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大師王國維:古今成大業者,須經過這三種境界

2020-12-17 通史花椒

王國維是我國近現享譽世界的一代學者,他不僅在中國文學、美學、哲學等方面擁巨大的成就,而且精通西方哲學和美學,堪稱一代文學大師,為中華文化留下了一大批珍貴的學術遺產。

他在文學成就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就是由他所寫的《人間詞話》,這本書中,不僅收錄了他一生中寫的非常重要的詞,更重要的是描繪了王國維一生總結的人生境界。而對於「成功之道」,王國維在書中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在《人間詞話》中描寫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這句話來自著名詞人晏殊中的《蝶戀花》,原文的意思是通過描繪秋天的蕭瑟場景,表達自己的離別愁緒。而王國維引用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是,成大事者,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然後還要敢於攀登高峰,提高自己的眼界。

目標是一個人奮鬥的方向,如果自己的目標都沒有看清,失去了奮鬥的方向,將會讓人失去奮鬥的動力。而僅僅只是知道放心還不錯,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在達成自己的目標之前,一定會有無數的困難。所以在遇到困難時,必須要有勇攀高峰的決心。此外,目標要放長遠,不能僅僅只看腳下,應該要腳踏實地,放眼未來。

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這句話來源於柳永的《蝶戀花》,講述的是詩人對愛的無悔,以及深受愛情折磨的複雜感情。而王國維將這句話用在「成功者」身上,則是想要表達,一個人在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也要同柳永對於愛情的無悔一樣,堅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目標,此外,在追求自己人生的目標過程中,也要如同柳永對於愛情的追求一樣,孜孜不倦,努力奮鬥。

確定目標後,如果不堅持,那麼這個目標將毫無意義,所以一旦確定自己奮鬥的方向,那麼就要不斷往哪個方向努力,不拋棄不放棄,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實現目標,獲得成功。半途而廢只會讓你陷入無限的懊悔之中。

第三種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處引用愛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一詞,原句同樣是描述愛情。而王國維將這句話理解為,成大事者,必須要在一件事上專注,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以及探索中,最後你就會發現,你想要的目標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大達成。

很多事可能你在用功和鑽研的過程中,發現對當下並沒有什麼幫助。但是當你不斷積累,研究之後,所有東西就會慢慢聯繫在一起,最終你想要達成的目標,就會被一件件小事串聯起來,最終出現在那燈火闌珊處。

總結

古今成大事者,有三層境界:確定目標、堅定目標、堅持鑽研,也許在過程中將困難重重,但是一旦完成這三種境界,你的目標也就離你不遠了。在《人間詞話》一書中,還有更多王國維關於人生、關於成功的感悟,多讀書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有可能讓我們的人生更進一步,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者,必然經歷這三種境界
    今天喬稀飯要給大家推薦的是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的著作:《人間詞話》。而在這裡面隱含著一個成就大事業的秘訣。喬稀飯就來帶大家慢慢深入了解。02人生第一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最早聽聞《人間詞話》便是從這三句話開始的。那時人還年幼,只道詞是詞,詩是詩,美就可以了,怎還能上升到境界的程度。
  • 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參透論詩為人的三重境界,卻以悲劇收場是為何
    說起王國維,我們當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人間詞話》以及他關於作詞的三種境界的著名論述: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按我膚淺理解解讀一下就是一從古到今無論是做學問還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必須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迷惘,「望盡天涯路」,不知何去何從。
  • 中國傳統文化大師王國維:三行字是人生的三個境界
    說起晚清的國學大師們,絕對不可能繞過王國維。他不僅是一代詩人,而且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歷史等方面都有深厚的造詣,尤其是在美學理論方面,他為後來的現代美學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三種境界都在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理解他的人更容易需要達到成功要求的高度,不幸的是,大多數人只能達到第二層次,讓我們簡單分析一下:昨晚西風枯死的綠樹,孤零零的高樓上,望著世界末日的路。
  • 晏殊經典相思詞,有三句被王國維喻為人生三種境界之一,意義深刻
    王國維是近代比較著名的學者。他經歷了中式傳統教育,又有西方留學的經歷。所以他既精通中國古典文學,又諳熟西方文學。兩種思想交替影響,王國維將西方哲學、美學與中國古典文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美學體系。《人間詞話》就是這種美學體系的產物,也是王國維的代表作之一。
  •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三種意境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他的《人間詞話》在學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其中《人間詞話》裡王國維提出人生三大境界的這一說法,他在自己的著作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一境界出自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了天涯路。
  • 王國維的境界
    一家出版社擬重印一套普及類叢書,朋友推薦我為其中的幾本寫介紹文字,我頭一本選了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數十載,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字學等方面均有造詣和創新,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於一身。為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 王國維說詞有三種境界,是哪3種境界?讀懂這一句你就明白了!
    近代詞人王國維著有《人間詞話》,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裡程碑式的作品,在書中,王國維提出了一個「境界」說,評價一首詞的好壞,不在於寫了什麼內容,而在於所寫內容是否具有境界。「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對應三首絕美宋詞,隱藏三段才子愛情
    蘇軾之後,中國近代又有一位曠世全才橫空出世,他就是在文學、史學、哲學、美學、經學、戲曲、教育、甲骨文等方面均有極深造詣的國學大師王國維。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浙江海寧人,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少年接受傳統教育,青年遠赴海外留學,中西合璧,各取所長,是當時享譽世界的著名學者。
  • 王國維看到妻子容顏憔悴,嘆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從事文史哲學數十載,是近代中國最早運用西方哲學、美學、文學觀點和方法剖析評論中國古典文學的先行者,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諸多方面均有研究和創新。王國維立身於廣闊的國際學術平臺來開展學術研究,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其研究頗具開創性。
  • 古今之成大事業者必經過的三重境界,藏在愛情詩句中的人生哲理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用三句描寫愛情的古詩詞來表達人生的三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境界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意志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堅持不解,即使如此而日漸消瘦也不會後悔。「衣帶漸寬」,不是衣服變大了,而是自己為了追求目標而日漸消瘦,衣服顯得比以前大了,這句詩詞強調的是做事應該鍥而不捨、不屈不撓。
  • 王國維: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人生經歷三境界
    圖|《人間詞話》作者國學大師王國維享受著片刻靈魂的歡愉與衝滌,遠離與忘卻了白天的繁華與喧囂,也忽略了火車上周邊的嘈雜與擁擠!先生認為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乃王國維先生的精神核心所在。先生認為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世上再無王國維,只留詞話在人間,國學大師王國維
    【1927年6月2日】91年前的今天,全能的國學大師王國維自沉於頤和園王國維是近代罕見的全能型國學大師。留下了無數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1877年12月3日,王國維出生於浙江杭州海寧。王氏家族世代書香,對王國維的成長和人生道路,影響巨大。1892年(15歲),考中秀才,被稱為「海寧四才子」之一。在20歲以前,他的童年、青少年,都是在故鄉海寧度過的。
  • 擁有王國維「三境」,人生可以做到不悔
    王國維在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造詣深厚,是個只做學問,不交權貴,不慕榮華,不圖享受的大學者,他提出的「人生三境」道破了做學問的人該持有的態度,也成了許多人的座右銘。「人生三境」出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其精神追求和思想導向的體現,而這本書更是中國美學史上融通中西、承前啟後的理論巨著。
  • 王國維:中國近代教育理論的構建者
    王國維(1877-1927),浙江省海寧人。中國近、現代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教育家。在教育、哲學、美學、史學等多方面均有造詣和創新,代表作《人間詞話》。王國維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鼎鼎大名,耳熟能詳。
  • 王國維:書成付與爐中火 了卻人間是與非
    1927年的今天,一位國學大師離我們而去,他自沉於頤和園內昆明湖中,了卻了他的凡塵事,留給後人無盡悲傷。他就是王國維。
  • 兩個大師的人生三境界之論,來思考的你的人生境界
    關於人生的境界的討論,自古眾說紛紜,但最出名的還是王國維和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境界之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從「有我」與「無我」中體會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意境
    詩詞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文化之瑰寶,其中,最獨具韻味且最難以把握的便是那詩詞的境界。寥寥數語之中能夠營造出境界,那麼這首詩詞便已自成高格了,或是流傳千古那也是不在話下的。說到對於詞之境界的解讀,其中詞學大師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一段人生三境界論,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其實,詞作品想要表達的境界,正是人生境界的一種傳達的媒介: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 金庸筆下獨孤求敗四大境界,竟迎合了王國維的求學三大境界
    這句話初看似乎是在描繪情人之間如膠似漆一般的感情,可實際上卻是在寫求學的境界。王國維先生被人稱為中國最後一位文人,而他給後人留下的求學三大境界便足以明證。不過,在筆者看來,金老爺子這位武俠小說家,在作品中竟也暗自用獨孤求敗四大境界,暗自迎合了王國維的求學三境界。
  • 三水國學│王國維的人生三重境界
    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引用了三句宋詞詮釋人生的三層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