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2020-12-23 環球網

本文轉自【東南網】;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麒麟山的腳下,就著擂茶吃拌麵……」近日,歌曲《三明後生仔》走紅網絡,大山環抱的福建三明也火了起來。中央各大媒體在主要欄目、重要版面聚焦三明,很多新媒體平臺都以各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報導三明,引發網友關注。究其背後原因,主要在於三明這些年來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讓「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夢想照進了現實,這一實踐對於各地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地處福建中西部山區的三明,是革命老區蘇區,也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生的老工業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在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經濟發展、黨的建設等方面16次作出重要批示,為三明發展擘畫了協調發展的路線圖。從勇敢啃下醫療改革這塊「硬骨頭」,到鋼鐵廠成為旅遊景區的神奇變化,再到改造後老舊小區裡的幸福生活等等,三明20多年「咬定青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勇於改革、敢於創新,讓老百姓在經濟建設、環境保護、人文涵養、民生保障等各方面都享受到了發展成果,創造出了令人讚嘆的「三明實踐」。昔日「路隘林深苔滑」,今朝「路寬林茂糧豐」,「三明實踐」有力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改革和發展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充分彰顯了新發展理念的理論魅力和實踐偉力。

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三明實踐」有何重要啟示意義?就拿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來說,這些年來三明把綠水青山當作無價之寶,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和自身基礎條件,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化解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間的矛盾,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三明全市流域水質始終保持福建第一,2019年,森林覆蓋率達78.73%。同時,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養殖、生態旅遊等產業發展迅速,2019年三明接待遊客3917.56萬人次,生態旅遊產業總收入750億元。事實上,繪就三明「山水畫」的神筆,就是新發展理念在三明的生動實踐。這一實踐告訴我們,只要勇於改革、敢於創新,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從2021年開始,我國既進入了「十四五」時期,也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同時,各地資源稟賦、發展基礎不一,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也集中體現在了發展質量上。

作為一個普通地級市,資源稟賦平平的「中等生」三明,何以實現華麗轉身,逆襲成協調發展的「模範生」?這是因為三明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化區位劣勢為發展優勢,化制度優勢為治理效能,從而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此看來,「三明實踐」具有較為普遍的示範意義,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鑑的經驗。進入新發展階段,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勇於改革、敢於創新,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和方法,才會有騰挪的空間,從而實現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風展紅旗依舊飄,如畫三明更美麗。「三明實踐」深刻表明,新發展理念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並結合實際把其貫穿於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珍惜機遇、不懼挑戰,就一定能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徵程中,書寫新的中國故事,創造新的發展成績,贏得更加光明的未來。(王玉星)

相關焦點

  • 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東南網評:「三明實踐」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寫下生動註腳 2020-12-18 19:24:32參與互動   【地評線】東南網評:「三明實踐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
    來源:人民日報福建省三明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展現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生動畫卷,對於各地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 人民日報: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
    福建省三明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展現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生動畫卷,對於各地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 人民日報評論員: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
    福建省三明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展現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生動畫卷,對於各地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從1996年到2002年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
  • 「三明實踐」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三明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對三明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按照「機制活、產業優、生態美、百姓富」的總體要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探索了符合本地實際的高質量發展有效路徑,形成了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獨具特色的「三明實踐」。11月的沙縣,天氣微冷。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對三明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建設、生態建設等作出重要指示。從今天(12月16日)開始,《新聞聯播》推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系列報導,講述三明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堅持統籌協調發展,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三明。這首近期火熱的MV唱到的鋼鐵廠,就是三明鋼鐵廠。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丨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 2020-12-17 17:43:45   來源:央視新聞
  • 三明實踐論|青山綠水,寫下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註腳
    從那時起,常口村的村民就牢記囑託,也堅定地選準了發展的路子。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生態經濟的優勢,那麼綠水青山也就變成了金山銀山。許多年過去了,這一論斷已成為共識,成為中國發展道路上的指引。
  • 風展紅旗如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三明老區蘇區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從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山區特色產業增收,到保護綠水青山、「畫好山水畫」……總書記牽掛最多的是老區蘇區發展,關切最深的是人民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牽掛,浸潤著這片「風展紅旗如畫」的熱土。如今的三明人,牢記於心的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受益最大的是結合實際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 善用改革開新局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
    輝煌之後,煩惱也曾接踵而來:交通不便,「小三線」發展陷入停滯;山多地瘦,老百姓守著溝溝田、條條地,過著窮日子;未富先老,醫保基金收不抵支;肆意採礦、非法採砂,清流變「黑」河、青山變礦坑……千頭萬緒,三明應該怎麼辦?從哪下手?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畫好山水畫 走好生態富民路
    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調研時為三明發展繪就藍圖、指明方向。20多年來,三明市牢記囑託,堅持綠色優先,推動林業改革,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隆冬時節,在三明市將樂縣常口村,一支來自山東濰坊的皮划艇隊正在這裡為山東省運會全力備戰。
  • 善用改革開新局,看三明如何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善用改革開新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輝煌之後,煩惱也曾接踵而來:交通不便,「小三線」發展陷入停滯;山多地瘦,老百姓守著溝溝田、條條地,過著窮日子;未富先老,醫保基金收不抵支;肆意採礦、非法採砂,清流變「黑」河、青山變礦坑…… 千頭萬緒,三明應該怎麼辦?從哪下手?
  • 群眾的笑臉最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三明下轄的12個縣(市、區),均屬原中央蘇區範圍。新一輪脫貧攻堅,三明貧困發生率雖不及中西部地區,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569人,佔到了福建全省的12%。「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上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反覆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
  • 群眾的笑臉最美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中)
    三明下轄的12個縣(市、區),均屬原中央蘇區範圍。新一輪脫貧攻堅,三明貧困發生率雖不及中西部地區,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569人,佔到了福建全省的12%。「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上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反覆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
  • 善用改革開新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探索與實踐(下)
    輝煌之後,煩惱也曾接踵而來:交通不便,「小三線」發展陷入停滯;山多地瘦,老百姓守著溝溝田、條條地,過著窮日子;未富先老,醫保基金收不抵支;肆意採礦、非法採砂,清流變「黑」河、青山變礦坑……千頭萬緒,三明應該怎麼辦?從哪下手?
  • 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
    這裡,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試驗田」。在這片土地上所收穫和經歷的,都匯入「中國奇蹟」的故事中。  三明的道路選擇與發展氣象,都可以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發展的恢宏布局中找到對應的線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無一項在三明找不到呼應,無一項在中華大地聽不到迴響。
  • 評論員文章——讀懂三明實踐的樣本意義
    這裡,是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試驗田」。在這片土地上所收穫和經歷的,都匯入「中國奇蹟」的故事中。  三明的道路選擇與發展氣象,都可以在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發展的恢宏布局中找到對應的線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無一項在三明找不到呼應,無一項在中華大地聽不到迴響。
  • "三明實踐"主題採訪活動綜述:撲下身子 講好三明故事
    在隨後5天的集中採訪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全國19家媒體的180多名記者,圍繞「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和黨的建設等主題,走村入戶,深入車間、社區、學校,用手中的筆和鏡頭,立體呈現三明牢記囑託,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生動實踐。一場生動的實踐 探秘「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探尋紅土地發展背後的故事,是記者們關注的焦點。
  • 守好無價寶畫好山水畫——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新福建的三明...
    多年來,三明牢記囑託,將生態理念貫徹始終,堅持生態保護常抓不懈,做到綠色發展一以貫之,在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上扛起責任勇於擔當,堅決守好生態底色、打造發展亮色、改善民生成色。「水淨、河清、天藍、地綠、居怡……」這不是環保口號,而是可考核、可量化的指標。每年全市兩會上,三明市委書記、市長都要與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籤訂一份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納入其中。
  •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地評線】南方網評:乘風破浪,勇做時代弄潮兒 2020-07-09 10:19 來源: 南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