而是從南越,我國又歲越南給予了援助,在中國的幫助下越南打退了美軍,並且我國還得到了蘇聯的信任。

那麼我國在抗美援朝中到底得到了什麼呢?首先在這場戰爭中美軍真正見識到了中國軍隊的強大,以至於才不敢輕易的攻打北越,再者我國和蘇聯的關係更加親密了,並且獲得了蘇聯的幫助。

也正是因為這些成就讓我國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越來越順利,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一直都在快速的發展,就包括美國在內也不敢輕易向我們挑釁,而且我們也堅信,未來我國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1950年,我國該不該抗美援朝?14年後美國人這樣說
    1950年,我國該不該抗美援朝?14年後美國人這樣說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戰之時,新生的政權剛剛滿周歲。經過了長期的戰爭和本身的基礎薄弱,此時國內各項事業百廢待興。然而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當美國介入到半島局勢的緊急時刻,我國志願軍進入朝鮮最終取得勝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然而抗美援朝勝利是我國付出很大代價最後獲得勝利,據悉1950年國防費用佔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41.1%,次年增至43.0%,為建國後的最高峰。
  • 我國到底該不該抗美援朝?戰爭結束14年後,美國人親自給出答案
    落後就要挨打,我國的近代史充滿了屈辱和苦難,從鴉片戰爭開始就一直被動挨打,二戰結束後,我們國家又經歷了內戰,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才終於迎來了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很快我國又參加了抗美援朝的戰爭,期間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是否有侵略中國的野心?
    很多人問美軍如果陳兵鴨綠江,是否會繼續侵略中國?提出這個問題,無非是想證明我們偉大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不應該打!言下之意就是美國未必想侵略我國,所以中國其實有其他選擇。這種思潮主要見於知識界,從抗美援朝開始的那一天,吵吵到了現在。
  • 抗美援朝中,中國到底獲得了什麼?美國不理解這種做法
    在上個世紀,我國經歷了許多戰爭,這對我們國家也是一場災難。例如,在抗日戰爭中,我國失去了許多士兵,失去了許多領土。在這場戰爭中,我國遭受了非常嚴重的損失。與日本對抗14年後,我們得以將日本趕走。此後,也建立了新的中國。這個過程也非常困難。
  • 抗美援朝出兵決策背後的考量
    參考消息網10月12日報導 (文/黃迎旭)  · 中國把出兵援朝的目的,定義為「保家衛國」,是恰如其分的,是得到全中國人民認可的  · 中國領導人充分估計到中國軍隊所處的不利境地以及最壞結果,但仍認為有勝算把握,而且把握還比較大  · 美國把自己擺到了中國「頭號敵人」的位置上,迫使中國調整戰略重心和戰略方向  出兵決策
  • 抗美援朝70年,看看當年毛主席是怎麼決策的吧
    毋庸置疑,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打出了國家70年的和平。這一戰一雪1840年來中華民族的長達百餘年刻骨銘心的恥辱,揚我國威,壯我民族士氣。西方列強再不敢小覷曾經他們口中積貧積弱的「東亞病夫」,中國由此在世界強國的序列中牢牢佔據一席之地。
  • 毛澤東一生中最艱難的決策——70年前抗美援朝背後的決策故事
    儘管中央對出兵已有思想準備,但是要使一個剛從戰火中獲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再次面臨血與火的考驗,同世界上頭號帝國主義美國直接對峙,下這個決心要有何等的氣魄和膽略!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抗美援朝背後曲折的決策過程在《足跡:共和國記憶》一書中作了詳細、生動地記述。 今天讓我們重讀那段歲月,致敬歷史,致敬新中國,致敬中國人民志願軍!
  • 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所強調的,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中國高調紀念抗美援朝,意義深遠!
    從最近幾天的新聞信息來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活動,已經鋪天蓋地的進行當中。從此次的紀念活動來看,各類紀念活動非常多,而且有些是以最高層面進行的,其規格非常之高,超過以往。在朝鮮,金正恩率領朝鮮眾多高層,參謁位於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向烈士表示崇高敬意,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70周年。而且金正恩隨後還向毛岸英之墓敬獻花籃,並表示敬意!中國和朝鮮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之下,高調紀念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70周年,其意義和影響都比以往深遠!
  • 韓戰爆發後,美國出兵半島,當時他們有沒有侵略我國的野心
    雖然韓戰距今已經七十年之久,但直到今日,圍繞抗美援朝必要性的爭論,卻始終不曾消弭甚至甚囂塵上。雖然更多的民眾意識到這場戰爭,是共和國的立國之戰。但仍有部分人認為,美國當年沒有侵略我們的野心,對那場戰爭我國所付出的代價,抱著值不值得的懷疑甚至否定的態度。
  • 讓世界傾聽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聲音:寫在《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
    應朝鮮勞動黨和政府請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堅決回擊美國的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亞洲的和平。這是美國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一場戰爭,也是新中國的必然選擇。正如毛澤東指出:「我們不要去侵犯任何國家,我們只是反對帝國主義對於我國的侵略。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國軍隊佔領我國的臺灣、侵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打到了我國的東北邊疆,中國人民是不會和美國軍隊作戰的。
  • 為了美國著想,《抗美援朝》拍了19年未播出,美國是怎麼做的?
    七十周年需銘記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正式成立,並就此拉開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戰爭持續了三年,終於在1953年結束。今年,2020年,是抗美援朝戰爭的七十周年紀念。不得不說,今年對於抗美援朝來說,有著更為特殊的意義。
  • 3年打掉美國囂張氣焰,抗美援朝,不僅是為中國爭取了30年和平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七十周年,1950年的10月25號,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幫助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者,經過近三年的艱苦戰鬥,我軍成功地將以美國為首的偽"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一帶。其中非常刺耳的一種聲音,便是美國根本沒有侵略中國的打算,且當時國內百廢待興,因此抗美援朝戰爭本不該打。針對這種論調,有必要在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紀念日之時撰文反駁之。
  • 抗美援朝有五大意義,真正看懂後,才發現這場戰爭最終贏家是中國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美國和一些反對我國的政客散布謠言說,我國出兵朝鮮,發動抗美援朝戰爭是為了為蘇聯服務。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關於韓戰的一系列文件解密後,很多人單方面認為,中國在國力較弱的情況下參加韓戰,完全是損害本國利益。因此,很多人對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持否定態度。
  • 抗美援朝勝利對中國有多重要?如今無論哪一國都不敢隨意冒犯中國
    20世紀60年代,中蘇兩國在經濟、貿易等方面漸漸產生矛盾,一旦中長鐵路始終歸於蘇聯管理,蘇聯始終對我國都會產生一個威脅,這對當時的新中國來說是不可行的。自中國將美國打得屁滾尿流後,蘇聯開始感到害怕,此後便不再對東北進行控制。自抗美援朝一戰結束後,讓華夏兒女產生極強的自豪感,將中國帶向了新的旅程。
  • 珍貴:1951年和1992年拍的有關紀錄片《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戰爭...
    》文獻紀錄片第一部,於1951年12月28日在全國四十個城市二百六十五個影院同時放演。這是一部反映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前線英勇作戰和全國人民在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中的各方面活動的大型紀錄片。編導徐肖冰同志是史達林獎金獲得者、志願抗美援朝隨軍攝 影隊隊長。攝影師楊序忠同志就在朝鮮戰場上遭遇了美國侵略者的轟炸與掃射,壯烈犧牲,有兩個助手同志也在前線負傷。
  • 抗美援朝之初很多人都反對,勝利之後中國究竟得到了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場對外戰爭。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否應該參加這場戰爭,當初很多人都持反對態度,那麼在抗美援朝戰爭之中,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 中國到底該不該抗美援朝,美國人在14年後給出了答案
    誰要企圖把中國近五萬萬人口排除在聯合國之外,誰要是抹殺和破壞這四分之一人類的利益而妄想獨斷地解決與中國有直接關係的任何東方問題,那麼,誰就一定要碰得頭破血流。 」 美國軍隊果真如此做的話,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 但是,傲慢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政府的表態是虛張聲勢,是一種「恫嚇」;他們對於來自中國方面的嚴正警告毫不在意,置若罔聞。從10月7日開始,美軍地面部隊越過三八線,以平壤為主要攻擊目標,兵分多路,大舉北進。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艱難決策
    信中直截了當地說:「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儘管毛澤東對出兵朝鮮有思想準備,但是要使一個剛從戰火中獲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再次面臨血與火的考驗,同美國決一雌雄,下這個決心需要何等的氣魄和膽略。新中國歷經百餘年動蕩不安,一窮二白,幾十年的戰爭創傷還未平復。
  • 抗美援朝,中國千年國運的轉折點,讓美國乃至世界為之震撼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70周年。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一場正義與非正義、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即將在血與火的抗美援朝戰場上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