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戰爭,戰績最好的163師,幾人立一等功,烈士佔多少?

2020-12-23 文史紀事

1979年中越戰爭,戰績最好的163師,幾人立一等功,烈士佔多少?

1979年2月初春,北方還處於天寒地凍時,南疆邊陲對越自衛還擊戰已然打響。此前由于越軍單方面在邊境製造衝突,不斷挑釁,我人民子弟兵在勸告無效的情況下決定給予越軍沉痛一擊,堅決捍衛祖國領土安全。

戰鬥打響以後,東線第41軍、42軍、43軍、50軍(不含149師)、54軍、55軍以及西線第11軍、13軍、14軍、第50軍149師同時朝著越軍陣地發起衝擊,僅兩周左右的時間就攻克了越北幾個重要城鎮,28天左右的時間就取得了作戰勝利。在這些參戰部隊中,當以55軍163師戰績最好,滅敵數量最多,那麼163師在戰後,有幾人立一等功,烈士又佔多少呢?

按照我軍的戰功等級來看分別為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其中三等功的評定標準為:在戰鬥中英勇無畏頑強戰鬥,堅決執行命令,遵守戰場紀律,完成作戰任務突擊,又或者師主動掩護和搶救戰友,事跡較為突出有比較大的貢獻;二等功的評定標準為:戰績顯著,有重要貢獻的;一等功的評定標準為:功勳卓著,有重大貢獻的記一等功。

不過在很多的潛意識中,似乎只有烈士才有資格獲得一等功,換句話說立了一等功的就沒幾個能活著的,對此說法還有不少人深信不疑。但凡看見健在的人立了一等功,頓時就是驚嘆:看,活著的一等功!

確實,能夠榮獲一等功一定是完成了極為艱巨的任務,面臨了重大的生死考驗,危險係數也是最大,但是沒有規定說立一等功一定是犧牲或者是大概率要犧牲。作戰的目的是為了消滅敵人,儘可能地保住自己的力量,以較少的犧牲獲取最大的勝利。

在對越還擊戰後,9月17號我軍授予91名個人榮譽稱號,其中烈士有39人,佔比約為43%,52人健在,佔比約為57%。而戰功最高的第55軍在4月16號就給戰績最好的第163師頒發榮譽,其中48人記一等功,其中烈士有15人,佔比約為31%,33人健在,佔比69%。

而163是也在4月16號發出通知,給395個人記一等功,其中烈士161人,佔比約為41%,234人健在,佔比59%。而西線滅敵數量最多的第13軍,總共100人立一等功,其中37人為烈士,佔比37%,63人健在,佔比63%。

所以,能夠榮獲一等功這樣高等級的榮譽,必要條件師戰功卓著,有重大貢獻,並非犧牲。

相關焦點

  • 對越反擊戰,戰績最高的163師,有多少人立一等功?烈士佔多少
    條令規定得非常清楚,立一等功的條件是「功績卓著,有重大貢獻」,根本沒有涉及立功人員究竟是犧牲還是健在的問題。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等功都是給烈士的」,「立一等功的沒有幾個活著的」這樣的論調廣為流傳,還被許多人奉如圭臬、深信不疑。一看到有健在人員立一等功的報導,馬上就是一片驚嘆:「活著的一等功!」
  • 1979年中越戰爭:麻慄坡陵園裡3對胞兄弟烈士,第3對的父親不一般
    1979年中越戰爭:麻慄坡陵園的3對胞兄弟烈士,第3對的父親不一般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際形勢風雲變幻暗流湧動,自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後,我國又經歷了珍寶島自衛還擊戰、對印自衛還擊戰,以及後來的對越自衛還擊戰。
  • 1979年中越戰爭,149師攻克沙巴縣後「違反規定」:把商店搬光!
    1979年中越戰爭,149師攻克沙巴縣後「違反規定」:把商店搬光!1979年初春,保衛南疆對越反擊的戰鬥打響了。在此之前越軍屢屢進犯中國邊境,製造了一起又一起的流血事件,在屢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中方才被迫進行了自衛還擊。
  • 1979年中越戰爭,為何偏選許世友?能勝任大兵團作戰者,為數不多
    1979年中越戰爭,為何偏選許世友?能勝任大兵團作戰者,為數不多如果要問,在諸多上將中,誰的軍事能力最強,恐怕也是眾說紛紜,一時半會兒說不出個結果來。不過,要是問誰的群眾緣和傳奇故事最多,恐怕就是許世友將軍了。
  • 越軍官方資料:越軍內部對1979年的中越戰爭,存在有不同看法!
    1979年2月至3月,中國和越南之間爆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邊境局部戰爭。從越南的角度出發,他們把這場短暫而激烈的邊境戰爭,稱之為「北部邊界保衛戰」。這場戰爭的結果是,越南方面遭受了相當慘重的損失,武裝力量傷亡5萬人以上,有21個重要城鎮(包括3個省會)被攻佔,邊境地區針對中國的軍事設施和防禦體系完全被摧毀。
  • 1979年中越戰爭,中國打了勝仗,美國反而是大贏家?
    誰都無法否認,1979年最震撼的一件事就發生於當年1月1日——中美建交。 實際上,兩國建交的第一個變化很快浮現:2月17日,中越爆發邊境戰爭,中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
  • 中越戰爭:衝鋒號一響戰士就衝鋒?越軍因此被騙多次
    中越戰爭又稱對越自衛反擊戰,在1979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入侵中國邊界,中國反對此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這場戰爭使得中越關係惡化到歷史最低點。目前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進行了廣泛的合作,而且越南經濟危機時中國還伸出了援手,中越關係歷經了很多波折,現在關係雖然正常化,卻時不時因為領土問題而產生矛盾。
  • 中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越方損失多少?越南教授用數據給出了真相
    但是,越方一直覺得是我方侵略他們,他們才是受害者,而且他們似乎還以為打贏了我軍,這種"自嗨"的模式持續了數十年。直到2019年,越南一教授經過研究當年的歷史,用真實數據給出了真相。79年中越戰爭,越方是受害者?
  • 1979年中越戰爭:侵犯邊境,搶我國土,解放軍被迫自衛反擊
    誓師動員大會 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爆發的原因 1979年1月,越南軍隊宣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在中越邊境全線加緊作戰準備
  • 1979年中越戰爭,廣州軍區42軍125師373團進展不順,退回了國內
    1979年中越戰爭,廣州軍區42軍125師373團進展不順,被迫退回國內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爆發以後,中方以摧枯拉朽之勢擊垮了越軍重重防線,表現十分出色,不過也有一些失誤,比如廣州軍區42軍125師373團在執行任務中,因為種種原因進展不順
  • 中越戰爭,1979年不是只打了一個月嗎?為何說打了十一年?
    中越戰爭是我們最後一場戰爭,因為這場戰爭我國獲得了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由於中越戰爭當時的國際形勢十分複雜,所以中國不得不快速結束戰爭。那場戰爭是為改革開發所鋪墊的,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中,為了能夠有更好的發展都不得不去面對一些戰爭。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雙方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自衛反擊戰拉開戰幕。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交火,雙方停止戰鬥。其後,又不斷產生邊境摩擦,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才真正偃甲息兵。 戰爭自然免不了死亡。中越戰爭期間,中國和越南各自損失的最高將領是誰呢?
  • 十年中越戰爭期間,中方出動了多少部隊?又消滅了多少越軍?
    十年中越戰爭期間,中方出動了多少部隊?又消滅了多少越軍?1979年2月17號凌晨,隨著一道道火舌撕裂天空,南疆邊陲炮聲震耳欲聾,戰鬥正式打響。我邊防部隊的戰士們如潮水一般攻入越北陣地,打的越軍措手不及,僅兩周左右的時間就接連攻克了包括諒山在內的幾個越北重鎮,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取得了作戰勝利。
  • 臨沭的文蘭新烈士一一我們該怎麼安慰你的英靈
    這是370團八連連長文蘭新烈士的父親,他的兒子文蘭新在1979年中越自衛還擊戰鬥中,英勇犧牲,被追記一等功,年僅27周歲這位老母親是文蘭新烈士的老媽媽,三十七年前那場國家保衛戰,她失去了一位兒子,1979年兒子犧牲後她又把女兒送到兒子生前的連隊,接過了哥哥的槍,可惜她的女兒完成服役不久又英年早逝,太多的滄桑和痛苦,寫在老媽媽的臉上,這是一位英雄的媽媽
  • 1979年3月30日廣西獨立師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慶功大會在防城縣那梭公社那梭中學舉行
    (摘錄)我師從1979年2月17日至3月10日,在廣西東興縣江平公社竹山大隊1號界碑到垌中公社的33號界碑一線,對越南的侵略行徑進行了全面還擊。炮團和廣州軍區炮一師25團負責各團進攻點的炮擊。1979年2月17日早上6點40分炮火開始襲擊,7點鐘部隊越過界河發起了進攻,通過一場場激烈的戰鬥,基本消滅了一線陣地之敵。第二階段戰鬥是1979年2月27日至1979年3月5日。我師主要攻克了越南境內海拔1060多米高巴嶺上的各個高地;殲滅和擊潰了橫模地區的越南軍隊。我師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至1979年3月10日。
  • 大國博弈之中越戰爭
    1979年2月,面對越南政府無賴行為,多次無理挑釁中國政府底線,並侵犯,打傷邊境同胞,入侵國家柬埔寨,為了能使國家長久穩定人民生活幸福,中央政府決定對越南實施軍事打擊!1979年2月17日,中越戰爭打響中越戰爭廣義上來講,就是大國之間博弈後留下的產物!
  • 中越戰爭都過去了40年,為什麼越南沒動靜?原來他們丟了一樣東西
    中越戰爭都過去了40年,為什麼越南沒動靜?原來他們丟了一樣東西著名理論家楊絳說過:「所有的選擇都要付出代價,沒什麼選擇是十全十美。1979年2月17日,中國派遣30萬解放軍參與戰鬥,企圖教訓一下越南忘恩負義的行為。這場戰爭自爆發後到結束,我軍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就大獲全勝。那當時我們到底有哪些優勢,能夠取得如此令人驕傲的戰績呢?主要有3個方面:第一,思想上做足了準備。
  • 1979年中越戰爭,面對56萬中國陸軍,越軍總指文進勇制定3條戰術
    1979年中越戰爭,面對56萬中國陸軍,越軍總指文進勇制定3條戰術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飽經戰亂的越南在得到了中國的援助下,趕走了侵略者實現了統一。
  • 過百越南武裝竄入我境內,民兵英雄怒吼連闖3道哨卡,後立一等功
    在田蓬邊防,有一個民兵叫陳昌德,他在1979年作戰中當了英雄後,又上老支前參戰,為祖國為人民再立了新功。人們稱頌他是"戰鬥不止的英雄"。陳昌德同志,是富寧縣田蓬區廟壩鄉人,1953年5月生,初中畢業後,任生產隊會計、大隊民兵營副營長,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