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驅·兩輪車」知識匯總:非機動車&機動車型使用方式差異

2020-12-26 汽車科學島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

車型分級牌照要求駕照要求頭盔要求建議選擇方式兩輪電動車新規已經執行了一段時間,期間出現了很多理解層面的錯誤造成的矛盾;其中熱度較高的話題始終圍繞「限行·限電」展開,然而這一問題僅限於極其少數的城市才有要求,可以說全國650餘個城市都是可以暢行電動自行車的,這種車型與電摩有什麼區別呢?

01車型分類

1:時速≤25km/h,車輛符合上圖標準的「電驅輔助·自行車」屬於非機動車。騎行此類車輛需要遵守的只是交通法規,與機動車相關的登記管理與使用規則均與其無關!也就是說電動自行車的使用方式與普通腳踏車沒有任何區別,但是在牌照方面部分區域會有要求。

【非機動車號牌】只是車輛的身份標識,功能是讓交通監測設備知道車輛究竟屬於誰;所以辦理牌照的要求也與機動車完全不同,車輛無需繳納購置稅並投保車險,只是單純的需要一組號碼序列而已。

要求辦理牌照的理由是充分且有理有據的,因為沒有牌照則無法對車輛進行識別,而人臉識別系統也有障礙;比如在寒冷的冬季騎行很多用戶會佩戴頭盔,或者用圍巾把頭面部包裹的嚴嚴實實,什麼系統也無法記錄這些車輛的違章騎行信息。

而電動自行車的違章駕駛數量幾乎是天文數字,可以說每個時間段的每個道路與路口,就是這一瞬間都會有此類車輛違章騎行;或為逆行或為闖紅燈,還有些年輕的小朋友會追逐競駛,顯然這會造成巨大的交通安全隱患。但是在車輛辦理牌照之後則會收斂很多,因為一旦被記錄違章則要關聯個人信息(徵信);只要發現要為任性的騎行付出代價之後,遵守交規才會成為一種意識。

2:時速<50km/h的電動車屬於「輕便·電驅動摩託車」,車型屬於機動車範疇!騎行或駕駛任何機動車都需要按照規定上牌投保與持有駕照,因為車速的高低等於風險係數的大小;對於係數較高的車型是有必要進行嚴格管理的,而且因車輛可以駛入機動車道,所以必須掌握相關的駕駛技術與知識。

所以騎行輕便電摩需要持有F級駕駛證,但是並不建議考取該等級的駕照;因為D/E/F三個等級的駕照學習費用基本相當,但是D證的準駕車型涵蓋E/F,並且多出正三輪載貨摩託和偏三輪載客摩託車的騎行資質。

【超標電摩】主要指曾經購入的符合電摩標準的車輛,這些車往往沒有購車發票,車型與品牌也不會在允許上牌的機動車目錄中。此類車輛理論上則不能正常使用,但鑑於保有量非常大,所以各大城市都給出了1~3年不等的過渡期。

期間內只要車輛申報留存記錄,並且使用過渡臨牌則可以在限期內正常使用;留出的時間周期基本等於動力電瓶的2次更換周期,換電的成本基本相當於換車,所以在接近限期後選擇報廢倒是也能接受吧。

3:時速沒有上限的電動車屬於「標準電摩」,級別與燃油動力普通摩託車相同,三輪車型也可以區分正三與偏三兩類。兩輪車需要E證,三輪車需要D證,這就是建議「一步到D」的原因。

車輛的牌照要求自然是與F級車輛沒有不同的,只是部分城市的輕便摩託車會用藍色號牌,但大部分城市都是統一的黃色制式牌照。騎行電摩都是需要佩戴頭盔的,這就像駕乘汽車必須系安全帶是一樣的影響規定,沒有爭議也無需爭議。

【電動自行車·頭盔】是否有要求呢?年中時出現過短暫執行的新規,建議騎行電動車也要佩戴頭盔;但是該規則是難以執行並普及的,因為車速已經限制到自行車最高時速標準,雖然已經不慢但也沒有達到難以控制的程度。

佩戴頭盔理論上會大幅降低摔車的損傷程度,只是在夏季還是會非常的悶熱,這會影響騎行體驗;所以該項規定從初期的勸導,到後期基本不再提及,最終應當是會不再進行要求。所以該階段建議用戶不要瘋搶頭盔,但是也沒有多少人聽勸。

02如何選擇車型

≤25km/h是不是非常慢的車速標準呢?其實真的不是,很多早期電摩的用戶,認為車輛達到50km左右才算快;其車輛也確實能夠顯示出這麼高的車速,殊不知這些車輛的儀錶盤叫做「歡樂表」。

測試過的部分品牌車輛(涵蓋知名大牌),顯示車速在40/50km時速區間,以導航系統的精準測試,以及汽車的儀錶盤的顯示車速進行對比;這些車的真實時速基本都在35km/h上下,只是電摩的標準。而很多女式電動車同樣會認為車速很快,但實測速度真就只有20km/h多一些而已。

認為新規要求的車速慢,原因只是曾經對於車速沒有概念而已;如果注意觀察在道路上飛快騎行的自行車超越電動車,其車速最多會在25-30km/h區間,而且得是變速車才能達到這一標準哦。所以正常通勤代步建議選擇電動自行車即可,最起碼不用付出上牌和購置稅的成本了。

時速50km左右的電摩要求上牌合理嗎?類似的問題真的是沒有營養!

燃油汽車需要上牌電動汽車需要上牌車輛是否需要上牌,取決於車輛的性能是否達到機動車標準,只要達標則不論使用內燃機、外燃機、電動機甚至渦扇機,車輛都已經屬於機動車,在車輛定義的層面有什麼區別呢?要知道電機也是屬於「engine·引擎-發動機」類目,在機型定義層面與內燃機沒有本質區別。

所以電摩上牌的話題無需再討論,連電動自行車都要安裝號牌接受管理,高性能的電摩有什麼資格去特殊呢?就聊這些了。

(下圖為電摩)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電摩·未來形態」預測:與電動自行車會是兩種車型
    1:時速≤25km/h且標準符合下圖所示內容的車輛,車型屬於「電動自行車」(非機動車標準)。區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的標準有所改變,從單純的有沒有發動機助力,升級為發動機性能與車輛行駛安全風險係數的等級區分。車速較低的電動車因風險係數低被定位自行車,騎行此類車輛必須要持有駕駛證,也無需辦理車險。
  • 熱點知識普及:新國標電動「兩輪/三輪」摩託車的駕駛證與號牌
    說明:「新國標」電動車執行在即,電驅兩輪與三輪摩託車需要了解以下知識點,否則要面對的可能會是「無證駕駛無牌照車輛」的處罰。處罰標準為「無證駕駛」處200元以上到2000元以下罰金,並處以15日以下拘留;駕駛「無牌照車輛」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金,持有其他等級駕駛證會一次性記12分,A/B級駕駛證會降級,C級駕駛證在實習期內會直接註銷(作廢)。
  • 「前驅&後驅」汽車的差異解析:操控性&安全性
    #每天學點汽車知識所以前驅的輕客與MPV都是不理想的選項,B/C級普通乘用車型也適合後驅。【前置後驅·FR】自然適合重載車型,同時也更適合高性能的運動車輛。採用後驅可以解決加速時重心後移的問題,後輪壓力越大則加速打滑的概率就會越低;這就是大馬力轎車與中置、後置發動機的跑車大多採用後驅的原因。
  • 假設駕駛汽車碰撞到闖紅燈的行人或非機動車,無責也要賠償嗎?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其中的「車輛」並不特指機動車中的汽車和摩託,同樣涵蓋非機動車;也就是說所有所謂交通的參與元素,都要遵守交通法,否則就是違法行為。2:參考第38則規定。內容核心為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燈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順暢的原則下通行。
  • 「老年低速電動車」概念解析&未來預測:合法化還有一種方式可行
    原則上不應該以偏概全,那麼也就不應該「以全概偏」;相信至少還有一些低速車輛的用戶願意接受駕駛培訓,能夠認可為車輛登記上牌合法行駛。對於此類用戶而言有沒有可能出現一種合法的「低速車輛」呢?01錯誤理解在工業與信息化部的機動車《目錄》中從來沒有過「低速電動車&老年代步車」的車型,甚至包括越野能力強大且實用性很高的
  • 汽車懸架與輪胎的「剋星」:減速帶&路牙石的正確駕駛方式解析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兩個問題:減速帶是否必須減速,否則是否傷車如何在保證不傷車的前提下,把車身開上馬路牙子這倆問題應當困擾過很多新手司機,為了避免損傷愛車,建議按照以下建議方式駕駛與停放車輛。首先減速帶是一定要「減速通行」的,撇開其提醒減速以防止出現交通事故的功能不談,為了保護懸架與輪轂輪胎也應當減速;比如正面壓過減速帶的瞬間,車輪與減速帶會產生相當程度的相互作用力!因為減速帶是不會移動且硬度很高的,那麼車身的慣性作用力就會通過減速帶「反彈」。
  • 電動兩輪車事故真實案例大盤點!
    案例二:非機動車道可不是想怎麼走就怎麼走的,圖方便逆行不但會影響正常通行的其他非機動車,也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2020年06月08日23時10分許,韓某某(男,27歲)駕駛號牌為豫A5105**7電動兩輪車載著同伴楊某(男,26歲)沿航海路北側非機動車道由西向東逆向行駛至未來路東約50米處時,與駕駛豫A1587**5電動兩輪車沿航海路非機動車道由東向西正常行駛的高某發生碰撞,致使高某輕微傷、楊某大腿骨骨折,兩車損壞。
  • 趣味知識:功率400瓦的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動力一定差嗎? - 汽車...
    似乎限速與車身尺寸的要求標準有些低了,然而似在實際應用中卻不會有這種感受;因為每種車型的參數標準,以及針對的用戶人群是有很大差異的,下面就以「電機功率」作為參考進行解析吧。重點:25km/h的時速標準其實並不低,因為此類車型是在非機動車道行駛的;車道上不僅有電動助力車,同時還有普通的自行車和三輪車,這些車輛的時速會是多少呢?
  • 天臣新能源黃金輝:圓柱電芯出擊兩輪車賽道
    【高工鋰電年會】天臣新能源黃金輝:圓柱電芯出擊兩輪車賽道隨著新國標過渡期後換機潮的出現,疊加共享/換電市場迅猛發展,巨大需求刺激之下,大批鋰電池企業入局。黃金輝指出,圓柱鋰離子電池具備規格標準化,通用性高;產品組裝方式靈活,PACK空間利用率高,可以適合任何車型;自動化生產,產品生產高度自動化,一致性好,安全穩定,製程相對(大電池)易管控;PACK工藝成熟,國內外技術積累多年,PACK產線標準化,效率高,尤其適合兩輪車領域應用。
  • 車友問,三輪摩託車的減震器,為什麼沒有兩輪車的好?
    專業解析摩託車故障,精準推薦所需車型。大家好,我是 騎士分享 歡迎您的關注!三輪摩託車的減震器為什麼沒有兩輪車的好?三輪車的減震器沒有兩輪車的好很正常,因為兩類車型的用途本身就不一樣,所以實際的性能表現就會有差異,當然這裡的三輪摩託車特指的是那些偏實用的,適合幹粗活的正三輪或者邊三輪,並不是那種高性能的倒三輪摩託車,所以我們還要區分對待。
  • 「創城」非機動車如何正確通過十字路口?
    知道非機動車如何正確通過十字路口嗎?這還不簡單,跟著紅綠燈一起走就好啦!真的是這樣?左 轉在沒有非機動車信號燈的路口,電動自行車跟隨機動車左轉信號燈左轉。各行其道有序通行但是在滿屏燈的路口,當非機動車隨著機動車一起左轉的時候,直行、左轉車輛混行,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出於對安全性、便利性、非機動車過街效率和路口利用率的綜合考慮,鹽山交警倡導使用「二次過街」。
  • 我市將對電動兩輪車開展上牌工作,不上牌禁止上路行駛!
    我市將對電動兩輪車開展上牌工作,不上牌禁止上路行駛!二、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車載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具有腳踏騎行能力,能實現電助動或/和電驅動功能的兩輪自行車。三、電動自行車註冊登記安裝號牌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四、符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GB17761-2018)標準的安裝綠色號牌。不符合標準的實行過渡期管理,安裝黃色號牌,過渡期滿後嚴禁上道路行駛。
  • 易騎換電孫卓:兩輪車換電商業模式打造
    【原創】【高工鋰電年會】易騎換電孫卓:兩輪車換電商業模式打造換電文章來源自:高工鋰電網2020-12-21 09:56:32 閱讀:386 隨著電動兩輪車鋰電滲透率的不斷提升,瞄準解決用戶電動兩輪車續航裡程短、充電時間長的換電模式應運而生。
  • 「兩輪車換電商業模式打造」的主題演講
    打開APP 「兩輪車換電商業模式打造」的主題演講 高工鋰電 發表於 2020-12-24 10:45:42 隨著電動兩輪車鋰電滲透率的不斷提升,瞄準解決用戶電動兩輪車續航裡程短、充電時間長的換電模式應運而生。 2020年12月16-18日,【利元亨總冠名】2020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重磅啟幕。 在17日上午的輕型車專場,易騎換電董事長孫卓做題為「兩輪車換電商業模式打造」的主題演講。
  • 兩輪車出行必備—梧州交警圖解示範如何規範駕車出行
    隨著我市兩輪車保有量的不斷攀升,兩輪車出行已成為廣大市民普遍關心的熱議話題。今天,市交警部門就市民群眾關心的兩輪車規範出行問題作出相關解答。兩輪車指兩輪摩託車和非機動車(電動自行車等);兩輪車道指供兩輪摩託車和非機動車(電動自行車等)行駛的車道,梧州市的兩輪車道靠右設置,路面上設置有兩輪摩託車和非機動車標識。兩輪車規範出行範圍包括市區設置有兩輪車道的所有公共道路。
  • 電動汽車統一電池標準,採用「換電模式」可行嗎?
    期望用戶自行購買兩組「電池包」是絕對不現實的,因為主流的NCM三元鋰一組大容量包的成本會超過10萬元,普通用戶買車都是要「咬咬牙」的,再多買一組電池包絕對會流失所有客戶。重點:汽車動力電池的重量是很誇張的,要知道普通的電動自行車的鉛酸電瓶組都會有幾十斤重。由成百上千節電芯組成的電池包,其整備質量會達到七八百公斤。
  • 汽車百科知識:發動機啟動系統的「歷史」·手搖腳踏與電起
    為什麼機動車能夠用手搖或腳踏啟動,為什麼又要淘汰這種方式呢?解析這一問題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內燃機】。01基礎知識燃油動力汽摩均裝備「活塞往復循環式·內燃式熱機」,這是一種以燃燒燃油產生內能,將這種能量轉化為推動活塞運轉的動力的機器
  • 冷知識:汽車「鯊魚鰭」功能解析
    #命名的由來:在汽車頂棚的尾部總有一個立起天線狀物體,形狀看起來就像是鯊魚浮出水面露出的「鰭」,所以這枚天線也就被稱之為「鯊魚鰭天線」了。01知識點「鯊魚鰭」設計不僅僅用於汽車,飛機上也是有應用的;比如波音飛機就有這種設計,而且並不是傳統的垂直尾翼。
  • 「攻殼機動隊」,與「星際牛仔」和「EVA」齊名的作品,附資源
    「攻殼機動隊」是由士郎正宗於1989年5月連載的漫畫,在連載開始的時候由於其與當時流行趨勢相背的灰暗基調而不被大眾看好,但士郎正宗憑藉其精湛的節奏把握,精細的分鏡和精巧的劇情安排成功引起了讀者的震撼,一時間攻殼成為日本的熱門話題。
  • 摩託車由代步工具向休閒方式轉變,「摩燃」瞄準娛樂型機車後市場
    「摩託車」不再僅僅和代步工具掛鈎,騎摩託也成為不少人的愛好和休閒方式,國內哈雷、印第安、凱旋、勝利、寶馬等進口機車品牌車主不斷增加。據中信證券的研究顯示,交通工具屬性的兩輪車市場接近飽和,性能強勁的大排量摩託車預計將成為新的高速增長點,2026年我國大排量摩託車市場有望達11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