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都有12萬大陸人去臺灣體檢?

2021-01-18 馮侖風馬牛

封面題圖 | 《滾蛋吧,腫瘤君》


在 2012 年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紀錄片《亞洲新視野:臺灣醫療奇蹟》中,講到臺灣醫療技術在國際間早已享有盛名,全球前 200 大醫院中,中國臺灣就佔了 14 家,僅次於美國及德國,全球排名第 3,亞洲排名第 1。


這個只有 3.6 萬平方公裡,人口 2300 萬的小島,卻是享譽世界的醫療中心,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國際病患前往就診。那麼,臺灣的醫療系統到底好在哪?

要談臺灣的醫療體系發展,得從 19 世紀說起。


清朝政府統治臺灣初期,衛生狀況惡劣,醫療設施簡陋,民眾普遍缺乏醫療知識。直到 1865 年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醫療傳教牧師馬雅各 James L. Maxwell 藉由醫療服務從事宣教,開始臺灣醫療邁向現代化之路。


近代,臺灣經濟起飛以後,民間人力物力資源豐沛,政府順勢應用民間的力量開拓醫療服務市場,尤其是企業投資經營的醫院,將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與制度應用於醫院管理,產生卓越的經營績效,促使醫療產業蓬勃發展。


自 1995 年 3 月 1 日起,臺灣開始實施全民健保,目前全民健保普及率高達 98-99 %;註冊醫師約 45000 名。所有民眾都有公平的投保機會,公平的就醫權利,可自由選擇醫療院所,不論所繳保險費多少,都獲得相同醫療給付與保障。


2010 年經濟學人信息部專家評價臺灣的健保為僅次於瑞典的國民健保制度,臺灣的醫療支出僅佔 GDP 的 6.6%,而政府支出僅佔醫療支出的 25.8%,能夠做到全世界名列前茅的成就,較諸先進國家,確實是一個既便宜、服務又好的健康保險制度。



與大陸緊張的醫患關係截然不同的是,臺灣的醫療服務人員跟其他行業的服務人員一樣,處處體現了無微不至的關懷。


多人對臺灣醫院的第一印象就是跟回家一樣。醫院裡聞不到藥水味,每一個轉角、每一個樓層、每一個科室、甚至每一個廁位都有顯眼的標識物,或者是方向指示,你不必擔心像無頭蒼蠅一樣被繞得團團轉。


患者不需花太多時間去了解就診流程,每一個流程完成後,負責該流程的醫務人員會很主動、很清楚地告訴你下一步應該去哪裡、做什麼,每個患者從診室出來後,都會聽到護士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項的甜美聲音。


▲分診顯示屏會隱匿患者相關隱私


你可以時刻感受到「禮讓」,醫務人員決不會與患者搶通道,凡有病人在的地方,工作人員都會禮貌的示意不要隨意拍照,隨時可以聽到「謝謝」。


一旦發現你稍有遲疑,就會有穿著統一的志願者主動上前詢問,在榮民總醫院住院大廳,甚至有志願者在進行鋼琴演奏,讓人感覺不是置身於醫院,而是在一個咖啡廳。


無論門診大廳還是病區裡,聽不到腳步聲、談話聲,醫護人員或醫患之間的交流幾乎也只有當事人可以聽到,為患者提供了一個私密的空間,即便是分診顯示屏上都會將患者姓名及相關隱私進行隱匿。


而且幾乎每家醫院裡都有專門給複診病人的保留位,走廊裡的免費推拿、免費輪椅、免費交通車,以及廁所裡的緊急求救鈴都體現了臺灣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理念。



提供以人為本、視病猶親的醫療服務是臺灣醫療系統的核心使命。臺灣一直在培養醫護人員生命無價的理念,從而使醫護人員致力於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


這是臺灣健檢能夠在亞洲地區脫穎而出的先決條件。據臺灣政府公布的數據,每年都有十幾萬大陸遊客通過醫美健檢籤證赴臺體檢。


例如臺北市政府牽頭打造的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就是臺灣健檢之所以受歡迎的縮影。


▲臺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一般來說體檢的過程都是需要你拿著一張單子到處跑,但是在這裡整個體檢都會有專業醫師跟隨講解。


健檢結束之後有專業的營養師為你配餐,並且當天就會有專業醫師為你解釋體檢報告,還有專業的健康管理師對你做回訪諮詢。


▲專業醫生一對一服務


除了以上這些,臺灣健檢吸引人的還有一點,就是可以順便領略臺灣的深度文化及生態景觀等旅遊資源。


臺灣的健康檢查設備先進、醫護人員服務親切,加上豐富的旅遊資源,俘獲了大批遊客,其中不乏各界名人。


今年 3 月份,香港明星任達華特地前往臺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做體檢,並擔任高雄市的醫療觀光代言人,無償推廣臺灣的醫旅。


▲任達華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做健檢


中東皇室成員阿曼親王也曾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體檢,並贈送代表皇室的匕首作為紀念。


臺灣在生活細節的精緻化管理上做得非常好,花同樣的錢,可以感受到更高品質的都市生活、健康管理、體質檢查。


馮叔特別喜歡臺灣,在臺灣他曾發現了「世界上有比賺錢還美好的東西」,他也多次為了體檢前往臺灣,去年年底,還在北投醫院體驗了全套的健檢服務。


馮叔自己曾講過:「我在痴迷金庸小說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也很痴迷瓊瑤小說。瓊瑤小說裡講過最過癮最幸福的三件事情,第一是到淡水看夕陽,談個戀愛;第二是到北投泡溫泉;第三就是在陽明山上的大宅子裡開 Party 。所以我們就選擇在臺北陽明山上做一個度假公寓,這樣的話在家裡呆著就能把這三件事都辦到。


▲位於陽明山上的「萬通國際社區」


「風馬牛」聯合在陽明山上的「大宅子」——萬通國際社區、臺灣首座政府合作單位臺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推出「風馬牛·悅活卡」,整合海峽兩岸健康、文旅、醫療等資源,滿足消費者近年日益增長的家庭健康需求及健康管理需求。


風馬牛·悅活卡 健檢亮點

「風馬牛·悅活卡」將臺灣的自然景觀、人文環境、醫療資源相融合,為你和家人提供一次貼心的健康管理服務。在大陸與臺灣同文同種的語言文化背景下, 你可以與醫生無障礙溝通,甚至可以在未來一年中的任意時間進行預定。


我們希望能將最優質的醫療服務資源與大家共享,「賓至如歸」這句話套在這裡,或許太過商業,「安心」與「信任」才是真正讓人感到輕鬆、放心的原因。


「風馬牛·悅活卡」僅有30張

4月30日報名截止

當日福利:今天付定金即得臺灣特色伴手禮


諮詢電話(微信同號):18610739616

快戳下圖了解詳情吧👇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風馬牛·悅活卡」詳情

相關焦點

  • 解讀:為什麼臺灣有口罩卻一片口罩都不肯給大陸?
    編輯:枯木這段時間大陸一直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面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已經像疫情嚴重的武漢投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於正值春節期間,醫用物資緊缺,尤其缺乏口罩,大陸內部的很多其他地區的人向武漢支援口罩
  • 吃不起臺灣鳳梨的大陸有一個縣,叫徐聞縣,每年生產菠蘿70萬噸
    該大陸網友解釋,「大陸有一個縣,叫徐聞縣,每年生產鳳梨70萬噸,如果不進口臺灣的,對他們(徐聞縣)來說有好處。」聽到徐聞縣年產70萬噸菠蘿的數據,陳揮文詫異:「你們大陸一個地方,一年的鳳梨是70萬噸?」
  • 日本人更喜歡去臺灣旅遊,覺得臺灣各方面都比中國大陸和韓國強!
    現在旅遊業可以說是一個新興行業了,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到不同的國家去旅遊度假,喜歡旅遊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跟日本較勁的中國大陸、臺灣以及韓國也成為了日本人比較喜歡去的幾個地方,並且旅遊不算什麼,還總喜歡拿出來做比較。
  • 臺灣與大陸的歷史連結,古代都有哪些人到過臺灣?
    最近,當前臺海形勢嚴峻,島內少數臺獨勢力,妄圖「去中國化」,但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任何陰謀都無法割裂兩岸的歷史聯結,都無法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而當時的醫療水平落後,攜帶的藥物又不多,所以最後只得返航,走的時候有數千的高山族人自願跟著他們去吳國,這就是《三國志》裡記載的:「(亶洲)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數千人還。」
  • 為什麼臺灣人對施琅評價是大漢奸,而大陸人則有不同的看法
    福建泉州晉江龍湖鎮衙口人。提起施琅,人們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些人覺得他是個大英雄,也有些人覺得他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大漢奸。那麼,施琅為什麼給人們這樣的印象呢?首先在臺灣人眼中,施琅就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當初跟隨鄭芝龍一起投奔清軍,是因為清軍不重用他,他才轉投臺灣鄭成功的。投奔鄭成功之後,施琅一位親兵曾德犯了死罪而逃匿於鄭成功處,並被鄭成功提拔為親隨。施琅抓回曾德,準備治罪。
  • 臺灣作家:為什麼大陸人最不喜歡去臺灣公司?
    環球網8月19日消息,臺灣旅遊作家葉志輝在《旺報》發表短文,談臺資企業在大陸人眼中的印象,全文如下:「你是我遇過最好的臺灣人」,至少超過10個大陸朋友跟我說過這句話,有網友、朋友、工作上的廠商、有自己帶過的員工。一方面欣喜自己做人還是很成功的。另一方面卻有種特殊的痛。這句話的背後呈現的,其實是臺灣人的形象在很多大陸人的眼中是相對不堪的。
  • 臺灣「最發達」的城市,曾經領先大陸城市多年,去過的人都說好
    大家都說「同根的祖先、臺灣人、陸地上的中國人」,目前,臺灣作為祖國的一部分,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去臺灣旅遊!  臺北又稱「北」,又稱「北」,是臺灣省所在地,是臺灣第二大城市,也是最發達的城市,大家都說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個省,其中臺北歷史悠久,歷史悠久,1875年(清光元年),沈有貞大臣在這裡設立了臺北部,這意味著臺灣北部被命名為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去美國的臺灣人比到中國大陸更光榮嗎?
    這背後有一種可笑又正常的心態——一面告訴自己「要適應中國崛起」,一面卻在心底認為「中國大陸,應該在臺灣『之下』,不是嗎?」以前,臺灣人去大陸(而且必須是北京上海)的外企或臺企做管理層,正常,理應如此!後來,臺灣人在上海外企從基層做起、並且進了大陸企業(給大陸主管打工),這個殘酷現實媒體呼籲了十年,大家才勉強接受了。
  • 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去過的人說出了「真實感受」
    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去過的人說出了「真實感受」隨著世界經濟化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旅遊也成為了當下人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很多人不僅喜歡境內玩,而且對境外也開始嚮往。現在國內交通都很便利,而臺灣作為我國除了海南最大的一座島嶼,擁有者迷人的風景,令許多內地遊客都非常心動,因此沒來臺灣旅遊的內地遊客也數不勝數。說到這,大家就會問: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聽聽去過的人們說出的真實感受。臺灣位於我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有著3.6萬平方千米的面積,是中國第一大島。
  • 在大陸生活了十來年的臺灣人,講出了臺灣經濟的真相
    關於臺灣的經濟總量、人均GDP、物價、健保等等方面,很多大能已經回答過了。但我想以一個2004年就到大陸,每年只回臺灣幾周,現在快搞不清楚自己是臺灣還是大陸人(確切地說是我回臺灣時,所有人聽我說話都問「你是大陸/中國來的吧?」
  • 為什麼臺灣是我們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它和大陸究竟有什麼淵源?
    近期我們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飛機一直都在臺海繞行,這讓兩岸無數渴望國家統一的人們感到振奮。不過還有很多人對臺灣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國共內戰,蔣介石帶著大陸黃金逃到臺灣這一層面,今天我們就從歷史上來說說,為什麼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
  • 【健康科普】每年的健康體檢 都要注意什麼?體檢漏掉這些等於白做
    都說每年參加體檢 可以發現早期病變 那為什麼有人年年參加體檢 還是會突然出現大病 大家看到這些異常的結果之後,如果自己不太明白,應該去醫院就診,請專業醫生解釋;如果有建議需要進一步檢查的,請一定去醫院明確診斷,有需要的採取相應的治療。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張學良去臺灣後到死都沒再回大陸,只因此人對他說了兩句狠話?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聯手發動了「西安事變」,這是張學良一生最出彩的時刻。「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去南京,隨後就被蔣介石軟禁,直到1990年,時長約五十四年。 蔣介石到底有多麼「痛恨」張學良?可以從一件事來看。1958年11月23日,蔣介石在臺灣秘密召見了張學良,在談話中蔣介石對當年的「西安事變」仍然不能忘懷,期間蔣介石說:「西安事變,對於國家的損失太大了!」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2141人 規模接近港校兩倍
    根據臺灣高校日前公布的陸生招生簡章,共有134所臺灣院校計劃招收2141名陸生,其中公立院校48所、私立院校86所。按照規定,臺灣公立大學只能招收博士生、碩士生,今年計劃招收博士班82人、碩士班571人;私立大學和離島的金門大學和澎湖科大可招大學部學生,今年招生計劃共1488人。相比港校每年內地招生1000多人的規模,首次在大陸招生的臺灣高校投放的招生計劃規模接近翻番。
  • 臺灣保險業者看好大陸市場
    2003年1月8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 李峰:近幾年有不少的臺灣同胞加入迅速成長的祖國大陸保險業隊伍,他們有的是高層管理人員,有的是保險業務人員。那麼他們為什麼會選擇到大陸來創業,對於大陸保險市場未來的發展有著怎樣的見解呢?
  • 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人為什麼不了解大陸,覺得大陸吃不起茶葉蛋?
    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榨菜之後臺灣專家又開始叫囂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作為我國的寶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很多臺灣民眾都覺得我們的經濟十分的落後,還生活在80年代,現在網絡這麼發達
  • 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人為什麼不了解大陸覺得大陸吃不起茶葉蛋?
    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榨菜之後臺灣專家又開始叫囂大陸吃不起大米,臺灣作為我國的寶島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什麼很多臺灣民眾都覺得我們的經濟十分的落後,還生活在80年代,現在網絡這麼發達,為什麼臺灣民眾還會聽臺灣專家的忽悠呢?
  • 每年上百億人民幣詐騙贓款流入臺灣 臺灣當局在幹什麼?
    從西班牙馬德裡到中國北京,上萬公裡的行程,馬不停蹄的推進,6月7號早7點,一架中國民航包機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大批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國。本次押解行動共押回94人,這94人是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臺灣犯罪嫌疑人。事實上,包括這94人在內,公安部已經先後從西班牙押解回225名犯罪嫌疑人,其中,臺灣籍達2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