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在美國打拼的李小龍自創截拳道,這個想要將中國武術的魅力展現給傲慢的西方人的小夥子絕對想不到三十五年之後,有個叫馬保國的男人打著自己的旗號,「販賣」中國武術,日入過萬。
他在西方人心裡樹立的中國武術的神秘形象,最後成了某些濫竽充數的功夫大師騙錢的手段。而十八年後,娛樂至死的年代又將這個騙子推到風口浪尖,掀起一場鬧劇般的網絡狂歡。
從李小龍到馬保國,文化破冰,壁壘比你想像得高!武術宗師李小龍作為出生在美國的華裔,自小熱愛中國功夫的他深知西方人對中國人的歧視。
他苦練自身,多次擊敗歐美著名武術大師,讓西方人真正認識到中國功夫的厲害之處。不少社會名流拜入其門下,讓中國功夫在西方名聲大噪,備受推崇。但泱泱中國,武術門派何其之多,光拳種部分就有75種。
即便是被稱為「拳王」的李小龍也沒有將這些拳法一一參透。西方人經過李小龍的書籍和電影對中國武術有了些許了解,但大多是一知半解。這就給後來濫竽充數的馬保國留下了極大的發揮空間。
2001年,下崗的馬保國隨讀MBA的兒子去了英國。那時候他不過是想在國外找個活做,來支撐一家人在國外的生計。
彼時華人出國的甚少,在國外謀生也不過是開開快餐店或者洗衣店。拮据的馬保國自然沒有資金開店,於是就開始進行街頭表演。
他表演的底氣就來自於在公園裡跟著一個學過太極拳的老頭上的三節太極拳的推手課。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上過大學的馬保國知道不少西方人由於李小龍的緣故對中國功夫充滿了狂熱。但又由於文化逆差,西方人對中國武術了解甚少,中國武術教學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很快,馬保國憑藉著自己的幾招似是而非的太極拳有了一批外國追隨者。
他自稱「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開始開班授課,並且收費不菲。絕大多數英國人都聽說過李小龍的大名,在熒幕上見識過中國功夫的魅力。但他們從沒有來過中國,也沒有稍微了解一下中國功夫的歷史。
他們花40英鎊買一節馬保國的太極拳課程,只是為了圓自己一個「功夫夢」。正如喜歡《海賊王》的粉絲們,願意花大價錢買這部動漫的周邊,對於這些英國人來說,馬保國的課程就像是李小龍的「周邊」。但是動漫粉的周邊大多是精緻的正版,而馬保國的課程不過是假冒偽劣的盜版「中國功夫周邊」。
吃了時代利好的馬保國在英國開班大賺特賺,那個時候他一天的開班收入可以抵得上國內普通人一年的收入。而英國歸來的馬保國仿佛鍍了一層金,在國內的武術界也有了一點名氣。
滾滾而來的金錢和大批的追隨者讓他覺得自己仿佛真的成了如李小龍一樣的武學大師。他甚至還寫了一本書——《我在英國教功夫》。
書中不僅修飾了他在英國招搖撞騙的行徑,還對自己的三腳貓功夫進行了包裝,稱自己出身武術世家,父親還因為自己的武術貢獻成了抗日英雄。
有時候人騙久了,就連自己都相信了。馬保國這位毫無實力的大師卻因為金錢和名氣上的巨大成功有了不可一世的底氣,甚至還自信滿滿地參加武術比賽。今年5月,在山東的一場民間武術比賽中,他在三十秒內被對手擊敗3次。
招搖撞騙的大師在強硬的實力前原形畢露。這次的失利讓這位濫竽充數的武學大師氣急敗壞,但他又不得不發表一些自欺欺人的言論來維護自己的尊嚴,更重要的是維護自己用來撈金的名頭。
這些諸如「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讓人啼笑皆非言論雖然對維護他武學大師的名頭毫無作用,但後來竟讓他走上了「網紅之路」。
馬保國十八年前的成功就在於文化壁壘的高築。那時候,中國忙著國內的經濟建設,對於文化輸出並沒有多少有效手段,西方對中國功夫的了解僅限於銀幕上的李小龍,他們缺少了解中國文化的渠道,以至於讓濫竽充數的大師成了中國功夫的代言人。
而那時候的中國人大多缺乏文化自信,對於國外鍍金回來的人有著莫名的崇拜。一本《我在英國教功夫》讓當時懷著「外國月亮比中國圓」心態的國人對其刮目相看。這才讓馬保國之流因著文化逆差在各行各業有了一定地位。
從鳳姐到馬保國,這個時代,走紅比你想像得快!
馬保國的走紅是因為他的雷人言論,這不禁讓人想到中國的初代網紅——鳳姐。當年的鳳姐個子不高,皮膚黝黑,吹噓自己的智商前無古人,放言要找學歷清北,相貌德華的配偶。
雖然人們是以看跳梁小丑的心態看待鳳姐,但不可否認的是鳳姐在當時確實獲得了巨大的關注度。這些關注度一度成功變現,成了鳳姐後來遠走美國的資本。
日光之下,從無新事,因為雷人言論或者無知舉動走紅的人,近些年來層出不窮。幾年前「藍瘦香菇」四個字一夜之間紅遍網絡,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新梗。
因「這輩子是不可能打工的」的言論爆紅網絡的周某即使鋃鐺入獄,出獄後仍遭到各大網紅公司的瘋搶。馬保國的爆火開始於B站的一個鬼畜視頻,紅遍全網只花了一個月。一個月後,所有年輕人的社交梗裡都少不了「耗子尾汁」。
從鳳姐到馬保國,走紅的套路似乎從來沒有變過。都是由於雷人的言論引起人們的關注,然後爆紅全網。不同的是,走紅的速度似乎越來越快。
鳳姐的走紅,始於徵婚傳單,後來她參加一個又一個電視節目,才讓自己為大眾所知曉。而馬保國由於B站的一個鬼畜視頻,一夜之間播放量接近三千萬,躥紅網絡。
在網絡時代,一個人的走紅毫不誇張地說甚至超過了病毒傳播的速度。在網絡時代,流量為王。只要有關注度,有點擊量,就可以變現成為金錢。
《資本論》中有言「當利潤達到10%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時,他們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而當利潤達到300%時,甚至連上絞刑架都毫不畏懼」。
流量所帶來的利益,可以讓逐利的資本忽視道德,忽視正確的價值觀。人們懷著獵奇的心態點開馬保國之流的視頻,但在資本的眼裡這些都是可以變現的流量,於是他們開始吹捧無知。
大部分製作馬保國視頻的人最初都是抱著諷刺和嘲諷的心態。他們站在價值觀的高地,嘲笑這個愚蠢虛偽的騙子,並且還通過製作鬼畜視頻的方式付諸於實際。
「耗子尾汁」的發起者們站在審美的高地上進行審醜活動,而對於那些被動接受這個網絡新梗的人來說,他們的審美就成了審醜。
製作者們畢竟是少數,一個製作者的視頻有著千萬播放量。那些千萬播放量的貢獻者們不乏審美觀、價值觀尚未建立的青少年。稚嫩的幼苗,往往世界呈現給他們什麼樣,他們就會成長成什麼樣。
對於馬保國之流,成年人看的是笑話;而價值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們看到的則是輕易湧現的名氣和金錢。人生正在選擇和塑造中的他們看到濫竽充數的騙子,無知愚昧的大師走紅網絡,難免會質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用。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支柱,每一個青少年的選擇都是未來國家發展方向上的一個砝碼。中國的文化自信,不能由一群跳梁小丑來鑄造;審醜狂歡的時代,也不止一個馬保國的鬧劇需要收場。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