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洛克,顛覆傳統的滴畫
波洛克的創作過程與眾不同,他先把畫布釘在地板上或牆上,然後隨意在畫布上潑灑顏料,任其在畫布上滴流,創造出縱橫交錯的抽象線條效果。波洛克有時還用石塊、沙子、鐵釘和碎玻璃摻和顏料在畫布上摩擦。他摒棄了畫家常用的繪畫工具,繪畫時完全擺脫受制於手腕、肘和肩的傳統模式,行動即興、隨意,這種方法被稱為行動繪畫或抽象表現主義。
-
抽象表現繪畫是亂塗?波洛克:不是我亂塗亂畫,是你看不懂而已!
波洛克的畫最能顯示抽象表現主義 在觀念和手法上的特徵 不同於封閉的古典繪畫或開放的巴洛克 「行動派繪畫」無核心和附屬可尋 散漫無際,全面鋪開,毫無主次 正如德 庫寧所言 「畫家時不時地要摧毀繪畫, 塞尚是這樣,畢卡索是這樣,波洛克也是。 他把我們對繪畫的觀念徹底摧毀了。」
-
1.4億美元,繪畫語言中最值錢的火星文締造者——傑克遜·波洛克
如此天價的作品震驚了世界,讓抽象表現主義大放異彩,也讓全世界的人們知道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亦或叫名詞——行動繪畫藝術。 附圖:波洛克創作的場景波洛克是行動繪畫藝術的創始人,同時也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先驅人物,他的繪畫藝術可以說打破了之前所有繪畫的基本形式
-
我如何認識波洛克
它奠定了我之前對于波洛克的基本認識。沒有他,我無法意識到,在波洛克貌似摧毀一切成規的滿幅畫作背後,竟隱藏著對歐洲現代主義繪畫的傳承。格林伯格在寫下《架上繪畫的危機》之時,抽象表現主義仍是美國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沒有人知道它要走向何處,也沒有人知道它如何能與歐洲的老大師相抗衡。
-
波洛克的故事:他以「滴畫」著稱,更是美國現代繪畫第一功臣
來自印第安納州加裡市的藝術家傑克遜·波洛克正是讓美國的現代繪畫擺脫歐洲影響的第一功臣,是他讓美國畫壇擺脫了由歐洲制定的標準,直到確認其領導地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畫家。很多朋友可能並不知道波洛克這個名字,但你們一定看到過一些由亂七八糟的毫無規律糾結在一起的線組成的畫。而這些畫的內容也常常讓人摸不到頭腦,讓普通人給這種畫下個定義應該就是亂。
-
藝術課堂 | 走近波洛克的童畫世界
首先作畫工具生活化就是個很好的開始,我們可以嘗試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品取代傳統的紙和筆來組織繪畫活動,藉助色彩豐富的顏料和其他材料、工具,如毛線、積塑玩具、棉籤、珠子、吸管、花草、樹葉、牙刷、牙籤、筷子、噴壺、宣紙、紙團、鵝卵石、瓶蓋等,讓幼兒感受從中帶來的豐富的形式美,充實他們的感性知識。在我們的美術課上,創作就是用生活化的繪畫材料,在畫紙上隨性玩。
-
大都會館藏導覽:羅伯特•隆戈眼中的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波洛克
他曾經談及自己如何在沒有任何規劃和草稿的情況下創作一幅作品,但事實上,他的繪畫完全是有策略性的。在我看來,他的這幅作品由三個不同的部分組成,這些類似人形的黑色線條被用來打底,然後他用白色和綠色的顏料對其進行覆蓋,最後,他揮灑出這些鳥形和V字形的軌跡,不同層次的區分在畫面上顯而易見。
-
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傑克遜·波洛克
波洛克有時還用石塊、沙子、鐵釘和碎玻璃摻和顏料在畫布上摩擦。他摒棄了畫家常用的繪畫工具,繪畫時完全擺脫受制於手腕、肘和肩的傳統模式,行動即興、隨意,這種方法被稱為行動繪畫或抽象表現主義。一位見過波洛克的人回憶道:「進入波洛克的畫室就像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這個藝術家把他的思想和充沛的感情完全展露在他的畫室之中。畫室的一邊是大聽大聽的顏料罐子,牆上案上到處是顏色的滴痕。另一邊是他的尺度巨大的作品,波洛克經常坐在前面沉思好幾個鐘頭,他臉上的線條很硬,而且經常眉頭緊鎖,顯然,波洛克的每一幅作品都不是輕易畫出來的。當他作畫的時候,他沉湎於嚇人的行動之中。」
-
「波洛克」式的中國傳統水墨畫
傑克遜·波洛克(1912-1956),美國行動繪畫藝術的鼻祖、抽象表現主義的先驅,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因獨創了自由奔放的「滴畫(drip painting)」而著稱。滴畫,指在帆布上很隨意地潑濺顏料,灑出流線的技藝。他的繪畫已經完全替代了創作本身,是一種近似表演藝術的創作形式,在當時的藝術界可謂「前無古人」。
-
偉大的滴畫大師波洛克:繪畫是平息折磨他的魔鬼的唯一方式
波洛克把自我融入一層又一層的顏料中,有條不紊的線條、溢出和滴漏織就成一張無可穿透的網。顯露與隱藏;給予與索回。他如同掩蓋自己的人生一般掩藏著自己的藝術,只為逃離心外的世界和心內的妖魔。史密斯知道不能直言酗酒的問題,那壓根就是煽風點火。沒有什麼比試圖拿走酒瓶或者暗示他喝太多更容易讓他轉身離開。他會徑直開車駛上黑乎乎光溜溜的高速公路找酒喝。託尼努力談著藝術以期緩和氣氛。
-
評展|從畫布看波洛克「滴畫法」,從波普角度看「造星時代」
波洛克和紐約畫派展期:2018年10月10日-2019年2月24日地點:維託裡亞諾博物館(羅馬)票價:15歐點評:在羅馬,人們可以看到波洛克的行動繪畫和紐約畫派的故事。儘管展廳不大,但在展陳布置上亮點頗多,以躺在沙發上的畫布視角觀看波洛克「滴畫法」紀錄片為最。此外,展覽以波洛克為起點,清晰的梳理了紐約畫派的脈絡。評星:4星展覽規模雖然不大,但卻展現了波洛克和紐約畫派,例如羅斯科,德庫寧,弗朗茨·克萊恩等人的約50張繪畫傑作來多角度的呈現抽象表現主義、波洛克和紐約畫派的故事。
-
意外』傑克遜•波洛克的收藏價值
他的創作是沒有草稿的,都是一系列即興創作,憑執著和經驗來作畫。他發明了自由奔放的「滴畫」。而他的作品也被稱為天價奢侈品。 《第五號,1948》是傑克遜·波洛克「滴畫」中的精品,畫布被釘在纖維板上,畫布上的顏色有黃色、白色、慄色以及黑色,看起來有些雜亂無章。就這樣一幅作品竟賣出1.4億美元(近10億元人民幣)的高價,成為世界當之無愧的「畫王」。但是報導涉及的買賣雙方並沒有出面證實這一成交價格。
-
作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他說:抽象繪畫有其自身的生命
其創作不作事先規劃,作畫沒有固定位置,喜歡在畫布四周隨意走動,以反覆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人稱「行動繪畫」。此畫法構圖設計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識,具有鮮明的抽象表現主義特徵。 主要作品有《秋韻:第30號》、《薰衣草之霧:第1號》、《大教堂》、《藍杆:第11號》等。
-
《消失的波洛克》:一本波洛克畫作引發的懸疑小說
2006年11月3日,美國行動繪畫鼻祖拍出傑克遜·波洛克的作品Number 5(《1948年作品第5號》)以1.4億美元的成交價,拍出了當時全球繪畫作品最高價。《1948年作品第5號》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黃文叡得聞消息,幾年前的一件小事浮上心頭。
-
「天才畫家」波洛克一生窮困潦倒,最貴的畫賣9億,極少人看得懂
沒有見過這幅畫的朋友,看到這個成交價一定對這幅名作十分期待,可真見到這幅畫時,估計又會懷疑自己的雙眼,價值一億多美元的名作竟然全是密密麻麻的線條,讓人不知所云。《1948年第五號》波洛克的這幅名作,沒有描繪人們常見的任何物體,也不知道他要表達何種情懷,亂糟糟的線條看起來令人眼花繚亂,看的時間越長,就越讓人覺得煩躁。
-
波洛克身後的女人:李·克拉斯納
所有這一切都意味著,她永遠不會像她的丈夫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那樣成為某種繪畫的代名詞。在1984年去世的克拉斯納有一種破壞傾向,她會摧毀自己不喜歡的作品,雖然摧毀方式極具創意。
-
作為美國藝術界神話,其貌不揚的波洛克到底拿什麼徵服了人類?
美國著名藝術評論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說:「把繪畫化為純粹肌理、純粹感覺、重複的積累,這種手法,似乎正是現代感覺最好的答案。」創作中的波洛克傑克遜·波洛克的老師是託馬斯·哈特·本頓(Thomas Hart Benton,1889-1975),在本頓那裡波洛克學習了歐洲傳統的繪畫技法,他喜歡文藝復興藝術大師的作品
-
紐約佳士得下月拍賣波洛克作品
傑克遜·波洛克作品《第19號》 紐約佳士得[微博]拍賣行將於5月15日舉行的2013年春季當代藝術品拍賣之夜上推出一幅傑克遜·波洛克的名畫,這幅20世紀的波洛克傑作將是當夜拍賣會上的重中之重在這幅作品中,波洛克使用了銀色、黑色和白色,並以充滿活力的紅色和綠色點綴其間,創造出了一副閃閃發光的畫面,這也是對他的標誌性的滴畫風格的紀念。
-
波洛克20餘年創作全梳理 50幅經典作品亮相MoMA
本次展覽不僅詳細梳理了波洛克創作生涯各個階段的作品及特色,還進一步向觀眾展示了藝術家對於材料和技術的廣泛涉獵。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6年3月13日。 MoMA館藏的波洛克作品無論從質量還是廣度上都無與倫比。
-
瘋子、酒鬼,多才多藝的畫家波洛克
傑克遜.波洛克是美國抽象派畫家,圖中是波洛克與自己的作品,波洛克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一方面他是藝術家,另一面的他是個酒鬼、精神分裂。他的畫是用顏料潑出來的,被人稱為「潑出來的藝術家」。波洛克的出生卑微,生活條件很差,沒有自己的畫室,只有蹲在地上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