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非接觸式AI測溫道閘,恆道智融助力戰「 疫」

2020-12-23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非典」SARS,以及流感,發熱都是發病的主要特徵和判斷依據之一。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導致各地對流動車流和人口進行監管,對每一位車內乘客進行體溫檢測,以避免人群交叉感染的風險,但是,這樣一個個的排查不能讓車輛快速通過,導致聚集、擁堵,造成其他危險。

檢測人員通常採用手持紅外測溫槍,其需要很近距離接觸待檢人員,將身體探入車內,這本身就存在接觸和二次傳染的可能,檢測人員每天接觸大量人員,存在很高的風險,同時一旦檢測人員感染或衣物沾染,就會形成大面積的二次擴散傳染。

另外還存在車輛內部後排人員、故意隱藏人員得不到檢測,從而出現漏檢的情況。如何確保被測人員的數據真實、實時、有效,如何避免檢測人員的懈怠和交接班盲區,實現7x24小時監測也是當前面臨的問題。

為發揮企業價值,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針對此次疫情,成都恆道智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道智融」)運用熱成像傳感技術、AI視覺圖像分析技術、物聯網技術,開發一種快速、高效、遠距離、批量化的非接觸式AI測溫道閘,從而在人員不下車,基本不影響通行情況下完成測溫,並進行道閘門禁的控制。

創新技術支持,測溫道閘可行性高

恆道智融團隊是一支連續創業團隊,創始人來自諾基亞中國區核心研發團隊,核心團隊具備物聯網、大數據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業經歷,對於物聯網、硬體終端及其配套軟體研發、圖像AI處理具備豐富經驗和技術沉澱。恆道智融可運用高精度熱成像傳感器,可見光圖像傳感器,黑體,對其熱力圖進行分析,過濾幹擾,批量識別人員及其溫度異常,並將溫控能力整合到道閘等硬體中去實現自動化的控制,完全具備對應產品的從結構、硬體、驅動、系統、APP、SAAS平臺全棧式研發和產業化能力。

1、基於紅外熱成像的車內人員體溫測量裝置的結構、硬體、驅動、系統軟體的研發和對傳統道閘的升級改造。此裝置包括熱成像傳感器、可見光傳感器、通信模塊、處理模塊、存儲模塊等,系統內置定製化算法。

2、利用紅外成像與可見光成像輔助校驗,對車內乘客進行溫度熱力圖和人體特徵識別,確保車內人員不會被漏檢,錯檢。

3、基於物聯網及區塊鏈技術進行整體道閘數據採集和現場控制,整個測量過程進行區塊鏈存證,測量數據、告警信息通過傳感器區塊鏈上鏈,便於數據追溯、共享、存證。

4、配套的5G接入通信,及後臺雲端對批量視覺數據進行處理的流式計算處理平臺,實現對疫情溫度、熱成像數據的集中化存儲、監控、追溯和處理,以及對於車牌、車型等可見光視覺數據的分析處理,便於公安查證和追溯。

助力疫情防控,測溫道閘意義重大

恆道智融研發非接觸式AI測溫道閘,不僅能為國家和相關單位的持續疫情監控,也能為其他高溫類疫情防控,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管理成本。

1、為廣大單位提供車流人流的有效監控和疫情感知能力,大幅減輕人工測溫的人力消耗及感染風險, 為抗疫做貢獻減輕一線抗疫人員壓力。

2、本地和雲端熱成像圖像分析技術能夠更廣泛應用於其他場景,包括但不限於高速公路、公安交管、疾控防疫等單位。

3、積累的批量溫度追蹤、熱成像分析數據能夠為國家防疫、疾控提供數據支持,為行政管理提供依據。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紅外熱成像人群測溫篩查系統
    用於測量人體溫度的儀器儀表大致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接觸式的和非接觸式的。接觸式的儀器在用於公共場所人體檢測時存在以下缺點:1. 測溫速度慢,需要人為幹預,逐一進行單體測溫;2.高精度體溫檢測的需求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普遍存在初期被感染者出現四肢乏力、發熱等情況,需要採用較高精度的非接觸式體溫檢測手段,用於區分正常人員和低溫疑似感染人員。建議體溫檢測裝置的測量精度不超過±0.5℃。
  • 貴州金指紋科技有限公司:發揮技術優勢,研發智能門禁測溫系統助力...
    疫情防控不鬆懈,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六枝特區木崗產業園區貴州金指紋科技有限公司發揮技術優勢,加大應用開發力度,研發出門禁測溫系統智能門,運用在學校、企業等人員密集的地方,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重要保障。
  • 豐臺科技園區企業研發AI紅外成像測溫儀 每分鐘可測溫240人
    4月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豐臺區獲悉,研發這兩款抗疫科技產品的就是北京久譯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競集團,這兩家企業都是中關村豐臺科技園區華夏幸福創新中心的入駐企業。在華夏幸福創新中心大廳,上班的員工都需要通過體溫檢測通道,而在旁邊的顯示屏上則有檢測的時間、累計檢測的人數、平均體溫等數字,還並排顯示著設備抓拍的照片及抓拍時間、地點和體溫等信息,這就是AI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每分鐘可以檢測120至240人次,而且是無接觸式高效通行,測溫精度達到0.2℃,並實現疑似體溫異常實時彈窗報警。
  • 淄博熱成像測溫相機多少錢——資訊
    淄博熱成像測溫相機多少錢——資訊中控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一卡通安防科技行業,主要業務包括有考勤、門禁、通道閘機、停車場、一卡通系統、樓宇對講等系統設備的供應、項目施工安裝、系統維護等,提供測溫消毒一體機、人臉測溫一體機、紅外測溫門、熱成像測溫安檢門等全系列測溫防疫產品。
  • 人體測溫的主流方式有哪些?非接觸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有哪些好處?
    目前,醫院、商超、公共運輸、社區等公共場所常用的測溫設備有水銀溫度計、紅外溫度計、紅外人體表面溫度篩檢儀、電子體溫計等。其中,紅外溫度計主要包括紅外耳溫計、紅外體表溫度計兩種,分別為手持式額溫計、立柱式紅外測溫儀、門式紅外測溫儀、熱成像體溫篩查儀等。
  • 「三伏天」測溫利器-海康威視可視測溫熱像儀H10
    我們從原理上探討一下,對於溫度的檢測方法,可以分兩個方向,接觸式及非接觸式測溫,接觸式測溫以熱電阻、熱電偶等傳感器為主,雖然精度較高,但如果針對高溫、高壓或連續運動的被測設備,就無從下手。非接觸式測溫以紅外測溫為主,通過接收被測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可以非接觸測量高溫、高壓、運動等被測設備的表面溫度,非接觸測溫又分為點溫儀方式及熱成像可視測溫。
  • 雲從科技以AI守護安全 防疫成果再獲人民日報肯定
    報導內外表述:雲從科技則研製出「人臉識別+紅外測溫」一體機,安排在白雲國際機場、南沙區海關等地投入使用。這是對於雲從科技在疫情期間運用領先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相關抗疫防疫產品,並成功落地的工作表示肯定。雲從科技「人臉識別+紅外測溫」一體機可實現多人同框測溫、預警未戴口罩的人員、實時進行人臉抓拍、還原體溫異常人員軌跡。非接觸式0.1秒快速測溫,降低感染風險,已在上海張江人工智慧島、北京小區、數十所學校等全國各地得到廣泛應用。
  • 疫情期間金融服務調查:「非接觸式金融」能火多久
    非接觸式金融,是指一種基於網際網路、手機應用程式、客戶服務電話等載體,不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發生物理接觸的服務形式。這種服務形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備受關注,成為金融服務正常開展的重要補充。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非接觸式金融究竟保障了哪些金融需求?
  • 滑縣自動測溫熱成像監測系統多少錢
    滑縣自動測溫熱成像監測系統多少錢測溫門崗機器人租賃智能測溫門崗機器人是一款針對醫、寫字樓、工廠、校園及社區公寓等人量較大的公共場所開發的非接觸式自動測溫機器人。針對情,滿足全過程 0 接觸測溫、識別口罩等需求。
  • 麗江玉龍縣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
    面對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和日趨強烈的辦稅需求,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稅務結合疫情防控實際,耐心引導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自助辦稅廳等非接觸式渠道辦理涉稅業務,積極利用微信群、服務熱線等渠道為納稅人答疑解惑,通過整合資源,廣泛開闢線上安全通道,以安全高效的辦稅體驗帶給納稅人足夠的安全感和便利感
  • 帛書《老子》'道可道,非恆道'中的恆與《易經》恆卦
    帛書《老子》『道可道,非恆道'與通行本略有不同,一個為'恆',一個為'常','常'一般解釋為永恆不變,就不夠準確。朱謙之說:…老聃所謂道,乃變動不居,周流六虛…若不可變,不可易,則安有所謂常者?老子的道是變動不居的,說永恆準確,不能說不變。所以程頤說:恆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恆。
  • 破解通行與測溫難題 長虹15天交付5G智能測溫手環
    中新網3月26日電 26日,由長虹控股公司研發生產的5G智能測溫手環正式通過交付驗收,即將在愛聯科技批量生產,進入商業化階段。下一步,該產品將在高校、中小學校以及企事業單位大型會議等推廣使用,以實時了解人員體溫等健康狀況,取代人力測溫,有效降低風險,同時為潛在的人員接觸排查提供實時的精準數據,以確保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安全。隨著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人員密集與流動性活動增加,測溫依舊是做好聯防聯控的關鍵一環。「目前,隨著學校陸續開學等,非接觸式測溫設備的需求激增。」
  • 唐山達創傳導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轉爐煉鋼測溫光譜晶片
    唐山達創傳導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轉爐煉鋼測溫光譜晶片將為冶金行業轉爐測溫領域帶來技術革命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歡)近日,走進位於唐山高新區的唐山達創傳導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中心,技術人員正在對用於轉爐煉鋼測溫的光譜成像晶片進行測試。
  • 堅朗與君和睿通推出「全新AI無觸式溫控智慧社區解決方案」
    以社區為單位,居家隔離、徹底切斷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是當前最有效的防疫、控疫方式。社區是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內防輸入,外防擴散的最有效防線。為此,作為「一切為了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的提供商,堅朗與君和睿通對當前社區防疫工作痛點及在智慧社區建設方面的技術和成熟經驗,火速推出了」全新AI無觸式溫控智慧社區解決方案」,此方案涵蓋了AI、大數據智慧人形道閘、智慧門禁、智慧測溫、智慧口罩人臉識別、智慧梯控、智慧新風、健康上報等服務在內的無接觸式溫控解決方案,提升社區治理,促進公共和便民服務智能化,保障社區安全成為最有效的防線
  • 鄒平韓店鎮:陳學、蘆文寶夫婦捐款3萬元助力戰疫情 ▏戰疫日記
    鄒平韓店鎮:陳學、蘆文寶夫婦捐款3萬元愛心助力戰疫情圖為蘆文寶(中)向鎮慈善總會捐款3萬元時與工作人員合影2月11日,鄒平寶盛物流有限公司陳學、蘆文寶夫婦向鄒平市韓店鎮慈善總會捐款3萬元,以實際行動助力全鎮抗擊疫情
  • AI戰「疫」 曠視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賦能多場景 助力全民防疫
    為了幫助社會各界打好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曠視緊急組織研發團隊,十天內迅速推出「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綜合解決方案」,為各行各業築牢這座多軸聯動的防疫大堤。自2月4日上線以來,曠視明驥AI智能測溫系統綜合解決方案已經在海澱區政務服務大廳、北京部分三甲醫院、寫字樓與社區等場景投入使用。
  • 費城邁阿密交管局推行非接觸式公交付款方式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公司宣布他們將使用NFC非接觸式支付解決方案。NFC技術是RFID技術的一種,在當前使用的技術中最為流行,尤其是在特定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的支持下。佛羅裡達州的邁阿密市宣布,本地的公交服務將支持非接觸式支付。
  • 人群智能測溫、5G熱成像……多地現戰疫「黑科技」
    人群智能測溫、5G熱成像、醫院「雲」掛號……疫情當前,多地出現一批防控「黑科技」,加快築牢疫情防控圈,避免交叉感染。這些「黑科技」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臨時研發上馬還存在哪些困難?未來發展空間如何?對此,記者在多地進行了採訪。
  • 22家AI創企復工背後:抗疫下的道阻與希望
    疫情期間,AI創企普遍比往年都更為忙碌,既要緊急研發戰「疫」產品,又要高效復工復產,還要衡量疫情帶給企業及全行業的影響。 如何既保證員工健康,又儘快恢復經營元氣?這是AI創企正共同面臨的一場嚴苛大考。 這幾日,我們線上拜訪了22家國內AI創企,選擇性覆蓋了一些有代表性的AI細分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CV)、增強現實(AR)、語音處理、機器人、大數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