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仔,今天來跟大家講一講初步了解電腦的一些常用故障檢測與常用的一些維修方法。
電腦故障常用診斷與維修方法
電腦故障可分為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無論出現哪種故障都會影響電腦的正常運行。雖然電腦的故障無法徹底杜絕,但如果做好了預防措施,很多故障還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波仔為大家介紹一下電腦常見故障的診斷方法與排除原則。
電腦故障的分類
電腦故障雖然有很多種,但根據故障發生的位置,可以將電腦故障分為硬體故障和軟體故障。
硬體故障是指與電腦硬體有關,由於主機和外設硬體系統使用不當或硬體物理損壞而引起的故障。例如,主板晶片損壞、顯示器指示燈無電源顯示、鍵盤按鍵不靈、電源被燒毀等都屬於硬體故障。在硬體故障中包括一類"假"故障,是指因用戶誤操作、硬體安裝和設置不當或外界環境等因素導致電腦不能正常工作。例如,鍵盤和滑鼠接頭插錯了位置導致它們無反應、主板電源虛接導致開機無反應等都屬於"假"故障。軟體故障與電腦軟體有關,是由於相關參數設置或軟體出現故障而導致電腦不能正常工作。例如,BIOS 設置錯誤導致電腦無法順利啟動,由於誤刪文件導致程序無法卸載、由於音頻驅動程序未正確安裝導致電腦無聲等。
電腦故障的成因
引發電腦故障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硬體引起的故障和軟體引起的故障。
1. 硬體引起的故障
電腦的硬體故障主要是指物理硬體的損壞、CMOS參數設置不正確、硬體之間不兼容等引起的電腦不能正常使用的故障,硬體故障產生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內存不兼容或損壞,CPU 針腳問題、硬碟損壞、硬體磨損、靜電損壞、用戶操作不當和外部設備接觸不良等。
雖然硬體故障產生的原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非正常使用
如果用戶在電腦運行的情況下亂動機箱內部的硬體或連線,很容易造成硬體的損壞。例如,當在運行Windows7系統時,如果用戶直接把硬碟卸掉,很容易直接造成數據的丟失,或者造成硬碟的物理壞道,這主要是因為硬碟此時正在高速運轉。
(2)硬體的不兼容
硬體之間在相互搭配工作需要有共同的工作頻率,同時由於主板對各個硬體的支持範圍不同,所以硬體之間的搭配顯得尤其重要。例如,在升級內存時,如果主板不支持,將造成無法開機的故障。如果插入兩個內存條,就需要儘量讓它們是同一型號的產品,否則也會出現硬體故障。
(3)灰塵太多
灰塵一直是硬體的隱形殺手,機箱內灰塵過多會引起硬體故障,如光碟機雷射頭沾染過多灰塵後會導致讀寫錯誤,嚴重的會引起電腦死機。另外,天氣潮溼還會造成電路短路,灰塵對電腦的機械部分也有極大影響,容易造成運行不良,從而不能正常工作。灰塵過多還可能導致 CPU 散熱不良,從而造成電腦死機。
(4)硬體和軟體不兼容
每個版本的作業系統或軟體都會對硬體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這些要求,也會產生電腦故障。例如,一些三維軟體等特殊軟體,由於對內存的需求比較大,當內存較小時會出現死機等故障。
(5)CMOS 設置不當
CMOS 設置的有關參數需要和硬體本身相配合,如果設置不當會造成系統故障,如果硬碟參數設置、模式設置、內存參數設置不當會導致電腦無法啟動。例如,將無 ECC 功能的內存設置為有 ECC 功能,這樣就會因內存錯誤而造成死機。
(6)周圍的環境
電腦周圍的環境主要包括電源、溫度、靜電和電磁輻射等因素的影響,過高過低或忽高忽低的交流電壓,都將對電腦系統造成很大危害。如果電腦的工作環境溫度過高,對電路中的元器件影響最大,首先會加速其老化損壞的速度。其次過熱會使晶片插腳焊點脫焊。由於目前電腦採用的卷片仍為CMOS電路。環境靜電會比較高,這樣很容易造成電腦內部硬體的損壞。另外,電磁輻射也會造成電腦系統的故障,所以電腦應該遠離冰箱、空調等設備,不要與這些設備共用一個插線板。
2. 軟體引起的故障
軟體在安裝、使用和卸載的過程中也會發生故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系統文件誤刪除
由於 Windows 作業系統啟動需要有 COMMAND.com、IO.sys、MSDOS.sys 等文件,如果這些文件遭到破壞或被誤刪除,就會引起電腦不能正常使用。
(2)病毒感染
電腦感染病毒後會出現很多種故障現象,如顯示內存不足、死機、重啟、速度變慢、系統崩潰等現象。這時可以使用殺毒軟體如「騰訊電腦管家」、「360殺毒」、「金山毒霸」、「2345安全衛士」等進行全面殺毒,並做到定時升級殺毒軟體。
(3)動態連結庫文件(DLL)丟失
在 Windows 作業系統中還有一類文件也相當重要,這就是擴展名為 DLL 的動態連結庫文件,這些文件從性質上來講屬於共享類文件,也就是說一個 DLL文件可能會有多個軟體在運行時需要調用它。
如果在刪除一個應用軟體時,該軟體的反安裝程序會記錄它曾經安裝過的文件並準備將其逐一刪去,這時就容易出現被刪掉的動態連結庫文件同時還會被其他軟體用,到的情形,如果丟失的連結庫文件是比較重要的核心連結文件,那麼系統就會死機,甚至崩潰。
(4)註冊表損壞
在 Windows 作業系統中,註冊表主要用於管理系統的軟體、硬體和系統資源。有時用戶操作不當、黑客的攻擊、病毒的破壞等原因會造成註冊表的損壞,也會造成電腦故障。
(5)軟體升級故障
大多數人可能認為軟體升級是不會有問題的,事實上在升級過程中會對其中共享的一些組件也進行升級,但其他程序可能不支持升級後的組件從而導致電腦出現故障。
(6)非法卸載軟體
不要把軟體安裝所在的目錄直接刪掉,如果直接刪掉,註冊表以及 Windows 目錄中會產生很多系統垃圾,時間長了系統也會不穩定,從而出現電腦故障。
診斷電腦故障的常用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可以用 4種方式來完成,主要分為「聽、聞、看、摸」等。
(1)聽
當電腦出現故障時,通常會伴有報警聲或異常響聲。如果硬碟出現「咔咔」的聲音,可能是硬碟出現了壞道。總之,通過「聽」機箱喇叭的聲音可以發現一些故障隱患。
(2)聞
「聞」是指電腦出現故障時能夠聞到一些異常氣味。如果聞到燒焦的味道,可能是電腦部件燒毀了。
(3)摸
「摸」是指通過手觸摸電腦的部件查看是否有過熱的部件,或利用專業工具查看是否漏電或出現鬆動現象
(4)看
「看」是指通過眼睛觀察,檢查出現異常的地方。觀察法適合於有明顯現象的故障,如檢查主機內部故障。
◎ 查看電氣元器件上是否有腐蝕或氧化。
◎ 查看元器件的引腳部分,是否有針腳傾斜或斷裂。
◎ 查看連接電纜以及插頭與電源線是否插緊。
◎ 查看是否有汙垢或異物。
2.清潔法
灰塵對電腦硬體的影響很大,很多故障都是由於灰塵太多造成靜電或短路現象。電腦工作環境應該保持潔淨,對電腦進行清潔可以排除元器件老化、短路和接觸不良等常見故障。
對電腦進行清潔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除塵
對電腦各個硬部件所散發的灰塵進行吹掃或吸塵。
(2)除氧化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專業的清潔劑進行清除,如果沒有清潔劑也可以用橡皮擦對氧化部分進行擦拭去除氧化層。
3.替換法
替換法是故障排除的常用方法,是指將功能與型號相同或相近的部件進行替換來判斷此部件是否存在故障。
如果懷疑電腦部件有故障,可以將其拆卸下來安裝到正常的電腦上,開機檢測看是否能正常使用。如果能正常工作,說明此部件不存在故障,繼續測試其他部件,直到找到有問題的部件。
將正常的電腦中功能相似的部件拆卸下,安裝到有故障的電腦中,檢查電腦是否還有故障。如果沒有,則說明不是拆卸下來的部件出故障;如果有,則說明此部件是出現故障的原因。
4.插拔法
如果診斷依然沒有頭緒,不知道到底是哪裡出現故障時,可以採用拔插法來查找故障原因。拔插法就是通過在關機斷電後將主機內的部件設備拔下或插上的方式來判斷故障的位置。例如,將某一設備拔下後,開機檢測故障消失,就可以斷定是此設備出現問題了。
5. 最小系統法
當電腦出現故障時,可以採用最小系統法排查故障。最小系統法是指保留系統能運行的最小環境,把其他電腦配件及輸入/輸出接口設備從系統擴展槽中暫時卸下,再加電觀察最小系統能否正常啟動運行。
電腦硬體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CPU 和內存組成,其中沒有任何信號線的連接,只有電源到主板的電源連接。在判斷電腦故障的過程中,通過聲音來判斷這一核心組成部分是否正常工作。
6. 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統為基礎,每次只向系統添加一個部件/設備或軟體來檢查故障現象是否消失或發生變化,以此來判斷並定位故障部位。逐步去除法正好與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與替換法配合,才能較為準確地定位故障部位。
7. BIOS 清除法
在設置 BIOS 時,可能將某些重要參數設置錯誤而造成電腦硬體無法正常工作,此時可通過 BIOS 清除法來將 BIOS 設置恢復到默認值。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進入BIOS界面,對相應的選項進行恢復設置;另一種是通過對 BIOS 放電,將其恢復為默認設置。
8.萬用表測量法
在排除故障時對電壓和電阻進行測量,也是判斷相應部件是否存在故障的常用方法。使用萬用表對元件的電壓和電阻進行測量,如果出現電壓或電阻異常,則可能是此元件出現了故障。
9. 敲擊法
有時電腦運行時好時壞,出現了故障之後過段時間又自行恢復了。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內部元件出現虛焊或接觸不良造成的,這時可以使用敲擊法進行檢查。關機後拆開機箱,用橡皮錘輕輕敲擊可能有故障的部件,觀察系統是否恢復正常,然後進一步將故障排除即可。
10. 查找病毒法
病毒也是引起電腦故障的重要因素,可以通過查殺病毒來排除故障。以下情況就可能是由於病毒引起的電腦故障。
(1)系統無法正常啟動
病毒修改了硬碟的引導信息,或刪除了某些啟動文件,如引導型病毒引導文件損壞、硬碟損壞或參數設置不正確、系統文件非人為地被刪除等。
(2)經常死機
病毒打開了許多文件或佔用了大量內存,系統不穩定(如內存質量差,硬體超頻性能差等),運行了大容量的軟體佔用了大量的內存和磁碟空間,使用了一些測試軟體,硬碟空間不夠等。運行網絡上的軟體時經常死機也許是由於網絡速度太慢,所運行的程序太大,或者電腦的硬體配置太低。
(3)文件打不開
病毒修改了文件格式或文件連結位置,文件報環、便盤損壞、交件快捷方式對應的連結位置發生了變化,原來編輯文件的軟體酬除了,如果是在區域網中,多表現為伺服器中文件存放位置發生了變化,雨工作站沒有及時刷新伺服器的內容。
(4)系統運行速度慢
病毒佔用了內存和CPU 資源,在後臺運行了大量非法操作。硬體配置低,打開的程序太多皮太大,系統配置不正確。如果運行的是網絡上的程序時,大多數是由於電腦配置太低造成的。也有可能是此時網絡正忙,有許多用戶同時打開了一個程序。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電腦硬碟空間不都運行程序時用作臨時交換數據使用。
(5)出現大量來歷不明的文件
可能是病毒複製了文件,也可能是一些轉件安裝中產生的臨時文件,還可能是一些軟體的配置信息及巡行記錄。
(6)鍵盤或滑鼠無故鎖死
病毒作怪,特別要留意木馬。鍵盤或滑鼠損壞,主板上鍵盤或滑鼠接口損壞,運行了某個鍵盤或滑鼠鐵定程序。所運行的程序太大,長時間系統覆忙,表現出按鍵盤或區標不起任何作用。
排除電腦故障的基本原則
排障散障豹方法很多,切不可隨意亂用,在排除故障之前應該掌提其基本處理原則。具體如下:
(1)先分析
遇到電腦放障時,首先根據故障現象大致分析該故障是硬體故障還是軟體故障,應該採用哪種診斷方法。
(2)判斷真偽
有些故障只是一些「置」故障,如接觸不良、安裝不緊等。有些故障是「真」故障,確實是硬體或軟體損壞了,所以要仔細辨別。
(3)先軟後硬
電腦故障主要是硬作故障和軟體故障,在處理故障時應先排查軟體故障,復多故障是牧件故障遺域的,在確定不是軟得件放障後再排查硬體故障.
(4)由外到內、由大到小
診斷故障時應遵循「由外到內,由大到小」的原觀趣步縮小排查範圍,最終找到故障點。先從故障設備的外表查看是否存在異常,再到部件內部排查,直到找到故障點。
(5)從簡單到複雜
在遇到電腦敏障醇應從簡單的方法做起,如主機不亮,首先應被想到是否是灰定太多染成主板按觸不良或靜中,如果情除灰全後被施然田,再去查找一些更複雜的原因。
好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了這麼多,這也只是初步的一些分析的方法,希望大家也能夠掌握,現在社會在進步,我們也要趕緊跟上電腦科技的步伐。感謝大家的大力支持與關注。我們下期再繼續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