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者,必然經歷這三種境界

2020-12-14 喬稀飯書鋪

今天喬稀飯要給大家推薦的是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的著作:《人間詞話》

而在這裡面隱含著一個成就大事業的秘訣。

喬稀飯就來帶大家慢慢深入了解。

01作者簡介

王國維於1877年出生在浙江海寧,迎接他的便是書香門第。

然而四歲那年,母親撒手人寰,父親乃譽也經商遠去,所以他和姐姐蘊玉主要由叔祖母照顧。

七歲時,他便入鄰塾從師,開始接受啟蒙教育。

十歲那年,祖父去世,家中也一下墜入困境。父親回到家中,指導兒子博覽群書,涉獵近代先進科學文化知識以及維新思想,培養了他讀書的志向和興趣。

十六歲時,他考中秀才,被譽為「海寧四才子」之一。他本可以繼續考取,可他卻只對史書產生濃厚的興趣,父親也尊重他的選擇。

此後他便踏上了漫漫求學之路,先後赴上海求學、赴日本東京物理學校學習,還曾任教於南通師範學校、江蘇師範學堂等。

他研究中外古今文化的各個領域,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人間詞話》就是他對美學、詞學研究所留下的成果。

他甚至被公認為是這些國際性新學術的開拓者、奠基者。

02人生第一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這句詩詞出自晏殊的《蝶戀花》,意思是在秋色中獨自踏上高樓,望著天地,案書何達?

王國維先生藉此想要表達的人生第一種境界是:做學問成大事業者,第一步要有執著的追求,登高望遠,瞰察路徑,明確目標與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沒有目標的人,就好比沒有燈塔的船隻,沒有前進的動力,渾渾噩噩地隨波逐流,這樣的人生誰也不想要吧。

所以,制定目標是做大事的最重要的一步。

萬事開頭難,小到制定學習目標,大到制定夢想的目標,只要符合實際地制定出來,那便準備開始朝著它起航了。

03人生第二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

這句詩詞出自宋代詞人柳永所作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意思是我為了你衣帶漸寬,形影憔悴,但不後悔。

看似是關於愛情的,但此時王國維先生所要揭示的是人生第二境界:要實現目標,需要付出行動,堅定不移,天道酬勤,並且不後悔。

有了目標,便有了燈塔,那麼船隻要想抵達燈塔,必然需要劈風斬浪,無畏風雨。

不少人走到了第二個境界,可是很少有人能夠逾越它。因為凡人不願咬牙堅持下去,轉頭選擇了放棄,而成功的人會不畏險阻堅持下去,這大概也是凡人太多,成功者太少的原因吧。

所以說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下去肯定超級酷。

04人生第三境界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這一句想必大家很熟悉了,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意思是在眾人裡找尋她千遍萬遍,偶然回頭,發現她正站在昏暗卻又亮光之處。

這便是王國維先生所認為的人生最高境界:要有專注的精神,反覆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會豁然貫通,有所發現,有所發明。這便也達到了自由境界。

當成功的人經歷了種種磨難,再來回望,那便是大海的寧靜與自己心胸的寬廣,找尋到了自己的自由境界。

正所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相關焦點

  • 文學大師王國維:古今成大業者,須經過這三種境界
    他在文學成就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就是由他所寫的《人間詞話》,這本書中,不僅收錄了他一生中寫的非常重要的詞,更重要的是描繪了王國維一生總結的人生境界。而對於「成功之道」,王國維在書中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在《人間詞話》中描寫到: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王國維《人間詞話》的三種意境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他的《人間詞話》在學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其中《人間詞話》裡王國維提出人生三大境界的這一說法,他在自己的著作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第一境界出自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慘烈凋零了綠樹,我獨自登上高樓,望盡了天涯路。
  • 王國維《人間詞話》:當文學遇上哲學,才是最唯美的人生三種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最早聽聞《人間詞話》便是從這三句話開始的。那時人還年幼,只道詞是詞,詩是詩,美就可以了,怎還能上升到境界的程度。
  • 從「有我」與「無我」中體會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意境
    詩詞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文化之瑰寶,其中,最獨具韻味且最難以把握的便是那詩詞的境界。寥寥數語之中能夠營造出境界,那麼這首詩詞便已自成高格了,或是流傳千古那也是不在話下的。說到對於詞之境界的解讀,其中詞學大師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一段人生三境界論,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其實,詞作品想要表達的境界,正是人生境界的一種傳達的媒介: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
  • 王國維《人間詞話》名句賞析: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1908年,清末的著名學者王國維在《國粹學報》上發表了《人間詞話》這一文藝批評論著,隨即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好評。在詞界裡,許多人將《人間詞語》奉為圭臬,把其中的論點作為詞學與美學的根據,所以,這部詞話成了當時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王國維為何會寫出這部好作品?這與他從小受到良好的國學教育和青年時又出國受到西學教育分不開。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
    王國維是近代詞學批評史上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批評家,其聲名最顯赫的評論著作莫過於《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形式上雖然採用的是詩話詞話的傳統模式,但它所建立的批評體系,但是卻有十分明顯的開拓性——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建構,而且幾乎使詞史上有成就的詞家以獨特而清晰的面目呈現在他所構建的批評格局中。
  • 詞的境界:《人間詞話》書評
    作為近代極富盛名的文學理論批評著作,《人間詞話》集中體現了王國維在文學美學等領域的思想。王國維王國維評論詩詞是以什麼為標準的?我不得不提到在《人間詞話》中最頻繁出現的一個詞——境界。境界高的就是好詞,其他的諸如格律、聲韻等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 晏殊經典相思詞,有三句被王國維喻為人生三種境界之一,意義深刻
    王國維是近代比較著名的學者。他經歷了中式傳統教育,又有西方留學的經歷。所以他既精通中國古典文學,又諳熟西方文學。兩種思想交替影響,王國維將西方哲學、美學與中國古典文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美學體系。《人間詞話》就是這種美學體系的產物,也是王國維的代表作之一。
  • 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參透論詩為人的三重境界,卻以悲劇收場是為何
    導語:王國維:(1877-1927)清末著名學者,初名國禎,字靜安,浙江海寧人。以他的《人間詞話》最為著名,在戲曲研究方面也有很重要的貢獻,他所的《宋元詞曲考》被譽為「戲曲史研究上一部帶有總結性的巨著」,是我國近現代交替時期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為何覺得李清照是「詞別是一家」?
    王國維是近代詞學批評史上一位很有影響力的批評家,其聲名最顯赫的評論著作莫過於《人間詞話》。《人間詞話》形式上雖然採用的是詩話詞話的傳統模式,但它所建立的批評體系,但是卻有十分明顯的開拓性——不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建構,而且幾乎使詞史上有成就的詞家以獨特而清晰的面目呈現在他所構建的批評格局中。
  • 世上再無王國維,只留詞話在人間,國學大師王國維
    世人眼中的王國維,是一位優秀的文學理論家,他的《人間詞話》影響力十分大。繆鉞推王國維為近三百年學術第一人,未必是過譽。王國維的性格天賦,很有特點。總結起來就是:理性與感性兼長並美;個性憂鬱而悲觀 。他的《人間詞話》,貫注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體驗。
  •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裡,究竟為何隻字不提李清照呢?
    王國維是晚晴著名的學者,最為人所知的作品莫過於《人間詞話》,愛好詩詞的朋友幾乎沒有不知道這本書的,看過的也不在少數。在《人間詞話》裡,王國維縱論唐、五代、宋元及明清時期的代表性詞人。但有一個人,他卻故意隻字不提,這個人就是李清照。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竟然在一本專門論及詞的著作裡找不到蹤影。毫無疑問,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合理的。
  • 《人間詞話》:人間年年歲歲又何其相似
    但內心對國學經典又是渴望得很,總想讀一讀的,這一期讀書會的書目又正好是《人間詞話》,不能不讀了。 朱光潛曾評價《人間詞話》:"近二三十年來,就我個人所讀過的來說,似以王靜安先生的《人間詞話》為最精到。"
  • 王國維:境界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人生經歷三境界
    周末歸途中,人員喧囂嘈雜,獨品王國維先生之《人間詞話》,浮躁不安的心,在優美古詞中得以平靜,慢慢地、緩緩地進入古詞的世界中,心曠神怡,忘乎所以。圖|《人間詞話》作者國學大師王國維享受著片刻靈魂的歡愉與衝滌,遠離與忘卻了白天的繁華與喧囂,也忽略了火車上周邊的嘈雜與擁擠!
  • 王國維《人間詞話》妄評(八、九則)
    〔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從王國維舉的例子來看,境界大小似乎跟作者取材視角的遠近和尺幅的大小有關。小景致自有小景致的優雅和婉麗;大景致自有大景致的雄闊和壯美。王國維此處舉的例子多偏向物境的大小,從物境大小的角度來說,確實比不出高下,也沒必要分出高下,各有各的美好。心境的「大小」同樣難以分出軒輊。
  • 【品味書香】《人間詞話》話人間
    永組在線將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六名選手的讀書心得展播分享,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是獲得一等獎的作品《<人間詞話>話人間》。《人間詞話》是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所著的一部詞論名著,被譽為詞論屆的圭臬,同時也是一部深具影響力的文藝美學著作。
  • 王國維看到妻子容顏憔悴,嘆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趙元任、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王國維在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上最著名的是其《人間詞》與《人間詞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講到治學經驗,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認真執著,登高望遠,明確目標與方向,了解事物的基本特徵。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入乎其內,出乎其外:《人間詞話》中所體現出的王國維的人生觀
    《人間詞話》之要義《人間詞話》是王國維的重要著作。此書熔西方文學思想與傳統文學批評於一爐,為詩詞評賞擬具了科學理論的雛形。它是王國維接受西方美學思想的洗禮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從而建立起了一套他自己的文藝理論體系。這本書雖稱「詞話」,但所論並不局限於詞,應該說是一部關於詩詞的美學著作。
  • 聆聽書海丨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實驗學校高滈同學與您分享《人間詞話》
    今天來到我們直播間的是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實驗學校,初三1班的高滈同學,要給我們朗讀分享的是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今秋,吾偶然有幸閱得國學名篇《人間詞話》。此書為王國維先生所作,內述王國維先生對各朝詩詞的評析褒貶,其言辭之精闢,內容之豐腴,令吾受益良多,習得數種作文之良法。
  •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對應三首絕美宋詞,隱藏三段才子愛情
    對於王國維,我們即便沒讀過他的作品,也必然聽過他的人生三境界理論,出自其代表作《人間詞話》,原文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