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莖銘文不是日本刀的專利!——中國古刀劍銘文(小考)

2021-02-19 龍泉寶劍


目前能見到最完備的對古代刀劍銘文的記載來自南北朝時期編纂的《古今刀劍錄》。書中記錄了上自夏啟,下至魏晉南北朝的銘文刀劍,這些有名刀劍的銘文多是兩字吉語,可惜的是,千載之後,竟然沒有一枝能保存下來作為印證。

春秋早期兵器上的銘文

春秋中期兵器上的銘文

特殊的圖案化字體,即所謂鳥蟲書,常以錯金形式出現,高貴而華麗,富有裝飾效果,流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此類書體可細分為蟲書,鳥書兩種,但有時兼用於同一銘文中。

鳥書亦稱鳥篆,筆畫作鳥形,即文字與鳥形融為一體,或在字旁與字的上下附加鳥形作裝飾,如越王勾踐劍銘、越王州勾劍銘。

多見於兵器,少數見於容器、璽印,至漢代禮器、漢印,乃至唐代碑額上仍可見。蟲書筆畫故作蜿蜒盤曲之狀,中部鼓起,首尾出尖,長腳下垂,猶如蟲類身體之彎曲,故名。

越王勾踐劍銘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兵器上的銘文

經過春秋中晚期按時間的動蕩、分化,至春秋、戰國之際,社會政治、經濟形態的演化均發生飛躍,傳統的貴族政治轉變為新的集權政治,新興的地主階層登上政治舞臺,社會結構的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一種新面貌。。

在銘文的內容上,春秋時期仍存在的在銅容器上銘有頌揚先祖、祝願家族團結、昌盛之類的套語,自戰國早期始即已少得多。現在所見到此類銘文僅在田齊銅器中延續了較長時間,在戰國中期仍可見,其他列國器物發現得不多,一般銅容器上多隻較簡單地記明鑄器之事由與器主。

戰國中至晚期兵器上的銘文

戰國中期以後,隨著集權政治的進一步發展,政府對與兵器,度量衡相關聯的手工業加強了控制,使銘文載體大為擴展,同時在銘文中出現「物勒工名」(《札記。月令》)的的內容,記載負責監製青銅器者的官職名號、工長名與直接鑄作器物的工匠名,多見於兵器、量器等。還有的酒器、食器則記置用地點與掌管者官職。量器辦記容量、重量及使用地點。

(上圖為秦代青銅戈,銘文為「三年,相邦呂不韋造,寺工讋(zhé),丞義,工窵(diào)」,銘文裡的窵就是工匠名。)

從中國古代兵器實物裡,我們知道實際上中國刀劍曾有過「物勒主名」的習慣,也就是銘刻使用刀劍的帝王將相名字的習慣;雖有「物勒工名」的法律,但卻從未嚴格執行,現存的99.9%的中國古刀劍上是沒有任何銘文的。

刀身帶銘文現象普遍。上面這把三國時期「富貴高遷」之刀就是一個例子,二通讀《古今刀劍錄》可以發現這種情形很常見,不僅在主君、諸侯和名將定製的刀劍上鐫刻有刀銘和祈福玉具,就連蒲元為配備蜀漢兵士所制的五萬把環首刀的刀柄上,都刻有「七十二煉」的字眼。這種在刀背鐫銘的傳統在後世刀劍上時有傳承,但莖上刻字的規矩缺基本未在中國保留下來(這可能也與中國刀劍刀柄不易拆卸,刻與刀身或刀背更加直觀有關),反而在東瀛日本,手工製作的武士刀刀莖上大多數都會有刀工名稱、畫押和製作日期。日本刀劍銘文有著非常完備、非常嚴格的體系。

日本刀的銘文大致發端於十一世紀中葉,早期刀劍僅簡單地打上兩字刀匠名,後來刀劍銘文規範為在一面刀莖上鏨刻年月日,另一面鏨刻地點和刀匠名。(少量供奉神社的刀劍不打銘文,另外質量低的批量生產物也大多沒有銘文。)

(上圖為典型日本刀劍銘文)

從宋代以來,浮海而來的日本刀就倍受中國大陸的推崇,連歐陽修都曾作《日本刀歌》來讚美它,「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日本早期的刀劍鍛造主要是在近畿附近五個封國內形成的五大流派,即山城、大和、備前、相州和美濃派,經過一千年來的發展,又衍分出非常多的小流派代代相傳,很多流派的歷代掌門都被天皇授予名譽國守或大掾的官職,他們驕傲地將他們的頭銜也鏨刻在銘文裡。

按照1971年飯村嘉章出版的《刀劍要覽》一書上的統計,歷代有名刀工有1345人,被封為國守、大掾頭銜的刀工有266人,而這些刀工都是有帶銘文的刀劍實物來印證的。對於一些高超的日本刀劍研究者來說,憑藉刀身姿態、鍛造紋理和淬火紋理來判斷是哪位刀匠的作品並非難事。

(上圖為唐天寶年間,日本天皇去世後,皇太后將先皇的物品獻給東大寺時的物品清單,內中有日本最早的刀劍記錄,令人吃驚的是除標註為「除物」外的上百把唐代刀劍都還原封不動的保存在這裡。)

中日兩國的刀劍銘文為什麼有如此巨大的反差?為什麼日本歷代天皇、將軍和大名不剝奪工匠的署名權?《古今刀劍錄》通篇歷數那麼多名劍,但是提到的刀匠卻只有蜀國的蒲元和書作者陶宏景兩人?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能留名的刀匠寥寥無幾?

日本刀的銘文系統所反映的是一個負責任的生產質量體系。這一體系並非日本自創,自公元600年日本第一次派出遣隋使,在其後的三百年間,日本共四次派出遣隋使,十二次派出遣唐使。

每次的使團成員少則一兩百人,多則六七百人,大批留學生長期滯留中國,他們除從語言、文化藝術、科技、生產技術等處著力學習外,最重要的是學習中國的典章律令,用以推動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這些先進的制度也在日本被嚴格傳承下來。

吧過,現在寶劍廠的刀劍,大師制或監製刀身均有鐫刻印章、師傅藝名或品牌LOGO、商標等。

早期中國刀劍亦有在刀鞘上提現的,比如「清中期龍泉裝劍」↓↓↓



龍泉寶劍

微信號:longquanbj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萬裡橫戈探虎穴, 三杯拔劍舞龍泉」【名刀、名劍、名兵器】、【刀劍知識】、【解密鑄劍工藝】、【對話工藝師】、【強悍性能測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相關焦點

  • 日本刀的銘文,除了刻鑄刀師名還刻什麼?
    那是傳說中製作小烏丸的刀工,號稱日本刀之祖的天國的時代,由此為線索,形成了今天我們所了解的古今23000多位刀工名單,雖然有部分已經只存在於史料記錄之中。【刀銘、太刀銘與打刀銘】所謂刀銘,主體是刀工的名字,一般都不是本名,而是類似於刀工的「藝名」。刀銘慣例是刻在刀莖的「表」,即佩戴時朝向外側的那一面。同理,佩戴時朝向身體的一側就稱之為「裡」。
  • 古代刀劍銘文中,藏著現代先進的崗位責任制度
    國內雖然目前沒有銘文南北朝刀劍出土,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朝鮮半島公元5 世紀的一隻銘文環首刀,銘文 「不畏也□令此刀主富貴高遷財物多也」 宋、遼、金刀劍銘文 1974 年江蘇省丹徒縣出土了一隻南宋環首鐵刀刀脊近莖處鏨刻「兩淮制置印侍郎任內鹹淳六年造」十四字,此刀是目前唯一有銘文南宋刀,現存中國軍事博物館。
  • 王者榮耀:「三刀流」項羽火了,一刀傷害3000+,銘文出裝是關鍵
    三刀流直接越塔殺幹將而且,二技能被動每增加一點物理防禦,就能增加最高2.5點生命值。「三刀流」玩法中,項羽的物理防禦1200點左右,額外增加生命值3000點,是真正的又硬又肉。「三刀流」項羽不僅擁有高坦度的身板,輸出能力更是一絕,大招就能打出3000+傷害。三刀流項羽該怎麼玩?我們一起來看看。
  • 唐刀與日本刀
    唐刀與日本刀:中國刀劍製作工藝與日本的千年名刀一、唐刀與中國刀劍製作工藝
  • 日本刀銘有多奇葩?看看日本刀工必須刻的銘都寫了什麼?
    那是傳說中製作小烏丸的刀工,號稱日本刀之祖的天國的時代,由此為線索,形成了今天我們所了解的古今23000多位刀工名單,雖然有部分已經只存在於史料記錄之中。銘、太刀銘與打刀銘所謂刀銘,主體是刀工的名字,一般都不是本名,而是類似於刀工的「藝名」。刀銘慣例是刻在刀莖的「表」,即佩戴時朝向外側的那一面。
  • 戰國中山王厝三器銘文的生成及其書寫性轉化
    自出土之時,三器銘文就被認為是鏨刻而不是鑄的,考古發掘報告《厝墓——戰國中山國國王之墓》(1995年出版)載明了這一點。然而近年,在其出土地河北平山一帶卻掀起了一股關於三器銘文「是鑄還是刻」的討論熱潮,並引起了廣大篆書愛好者的關注。
  • 百轉千回 還是日本刀 沒辦法
    北宋詩人歐陽修的《日本刀歌》詩中記錄了關於日本刀的一些情況,當時的中國人已將之稱為寶刀,有越地(今中國華南地區)的商人專為購刀而前往日本,並從美術角度描繪了日本刀的外形和樣式。由於日本以武士階層立國,特重刀劍的地位,加之島國資源有限而又得到官方的支持,日本刀基本都是流傳有序,並且因此形成了很多種流派的風格。各種流派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這種刃紋上,有時候面對一把沒有銘文的日本刀,這就成了判斷其作者的依據。
  • 《王者榮耀》魯班怎麼玩 魯班裝備及銘文介紹
    王者榮耀魯班攻略 銘文說實話看個人 如果說你是按我出裝走你就走奪萃禍源無... 王者榮耀魯班這個角色用的人有很多,想要玩好的話,還是需要有合適的裝備以及銘文才行,具體哪些屬性會比較的好呢?下面來看看!
  • 出裝銘文 | S22賽季全對抗路英雄的出裝銘文整理
    呂布銘文推薦:10禍源、10憐憫、10狩獵12.李信①光信銘文推薦:9異變、1禍源、10鷹眼、10隱匿②暗信銘文推薦:10紅月、10鷹眼、10狩獵2.名刀可看陣容用碎星錘/宗師之力替換。3.最後一件裝備可用無盡戰刃/純淨蒼穹/魔女鬥篷替代。
  • 淺談日本刀之「打刀」、「太刀」與「肋差」
    「刀」),說到底其實是日本刀發展歷程中出現的不同形態。 但是打刀與太刀是有明顯區別的,那就是刀的銘文的所在側不一樣。通常帶刀時,刀銘應當向著外側,此時,若刀刃向上,就是打刀;若刀刃向下,則是太刀了。(見上圖)。 武器的發展變化,最大的影響因素是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特別的軍事需求。打刀代替太刀也是因為時代的需求。
  • 日本歷史上的名刀「村正」,為何成為不祥之刃,被人們視為妖刀
    喜歡日本遊戲的朋友,或許都在遊戲中聽說過這樣一把刀,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妖刀村正。在遊戲中,這把刀總是被賦予各種與詛咒、妖魅相關的故事,甚至會吞噬人的心智,將持刀者蠱惑為自己控制,是一把蘊含著強大力量的不祥之刃。
  • 王者榮耀全英雄出裝銘文-戰士篇(上)
    這套出裝冷卻溢出,出完極寒風暴之後就可以選擇把鞋子換成抵抗之靴,而閃電匕首的作用其實為了暴擊和移速效果,畢竟移速高,馬超輸出才越高,當然了,想要穩點還是要換成名刀司命和血魔之怒。曜出裝:抵抗之靴、暗影戰斧、極寒風暴、宗師之力、破軍、魔女鬥篷銘文:隱匿、鷹眼、異變解析:曜是個十分依賴冷卻縮減的英雄,都知道曜很秀,其實這都是建立在高冷卻的基礎之上的,在這個星削下調的版本中,曜的強度也低了很多,曜的強勢點其實是在出完破軍之後,但是此時其他人也很強。為什麼曜不適合出名刀司命?
  • 世界名刀—日本武士刀的熱處理—覆土燒刃
    簡單的說就是用土把刀胎包住,讓刃露出來,然後開始淬火工藝。只有日本刀上會覆土燒刃。但也要看刀的做法。夾鋼日本刀就不用覆土燒刃。覆土燒刃的最終目的是讓刃和身子的硬度不一樣。由於夾鋼的工藝已經使刃和身子的硬度不一樣所以覆土燒刃是絕對沒有必要的。
  • 大漢兵魂「環首漢刀」
    環首刀的快速普及與此密切相關。環首刀,因刀首一般為環型,所以後世稱之環首刀或環刀,在先秦不過是長二三十釐米一般作為工具使用的青銅小刀,到了西漢時期長度大幅增加,且應用於戰爭的數量不斷增加,成為騎兵的常用兵器。
  • 王者榮耀全英雄出裝銘文,刺客篇,速收藏
    hello大家好,一個英雄的出裝和銘文是玩好一個英雄的基礎,然而有些玩家因為思路偏差,導致進入誤區,指尖全英雄出裝和銘文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些啟示,任何出裝和銘文都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最好的,需要自己理解並重新調校,本文全刺客英雄出裝及銘文,部分英雄擁有戰士和刺客兩種屬性,沒有的就是在戰士裡,期待你的關注。
  • 銘文不會搭配還想上分?張大仙教你一招輕鬆搭配銘文
    榮耀發財快報,大仙什麼都知道視頻太短不夠看 ┭┮﹏┭┮   我們常見的銘文搭配有: 穿透銘文、暴擊銘文、吸血銘文、攻速銘文、肉坦銘文。   常見的穿透銘文為:1.10異變+10鷹眼,一共是100點物理穿透。2.10夢魘+10心眼,一共是88法術穿透。    一位ID名為「凱兒兒兒兒兒兒」給我們留言:李白帶百穿銘文,然後最左邊帶什麼,奪萃還是狩獵呀,小姐姐。
  • 《仁王》系列名武器背景及現實原型百科·刀(三)
    參數:刀身長約2尺1寸4分(約71.3cm),刀莖表面銘文「波およぎ末代の剣 兼光也」,裡面銘文「羽柴岡山中納言秀詮所持之」;刀莖和刀身的表面分別有素劍和龍紋雕刻,裡面則有不動明王梵字;刀身的裡面為二筋樋。
  • 李信統御形態銘文出裝,技巧攻略教學,一念成神統御戰場
    【光信的召喚師技能閃現就行,可以實現一閃收割人頭】 光信銘文推薦:藍色銘文隱匿7,藍色銘文狩獵3,綠色銘文鷹眼10,紅色銘文異變9,紅色銘文禍源1。
  • 簡單聊一聊:日本刀之「打刀」、「太刀」與「肋差」
    太刀和打刀(也就是現在日本刀劍界所說的「刀」),說到底其實是日本刀發展歷程中出現的不同形態。
  • 王者榮耀:S19賽季刺客天梯排行TOP5,專業出裝銘文推薦!
    出裝:巡守利斧,抵抗之靴,暗影戰斧,破軍,名刀,碎星錘銘文:10隱匿10異變10星耀【TOP4】雲中君雲中君前中期單兵作戰能力強,後期能切射手,而且算是很不吃輔助就能帶節奏的那一類。出裝:追擊刀鋒,攻速鞋,暗影戰斧, 宗師之力,魔女鬥篷,名刀銘文:10奪萃10鷹眼10異變【TOP3】百裡玄策現版本全英雄排位勝率第一刺客,真正的路人局野王。玄策團戰思路就是快速K頭刷被動,然後開啟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