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這應該不算是個很糾結的問題,因為大部分人不會做「老好人」。為什麼呢?「老好人」是有境界的,一般的脾性不安的人是做不到的,自己能控制好率性而為的衝動就不錯了。所以這個「老好人」不是隨便做的,沒有點水平和修養的人是做不來的。
我在腦海中稍微思索了一下,想到一個人。那就是叢飛,不知道大家還有印象嗎?他把自己的收入都捐給了貧困山區的兒童,最後他自己得了癌症卻沒人幫助他,那些被他幫助的人反而遠離了他。即便是離世後,也沒見那些人去給他獻過一次花,這就是現實的人性。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妻子也在幾年後出意外身亡,真是讓人唏噓的兩個好人。叢飛的故事會讓人們對做好人產生一種不安和懷疑。
今天還看到一個網友問:我不想讓同事蹭車了,該怎麼和她說呢?
這個問題從理論上來說非常簡單,因為車是自己的,拉不拉別人自己說了算,直接明說不就行了?可現實卻讓她開不了這個口,因為一旦她開了這個口,哪怕是找的藉口,那麼同事關係自此就會變味了。
本來是幫忙做好事的,但稍微控制不好可能就適得其反,把自己套進去了。很多人就說做好人難啊,當初就不該拉她。
其實不然,我們做事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也不要力圖別人都跟我們一樣;做那些好事情是對自己內心的負責,是一種自身價值的延伸。不刻求良好的回應,但也不代表任人戲弄。
在此我的觀點是用善意示人、做好人,但不會助紂為虐,對那些不好的人和事也要敢於說不。
這幾天突然火爆了劉德華在某站被訪問的語錄。在劉德華看來,「只要是好人,戲就會好,因為能接受意見的人,他每樣事情都能做得好。」
「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現在好像流行什麼真我,其實真我不包括你的壞。」
「有人容易發脾氣,這些人會覺得把脾氣壓下去就不是「真我」了,但其實這種缺點是可以通過道德、理性去改變的。」
「如果你又厲害又善良,大家會覺得你更可愛,這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
劉德華被稱為娛樂圈的「老好人」,他受很多藝人尊重和感恩,比較著名的有黃渤、印小天等。這就是善的力量,所以他才會一直紅。
做好人也需要量力而為,因人因事而為,不要做沒有頭腦和失去原則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