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等了這麼多年,終於拿到不動產證了,這下總算住得安心啦!」近日,家住新城區鐵路小區的王巧蘭激動地表示,對於她來說2020年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房本將要拿到手了。
歷史遺留建設項目的不動產權證辦理工作,是關乎民生的一件大事,目前隨著這項工作的持續深入的推進,不少小區的房本問題和在逐步的解決當中。歷時23年,困擾賽馬場鐵路小區6棟樓312戶居民的房本問題,眼下是徹底得到了解決,居民們的心跟著也有了著落。
賽馬場鐵路小區建成於1995年,小區內大多數居住的都是鐵路職工。今年69歲的崔來好住在37號樓一單元1樓西戶,從房子建成領上鑰匙就住了進來,他說這些年雖然房子自己住,但是因為沒有房本一直感覺住的不踏實,這沒想到盼了大半輩子,這房本終於讓他盼下來了。
「我從1997年交鑰匙就搬進來住上了,整個這個小區就留下我們6棟樓,這個房本沒辦,所以說我們就心裡頭慌的不行,這回徹底給辦了一件大好事,我們心裏面也踏實了,政府確實給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已過古稀之年的崔來好拿著通知單,總算覺得自己的房子是「屬於」自己的了。
和崔來好一樣要給新城區政府一個大大的贊的還有居民劉金霞,「因為我也是從外地過來的,當時買的時候就是沒有房本,買的人家的房子。現在拿到了真是非常的高興。」劉金霞高興地向記者展示了自己領房本的收據憑據,並告訴記者這就是她心心念念的「房本」。「今天辦好了這個收據,我就等著年底給我辦我家的房本啦!再也沒有比這還開心的事了。」劉金霞笑著說。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新城區著力解決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找準化解路徑,明確化解時限,有序推進化解工作,確保「房要交、證要發、事要辦」,各相關部門、街道辦事處各司其職,密切協作,統籌推進,形成合力,務求實效。新城區項目服務中心副主任閆利軍介紹說,「新城區的房地產遺留項目,總體推進的現在是157個,轄區八個街道辦事處設立八個分戶站點,解決老百姓就近辦證的問題,希望老百姓就是看到社區的宣傳,按照相關要件就是準備材料,假如說這個當作有一些老百姓暫時不需要辦證情況的話,也希望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做好登記工作,以便於我們在後期工作及時需要的時候,我們及時配合辦理小產權。」
原標題:《快看!呼和浩特化解房地產歷史遺留問題又傳來好消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