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揭露了殘酷的社會現實,卻被選進了小學生課本,是好是壞?

2020-12-22 蔣秋心

嗨,這裡蔣秋心,歡迎來到「每日讀詩」欄目。

今天介紹的這首詩,有一點特殊,是非常耳熟能詳的,小學生必背篇章。甚至不僅僅是現代的語文教材,在古代也一樣是被當作教材的存在呢,還被選進《古詩三百首》,那就是《蠶婦》:

蠶婦【作者】張俞【朝代】宋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今天為什麼重提這首詩呢?我記得當時老師告訴我們,這首詩講的是一種諷刺,一種階級差距

「一個在鄉下養蠶為生,辛勞工作的婦女,去城市裡趕集,可是回家的時候,卻淚流不止,那些委屈的傷心的淚水,被手帕擦去,又繼續流下,反覆擦拭,最後把手帕都浸溼透了,無法再使用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她看到她的蠶絲,被編織成美麗的絲綢,而那些穿著美麗優雅的絲綢的姑娘,沒有一個是像她這樣的雙手粗糙的養蠶人啊!」

年幼的我,全然聽信這些官方的說法。並沒有絲毫個人觀點,當時的我們,只需要背誦就好,對於詩歌本身,其實沒有多大體會,只是朦朦朧朧的一種感覺。

如今再讀,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價值觀:養蠶女勞動了就已經有收穫了,比如賣蠶絲,會有報酬,所以為什麼要埋怨自己買不起絲綢呢?蠶絲在你手上,就只是蠶絲而已,而到了手藝人手上,才被加工成華美的絲綢的吧?雖然蠶絲還是那個蠶絲,但價值已經是天壤之別了呀?

二、消費觀:蠶婦就一定要穿絲綢嗎?就像女孩就一定要擁有奢侈品嗎?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做的工作也是基層工作,想買奢侈品,是非常困難的。比如在工廠上班,會因為自己擰了一顆包包的螺絲釘,就覺得自己本應該擁有這款昂貴的包包嗎?

三、人生觀:難道蠶婦的人生價值體現就是在於穿不穿絲綢嗎?抱著這樣的痛苦心情,再繼續養蠶,不會更加痛苦嗎?如何實現個人價值呢?想起了網紅李子柒,她拍的視頻非常唯美,都是田園風光,遠離了城市喧囂,但這必然就會失去很多物質上的東西。養蠶也會有自己的價值呀?如果是為了穿漂亮的絲綢而養蠶,那恐怕一輩子都達不到這個目標了。畢竟僅僅靠賣蠶絲確實買不起高昂的絲綢?

當然,以上相當於舊詩新讀了。是用現代人的觀念,去看這首詩,不必當真,沒有譴責蠶婦的意思,僅僅只是一種思考。

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總是鼓吹各種「消費主義」,你只管買,沒有錢就借,借不到就貸款。

遠超自己經濟水平的物品,各種昂貴的衣服包包首飾,一個季度買幾十件衣服,雙十一這種節日更不必說,我同事都是三四十件起步。

好像廣告和商家都拼命灌輸這樣的理念:你買了,你就美了。你買了,你就高貴了。你買了,你就幸福了。

也許在按下購買按鈕的那一瞬間,是快樂的。可是之後,只會是巨大的空虛吧?這樣的衝動消費,過後又非常自責,我想很多人都有體會。

再看這首詩,就覺得非常現實了,不僅僅是體現古代的階級壟斷、不公平、不甘心。其中對消費的描述,也是很符合當下的社會。

所以又有一個疑問了,如果自己的經濟水平達不到想要的消費水平,那麼該怎麼樣呢?

是臣服、默認,覺得什麼樣的經濟水平就花多少錢,在自己可以支付的範圍內消費?還是不甘、憤怒、委屈,覺得身份都是浮雲,自己就應該擁有那些有錢人也擁有的東西呢?甚至不惜貸款?

今天的每日讀詩有點特殊,沒有賞析詩歌本身,因為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只是單純想探討一下。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

這樣的詩,被選進小學生課本,也不知道是好是壞了。

相關焦點

  • 此人寫了4萬首詩,卻只有一首被選入教材,小學生:這首詩最簡單
    從這兩部劇裡都可以看出乾隆有個「草包」屬性,喜歡在自己喜歡的字畫上蓋很多很多的印章,還有就是寫很多很多沒有流傳下來的詩。乾隆最喜歡的就是自己寫詩歌頌自己,還有一個就是為富察皇后寫的懷念詩。不得不說,這乾隆還有點接地氣。後世統計乾隆一生寫過4萬首詩,可惜自戀狂乾隆寫的詩,都是不要臉地誇自己功績過人。像乾隆這樣沒臉沒皮地自己寫詩,無止境地誇自己的人真是奇葩。
  • 紀錄片電影《出路》,揭露殘酷現實:父母眼界越低,孩子越沒出路
    「考個好大學才是你的出路!」 這是爸媽和老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嘮叨。高考是一個孩子這輩子唯一的「出路」嗎?導演鄭瓊用6年時間跟拍了3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這些年的輾轉起伏,用最真實的故事,默默給出了答案。《出·路》記錄了三個來自不同城市,不同階層的年輕人,6年的成長經歷和重要的人生選擇。
  • 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
    原文標題:他把他睡的懶覺寫進了一首詩,這首詩又被寫進教科書,每個小學生都要背誦!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問一文,ID:dainikaiw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這是一個唐朝的大詩人,這個人很會寫詩,會寫到什麼程度呢?
  • 乾隆一共寫詩四萬首,有一首選入語文課本,真是淺顯易懂
    乾隆一共寫詩四萬首,有一首選入語文課本,真是淺顯易懂乾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特別有名的會享受的皇帝。可以說,乾隆一輩子基本沒有「作過什麼難」,不像他的父親與爺爺一樣,一輩子活得都很辛苦。乾隆雖然也經歷過戰爭,但是遠遠不像康熙與雍正一樣艱難了。
  • 一部紀錄片揭露殘酷現實:低眼界的父母,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讓大眾看到了社會的殘酷、人生的殘酷。這部紀錄片叫《出路》,從2009年拍攝到2015年,一共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才製作完成。片子中的三個孩子雖然身處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背景,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夢想,都有著自己對於未來的暢想,都想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出路。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他們的佳作在後世廣為流傳,這其中小學生最喜歡的詩人就是王維了。王維的詩基本上都是幾十個字的,裡面的意思都是最簡單不過的了,朗讀起來朗朗上口,背起來也更容易。雖然好懂,但是他的詩首首精彩,給我們刻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受小學生喜愛的一首作品,這首詩的題目只有一個字,整首詩只有20個字,雖然簡單但是這首詩卻能夠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可見其意境有多絕。
  • 專家:田忌賽馬的故事教壞小學生,建議從語文課本中刪除
    專家:田忌賽馬的故事教壞小學生,建議從課本中刪除對于田忌賽馬的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小學四五年級語文課本中,一個非常有名的成語寓言故事,講的是戰國時期大軍事家孫臏在齊國幫助田忌取得賽馬勝利的故事。他的朋友孫臏幫著出了個主意,讓田忌調換了馬匹的出場順序,用最差的馬先出場兌掉了其他人最好的馬,然後用好馬和中馬贏下了另外兩場的勝利。這個故事本來是告訴大家不要在意暫時的得失,要學會取捨和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過一些專家現在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他們認為田忌賽馬的故事其實並不是太正面,甚至有教壞小孩子的可能,實在是不太適合出現在小學的語文課本當中。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畢竟這樣的魅力是作為小學生從來觸碰過的,世界的另一面,讀到了詩歌,才知道平日裡用的語言文字,用一種奇怪卻美麗的方式組合起來,竟然會帶來如此奇妙而動人的感受。那麼,為你打開詩詞世界大門的那首詩,究竟是哪一首呢?相信大家都有著自己的回憶,可以寫在評論裡一起交流,看能不能找到「同學」。
  • 《畫》這首詩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王維?王維的詩集中有這首詩嗎?
    有很大一部分人並不認為它是王維所作的詩。 二、《畫》的作者 如果大家記憶力再好一點的話,可能會想起來關於小學課本上《畫》這首詩的更多細節之處。尤其是對於九十年代上小學的人來說,如果還有印像的話,就會發現當時的小學課本上關於《畫》這一首詩,它並沒有貼出具體的作者。
  • 用擬聲詞寫一兩句詩並配圖,小學生的作業,寫成了一部現實情景劇
    小學生們,雖然還沒有很好的語言組織能力,但是卻有非常空靈的想像力。因此一些由小學生們寫出的小詩,不僅語言十分空靈,而且還會令大人們也非常喜歡。比如說下面這首由小學生寫出的擬聲詞小詩,就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喜歡。 這首擬聲詞小詩來自一名小學生的作業,作業要求是:小朋友,你們喜歡寫詩嗎?
  • 周杰倫這幾首歌不僅好聽,還有更加積極的意義,被收錄進學校課本
    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給了美國歌手鮑勃·迪倫,說明歌手不僅僅只是唱歌好,還有歌詞有更加深遠的意義,比如周杰倫的這幾首歌就被收錄進了學校課本。1、《蝸牛》05年的時候就被選入了上海初中音樂教材的勵志歌曲單元,在14年的時候,又被選入了小學的語文課本之中。
  • 「老師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課本塗鴉走紅,網友:杜甫都被玩壞了
    01小學生課本塗鴉走紅,網友:孩子前途無量有一位小學生在繪畫方面特別有天賦,但是,他的家長卻沒有正確的引導,最後導致孩子在課本上亂塗亂畫雖然,這位小學生給人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可是他繪畫方面的天賦卻值得肯定,而且小學生的美術老師在看到他的作品以後也特別驚訝,並且還連連稱讚並說:"這孩子絕對是個好苗子"。但是小學生的班主任老師卻氣得不行,而且他還把孩子畫的作品拍下照片發到了網上,網友們也發表了個人的觀點。
  • 李商隱的這首寫給妻子的詩,年年入選課本,千百年來感動著我們!
    今天小赫赫就與大家分享一首李義山的詩,這首詩可以說我們人人都會背,年年入選課本,也是李商隱最具代表的作品,更是寫雨詩中的絕世經典之作。這首詩表面上在寫雨,但是細讀之下卻是在思人憶古。整首詩完美地詮釋了李商隱在詩歌創新方面的能力。
  • 美籍華人的真實生活被揭露,網友:現實很殘酷
    美國是全世界各國中最大的移民國,主要是因為美國是所有人眼中的超級大國,並且也是全球發展的忠心,所以很多人認為在美國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再加上美國對公民的豐厚政策,因此讓越來越多的人想要移民美國,但事實上在美的生活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好,甚至美夢終成泡影?
  • 「日暮漢宮傳蠟燭」是諷刺詩嗎?選入小學課本,但很多人都不知道
    文/ 詩妹說昨晚回家在很多路口都發現,有人點的蠟燭和燒的小火堆,記得以前聽媽媽說過,這叫「送寒衣」,與寒食節有關。這篇文章筆者就和大家來聊聊寒食節的事。提到寒食,便能想到這首耳熟能詳的詩: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人韓翝之手,詩的整體意思很好理解:暮春時節,長安城內到處柳絮紛飛,寒食節來臨,東風將皇宮內的柳樹吹的隨風飄蕩。到了傍晚,漢朝皇宮內忙著在給各個權貴大臣分髮蠟燭,這都是皇帝對近臣的賞賜,這嫋嫋的輕煙也輕輕散入天子的寵臣家中。
  • 《螽斯》這首詩小學生都在背誦,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詩經》中的這首《螽斯》現在小學生素讀已經收錄了這首詩,在小學生的背誦行列。這首詩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用了許多疊音的擬聲詞,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易於記憶。那這首詩主要寫的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全詩直譯成白話文的含義。
  • 葉紹翁的這首詩,經典至極,年年入選課本,寫盡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在南宋後期,由於朝廷衰敗,名不聊生,很多文人墨客均以不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更何談風雅韻事了,因此當時的詩人大多成了普通平民甚至是乞丐,有些好點的也只不過是最基層的官吏,他們這些文人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特殊的詩派——江湖詩派。該詩派中的詩人常常會寫一些有關隱逸情緒和諷刺仕途的詩作,代表人物有劉克莊、葉紹翁等。
  • 小學生「腦洞大開」,在課本上「塗鴉」,語文老師都無奈了
    小學生「腦洞大開」,在課本上「塗鴉」,,語文老師都無奈了在學校裡上課的時候,看到課本上的人物就想給他們加點「裝飾物」,不過當時的畫畫技術也不是很好,經常畫到一半就放棄了,最後直接塗成一團黑就了事,可如今的小學生可是「腦洞大開」,繪畫功底也不賴
  • 小學生0分作文《我好無聊》走紅,揭露教育問題,網友:該給滿分
    01小學生0分作文《我好無聊》走紅,卻揭露了一個教育問題大家看看這個小學生是如何表達的?大體看法都是,這個孩子很有才,作文寫得沒毛病,老師直接給0分不太妥當,難道非要千篇一律才好嗎?這也揭露了如今教育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孩子的別出心裁,究竟應不應該得到廣泛認可?
  • 語文老師鼓勵小學生寫作業勇敢創新,然後,這些小學生的詩火了!
    ,這些小學生的詩火了——1、《颱風爺爺》颱風爺爺,颱風爺爺我一切都準備好了作業擺在 已經打開的窗口上颱風爺爺,快把太陽趕走好讓我的作業他說「颱風爺爺」就是幫助除掉作業的「恩人」,真希望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好心人呀!孩子啊,你不但敢想,更敢於表達,佩服佩服!這首詩戳中了多少小學生的心中之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