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裡的「龍生九 子」

2021-02-08 少林寺官方網站

民諺曰:「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傳說,龍有九個兒子,有很多種版本,常見的有這九子:贔屓、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趴蝮、睚眥、狻猊、麒麟。在古代,龍是帝王的象徵,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利,只有皇帝在的地方或是皇帝使用的物品才能用龍的圖案,如龍庭、龍袍。在佛教中,龍是護法神之一。在梵語中,龍稱「那伽」,長身無足,又譯「龍象」,是阿羅漢中修行最勇猛者。在《孔雀王經》、《大雲經》、《僧護經》等佛教經典中,均記載有龍王護持佛法的故事。說龍有九子,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九子,九為虛數,說明龍的兒子有很多,寓意封建帝王多子多孫、朝廷鞏固。

▲攝影:延誠法師

作為皇家寺院,少林寺常住院內有很多精緻貴重的雕塑、石刻等。認真觀賞少林寺的各個殿宇、亭臺,我們很容易發覺,「龍九子」都有體現,凸顯了少林寺內精湛的建築與雕刻藝術。

龍子贔屓

,又名龜趺、填下,為「龍生九子」之長,貌似龜,有齒,力大,好負重。其背亦負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龜為其形象。贔屓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屓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屓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贔屓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在少林寺常住院內,到處能見到贔屓的形象,如少林寺《聖旨》碑、《小山和尚行實碑》、《少林大宗師裕公道行碑》、《乾隆皇帝詩碑》、《釋永信法師榮膺少林寺第三十代方丈碑》等,碑座均為贔屓雕像,工藝精湛,造型大氣。

龍子螭吻

,為「龍生九子」中的老二,傳說是龍頭魚身,口潤嗓粗,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在古建中,「五脊六獸」只有官家才能擁有。泥土燒制而成的小獸,被請到皇宮、廟宇和達官貴族的屋頂上,俯視人間,真有點「平步青雲」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意味。少林寺裡的各殿堂屋簷上,如大雄寶殿、藏經閣、觀音殿、普賢殿、緊那羅王殿等,均裝飾有「螭吻」龍獸,顯得莊嚴美觀。這些外形精美的小獸端坐簷角,為古建築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築更加雄偉壯觀,充滿藝術色彩。

龍子蒲牢

,排行老三,形似盤曲的龍,平生好鳴、好吼,寺院大鐘上的龍形獸鈕就是它。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雖為龍子,卻最怕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聯曰:「蒲牢鳴百八,座夢醒三千。」少林寺大雄寶殿、戒壇前的大鐘鐘紐上均鑄有蒲牢造型,鐘樓內的大鐘鍾鈕上也有。

龍子狴犴

,排行老四,又名憲章,形似虎。因它平生好訟,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它的像。傳說狴犴不僅性如烈火,好行俠仗義,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匍匐在官衙的大堂兩側。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歷史上很多少林高僧出任僧官,僧俗或僧人之間有爭訟,到少林寺打官司,所設的公堂內兩側就擺放有狴犴。現在,少林寺的很多院落和殿堂大門上,也裝飾有狴犴頭像。

龍子饕餮

,排行老五,《山海經》中介紹其特點是:形狀如羊身人面。《神異經·西荒經》載曰:「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它性情兇惡,貪吃,是貪慾的象徵,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古人多將它的頭形刻於鬲鼎和酒具、器皿之上,以作裝飾。少林寺方丈室前的「中華鼎」上,就鑄有饕餮的圖案。

龍子趴蝮

,排行老六,又名帆蚣。傳說它的形象似龍非龍,似蝦非蝦,平生最喜歡水,伴水而居。它愛喜波弄水,長年累月在河水中玩耍,擅水性,喜歡吃水妖,據說是龍王最喜之子。人們慕其水性極好,常雕於橋柱上,希望能懾服江河,免除水患之災。少林寺藏經閣前的月臺兩側,都雕刻有趴蝮形象,每逢下雨時,月臺上的積水從趴蝮口中吐出,宛如一道美麗的風景。

龍子睚眥

,排行老七,為龍身豺首,性格剛烈,好勇擅鬥,嗜殺好鬥,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俗語云:「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常將睚眥的形象刻鏤在刀劍刃身與手柄接合的吞口處,以增加其強大的威懾力。如少林十八般兵器中的少林寶劍劍柄上,都雕刻有睚眥的形象。

龍子狻猊

,排行老八,形似黃色獅子,喜好煙火。古書上記載,狻猊是與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獸。在佛教中,說狻猊平生喜靜不喜動,好坐,又喜歡煙火,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古人將其形做成空腹香爐,燃香料於腹中,使香氣僅從口中噴出。現在的鐵質或銅質香爐腿部,多有狻猊圖像造型。在少林寺各個殿堂前的香爐上,都鐫刻有狻猊形象。在少林寺文殊殿,文殊菩薩的坐騎青獅即為狻猊。相傳這種佛座上裝飾的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我國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

龍子麒麟

,為龍的小兒子,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豬尾於一身,被古人視為神獸、仁獸。「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據說,麒麟長壽,能活兩千年,且能吐火,聲音如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麒麟是祥瑞的象徵,古來就有「盛世出麒麟」的說法,民間也篤信麒麟是消災解難、驅除邪魔、鎮宅避煞、催財升遷的吉獸。少林寺大雄寶殿內,有兩尊麒麟柱基,高達1.2米,尤為壯觀。

▲攝影:延誠法師

從「龍九子」形象在少林寺的充分體現,可以看出,少林寺作為皇家寺院與眾不同的地方。歷經一千五百餘年的風雨洗禮,少林寺依然保持這些傳統的建築、雕刻造型,這也為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文/鄒相 2015-9-18於鄭州       圖/延誠法師)

相關焦點

  • 少林寺裡的「龍生九子」
    傳說,龍有九個兒子,有很多種版本,常見的有這九子:贔屓、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趴蝮、睚眥、狻猊、麒麟。在古代,龍是帝王的象徵,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利,只有皇帝在的地方或是皇帝使用的物品才能用龍的圖案,如龍庭、龍袍。在佛教中,龍是護法神之一。在梵語中,龍稱「那伽」,長身無足,又譯「龍象」,是阿羅漢中修行最勇猛者。在《孔雀王經》、《大雲經》、《僧護經》等佛教經典中,均記載有龍王護持佛法的故事。
  • 龍生九子,貔貅真的是龍生的嗎?
    那麼,貔貅真的是龍生的嗎?  下面,筆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貔貅相關的傳說知識,大家一起來去看看,貔貅到底是不是龍生九子之一吧。  龍生九子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九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 少林寺方丈的戰鬥力有多猛
    9月1日,河南嵩山少林寺一紙訴狀把森馬放到輿論尖上,「少林功夫這個商標是我註冊過的,你怎麼未經授權就拿去賣錢」。森馬則回應吃瓜吃到自己身上。「少林寺之前並沒有知會,大家都很驚訝,或許有些誤會。我們並未侵權,商標授權是從少林寺下屬單位獲得的,目前正在通過這家合作公司跟少林寺溝通。」
  • 《少林寺傳奇》接檔《紅高粱》 山東衛視首播
    該劇由香港著名導演馬玉輝任總導演,張倬聞、馨子、鞏漢林、陳浩民、許明虎、羅家英等實力偶像派演員加盟,《少林寺傳奇藏經閣》以「真功夫」吸睛,成為2014年螢屏備受期待的功夫巨製!日前,山東衛視為《少林寺傳奇藏經閣》開播造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張倬聞、鞏漢林、張穎、柴碧雲、王鶴鳴、黨濤、王勁松等一眾主創出席發布會!
  • 山東衛視全國首播《少林寺傳奇藏經閣》
    《少林寺傳奇藏經閣》以「真功夫」吸睛,成為2014年螢屏備受期待的功夫巨製,山東衛視日前在北京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群星薈萃 著名導演馬玉輝執導 《少林寺傳奇藏經閣》      《少林寺傳奇藏經閣》由曾執導《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影視熱劇的香港著名導演馬玉輝任總導演,併集結了眾多螢屏實力偶像派演員:影視偶像小生張倬聞擔綱主演,飾演男一號徐子豪,他在劇中跌宕起伏的經歷扣人心弦;女一號馨子飾演的大明公主勇敢美麗,熾熱直爽,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此外小品影視演員鞏漢林、香港影星陳浩民等的加盟更是為
  • 河南自由行攻略:中嶽嵩山少林寺一日遊
    放眼都是車的少林寺停車場下車時,司機會建議直接購買下午回鄭州的回程車票,從下午三點左右到五點半都有車可以回鄭州,隨到隨坐,但最後一班車是五點半,我們購買了回程票,但最後卻沒有趕上最後班次的大巴,白白浪費了。在停車場,看到了直升機空中觀光入口,頭頂上也能看到盤旋著的觀光直升機,據說每人680元,不過我實在想不通,就這麼灰濛濛的天氣裡,在空中能看到什麼?
  • 這部經典電影,不容錯過的視覺盛宴,紅極一時的《少林寺》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看《少林寺》,《少林寺》是由中原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一部動作電影。由張鑫炎執導,薛後、盧兆璋編劇,李連杰、於海、丁嵐、計春華、于承惠聯袂主演。該片講述的是隋朝末年,隋將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于承惠 飾)在督建河防工事時,殺死了起來反抗暴虐的神腿張,其子小虎逃亡至少林寺為少林武僧曇宗所救。小虎為報父仇,拜曇宗為師,習武少林,並落髮為沙彌,法號覺遠。一日,李世民偷渡黃河被王仁則兵馬圍困,覺遠等施計解救。王仁則誣陷少林寺內有人通敵謀反,準備滅掉少林。眾僧浴血奮戰,曇宗戰死。
  • 少林寺被馮玉祥部下焚毀前的42張絕版照片!(附:馮玉祥為什麼要火燒少林寺)
    這裡擷取的一組少林寺的照片是公元1920年一個日本人在少林寺拍攝的。這組照片十分珍貴,是清末民初時期少林寺的真實影像。由於在1928年少林寺被馮玉祥部將石友三焚毀了,後人基本沒見過1928年之前的少林寺是什麼模樣。現在這組照片原版可能收藏在日本京都達摩寺。少林寺外牆門
  • 大悲寺和少林寺的對比!
    少林寺禪宗祖庭終變味,萬金虜盡世人心。縱是榮華富貴僧,還是世俗貧賤心?少林寺建寺有1500餘年,由禪宗祖師印度高僧達摩所確立,是大乘佛教禪宗的祖庭。養尊處優,衣著鮮亮的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帝王一樣的排場
  • 鄒相:少林寺第三代秦槐
    近年來,因一份美好的機緣,我得以從事少林文化的相關工作。每月去少林寺的次數,至少也有一兩回。春季裡,少林寺滿院的綠色讓人心曠神怡;夏日裡,少林寺名木綻放的花朵讓人流連忘返;秋季裡,少林寺千年古銀杏周身的「金葉」讓人讚不絕口;冬日裡,少林寺廟宇建築上的皚皚白雪讓人喜出望外。少林寺很美,美在其厚重博大的文化底蘊,美在其古樸典雅的風格,美在其與時俱進的活力。然而,每次去少林寺,我都會去一個地方,都會去看望一位老朋友,它,就是少林寺古秦槐,即第三代秦槐。
  • 禪堂即是選佛場 走進少林寺「精進禪七」的最後一天
    早上三點一刻,四板一響,眾位禪和子像往常一樣,開始坐第一支香。今天是庚子年少林寺「精進禪七」的最後一天,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餘名禪和子將在今天接受永信大和尚、禪堂班首的考功。 「打禪七」是佛教禪宗重要的修行方式,要在禪堂裡進行。禪堂又叫「選佛場」,足以見出它的重要性。
  • 上古神獸龍生九子:究竟是龍祖應龍所生,還是四海龍王所育
    紫霄宮裡常聽道,女媧造人亦有功。天道也言人族立,三皇五帝夏商周。扶周滅商封神起,闡截二教鬥神通。繁盛至極教亦滅,扭轉乾坤我黃龍。」 所謂「龍生九子」,就是指龍生九個兒子,九個兒子都不成龍,各有不同。而龍生九子也並非是龍恰好生九子。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著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就如同帝王們用九五之尊來抬高自己,所以九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子一直沒有確切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版本。
  • 《少林寺千張秘方》常見病症集錦
    《少林寺千張秘方》常見病症集錦   在少林寺千張秘方中,有一些治療常見病症的方子十分簡單易行
  • 落髮出家少林寺,紅塵再無蔡志忠
    臺灣漫畫大師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了。11月17日,河南嵩山少林寺在藏經閣為蔡志忠舉行剃度儀式,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為蔡志忠剃度,取名釋延一,自此成為一名「沙彌」。
  • 《少林寺傳奇藏經閣》故事梗概
    故事的主角徐子豪乃京都總兵徐超之子,從小是大明皇帝的玩伴。他天資聰慧,機智多端,但貪圖玩樂不務正業。由於徐子豪的父親徐超一直在維護大明朝綱,與奸臣王其積下仇怨,王其設計陷害徐超勾結倭寇,將徐超滿門抄斬,只有徐子豪被少林高僧所救逃出生天。  在公主朱若琴的鼓勵和陪伴下,徐子豪逃到少林寺想練就一身武藝,報仇雪恨。
  • 三十多年前的一部電影《少林寺》,至今你還能回憶起裡邊的人物麼
    1982年,一部由張鑫炎執導的大陸武俠電影《少林寺》一經公映,即刻引起了國人的轟動。一時間洛陽紙貴,電影《少林寺》一票難求。據統計,《少林寺》當時的票價僅有區區的一毛錢,而門票收入居然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6億人民幣。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 河南省除了少林寺,這裡的武術學校也很聚集,只教一種武術
    提到武術大家都會想到少林寺,少林寺是中華武術的傳承之地,也是發源之地。近些年來少林寺打造了佛教之旅、禪宗之旅、武術之旅。少林寺也變得門庭若市,整個少林景區人山人海,無論是燒香拜佛,還是禪宗之旅,亦或是學習武術。
  • 劉家輝:帶給我們童年陰影的少林寺光頭
    但是你還記得少林寺裡的光頭大反派嗎?你還記得《唐伯虎點秋香》的奪命書生嗎?你還記得功夫電影《醉拳》中可恨的李督軍嗎?這些角色的扮演者就是劉家輝。劉家輝也是明星中的典型光頭之一,只不過在有些觀眾眼中的他不過是個十八線小演員,事實上呢,他真的是不聞其名的小演員嗎?
  • 天龍八部中如果喬峰練成了少林寺易筋經會怎麼樣?
    她通過高超的易容術成功混進少林寺,也是機緣湊巧,剛好就探取到易筋經的秘密。運氣也是不錯,剛好趕上少林寺的大和尚們都在忙於對付喬峰,守衛《易筋經》的只是幾個飯桶,所以阿朱輕易的拿走了易筋經。好運用完了,厄運就會立時到來。少林寺中喬峰與玄慈高手對決,掌力所及,盾牌被打個稀巴爛,餘力未盡,倒黴的阿朱全盤接受。一個活蹦亂跳的小丫頭,就此瞬間變得半死不活。
  • 一百個必去的地方,第五篇——少林寺
    有多少英雄豪傑都來把你敬仰.有多少神奇故事到處把你傳揚……少林寺,是多少個孩子童年最嚮往的地方,記得小時候與別人嬉戲時,總是擺幾個造型,大喊少林龍爪手!然後自己配著音,與別人追鬧起來。那時候,總夢想自己機緣巧合下進了少林寺,學得一身精湛的武藝,除惡揚善,威震四方。這些都源自於當年的一部電影《少林寺》,它是李連杰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一步登天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