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地方的文化濃鬱到讓人「丟魂」,
或許你會忽略一些風景,
當一個城市的風景靚麗到讓人「窒息」,
也許你會遺忘一些文化,
可是,在麗江,你做不到,
風景或許是文化,
文化更是一種風景。
在四季如春的人間仙境麗江,世代棲居著一個納西民族,他們背倚玉龍雪山,毗鄰香格裡拉,既與世隔絕,又廣泛吸納民族文化。
雖只有30萬人,在中國56個民族中也只算「小」民族,但聰穎勤勞的納西古人卻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東巴文化,用特色鮮明的文字、舞樂、繪畫……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其中最為別致的,莫過於堪與漢字甲骨文相媲美的東巴文。
/ 人與神的交流 /
東巴文源於納西族的宗教典籍《東巴經》,是一部百科全書,這種文字於納西族的智者東巴所掌握。
東巴文有1400個單詞,有一個完整東巴文字體系。現留存下來的有萬多卷經書,這些文字記錄了納西先民對人類起源的解釋,對鬼神的敬畏和納西人共同記憶,神話,歷史,歌謠。
據東巴經記載,納西人與其他族人一道至天神處學習文字,其它族人將文字刻在獸皮上,而納西人則將文字刻在木石上。
回鄉途中,其它族人因受不了飢餓而將獸皮煮熟食用,而納西人則經受住了飢餓的考驗將文字帶回了凡間,這便是東巴文傳說中的起源。
/ 與世無爭,和諧共處 /
和世界上許多自成體系的文化一樣,源於唐代、有1000年歷史的獨屬於納西族的東巴文化也是宗教性質的,東巴文化因東巴教的傳播而留存至今。東巴教仰萬物有靈,其祭司叫「東巴」,智者的意思。東巴們知識淵博,能畫能歌能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集農牧、醫藥、禮儀等知識於一身。
納西古人與世無爭,崇拜大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共處,認為「大自然和人是兄弟」。東巴文化就是古代納西族人們的「百科全書」,囊括極廣,覆蓋了納西族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學者、藝術家慕名前來。
文化的延續需有文字為載體,思想的傳承也維繫於文字。東巴文化就有一種特有的文字——東巴文,是祭司書寫經文所用的文字。這古老文字「專象形,人則圖人,物則圖物,以為書契」,形聲會意,符號感很足。
/ 言有盡意無窮 /
東巴文使用的是一些抽象的符號,顯得生動有趣些,通過東巴文字形象,就能猜出我們關注的是文字背後的意義。象形文字——東巴文,用簡練、有概括力的形式將內容鮮明的傳達出來,即使隔了千年,仍然充滿生命力,在與那些文字相遇的時候,好像還能與它們心意相通,會心一笑。
東巴文像寫意的印象畫,誇張、大膽、簡約、微妙生動。又像古老的兒童畫,稚拙、無拘無束。這些文字是如此形象,憑直覺就能猜出它的意思。但文字的背後又蘊含著以為,充滿了想像力與象徵性。
這種寫意的風格,也是一種高境界——言有盡意無窮。
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就應該有千年不腐的東巴文字,有東巴文字的地方,就應該記錄下人類文明的痕跡。我們在雪山小鎮,等你推開這扇東巴文化的神秘大門。
文 | Tara
圖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