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一條河 涓涓育忠烈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2021-01-11 中國軍網

偉大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凝聚成最值得傳承的國粹;億萬軍人家庭的傾情奉獻,沉澱為最應該珍視的家風。國粹與家風交織在一起,構築成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

蘇北大地上有這樣一位平凡的八旬女性,在大半個世紀的時光裡,養育了三代軍人,以深沉質樸的家國情懷,寫下一段別樣的軍人家庭傳奇。

值此慶祝建軍91周年之際,謹以此文獻給人民軍隊的堅實靠山——偉大的人民、偉大的母親!

1

我叫楊知雪,是江蘇省沛縣大屯鎮萬莊的農民,是北宋河間楊老令公楊繼業的後人。小時候,我就想當一個頂天立地的穆桂英,常常摘了柳枝盤在頭上,手持一根長條木棍,在小夥伴們的圍攏中,爬上跳下,橫挑豎劈。

那時,父親是一名秘密的鄉村共產黨員,整天組織「泥腿杆子」與還鄉團和劣紳們作鬥爭。他常對我說,幹革命就得不怕做「出頭鳥」,即使是被槍打死,也是死得其所。雖然對這些話還不太懂,但我知道父親正在做的事很要緊,也很光榮。所以,每次父親組織叔叔伯伯們開黨小組秘密會時,我就主動請纓,擔任望風的任務。我要麼站在村口,要麼爬到屋頂,要麼鑽進樹叢,一有風吹草動,就趕緊回去報信。

我曾親眼目睹父親被國民黨反動派用鐵絲牽鎖骨,鮮血流滿了前胸,但他從始至終沒有低頭。看著一身錚錚鐵骨的父親,我仿佛看到了忠義滿懷的楊令公。

2

1950年,我嫁給了同鄉蔡門。

蔡門雖窮,但向來積善,在四裡八鄉口碑很好。我這個當兒媳婦的,只有增光添彩的份兒。

淮海戰役時,鄉親們想方設法支援前線。我把出嫁時娘給我的那隻銀手鐲當了,換成銀錢,買回了一堆布料和針線,給前方的解放軍親人縫製了幾十雙布鞋。後來聽說,連陳老總都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我真為自己感到驕傲。

1975年,部隊來徵兵。我對大兒子蔡敬朋說:「好鐵要打成釘子,好男就該當兵。孩兒,去吧!」

敬朋去了內蒙古科爾沁大草原,當了一名鐵道兵。那時,我總盼著他寄回家信。雖然他總是報喜不報憂,但我還是從他的書信中拼湊出了他當的是什麼樣的兵,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幾千裡之外的科爾沁大草原,冬天特別寒冷,滴水成冰。連隊在大山深處開鑿隧道,一幫後生咬著牙,揮動著鋼釺,沒日沒夜。由於條件極為艱苦,孩子們經常吃到嘴裡的,是和著雪水蒸煮的粗高粱米。

有一次,敬朋眼睜睜地看著一個戰友被塌方的大石頭砸倒,壯烈犧牲。許是這件事讓他太傷心了,他竟破天荒地在信裡講給我聽。他說:「娘,我是個老兵了,任務還沒完成,總不能『怕』字當頭吧。於是,我扛起鋼釺,站在戰友犧牲的地方,又開始了作業……」看到這兒,我把信捂在胸口,難過又驕傲地哭了。

敬朋提幹後不久,西南邊境打起了仗。他所在的部隊也進入了備戰,說不定是寅時卯刻,部隊就要開拔戰場。可這事,他在家信裡一個字也沒講,我是聽別人說起才知道的。我趕緊給兒子去信:「媽不怕你去打仗,媽就怕你當逃兵。」打仗總會死人的,這句話,我沒有說出口,但我有一百個、一千個理由相信,但凡國有戰事,家有從軍兒郎的父母,心理上都有一定準備的。

令敬朋遺憾的是,他最終沒能徵戰沙場。沒過幾年,趕上大裁軍的他又跟隨鐵道兵部隊,在正連的崗位上脫下了軍裝。那段時間,他的來信中不時有些牢騷和怨言。我跟他講:「穿軍裝,脫軍裝,都是國家需要,你替自己謀前途,也要替國家、替軍隊看遠些。」後來,敬朋轉業回到家鄉沛縣,當了一名普通但很優秀的企業幹部。

我的么兒蔡敬堂天資很好,從小學啥成啥,可他最喜歡的,還是穿他大哥的舊軍裝。18歲那年,他對我講:「媽,大哥當兵沒有當夠,我想替他接著去當。」說心裡話,我還真捨不得讓他去遭當年敬朋遭過的罪。可當媽的最懂兒子的心,我硬起心腸說:「當兵可以,但必須幹出名堂!」

敬堂在部隊的確幹出了名堂!他當新兵時,為了練好手榴彈投擲,直練得肱骨骨折。讀軍校時,他代表原南京炮兵學院參加全軍文化工作交流,榮立三等功。2015年,南方發大洪水。敬堂帶著他的兵一直忙活在九江大堤上,用肩膀扛沙袋,用身體堵洪水,累得和衣就地睡了。我在電視上看到他的身影,真是又喜又憂啊。

2016年初,聽敬堂講,部隊又要改革調整,他也可能要脫軍裝了。我開導他:「習主席講的,如今咱們追的是中國夢、強軍夢。我看啊,總得有人吃點小虧,做個奉獻。要跟你哥一樣,跟黨走,踏實幹,不會孬。」去年,敬堂轉業了。他當兵26年,就給我的臉上貼了26年的金。

3

我家是個崇文尚武之家。我常跟孩子們講:「你們與其拎著人參燕窩回家看我,不如給我多掙個榮譽回來。」

每年除夕夜裡,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兒孫們的一本本榮譽證書攤開在我跟前,那就是一幅蔡家的「豐收年景圖」。孩子們能文能武,比著為蔡門增光添彩,我那個開心啊,真想往高裡蹦,離地三尺三。

可人活這麼大歲數,哪能儘是開心的事啊。

2016年3月18日,我在家蒸饃頭。可不知為什麼,那鍋饃頭竟然沒發熟。我正不安地琢磨怎麼回事呢,敬朋跑進門來,哭著告訴我:「媽,躍進在內蒙古下地下室救人,中了毒氣——沒了!」

躍進可是我一把屎一把尿、親自帶大的孫兒啊!聽到這天塌一般的消息,我一屁股癱坐在床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淚水中,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孩子的身影。

受大伯和六叔的影響,躍進是孫輩裡最想當兵的。他眼睛裡容不得沙子,身上有股子正氣,從小就好見義勇為,也最像個當兵的。

可陰差陽錯,躍進沒當成兵,當了個民兵。最初,躍進想不通,不願意去報到。我問他為什麼,他說:「訓來訓去,也派不上用場,不想去。」氣得我掄起拐杖,狠狠地敲了他腿肚子一下,說:「你咋知道派不上用場?一個國家,兵強了馬壯了,誰敢隨便來欺負咱?你這樣,算哪門子蔡門的後人、楊家的後人吶!」躍進知錯自責,急忙前去報到了。後來,聽鄉武裝部部長講,縣裡組織民兵訓練,數躍進的戰術動作最好,靶打得最準,身上最有兵味了。

兵味是啥味?我說不清楚,但能聞得到。危急關頭,躍進沒有躲到一邊。如果在戰場上,讓他抱著炸藥包,往敵人的方向衝,他也不會退縮半步。他是我的孫子,我的心裡有數。

躍進走了才5個月,我又把重孫洪武送到了部隊。記得到沛縣人武部送他離家那天,孩子拉著我的手說:「老奶奶,我不當個好兵,就不是蔡門的合格子孫!」摸著他胸前的大紅花,我別提多激動了。

可我哪裡會想到,短短1年多過去,會又一次經歷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錐心之痛——2017年10月17日,洪武犧牲了。

聽部隊的首長講,洪武去了部隊後,特別追求上進,訓練很刻苦,是公認的訓練尖子。可這個立志要「練成精兵」的孩子,怎麼就在18歲這豆芽一樣嬌嫩的年齡,倒在了訓練場上呢?!

洪武的死,如同晴天霹靂。全家老小都很悲痛,可我得挺住啊!洪武的後事如何處理,我一錘定音,聽部隊安排,安置在離家千裡外的山東蓬萊烈士陵園;至於撫恤金,我們一家則捐給洪武生前所在部隊,設立了愛軍習武獎勵基金。洪武的戰友們來家看我,對我講:「老奶奶啊,您放心。我們誰都不會忘記洪武。從今往後,我們都是您的重孫兒!」

我點著頭,淚卻止不住地往下流。此生最盼的一件事,就是什麼時候能去蓬萊,親手摸摸洪武的墓碑啊!

4

我的孫子蔡躍進,活了35歲。我的重孫蔡洪武,活了18歲。他們的年齡加起來,僅是我年齡的一半多點。這個簡單的加法,加得我心尖兒痛;這個簡單的加法,卻是一個無上光榮的「蔡門算式」。

老了老了,我沒有成為當代穆桂英。但我的兒孫輩,不論在哪一個行業幹,不論地處南北,不論富貴貧窮,都有一股浩然英雄氣。沒了孫子和重孫,但我又多了許許多多的「兵孫兒」。

眼瞅著又快到建軍節了,昨個兒,我叫來大兒子敬朋,指著門楣上懸掛的「光榮之家」牌匾,對他說:「兒啊,把匾取下來,擦乾淨,8月1日那天早上咱再掛上去,要讓早上的太陽,首先照亮它。因為——它就是咱家代代相傳、鮮血凝成的家風啊!」

相關焦點

  • 我軍軍旗式樣的歷史演變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旗底為紅色,象徵革命;旗中央為五角星,白色,代表中國共產黨;五角星內有黑色鐮刀、斧頭,分別代表農民和工人;旗面靠旗褲一側縫有一條白布,上面用黑布縫寫著繁體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字樣。全旗的含義為工農革命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武裝。
  • 「解放軍報」中文域名被搶註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消息:「解放軍報」帶有「.中國」、「.公司」、「.網絡」、「.com」和「.net」等不同後綴的15個中文、日文、韓文和英文域名被多家公司和個人搶註。  據解放軍報報導,11月下旬,解放軍報分別以"解放軍報網絡版"、"解放軍報電子版"、"解放軍報"、"軍報"、"中國軍網"、"中國軍事網"、"中國軍事新聞網"、"中國國防報"、"國防報"和"長徵出版社"等10個繁/簡體中文名稱對軍報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的中文域名進行註冊,並分別附加".中國"、".公司"、".網絡"、".com"和".net"等5個域名後綴,共計註冊域名58個。
  • 中國軍網急聘文案主編2人,負責主筆"軍報每天讀"
    解放軍報社網絡傳播中心因發展需要,現公開招聘文案主編2人。所聘職位,不限性別、戶口,重在實際能力和工作表現。聘用後工作地點在北京,享受國家和軍隊規定的社會保險待遇,提供相應的薪酬待遇。
  • 儀仗兵的平凡世界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萬眾矚目下,中國儀仗兵升起五星紅旗。 於軍人而言,儀仗兵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或許,許多中國軍人都有一個願望:身著軍裝,手握鋼槍,昂首挺胸,正步走過長安街,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一定意義上說,儀仗兵是距離這個願望最近的一支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大隊,是中國軍人的「亮麗名片」,也是世界了解中國軍人的重要窗口。
  • 「中國軍網」官方快手號粉絲量突破1000萬
    「中國,每個年代都不缺英雄,每個時代都有不屈的脊梁,穿上這身軍裝就是祖國的衛士,就是人民的依靠!」一位粉絲在 中國軍網官方快手號的作品下這樣留言。2018年10月3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網絡部官方快手號 中國軍網正式入駐快手平臺,不到一年半的時間, 中國軍網就贏得了1000多萬粉絲的關注。截至目前, 中國軍網共在快手平臺上發布了1015條短視頻作品,通過這些作品,我們看到了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形象。
  • [軍史系列解放軍70個軍]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軍的前身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湘東獨立第1師,紅軍長徵時期為紅2方面軍第6軍團.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第120師第359旅,解放戰爭時期西北野戰軍第2縱隊.
  • 家風館裡話家風 四明山下清風拂_中國婦女報<20201207期>第6版:家風
    姚改改/攝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姚改改「家風正才能民風淳,民風淳才能政風清,風清氣正方能心齊氣順,政通人和方能文明富強」……在《愛的傳承》節目裡,孩子們一聲聲稚嫩而有力的誦讀,拉開了寧波市家風家訓陣地建設現場會暨「清廉家風伴我行」主題活動的序幕。
  • 中國軍網戰疫專報|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中國軍網戰疫專報
  • 「小推車」見證大國力量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去年10月,武漢市軍地有關部門剛剛完成新一輪動員潛力調查。質量、位置、使用狀況……一條條翔實、精準、可靠的動員潛力數據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為工程建設迅速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時代的「小推車」更加高效。面對嚴重疫情,一大批汽車、手機等製造企業紛紛改線跨界,加入生產口罩的大軍,最快一家企業僅用76小時就造出口罩機。
  • 「我在東北玩泥巴」,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歌曲,印媒:解放軍打心理戰
    「打心理戰」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印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猜測,解放軍此舉或是為了轉移印軍的注意力,也可能是為了給自己減壓。大聲播放歌曲不僅表明解放軍試圖分散印軍的注意力,還試圖向印軍表明解放軍了解印軍所有的行動。
  • 在軍娃心靈深處鐫刻幸福印記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軍娃是軍人家庭的未來和希望。關注軍人後院,首先應關注軍人後代。關愛軍娃,呵護軍娃,不僅是軍人心之所系,更是部隊各級組織的情之所傾。黨的十九大之後,「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受到廣泛關注。在不少軍人心裡,與尊崇軍人同樣暖心的,是優待軍屬、優待軍娃。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深入推進,部隊轉隸移防牽涉面大,軍人交流調動頻繁。
  • 轉身 - 轉身-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在中國,沒有一座城市像深圳這樣,一支部隊的命運緊緊地與一座城市連在一起。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實現現代化的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出現了被學者們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無疑,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是這次進程的領頭羊。萬丈高樓平地起。
  • 12月6日解放軍報導讀
    解放軍報客戶端的網友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2月6日星期日,今天的軍報有哪些精彩內容呢?不久前,由共青團浙江省委、第72集團軍政治工作部等聯合舉辦的「王亮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網上直播,第72集團軍某旅下士王亮勇救落水群眾的事跡引發熱議。
  • 海外媒體聚焦中國軍改 歷數解放軍一年來重大成就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對於中國軍事問題觀察家來說,2015年12月-2016年1月是一個難忘的時期。」緊盯中國軍事的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分析「中國軍事最新動態」時稱,其間有兩件重要事情。一是據信為中國殲-20隱形戰機首款照片,這是中國一項重大成就,二是中國軍隊發言人證實在建造第二艘航母。
  • 印軍接連放出三則消息,解放軍只放出一條,印度卻坐不住了
    據相關消息表明,在中印長達第8輪的軍長級會議中,就邊境問題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突破,因為雙方暫時決定觀察對方的行動再做進一步的決定,然而就在近日印軍接連放出三則消息引起中國的重視,他們一邊讓其他國家對他們感到憐憫,一邊在邊境問題上想辦法下狠手,不久後解放軍只放出一條消息,印度卻坐不住了。
  • 隨解放軍第二軍進軍新疆的回憶
    1949年1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二軍到達新疆喀什。在隊伍中向歡迎群眾揮手致意的人是第二軍政委的王恩茂。其右為南疆警備副司令王僧根,其左依次為政治部主任左齊、四師師長兼政委楊秀山和副軍長頓星雲。
  • 百歲紅軍的囑託 - 阮長桂 - 中國軍網
    百歲紅軍的囑託|阮長桂:我的命是黨和解放軍救的 來源: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孫智英 作者:楊帆 伍行健 2020-01-22
  • 12月5日解放軍報導讀
    解放軍報客戶端的網友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是12月5日星期六,今天的軍報有哪些精彩內容呢?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4日就法國前總統德斯坦逝世向法國總統馬克龍致唁電,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表示深切哀悼。《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單行本出版。以上內容關注頭版。
  • 解放軍報宣布了一個消息,和「朱日和之狼」滿廣志有關
    13日,一條事關解放軍實戰能力的好消息登上《解放軍報》頭版。軍報消息指出,日前,全軍軍事訓練領域的相關領導,訓練基地、模擬藍軍部隊主官及有關專家集聚陸軍某聯合訓練基地,集智謀劃推進訓練基地和模擬藍軍建設創新發展,統籌布局軍事訓練重點任務。
  • 解放軍68軍的參謀長、政治部主任都來自河北
    河青新聞網訊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解放軍第68軍的故事。文年生中將解放軍第68軍的前身是晉察冀軍區的第六縱隊。這支部隊主要吸納了原來冀中軍區的獨立第七和第八兩個旅以及新組建的第18旅合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