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薦書·李華榮:青少年讀的書,要緊扣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也是一種...

2020-12-14 天眼新聞

名家簡介  李華榮,貴陽市第一中學校長。

青少年讀什麼書?該怎麼讀書?

4月23日,在「多彩貴州 書香高原」浸潤書香 同步小康「423」世界讀書日主題閱讀推廣活動上,作為教育事業裡的「倡讀者」,貴陽一中校長李華榮,分享了適合青少年品讀的書目。

「此次活動推薦的書共有31本,涵蓋時政、歷史、社會、文學、經濟、科技等各方面,覆蓋面廣,歷史跨度長。其中也不乏一些青少年讀物。」李華榮介紹,這次他推薦了一本名為《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這本書記錄了100位頂尖的科學家,他們踐行中國夢和實現個人夢想的故事。他們雖然處在不同的時代,也在不同的領域,但是他們創造了科學的奇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心中都有愛國的情懷,和奮鬥的目標,通過這本書讓廣大青少年了解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從而培養他們的積極探求真理的精神,「我覺得意義是很大的」。

青少年讀的書要緊扣家國情懷,在李華榮看來,家國情懷也是一種博愛的表現。他正在讀的《愛的教育》這本書,覺得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這本書把愛作為一個主題,把人間大愛、家庭之愛等愛的類型進行了深度的闡釋,讓我們每個人都以愛為基礎,去學會博愛。「我認為以愛的情懷去看待我們的社會、看待人生,真正在內心中成就一個真善美的人。」

此外,李榮華還推薦了《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這本書。他認為,當下青年人,應思考如何在團隊建設中,保持共通精神的同時也要張揚個性,避免一種集體無意識的產生,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從脫貧攻堅一線湧現出來的感人故事、報告文學,是值得全民閱讀的。」李榮華說,思想的境界是一種格局,這種格局便從書中來。通過閱讀,涵養家國情懷,或許也是本次活動想要傳達的思想之一。

編者按

2020年,極為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裡,我們既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又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戰疫鬥貧凝聚精神力量,我省積極調整思路,把全民閱讀活動移到線上進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多彩貴州 書香高原」4·23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

作為系列活動之一,「『戰疫鬥貧·貴州能贏』網際網路主題閱讀分享會」,將緊扣打贏兩場戰役,圍繞「浸潤書香 同步小康」這一主題,推出「薦書」「講述」「對話」等共7項線上閱讀活動,擬邀請脫貧攻堅圖書出版編輯、作家作者,科技、衛健領域專家,援鄂醫療人員,參與過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駐村幹部等書友,以訪談或徵文的形式,講故事,談感受,話心得,營造「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形成戰疫戰貧的強大合力。

「『戰疫鬥貧·貴州能贏』網際網路主題閱讀分享會」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指導,貴州省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貴州省新聞出版局主辦單位,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文旅新聞部、天眼新聞APP文化頻道、27°黔地標讀書會承辦。(執筆:李纓)

轉載自天眼新聞

相關焦點

  • 黃繼鋒:《鎩羽》一書寫出了深深的家國情懷
    所謂「家國情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之一,是作為個體的人,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和影響下,對價值共同體所持有的一種高度認同,並促使認知共同體朝著積極、正面、良性的方向發展的一種思想和理念,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是對自己國家的一種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 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樹立家國同構理念。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孩子做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和子女共讀傳統經典和紅色經典,引導青少年多讀書、讀好書,在閱讀學習中汲取愛國養分;帶動子女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等活動,將紅色體驗教育與親子遊等相結合,讓家國情懷入腦入心。
  • 儒釋道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日講禮記解義》 資料圖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種家國情懷的形成,中國傳統文化諸流派都有其歷史作用。儒學強烈的家國情懷,歷來為世人所公認;而道家和佛家的家國情懷尚未被世人充分認識。例如清代思想家唐甄在其所著《潛書·性功》篇中,就曾提出「老養生,釋明死,儒治世」。
  • 閱·思源 | 家國情懷 永誌不忘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深厚家國情結的民族。「匈奴未滅,何以家為」,這是西漢名將霍去病的錚錚誓言;「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這是南宋詩人陸遊的崇高風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末思想家顧炎武的豪邁志向;「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可禍福避趨之」,這是清朝民族英雄林則徐的壯志情懷。
  • 詩仙太白•家國情懷新品上市 以酒為媒話發展
    圖為2020詩仙太白•家國情懷新品上市發布會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2月23日電(陶玉蓮)22日下午,2020詩仙太白•家國情懷新品上市發布會在重慶舉行,酒業、文化產業等行業從業者共聚一堂,分享各自對白酒行業發展的見解。
  • 湖南:涵養青少年家國情懷 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在湖南,培育青少年的家國情懷,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走進年輕一代。青少年家國情懷培育,主陣地在學校學校的作用在於「立德樹人」,是培育青少年家國情懷的主戰場。在這種家國情懷的薰陶之下,湖南大學生徵兵徵集比例實現六連增。青少年家國情懷培育,最關鍵在引領要用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擰緊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總開關」,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提升政治認同,增強抵制錯誤社會思潮的能力。首先,要培養青少年的法治觀念。
  • 疫情下的家國情懷
    「有國才有家」。正是因為家國情懷的集體「爆發」,才讓千千萬萬個同胞忘記昔日同行們的競爭,放棄行業之間的偏見,也拋開趁機賺一筆的小夢想。一切都只為了打贏這場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在疫情面前紛紛解囊相助,積極主動捐款捐物,助力全國抗擊疫情,共渡難關。在疫情面前,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匯聚成疫情防控線上最強大的力量。
  • 「百本好書送你讀」重慶薦書聯盟專家共話書香重慶建設
    「百本好書送你讀」重慶薦書聯盟專家座談會在精典書店舉行。記者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重慶日報主辦薦書聯盟專家座談會近日舉行。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裡,重視閱讀是源遠流長的優良傳統。當下,「百本好書送你讀」活動為市民閱讀帶來了哪些改變?如何面對碎片化閱讀等現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家國情懷厚植於青少年心中
    在那場戰鬥之後,不少高中生在填報大學志願時選擇了醫學,如今他們以所學奉獻於家國,用行動證明新一代中國青年堪當大任。這就是個人與國家、民族、時代的互動,特別是在一個民族經受考驗的時候,那份強烈的家國情懷會更清晰地反映到這個民族青少年的成長故事裡。  家國情懷需要傳承。一個民族,正是在家國情懷的代代傳承中才得以生生不息。
  • 讓校園文化成厚植學生家國情懷的沃土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連燕純 陳業林 記者 劉盾)「家國情懷是高校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文化傳承。」在嶺南學術論壇上,廣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胡欽太分享了該校以工科特色大學文化,涵養大學生家國情懷的實踐經驗。在每年新生入學時,學校精心組織校史校情教育,通過聆聽校友報告會、參觀網上校史館等形式,厚植大學生家國情懷。
  • 童書薦讀伴成長 江漢區開展第八屆童書童夢嘉年華活動
    江漢區開展第八屆童書童夢嘉年華活動。(記者何鵬 攝)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何鵬 許文秀 通訊員宋驥 曾瑛)手中有童書,心中有童夢。12月25日上午,2020年「第八屆童書童夢嘉年華——童書薦讀伴成長」主題活動在江漢區教育局舉行。全區幼兒園教師、幼兒、家長代表參與活動。第八屆童書童夢嘉年華活動現場。
  • 家國情懷,才是中華民族永恆的傳承
    凡國遇大事,男必在祀與戎,泯軀祭國,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士披肝瀝膽,將寄身刀鋒,帥槊血滿袖,王利刃輝光。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後貴賤,必同心竭力,傾黃河之水,決東海之波,徵胡虜之地,剿倭奴之穴,討欺吾之寇,伐蠻夷之戮,遂滄海橫流,兒立身無愧,任屍覆遍野,唯精魂可依。------《山河》。一封家信,讀之盪氣迴腸,動人心魄,家國情懷溢於言表。
  • 為培養青少年家國情懷貢獻智慧力量 省政協召開常委會會議 葛慧君...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9月3日至4日,省政協十二屆十五次常委會會議在杭州舉行,圍繞「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開展專題協商。省政協主席葛慧君強調,人民政協作為我國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助力培養青少年家國情懷是應盡之責,要更好發揮人民政協的制度優勢和職能作用,為培養青少年家國情懷貢獻智慧力量。
  • 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什麼是「士」?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士,事也。」意為善於做事情有能力的人。班固在《白虎通·爵》中解釋為:「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又解釋為:「學以居位曰士。」範曄《後漢書·仲長統傳》中解釋為:「以才智用者謂之士。」
  • 培養青少年家國情懷——省委會呼籲「鞏固戰『疫』成果,堅定製度...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省政協十二屆十五次常委會會議圍繞「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這是關於母親、妻子、家園和祖國的糾纏性情感,也是許多歷經苦難的民族在歷史與現時的演進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第一次讀到《鄉愁》,是在小學語文課本裡。一種對家國的念念在懷的情感,便根植在我的精神世界裡。鄉愁,無關乎榮華富貴、鐘鳴鼎食、肥馬輕裘,它其實是一種關於家的故土難離的觀念,而這種觀念在我心中與日生長,攀援成滿園綠蔭。
  • 嚴復 林紓 10後的家國情懷
    通過林紓繪製的一幀山水畫,和嚴復題詩的一幀書法,可以讀到什麼是大寫的「人」。一詩一畫,滿載著華夏的「雲水無數山」。像是國家隊拿了金牌,身披國旗站在領獎臺上,響起國歌的時候,心裡也是特別的驕傲。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我以後也要向這些科學家們學習。
  • 從「家國情懷」剖析歷史高考
    本報長沙訊 高考歷史科目中,家國情懷不僅貫穿考試,也引導著學生們的價值取向。3月19日晚8時,郴州市第十五中學校長黃鴻明做客瀟湘晨報2020年生涯大講堂,帶來一場題為《「家國情懷」與高考歷史備考》的講座。
  • 每日有書今日薦書|《跨越(1949-2019):偉大的夢想》
    「每日有書·書香望城」系列活動通過每日薦書、每日贈書、每日評書等內容,號召全區廣大市民「讀好書、好讀書、多讀書」。「望城發布」聯合雷鋒圖書館每日向市民推薦一本書籍,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推薦您想看到的書籍;通過搭建讀書交流平臺,為廣大讀者打開一扇看世界、享文化、品人生的交流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