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yrsta 發布時間:
作者:Fyrsta 發布時間:
*來源:英倫投資客(ID:BuyLondon)
最近幾天,許多英國媒體都在報導了一條和中國有關的新聞。
泰晤士報(2019年12月26日):英國公立學校瞄準中國生源
i新聞(12月26日):英國公立學校為了增加收入,把目光投向了中國學生
太陽報(12月26日):英國公立學校計劃吸引中國生源,收費4000英鎊一人
每日郵報的標題最狠:英國公立學校最新圈錢計劃曝光,準備向中國要生源
原來,眼紅私校靠中國學生大發橫財的英國公立學校真的在行動。
據英媒最新報導,英國多所公立學校正在遊說英國政府,請求內政部修改禁止他們從海外招生的籤證法律。
按照目前的英國法律,只有私立學校可以招收海外學生,公立學校沒有資格發放學生籤證。
對此,一些公立中學校長表達了強烈不滿,他們已經組成聯盟,並正式向政府發起請願,請求修改籤證限制,以招收更多的中國學生。
據《泰晤士報》報導,已經有十多所英國的公立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和知名公立中學組成了聯盟,並開始推進相關工作。
他們已經與英國教育部展開交涉,希望政府方面能夠向內政部施壓並修改籤證限制。
該學校聯盟的牽頭人Desmond Deehan在倫敦南部的Townley Grammar School擔任校長,他指出:
「為什麼公立學校不能提供學生籤證,但是私立學校和大學卻可以?我們會把這個問題提交給政府並要求他們進行重新評估,畢竟這關係到英國的國際立場。我們的教育質量有目共睹,而且新政策能給我們的學校帶來更多收入。」
Deehan表示,目前已經有十所學校計劃與中國江西省相關部門籤署諒解備忘錄,未來將組織來自中國的16至17歲學生前往英國進行為期6個月的學習,為了和中國開展更進一步的合作,公校聯盟需要英國政府允許他們向中國學生發放籤證。
據報導,計劃與中國開展的合作的十所英國公立學校包括:
Townley Grammar School,
Haberdashers』 Adams Grammar School,
Lancaster Royal Grammar School,
Ripon Grammar School,
Rugby High School,
Clitheroe Royal Grammar School等
根據這個公校聯盟的提議,英國公立學校將向每個中國學生收取每年4000英鎊的學費(約3.6萬人民幣)。
與私校不同的是,這個學費不能由中國家長直接付給英國學校,中國學生也不能單獨申請,所有的安排和經費會由中國學校統一組織和出資。
換句話來說,如果英國政府真的修改了法律,允許公立學校發放籤證並招收中國學生,未來的具體合作也只會在英國學校和中國學校之間開展,中國學生無法獨立申請參與。
對英國來說,如果計劃成行,每個公立學校們預計能從中國學生那裡賺取近十萬英鎊,這筆錢正好可以被用來幫助英國公立學校僱傭更多老師,以彌補英國政府近年來對公立學校削減的教育經費。
對比私校,英國公立學校是怎樣一個存在?
根據英國教育體系,英國的中小學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家長承擔全部學雜費用的私立學校;另一類是由地方財政支持的公立學校,為5-16歲的孩子提供免費教育。
其中,公立學校又分為綜合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s)和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s)。
如果大家仔細看上面的新聞,會發現組成聯盟、瞄準向中國招生的十所學校基本是文法學校。
相比入學門檻較低的綜合學校,公立學校中的文法學校可以稱得上是英國的「公立重點中學」。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為大學輸送優秀人才。
目前,英格蘭地區有3000多所公立中學,其中有163所為文法學校,北愛爾蘭有69所文法學校,威爾斯和蘇格蘭地區一所都沒有。
要想進入英國的文法學校,學生必須在11歲時,也就是小學的最後一年,參加小升初考試,即所謂的「11+」,可以理解為「英國中考」,只有成績排名較高的學生才能入讀文法學校。
入學難度如此之高,文法學校的教育質量自然也不遜色。
英國歷史上唯二的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和梅姨,都曾就讀於文法學校。
從數據上看,文法學校的GCSE考試(英國初中畢業考試)合格率很高,前95名的文法學校的合格率在99%以上。
雖然文法學校入學要求相對較高,GCSE考試合格率也比公立學校高,但他們的名校錄取率,尤其是牛劍錄取率卻遠遠落後於英國私立學校。
在《衛報》發布的2017年英國中學牛劍錄取率排行榜上,前十名裡只有第十位的Royal Grammar School是文法學校。
據BBC報導,從2015年到2017年間,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從8所英國高中錄取了1310個學生,其中有六所都是私立中學,另兩所是專門的Six Form學校,比例是163比1,平均每所錄取163人,
而包括所有文法學校在內的其他2900所學校,只被牛劍錄取了1220個學生,比例是0.4比1,平均每所錄取0.4人。
簡單總結來說,頂尖的公立學校,特別是其中最好的文法學校,在學術成績上可能已經可以做到和一些頂級私校差不多,但在英國這個不只看學術成績錄取學生的大學招生體系下,公立學校的名校錄取率還是遠低於私校的。
中國學生來英國上公立學校,對中英雙方有什麼好處?
首先,如果英國公立學校的想法能夠成行,不僅能解決英方的現金流問題,而且其實也是給中國學生增加一種新的選擇,畢竟僅學費這一項,公立學校就便宜多了。
其次,英國一些公立學校的校長認為,中國學生特別尊重老師,學習熱情很高,每天學習時間長達12個小時,可以給英國學生樹立榜樣。
再者,英國校長認為:「對於想申請英國大學的中國孩子,中式教育方法固然質量很高,但忽視了創造力,我們可以提升中國孩子的這一部分,因為這是英國大學面試官非常看重的東西。」
換句話說,英國公立學校認可中國學生優秀的學習能力,與此同時也想給中國孩子給予其它方面的提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英倫投資客」,作者 Fyrsta,原標題《眼紅私校靠中國學生大發橫財,英國公立學校坐不住了...》。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
英倫投資客;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