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會過去被稱為「首邑」,清代是省會,現在是國家一級行政區,負責省政、經濟、科學教育、文化、交通中心,我國目前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無論是省會還是自治區的都城,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省市的先導,體現了交通上的便利性。
在我國的省會,自古以來交通就四通八達,在明朝有一種說法叫「滕九省通路」,清朝乾隆帝也借用了九省的大街,形容交通上的便利,這幾天是武漢,武漢又名「江城」,這是眾所周知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武漢過去又名「九省通道」,從字面上看,「衢」指的是四通八達的道路,是武漢和九條省路相通的意思,其實這是片面的理解,我們也這樣迷迷糊糊地呆了很久。
其實,這九個省實際上並不指現在的九個省,一般包括四川、陝西、河南、湖南、貴州、江西、安徽、江蘇、湖北的一部分地區,這樣的交通便利多指水路,但是,無論是指上還是指上,古代的武漢都位於我國心臟中心的交通樞紐。
武漢「九省大街」的名稱由來,也歸長江和漢水橫貫,它把武漢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結構,古代人眼中的「九省大道」是從武漢沿著長江水道前進,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北溯漢水來到陝西,通過洞庭湖的南達湘桂。
歷史車輪滾滾,現在的武漢仍然是我國中部地區的最大城市和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是中國中心城市,地理位置用四通八達這個詞來表達,但是「九省街道」的交通還是很方便的。
在高速發展的中國高鐵時代,細心者會發現,武漢到周邊四個省會城市都會實現高鐵一小時以上的直達,這四個省會是湖南長沙,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河南鄭州,也就是說,從武漢坐高鐵去這個四省會的話,兩個小時內就能到,在全國的省會,哪個省會有這樣的牛的位置?哪個城市可以PK武漢?可以說是武漢的第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