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爾:德國二戰海軍戰略構思者

2020-12-22 歷史蘇人說

「海上交通線是英國的生命線,不僅軍事與海軍力量,甚至經濟命脈與整個國家的存亡,均與海上交通線的安全和鞏固休戚相關。因此,德國海軍的基本兵力,應用於破壞這些交通線,即——擊沉、擊傷或者癱瘓英國及其盟國的商船……」

這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首任海軍司令埃裡希·約翰·阿爾伯特·雷德爾(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於1927年至1928年發表的《外海巡洋戰爭》一書中所闡述的他所構想的海上戰略,即有關下一場戰爭中德國海軍應當採取的基本戰略。而就如何貫徹這一策略,雷德爾接著寫道:

「實現這一任務的決定性手段之一,應以巡洋艦和輔助巡洋艦進行大膽而堅決的作戰行動」。在當時,持有類似觀點的人在德國海軍內不算少數。「今後,具有強大巡航能力的現代巡洋艦所起的作用,可能將大大地超過潛水艇,巡洋戰役的規模和它對整個戰爭的戰略意義,將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更為廣泛和重要」,這是雷德爾的同僚格勞斯在他的名為《根據世界戰爭經驗論海戰》一書中的觀點。

雷德爾的觀點在德國海軍內引起了廣泛的共鳴。格勞斯在他的著作《根據世界戰爭經驗論海戰》中這樣寫道:「……唯有『巡洋戰爭』才能使海戰區域擴大到整個海洋,以突擊敵人海上交通線的手段,來動搖敵人的軍事和經濟力量」。而發起這種「巡洋戰爭」的武器,並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潛水艇,因為在今後,現代巡洋艦可能會比潛水艇起到更大的作用。根據馬漢式的經典海軍戰略思想,海軍的價值在於控制海洋、奪取並保障制海權。強大的海軍力量將有助於其所屬國家對於海洋的有效支配,並在有效支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帶來的利益。在這一思想中,奪取制海權才是海軍戰略的根本目的。馬漢的理論只是近代海軍思想中的一家之言,雖然在諸多場合內被奉為金科玉律,但卻是一個執行起來代價高昂的戰略原則。事實上,德國海軍在戰前(也是在之後的戰爭中)採取的海上戰略,與19世紀末曾一度盛行的海軍「新學派」思想頗有幾分相似。

「新學派」思想主張以大量輕型雷擊艦擔任海上力量的中堅,魚雷艇在負責海岸防禦的同時,還承擔著突破敵方海上力量近程封鎖、協助己方巡洋艦突破封鎖執行破交作戰、掩護主力艦隊和敵小規模艦隊交戰的任務。當然,大量集中使用輕型雷擊艦艇亦能起到封鎖特定海域的效果,進而掌控局部海域的制海權。「新學派」出臺自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當時正值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於德國,對外肩負巨額戰爭賠款、對內承擔各種社會重建重任。法國方面對繼續投入巨資到海軍建設上已經心有餘而性低的作戰計劃及戰略準則,以應對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這也是國家武裝力量存在的根本價值。

相關焦點

  • 二戰前英國綏靖德國的原因
    對英國而言,不管是贏得還是輸掉與德日的戰爭都將是大英帝國的終結,事實上英國贏得了二戰,但是大英帝國還是瓦解了。面對德國及日本兩個強力的挑戰者,而且二者有聯合的趨勢;另外,法國也無心維護英國的全球利益,英國同時對德日綏靖。
  • 挪威是中立國,為何二戰時會遭到德國的侵略
    作為世界最發達的國家,面對新冠疫情,挪威卻表現得非常無力,就像二戰時面對德軍一樣。二戰時,面對德軍的進攻,挪威幾乎沒怎麼反抗就淪陷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挪威是中立國,向來與世無爭,為何二戰時會遭到德國的侵略?首先,挪威雖然是中立國,看似人畜無害,但其實和瑞士一樣,只是打著中立國的幌子而已。
  • 二戰德國海軍軍艦命名來源,帶你一次認全二戰德國海軍
    二戰德國海軍艦艇總數不多,但海軍面臨著繁重的作戰任務,波羅的海,大西洋,北海到處都有德國海軍戰鬥的身影,每艘德國海軍的戰艦都經歷過炮火的洗禮在戰史留名,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德國海軍艦艇的命名規則和具體名字。
  • 論二戰德國的戰略和真正實力,距離成功那麼近而又那麼遠!
    從戰略上講德國缺乏戰略夥伴。希特勒並不是缺乏戰略頭腦的軍事統帥。德國海軍的相等弱小,以及德國傳統的大陸戰略,與英國的日爾曼民族情節。這一切都使希特勒希望與英國結盟。在德國確保英國海上霸權的同時,也希望英國承認德國的歐洲霸權。
  • 為什麼說不重視海軍發展是二戰納粹德國最終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一,二戰中納粹德國很重視陸軍和空軍建設,但海軍建設卻差強人意,除了戰列艦、運輸艦數量相比盟國海軍嚴重不足外,尤其是納粹德國海軍沒有建設完成航空母艦,導致德國海軍力量與擁有大量航空母艦的盟軍爭奪制海權的戰爭中更加處於劣勢。
  • 德國海軍二戰王牌!英國動用空軍海軍,才擊敗了俾斯麥號
    德國海軍二戰王牌!英國動用空軍海軍,才擊敗了俾斯麥號 俾斯麥號是二戰德國海軍的主力艦,英國海軍主力艦是納爾遜號。納爾遜16寸MK1沒有換過彈,只換過一次膛線,還是一根管子一根管子地換,也就是說,大部分時候,納爾遜九根管子其實炮彈初速不一樣,長期處於大歪炮狀態。
  • 二戰德國陸軍將帥屢遭希特勒解職,為何空軍戈林例外?三個關鍵點
    所以小鬍子也不是逮誰撤誰,第一個關鍵點,是普魯士軍官團在二戰中的撕裂:戈林顯然屬於第二種,他雖然是一戰時期的國防軍軍官出身,但是很早就追遂小鬍子左右,參加過1923年的啤酒館鬧事,也為納粹黨上臺執政立下汗馬功勞,已經躋身二戰德國最高決策層,當然不是小鬍子需要「搓摸」的對象。
  • 二戰時期德國海軍驅逐艦,驅逐艦巡洋化大噸位強火力,二戰炮驅的...
    今天我們就通過萊茵金屬公司的炮炮回顧一下德系驅逐在二戰時期的發展。 此前在說到二戰時期的蘇聯驅逐那一期的時候曾說過,蘇聯驅逐艦的火力在遊戲中很厲害,但是蘇驅在歷史上並沒有多大的表現,而在歷史上火炮驅逐艦真正厲害的是德國的驅逐,形成了美國防空驅、日本雷驅、德國炮驅的三大流派。
  • 詭異的命運、無奈的結局,二戰德國施佩伯爵號戰艦為何香消玉殞?
    波詭雲譎的二戰中,納粹德國的水面艦艇雖然戰果寥寥,但卻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戰艦,如俾施麥、提爾皮茨、沙恩霍斯特、舍爾海軍上將等。她們的名字如夜空群星,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至今讓人津津樂道。這其中,有一艘施佩伯爵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其高貴的名字、詭異的命運和無奈的結局都讓人唏噓。
  • 德國到底有沒有可能打贏二戰?
    這是希特勒的如意算盤,也是德國在二戰期間所犯的最大的戰略錯誤之一。然而,美國不為所動,堅定地將戰略重心鎖定在歐洲戰場(「德國第一」),此其一;其二,德國過早把美國引入戰爭大大促進了後者對蘇聯的大規模援助。事實上,如果德國不對美宣戰(德國對日本無此義務,外長裡賓特洛甫直到最後一刻還在反覆提醒希特勒這一點),美國就沒有藉口捲入歐戰;儘管美德衝突遲早要發生,但爭取時間上的優勢對德國來說則是生死攸關的。
  • 二戰中德國海軍的狼群戰術,究竟是明智之舉,還是最大敗筆?
    二戰中,提起德國海軍,大家最多注意的應該就是德國海軍的U艇部隊。相比於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戰果寥寥無幾,德國海軍的U艇部隊則戰果頗豐。這就給了人一種印象,那就是U艇可以為德國贏得大西洋上的海戰。然而大西洋海戰的結果卻不如德國海軍想的那樣順利,反倒是U艇部隊全面敗退。
  • 二戰納粹德國海軍380mm SKC/34型艦炮
    納粹德國海軍在二戰時期雖然在英國的限制下無法大展拳腳,但是其造艦技術卻也堪稱優秀,擁有四座雙聯裝380mm炮塔的俾斯麥級戰列艦在早期歐洲戰場屬於佼佼者地位,對盟軍的後勤等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幹擾,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德國「齊柏林」號航母夭折的背後:戈林拼命阻撓,希特勒盲目自信
    文/滅霸他爸德國擁有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為何沒在二戰期間造出一艘航空母艦呢?其實這一切都是拜希特勒和戈林所賜!希特勒上臺後,不斷施放「和平」煙幕,把英法等國搞得暈頭轉向,找不著北。1935年6月18日,英國和德國秘密籤訂了「海軍協定」,協定條款規定:德國海軍總噸位永不超過英國海軍總噸位的35%,德國潛艇總噸位,應該等於英國潛艇總噸位。這個協定看上去德國好像很吃虧,但結合當時的情況,德國其實是佔了一個大便宜。
  • 強國中的最弱海軍:二戰蘇聯海軍
    【話說軍世】在蘇德戰場上,前期被德國壓制在首堵門口奮力搏戰的蘇軍,中後期實現反轉,將德軍一路打回了老家,但是在戰爭過中的蘇聯海軍卻表現的「渺小」了不少,同樣作為二戰的軍事強國,相比其他參戰國的海軍堪稱「最弱」。
  • 二戰時期的世界第二艦隊,海軍實力無可挑剔,號稱德意志海軍剋星
    二戰時期,英國是世界三大海軍強國之一,幾乎參加所有海戰,在反法西斯戰爭史上書寫了不可磨滅的功績。皇家海軍是英國最古老的軍種,從1692年拉烏格海戰至二戰初期,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雖然二戰後被美國超越,但是在美蘇冷戰、蘇聯解體後,皇家海軍又重新開始對世界各地進行遠徵,經過發展壯大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最重要的藍色海軍之一。
  • 盤點二戰德國十大著名將領
    盤點二戰德國十大著名將領德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挑起國,擁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將領。且不論他們的是非態度,單說軍事才能,是不容忽視的。就隨著本期專題來看看吧。弗裡茨·埃裡希·馮·曼施泰因德國軍事家、戰略家他是助紂為虐的法西斯幫兇,對別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同時他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也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他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
  • 二戰德國海軍狡猾的水面狼群,戰果僅次於U艇的S系列魚雷艇
    眾所周知,德國海軍水面艦隻在二戰時期表現不佳,諸如「卑斯麥」號戰列艦等一些大型戰艦,空有強大的威力卻戰果寥寥,反倒是小小的U艇戰果輝煌,給盟軍造成了巨大損失,以至於U艇幾乎成了二戰德國海軍的代名詞。實際上在二戰時期,德國海軍有一類小型水面艦艇表現非常活躍,甚至成為了德國海軍水面攻擊的主力。
  • 德國俾斯麥號真慘!首次演習擊沉英國海軍驕傲,被邱吉爾下令圍殺
    1941年的德國陸軍連戰連勝,正如日中天,可是海軍的戰績卻乏善可陳,潛艇戰連連受挫。在5月的一個納粹秘密會議上,雷德爾海軍元帥被希特勒一陣臭罵,內心惶恐不安。
  •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誰相對更強?
    二戰爆發後,德國佔領了法國、捷克、比利時等國家。這些國家都是著名的工業強國,工業水平很高,產能也很強,不是一般的小角色。二戰前,德國的工業產值就佔到世界總份額的13.2%,如果加上法國、捷克、比利時等國家的產能,其工業產能接近世界總產能的30%,與美國不相上下,其實力比日本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