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屋故事,每天一個好故事,陪伴孩子成長。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錄製:新未)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代詩人元稹在詩中這樣寫巫山的雲雨,意思是陶醉過巫山雲雨的夢幻之後,別處的風景都不能被稱之為雲雨了。這句詩也喻指對愛情的忠貞,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這個典故正是來自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巫山女神瑤姬的傳說。
瑤姬是炎帝的女兒,美麗而多情,但是不幸夭折。黃帝將她封為巫山的雲雨之神,從此,她便在巫山「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巫山神女也是中國神話中的四大女神之一,她的熱情美麗,她對愛情的大膽追求,也被千古傳誦。
巫山神女——瑤姬的傳說
除了女娃,炎帝還另有三個女兒。其中最美麗多情的一個女兒,名字叫做瑤姬。瑤姬是一個美貌無比的花季少女,性情天真無邪,對愛情也充滿了憧憬。傳說,她幾度在夢中,看到英俊的公子騎著馬來接她。但是,不幸的是,還沒有到出嫁的年齡,瑤姬就得了一種奇怪的病,連她的父親炎帝這個醫藥之神都醫治不了,最終瑤姬夭亡了。
瑤姬的精魂,去了姑媱之山,變成了一棵瑤草。傳說,瑤草的葉子長起來重重疊疊的,非常茂盛,開黃色的花,結像菟絲子一樣的果子。如果有女孩子吃了這種瑤草的果子,就會變得明豔美麗,惹人喜愛。
黃帝哀憐瑤姬小小年紀就死去了,封她到巫山做了巫山的雲雨之神。瑤姬在巫山,早晨就化作一片美麗的朝雲,自由自在地遊行在山嶺和峽谷之間;到了黃昏,她又變成一陣陣瀟瀟的暮雨,向著這裡的山和水傾瀉她的哀怨。戰國末年,楚懷王來巫山遊玩,住在一座叫做「高唐」的臺館裡,這個熱情而浪漫的女神,就跑來高唐,進入正在午睡的楚懷王的夢中,向楚懷王傾訴她的愛慕之情。楚懷王醒來之後,回想起夢裡的情境,又是奇怪又是惆悵,就在高唐附近給她建了一座神廟,因為女神在夢中對楚懷王說起自己「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所以廟的名字就叫「朝雲」。我們今天所用的詞語「朝朝暮暮」,也是從這裡來的,比喻從早到晚,天天如此。
後來楚襄王和詩人宋玉又到高唐遊玩,宋玉說起楚懷王和神女的事跡,讓楚襄王非常羨慕。當天晚上,宋玉也夢見了神女,神女在夢中委婉地把宋玉規勸了一番,高雅的談吐就蘭草一樣芬芳。後來楚襄王就讓宋玉為兩次入夢的瑤姬,做了兩篇賦,一篇叫做《高唐賦》,另一篇叫做《神女賦》。在《神女賦》中,宋玉說到瑤姬的美貌「上古既無,世所未見」。
瑤姬還經常化身成各種樣子在人間遊走。她深切地關愛著人間的百姓,到處為人們排憂解難,救死扶傷。漸漸地,巫山上有神女的消息就流傳開來了。人們都很感謝這位美麗善良的女神。
有一年,巴蜀遇到了歷史上罕見的洪水。大禹開始受命治水。他一路鑿山通河,來到巫山腳下,準備修渠洩洪,不承想觸怒了一隻在巫山上修煉了多年的蛤蟆精。這隻蛤蟆精就用法術阻撓大禹開山,一時之間,忽然颳起了大風,吹得山搖地動,木石橫飛,大禹措手不及,被打得人仰馬翻,只能停止施工。後來,大禹決定去向巫山女神瑤姬求助。
瑤姬非常敬佩大禹一心一意治理洪水,不求回報的精神,也非常哀憐那些背井離鄉、傾家蕩產的災民們,就傳授給大禹招神策鬼的法術,並贈給他一本能夠防風治水的天書,幫助他制伏了蛤蟆精,止住了颶風。之後,瑤姬又派遣她的屬神去幫助大禹治水。不久,巫峽就被鑿通了,洪水經過巫峽從巴蜀境內流出,湧入了大江。飽受洪災之苦的巴蜀人民終於獲救了!
女神瑤姬關愛三峽的人民,唯恐長江之水再度泛濫,就天天站在高崖上凝目眺望,派遣了幾百隻神鴉,命令它們飛翔在峽谷的上空,擔任迎船送船的工作,讓那些行船跟隨著神鴉的指引,平安度過三峽。而瑤姬也因為長久地站在高崖眺望,不知不覺地自己也化身為一座山峰了,這就是有名的神女峰。陪伴她的侍女們,一個個也都化成了大大小小的峰巒,就是現在的巫山十二峰。那些山峰真是秀美峭拔,讓人一看就能想像到當年這些神女們超塵絕俗的身影。
(故事整理自《中國神話傳說》袁珂著)
收聽更多【中國神話】:
提示:
1、請選擇一個您和孩子都比較安靜的時刻,比如睡前,放下您手頭的事情陪孩子一起聽故事,或者最好是您能聽過故事之後,親自給孩子講這個故事。
2、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請儘量不要打斷或者提醒孩子,故事聽完之後,也請給孩子片刻的安靜時間。
3、除非孩子主動向您分享,否則一定不要向孩子提問這個故事講了什麼,有什麼心得等問題。相信故事的力量,相信我們的孩子。
有些人認為世界是由原子組成的。
而我相信世界是由故事組成的。
你怎麼看呢?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天天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